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 格式:ppt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药品安全使用标识。
3.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常见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基础自查(理一理)1.可加热仪器(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①试管用于少量物质的反应器、收集气体等,加热前外壁无 。
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的13处,加热时液体体积 试管容积的13,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 。
②蒸发皿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盛液体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取放蒸发皿应用坩埚钳。
③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把坩埚放在三角架上的 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 坩埚钳,加热结束后坩埚应放在 上冷却。
(2)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 、烧瓶(圆底、平底及蒸馏烧瓶)、锥形瓶等。
2.计量仪器 (1)量筒粗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 ,观察刻度时眼睛 。
量筒计数,精确度一般为 。
(2)托盘天平①用途: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②使用说明:称量前调“0”点,称量时左右,砝码用镊子夹取;③注意:称量干燥的固体应放在,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已知质量的中称量;④精确度为。
(3)容量瓶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前先,往容量瓶转移液体应用引流,液体应冷却到,不能加热配制溶液。
(4)滴定管联动思考(想一想)1.同种仪器规格应如何选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础自查(理一理)1.药品的取用特别提醒:取用药品时应注意(1)不直接接触,不直接闻味,不污染试剂,不浪费药品。
(2)一般液体试剂和粉末状固体试剂,多余的不能放回原瓶。
但钠、钾例外,取用后余下部分要放回原瓶。
2.玻璃仪器的洗涤(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2)标准:洗净的标准是,内壁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①容器内壁附有油污,可用洗刷。
②容器内壁附有“银镜”或“铜镜”,可注入经微热使银或铜溶解。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要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实验室规则。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药匙_取用;块状药品:用__镊子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直接倾倒__。
2.加热(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
(2)可用于加热,但是要垫石棉网的仪器:,,。
(3)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漏斗。
(4)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向上排空气法__、_____向下排空气法__、____排水法_。
(三)、了解常见的安全措施1【实验安全】2.实验室操作应注意“三禁七防”三禁:(1)任何化学药品都禁止手触、鼻闻、口尝。
(2)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禁止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
七防:(1)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2、C2H4等)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或将浓硫酸与酒精溶液混合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态混合物时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3)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气体收集方法:①排水集气法适用范围:凡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O2、H2、CO等。
排水取气法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纯度高、易判断是否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适用范围:凡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如:O2、CO2、HCl、Cl2、SO2等。
③向下排空气法适用范围:凡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如:H2、NH3等。
装置类型排水(液)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向下排空气集气法装置示意图2、尾气处理方法(1)试剂吸收(2)可燃性气体可在导管末端处放一燃着的酒精灯烧掉,但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纯度。
也可用气球收集。
3、实验事故处理⑴火灾:试剂小面积燃烧一般可用盖灭,大面积燃烧可使用或灭火。
油类、酒精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活泼金属钠等着火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灭火,应用砂土盖灭。
⑵重金属盐中毒:服用大量牛奶或豆浆。
⑶强腐蚀性试剂沾在皮肤上①浓硫酸:应先用干布擦净,再用水洗,最后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②强碱:应先用水洗,再涂1%~2%硼酸溶液③苯酚、液溴:应用酒精洗涤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阅读教材第4页)5、一些化学试剂的存放方法⑴能自燃的试剂:白磷──应保存在水中,切割时也应在水下进行(着火点低,易被氧气氧化而自燃)。
⑵遇水易燃烧的试剂:金属钠等──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易被空气氧化,与水反应剧烈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⑶易燃液体和固体试剂:乙醇、乙醚等──不能与氧化剂一起存放,要远离火源,单独在阴凉处密封保存(易燃,遇火或氧化剂易爆炸燃烧)。
⑷氧化剂: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钾等──保存在阴凉处,严禁受热或撞击,严禁与易燃物同时存放(本身不燃烧,但与易燃品接触时易发生放热反应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⑸吸湿性强的试剂:氧化钙、碱石灰、苛性钠、无水氯化钙、浓硫酸等──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变质或潮解或稀释)。
⑹易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化的试剂:碱液──胶塞密封保存(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碱液腐蚀玻璃)⑺见光易分解的试剂:硝酸银、浓硝酸等──盛放在棕色瓶、阴凉避光处密封保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3、固体药品的取用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4、液体药品的取用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一1、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
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学会将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化学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与生活相联系,例如学习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上网查询有关“温室效应”的资料,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可以尝试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例如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
3、牢记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
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
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二1.要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
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课标三维目标:1. 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2)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3)掌握2-的检验方法42. 过程和方法(1)阅读实验室安全知识, 归纳实验安全操作及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2)通过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过程, 掌握实验基本技能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2)体验化学实验,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树立安全意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课时实验安全过虑和蒸发一、初中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回顾1. 药品取用的安全知识从安全性考虑:(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试剂(2)不能用鼻子凑近闻化学试剂的气味(3)不能用口尝化学试剂的味道从节约角度考虑:(4)严格按照规定用量取用试剂。
如果没有规定用量, 一般为少量。
液体1-2 , 固体以盖过试管底部为限。
化学药品在化学实验中不是多多益善, 用量过多不仅造成浪费, 同时带来安全隐患。
如金属钠和水反应时钠的用量过多可能发生爆炸。
从不污染药品角度考虑:(5)实验用剩余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中, 以免造成污染2. 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1)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用药匙或纸槽。
将试管横放, 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然后将试管直立。
注意不能把药品粘在试管壁上。
(2)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使用镊子。
将试管横放, 用镊子将快状固体放出试管口, 再慢慢将试管直立。
注意: 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擦洗干净, 以便再用, 否则易导致污染。
3. 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1)用量较少时,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 先要提起滴管, 用手指轻轻挤压胶头排出空气, 伸入滴瓶放开手指吸入试剂, 再提起滴管, 用无名指和中指夹着滴管, 悬空在接受容器口的上方, 用大姆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使试剂滴入容器中。
(2)用量较大量, 直接倾倒。
先将试剂瓶的瓶塞取下倒放在桌面上, 一只手握试剂瓶, 标签向手心, 另一只手握容器, 使瓶口和容器口紧靠, 将试剂缓缓倒入。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知识梳理: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________ _______。
2、了解___________ ____。
例如: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或用H2、CO还原Fe2O3、CuO之前要。
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性物质要远离。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O等)时,应在或中进行。
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3、掌握____________。
包括___ 和___ 的使用、_____ _、___________等。
4、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复习基本的操作方法(1)药品取用固体:粉末或颗粒:用取用块状或片状:用取用液体:少量:用取用一般量:用量取较多量:可(2)物质加热液体:可用、、烧瓶、固体:、、燃烧匙(3)收集气体的方法:法和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混合物分离的物理方法1、分离与提纯的区别物质的分离:将中各物质通过变化或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把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的过程.(注意两者的区别。
)2、过滤和蒸发粗盐中常含有不溶性的和可溶性的、以及等。
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过滤a、定义: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b、所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c、操作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是指: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a、所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