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2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精选3篇)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篇1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上承秦汉,在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前代,这些成就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富强奠定了基础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数学、农学等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
本课主要介绍祖冲之推算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这三个主要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育同学的归纳总结和动手力量; 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汲取精神养分,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使同学熟悉: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珍贵财宝,我们应为此深深感到傲慢与骄傲。
2、还应让同学明白刻苦钻研是胜利的秘诀,培育同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进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富强。
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觉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 《齐民要术》B. 《水经注》C. 《博物志》D. 《水经》2. 月球上有一座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他()A. 著有《九章算术》B. 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C. 发明了地动议D. 撰写《齐民要术》3. 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
下列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的是()A. 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B.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C. 华佗模仿动物,创造“五禽戏”D. 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学上的名著4. 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荣誉称号”的申报中老师说如果有谁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祖冲之之星”。
请问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A. 统一了货币B. 求出比较精确的圆周率C. 求得勾股定理D. 写了《齐民要术》5. 泰山区某学校进行历史知识大赛,七年级的某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这一句就是()A. 我崇拜秦朝大将蒙恬,他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B. 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等都用简帛写成的C. 贾思勰制订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6.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A. 贾思勰B. 顾恺之C. 郦道元D. 祖沖之7.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A. 《九章算术》B. 《齐民要术》C. 《水经注》D. 《兰亭序》8.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 祖冲之-《女史箴图》B. 贾思勰-《齐民要术》C. 郦道元-《水经注》D. 王羲之-书圣9. 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该翻阅下列哪本书?()A. 《齐民要术》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经注》10. 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的是()A. 欧几里得B. 阿基米得C. 祖冲之D. 掷铁饼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1. 司马迁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 通史;______ 写的《水经注》是我国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知识点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 祖冲之: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准的圆周率。
相关链接:祖冲之(公元429~500年)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还是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他从小聪明好学,爱好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钻研,他终于成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在天文历法和各种机械方面,他曾经设计和制造了计时用的漏壶,还有指南车、水推磨和千里船等。
为了纪念这位对世界科学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2. 圆周率: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 592 6和3.141592 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相关链接:圆周率是解决圆的周长与直径比率关系的数学问题。
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
圆周率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各学术领域,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到圆周率。
圆周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
求圆周率精确的程度,标志着古代数学水平和科学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
知识点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 贾思勰: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1)内容: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2)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链接:齐民:平民;要术:谋生的主要技术。
“齐民要术”即平民谋生的主要技术。
《齐民要术》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包括农艺、园艺(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林木、畜牧(家禽、家畜的饲养)、养鱼和农产品制造(如酿造、食品加工)及其他农业、手工业等;其中,农艺和园艺占了重要篇幅。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23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的文化背景,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认识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2.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六年级上册》2.课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
3.学具:笔记本、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并结合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探讨,回答问题。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
(2)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3)掌握郦道元和《水经注》。
2.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祖冲之生活在___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在_________方面求得比较精确的__________,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__________位数字,也就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
2.请你概括一下祖冲之的成就有哪些。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生活在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他写成了《__________》一书。
2.请你总结一下《齐民要术》的内容。
3.你能概括《齐民要术》的地位吗?(三)郦道元和《水经注》1.郦道元生活在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__,他写成了__________一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请你总结一下《水经注》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2)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3)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二)阅读下列材料。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主讲:李江华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能力目标: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我们的综合归纳能力;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2.通过本课学习,应该学习祖冲之、贾思勰等人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学习难点:通过分析祖冲之、贾思勰等人的钻研精神,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三、前置学习1、祖冲之的生活时代是______,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经后的第______位,也就是在______和______之间,项成果领先于世界近______年。
2、北朝的______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
3、北魏的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______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四、展示交流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答:五、合作探究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六、达标拓展1、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草纲木》D.《天工开物》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①《缀术》②《水经注》③《齐民要术》④《论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下列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C.农业生产要要遵循自然规律D.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①南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③5、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生在北朝时代的数学家②最突出的成就是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③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⑤编写成《缀术》一书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6、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发展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⑤科学家不懈的努力⑥黄河流域的几次统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⑥⑤D.③④⑤7、下列著作中,曾被唐朝以及古代的日本、朝鲜的学校用作教材的是( )A.《神农本草经》B.《甘石星经》C.《九章算术》D.《缀术》8、《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A.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要不断进行改革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C.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抓紧农时,因地耕作D.介绍了我国的山川河流的走向9、《水经注》是一部( )A.农学专著B.植物学专著C.生物学专著D.地理学专著七、学习评价【论从史出】“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4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之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第21课、22课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属姐妹篇。
其中本课重点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祖冲之是十分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
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高位数字的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
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
二、教法建议1.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
2.教师应认真解释本课标题。
说明标题中的“承上启下”的内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3.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的总趋势,思考这一历史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
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阐释或补充,并投影结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