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址方案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55.24 KB
- 文档页数:18
浅析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摘要:每个城市总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而这些建筑物就是这个城市的缩影,是这个城市的象征。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给对外经贸合作提供一个交流展现的平台而建立的,是这个城市的象征。
会展中心表达了南宁市对未来发展的自信, 体现出南宁市面向世界的开放形象,预示广西的十二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创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朱槿花、发展引言:毕尔巴鄂效应,一座建筑激活一个城市,一座建筑发展一个城市——弗兰克〃盖里正文: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是广西的一个著名代表,象征着南宁这座城市的发展。
建筑设计紧扣“汇展建筑”及“朱槿花”为主题,以理性主义的手法高度地融合了建筑技术与艺术表现,成功地营造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朱槿花”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代表其12片白色的“花瓣”象征着广西12个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共同生活,独特的造型在国内尚属首创。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总面很大,它的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包含14个大小不同的展览大厅可供展览、会议等多功能的大厅。
南宁会展中心的设计者巧妙地利用现有的地形依山而建,把会展中心建在山丘的顶峰,使得会展中心处在一个比较突出的显要地位,参观者可以登上会展中心的顶峰饱览整个南宁的整体容貌,观赏远处的一草一木,呼吸大自然的清新清晰空气。
此时此刻站在会展中心的顶峰看远处和脚下的景物有种古代诗人的一览纵山小的感慨!它的地理位置体现啦国际先进水平的会展中心表达了南宁市对未来发展的自信, 体现出南宁市面向世界的开放形象,与世界各国和各个人民和谐发展具有极佳的识别性和象征意义。
会展中心依山就势逐层升高,用山的地形凸显出它的造型独特的多功能大厅穹顶,雄踞主体建筑首端海拔108m(建筑标高+9.0m) 的山丘上, 进一步渲染了会展中心的隆重气氛。
覆盖有先进的半透明薄膜的穹顶在光影的作用下翌翌生彩, 宛如一朵硕大的朱槿花, 更为这一新的标志性建筑增光添彩。
它是由十二白色的花瓣构成的,代表着广西十二个民族的相互拥抱,友好团结,共同发展。
(2019.日照)读东南亚区域图(阴影表示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油棕出口示意图,完成7~9题。
7.该区域A.中南半岛南高北低,山河相间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落叶阔叶林广布C.马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8.马来西亚的油棕出口A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单一B.产品科技含量高,价格高C.以棕油为主,多种油棕产品为辅D.以相关工业制成品为主9.东南亚吸引发达国家来投资设厂的优势是A气候温和B.广泛种植咖啡C.劳动力充足D.科技水平高【答案】7.C 8.C9.C(2019·青岛)读图6中南半岛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A.中部高四周低B.地势平坦C.北部高南部低D.东北高西南低13.图中序号表示的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是A.①B.② C.③ D.④【答案】12选C,13选B。
(2019.潍坊)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地壳运动活跃期。
2000-2010年间,苏门答腊岛近海共发生8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表为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统计,如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
据此完成7-9题。
表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7.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B.山脉呈南北向延伸C.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8.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其成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B.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地壳活跃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活跃9.推测图示区域内印度洋板块边界的大致延伸方向是()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C.东西 D.南北【答案】CCB(2019.威海)2019年是中国和老挝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中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力量。
读东南亚图(图4),完成6-7题.;6.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湄南河平原是泰国重要的稻米产区B.中南半岛城市多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C.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因,属温带大陆性气候D.马六甲海峡是中东石油运往东亚的重要海上通道7.东南亚和巴西、撒哈拉以南非洲都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哪个城市举办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市举办。
2022年9月19日至21日,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简称“旅游展”)将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旅游展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和2022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南宁举办。
定位: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围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双向互利为原则,以自由贸易区内的经贸合作为重点,面向全球开放,为各国商家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会展中心: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会展中心”)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占地约615亩,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是南宁的标志性建筑,自2004年起,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会展中心北衔城市主干道民族大道,东接东盟商务区、紧邻石门森林公园,西临城市
快速环路并与大型城市亲水公园—民歌湖相眺,背靠青秀山风景区。
驾车前往南宁东站(高铁站)15分钟、机场40分钟。
周边共有30多条公交线路经停,地铁1号线在会展中心设有同名站点,经商业中心可从馆内直达地铁站。
2092024.05 /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设计·理论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similar exhibition buildings.Key words exhibition center;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terrain of large elevation difference; landmark architectu re1 项目背景中国-东盟博览会(China-Asean Exposition, CAEXPO),是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经贸交流盛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
其永久会址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一期工程于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
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以及适应展会业更新迭代的需要,2014年会展中心拟在会展中心东北侧进行A、B 区扩建,在南侧进行E 区、F 区和G 区扩建,以及进行周边市政设施改造。
1.1 项目概况会展中心位于民族大道106号,其东侧为城市公园,北侧为南宁市人民会堂和红林大酒店,西侧为民歌湖,南侧为住宅小区,整个场地处于山坡之上,A、B 区场地高差21 m,E、F、G 区场地高差37 m。
总用地面积615亩(41 hm 2),分为A、B、C、D、E、F、G 区(见图1),其中C、D 区为现状建筑(见图2),由德国GMP 建筑事务所[1]和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
D 区的朱瑾花会议厅以其独特的造型,是南宁市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标志[2]。
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主要包括:A 区综合服务区(登陆大厅和配套商业服务)、B 区会展一区(金桂花厅多功能厅和B 区展厅)、E 区综合展区(多功能展厅)、F 区商务区(配套酒店及办公)、G 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
广西区情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C)召开。
A.2004年9月B.2004年10月C.2004年11月D.2004年12月2.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东盟成员国的是(B)。
A.印度尼西亚B.印度C.泰国D.新加坡3.东盟最高决策机构是(A)A.首脑会议B.外长会议C.常务委员会D.经济部长会议4.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是(B)。
A.南宁体育场B.南宁国际会展中心C.民歌广场D.五象广场5.下面哪个不属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城市?(C)A.崇左B.防城港C.梧州D.北海6.东盟的常设机构是东盟秘书处,设在(A)。
A.印尼雅加达B.泰国曼谷C.老挝金边D.新加坡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C)正式建成。
A.2009年1月1日B.2009年12月31日C.2010年1月1日D.2010年12月1日8.中国于(B)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A.1994B.1996C.1998D.20009、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D)。
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盟C.中欧自由贸易区D.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提出形成“双极、一轴、一走廊”,其中“一走廊”是(C)。
A.南宁+沿海B.南宁——滨海城镇发展C.玉崇发展走廊D.南新走廊11.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A)。
A.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B.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C.建成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D.建成开放合和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12.在西部大开发包括的城市中,(D)是惟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省区。
A.贵州B.甘肃C.新疆D.广西13、我国第一个非粮原料燃料乙醇汽油试点省区是(A)。
A.广西B.陕西C.云南D.贵州14.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1年10月21至26日在南宁举行,设置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服务贸易专题、先进技术专题、“魅力之城”等五个专题。
重点主题为“环保合作”,主题国为(A)。
《航洋国际城价值白皮书》第一章项目价值的定义及构成要素一、项目价值的定义项目价值是指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房地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属性。
二.项目价值的构成要素:1.区位价值2.物业价值3.附加价值三.实现项目价值的过程:1.项目价值的构建2.项目价值的沟通3.项目价值的流通第二章项目价值构成要素分析根据项目价值构成要素的组成,对航洋国际城的各个价值要素进行阐释分析:一、区位价值:国际基地领航南宁(一)区域价值:中央形象区1、区域前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会址落户南宁,为南宁市加快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写CAFTA)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
它的建成,将创造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将对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与东南亚将在一个更广阔的区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强化优势。
双方新的合作将有利于本地区吸引更多的外资,增强本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南宁已由西南出海大通道变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大通道,正向国际性中心城市迈进!南宁市提出了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围绕“南博会”,建设大南宁。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这是广西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更是南宁市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南宁市将以南博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城市改造和建设力度,尽快把南宁建成面向东南亚,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接轨、融合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和物流中心。
作为“南博览”会举办地国际会展中心的选址处凤岭区域,将是高起点、规划先进、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的国际示范形象,成为南宁发展的下一个起点,正徐徐展现中央形象区华美画卷。
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市人大广场的落成、东盟商贸城、东盟10国会馆等政治经济机构的进驻,进一步确认凤岭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和国际窗口的作用,将成为南宁新区发展的重心。
《南宁调查报告》2008年第14期(总第29期)南宁市会展业状况调查报告第一章调查基本情况§1.1项目背景会展是会议和展览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活动具有信息传播、形象展示、商务交流之类的作用和经济幅射的功能,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形成了多要素、多产业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会展经济。
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随着南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南宁市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已初显新兴产业雏形。
依托南宁市的区位优势,推进南宁市会展经济发展,是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南宁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向前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由于南宁市的会展业起步晚,且仍处于粗放的自由竞争阶段,制定一项促进该行业发展、规范行业行为的政策显得尤为迫切并十分必要。
据此,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受南宁市法制办的委托组织开展了“南宁市会展业状况调查”,以掌握全市展览企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南宁市会展业的现状,为南宁市会展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2调查情况概述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样本本次调查对象为南宁市范围内的近三年主办或协办过会展活动的26家企业和单位,以及南宁市5家展馆单位。
二、调查内容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会展单位的基本情况、办展状况以及企业需要立法解决的问题等基本信息。
详细调查内容见附件调查问卷。
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重点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会展单位现状进行统计调查;走访相关的主管部门,了解对会展业的管理情况。
四、组织实施在南宁市法制办的指导下由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负责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主要内容为:统计调查方案制定、问卷的设计,调查访问,数据录入,数据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
绿城春韵朱槿花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建筑设计摘要: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作为“绿城”南宁新的标志性建筑,由中德建筑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合作设计完成。
建筑设计紧扣“汇展建筑”及“朱槿花”为主题,以理性主义的手法高度地融合了建筑技术与艺术表现,成功地营造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关键词:会展中心;理性主义;艺术表现Abstract:Nan’ning country opportune moment unfolds the central achievement " the green city " Nan’ning new sign construction, cooperates the design by the Chinese and German architect and the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complet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reads up " collects unfolds the construction " and " Zhujin flower " the subject, highly fus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by the rationalism technique, successfully built extremely has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the city sign construction.Key words: conference exhibition center, rationalism, art displays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6-0014-03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创建,“绿城”南宁迎来了城市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展览馆选址研究报告展览馆选址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展览馆是指用于展览、展示和交流学术、文化、艺术等活动的建筑,是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一个合适的选址对于展览馆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通、人流和资源条件。
二、选址原则1. 交通便利:展览馆应该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来往。
公交、地铁和主干道等交通工具的便利性对于展览馆的参展和参观人数有着直接的影响。
2. 人流密集:展览馆的选址最好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如购物中心、旅游景区等,这样更容易吸引到更多的参观者和观众。
3. 周边资源丰富:一个好的展览馆周边应该有丰富的资源,如酒店、餐饮、商场等,这样可以满足参展商和参观者的各种需求。
4. 地理位置优越:展览馆的选址还应考虑其地理位置优越性。
如选址在市中心或者繁华商圈,可以增加展览馆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三、选址方案根据以上选址原则,我们调研了多个潜在的选址方案,最终选定了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市中心商圈该选址位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区域,交通便利,人流密集。
附近有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站点,非常方便前往。
周边有大型商场、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等资源。
这样的选址可以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
方案二:旅游景区附近该选址位于著名的旅游景区附近,交通便利,人流密集。
景区内有多条观光线路,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附近还有一些大型酒店和商场,可以提供住宿、购物等方面的服务。
这样的选址可以吸引到观光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增加了展览馆的知名度。
四、选址建议经过综合评估,我们推荐选择方案一:市中心商圈作为展览馆的选址。
该选址具备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周边资源丰富等多种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参展商和参观者的需求,提高展览馆的活跃度和知名度。
五、结论展览馆的选址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其发展和运营的成功与否。
我们通过考虑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周边资源丰富和地理位置优越等因素,综合评估了多个潜在选址方案,最终选择了市中心商圈作为展览馆的最佳选址。
江西财经大学《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报告题目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址方案研究课程编码 06333 选课班 A01课程名称物流工程任课教师仲昇学号 0100595 姓名谢金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考试时间 2012年7月5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址方案研究报告一、前言背景介绍: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中国同东盟领导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大战略决策。
截至2010年,除极少量商品外,自贸区已经基本实现零关税。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目前中国境内唯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一地举办的展会。
博览会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
展览商品包括东盟商品展区和中国商品展区涵盖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于2003年10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当年11月13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正式落户南宁。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850亩,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是由德国gmp设计公司和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由主建筑、会展广场、民歌湖、行政综合楼等组成,其中主建筑面积为15.21万平方米,由会议、展览和大型宴会厅三部分组成。
此外,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还有用地面积3.56万平方米,可停放1000多辆小汽车的生态停车场和可容纳3.5万人、具有文化活动、展览、体育、休闲功能的民歌广场,民歌广场是每年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会场。
自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八届,同期成功举办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对东盟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分别达到0.9%(约合54亿美元)和0.3%(约合22亿美元),将为中国和东盟商界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址方案研究会展中心建设选址因素极为复杂,具有多重目标,很多因的发展产生需求,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动力。
2、基础设施状况交通状况:国际会展中心具有客流量大、人群密度聚焦的特点,因此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的交通系统的地点。
交通条件包括联外交通和区域内交通两方面。
联外交通主要表现在机场吞吐能力、火车、汽车运输、航运能力等。
区域内交通状况指本区域交通方便程度,是否容易形成交通阻塞,是否可以快速驱散人群等。
地区通讯和水电供应:在进行国际会展中心选址策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以节省投资。
这项指标不仅直接影响办展的顺利程度,也对会展中心吸引本身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3、服务业支持包括旅馆、餐饮、零售、娱乐、观光及其他,这些服务设施与国际会展中心的发展息息相关。
从另一角度讲,以会展业发展为媒介,带动服务业及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往往是政府投入巨资建设会展中心的一个重要目的。
大型会展活动常常可以吸引大量外地人口前来,在此期间,他们的消费量与当地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4、政府支持主要包括政府所制定的用地、用人和税收政策,以及相关地区经济扶持开发政策等。
国际会展中心属于大型国际公共建筑设施,其在经营和运作上都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做好国际外交等工作。
政府是否为会国际展中心的开发提供优惠政策,是否尽力解决好基础设施的条件,是否创造区域良好软硬件环境,都会对国际会展中心选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
调查研究表明,风景名胜集中地区的国际会展中心往往更容易吸引国内外会议和展览的举办从而具有更高的出租率。
同时,这也有助于国际会展中心发挥其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那么会展中心的建立亦将有利于丰富它们的游客来源。
6. 地理区位国际会展中心的选址必须服从城市规划,建设选址应位于地区规划中的地段位置。
国际会展中心应处于国际经济圈连接点,在地理上处于中心位置更佳。
7.市场发展潜力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潜力: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是提升城市功能、激发经济潜能的重要环节。
大型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规模庞大,需要投入巨资,具有很强的“功能度”,因而对城市整体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必然更加依赖于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因此在选址决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发展与变化。
未来改扩建能力:一个大型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既要充分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过分超过现在阶段的需求。
因此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进行,这就要求选址要具备未来改扩建的空间和余地。
8.地区社会效益城市形象:国际会展中心这样大型的公共建筑设施的形象往往会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体现城市的传统、文化与经济水平。
这在前期也要求该城市在经济区或者国际上的城市形象要比较好,调查表明,城市形象好的地区发展会展业更具有优势。
可持续发展能力:土地面积合理利用,达到合理用地、介于用地的目标。
并且要求决策者充分了解项目所涉及区域的水文、土地、矿产资源等,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址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每年一届的博览会举办地即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南宁市发展迅速的青秀区(原新城区)中心地带,具体位于青秀民族大道东段106号。
1、南宁的区位条件位于中国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南宁市,泛北部湾的海滨之国、连接东南亚诸国要塞城市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同饮一江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区,被视为中国与东盟的"一轴两翼"。
图2—1 “一轴两翼”M形合作战略示意图南宁,作为广西经济中心,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
居住着壮、汉、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66.16万,其中市区人口为344万人。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是地理位置优越的中心之城。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际,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态势已引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关注,该组织的投资与技术促进司认为,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有条件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而南宁目前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理念,势必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国外企业的进驻,将把南宁打造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在交通建设方便,发展迅速。
铁路方面,湘桂线、南昆线、黎湛线、南凭线、南钦线等12条铁路在南宁交汇,与正在修建的泛亚铁路连网,可直通越南、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是沟通中国—东盟铁路的枢纽;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已经动工修建。
航空方面,南宁正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目前有飞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十多个城市的55条国内航线,有飞往香港、韩国首尔、清州、和东盟的曼谷、金边、河内等城市的16条地区和国际航线。
水路上,溯左江、右江可至中越边境和贵州、云南两省,顺流而下千吨轮船可直达粤港澳。
目前,广西正着力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南宁港被作为三大主要港口之一加快规划建设。
此外,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其开工建设,南宁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是南宁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规划由骨干线2条和辅助线4条组成,线网全长178公里,核心区内全长36.2公里,全网线共设车站111座。
其交通系统对于南宁实现其西南出口大通道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意义重大。
2、青秀区的区位条件图2-2 南宁各市辖区图来经济也逐步稳步发展。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图2-3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三)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址可行性分析由于大型国际会展中心的特性,选址分析要站在更高的视角,从省到市再到市辖区逐步进行分析。
对照上面的国际会展中心选址指标体系,比较如下。
1、地理区位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临北部湾,西接中南半岛,处于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和大西南3个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极为符合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地理区位指标。
南宁距离出海港口钦州港104公里,距防城港172公里,北海港204公里,距中越镜重镇友谊关210公里,高速路1~2小时车程,广西一半以上地级市已经纳入以南宁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连通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网也基本形成。
图2-4 广西南宁与东盟十国2、广西、南宁及南宁青秀区的经济实力广西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速度迅猛、发展势头良好。
2011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以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达3945美元,仅差31美元即迈入世界中等偏上水平的门槛。
从2005年起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736.78亿元,增长17.1%,其中工业增加值4914.37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3930.27亿元,增长9.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5.9%和27.2%。
多年来南宁GDP、财政收入等均居于广西首位。
2011年南宁全市生产总值(GDP)2211.51亿元,增长13.5%。
201 1年南宁全部工业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60亿元。
南宁市青秀区,是广西首府南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的中心。
城区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通讯发达,产业优势明显,是南宁市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区;投资环境优越,投资政策优惠,教育发达、社会安定、人才荟萃,是生活、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
2009年,青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05.53亿元,同比增长18.45%,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一,近几年来经济也逐步稳步发展。
3、广西、南宁及青秀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地区交通:广西临海、且与越南相接,境内海航、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航空方面,民航现有建成机场5座分别为: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柳州白莲机场、北海福成机场、梧州长洲岛机场、百色机场(百色田阳机场)在建。
海运港口方面,主要包括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
“十五”期间,新建沿海港口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864万吨。
其中新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新增吞吐能力74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