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及鉴赏讲解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63.84 KB
- 文档页数:25
模块一 旅游资源及鉴赏讲解概述
现代旅游活动是由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和介体〔旅游业〕三大体素构成的综合体。此中,旅游者的作用对象——旅游资源阐扬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旅游活动内容丰富,但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与生活美之大成,融山川、河流、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绘画、书法、雕塑、音乐、服饰、民俗风情于一体,有益于满足人们从生理到精神等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因此,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旅游审美需要运用必然的方法来阐发、评价旅游资源的特色,以求获得旅游美感,最大程度实现旅游的价值,即我们所说的旅游资源鉴赏,它是决定旅游者旅游品质的关键因素。
旅游资源讲解可以借助现有的常识和经验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旅游者,激发旅游者的想象思维,并使其保持最正确状态,引导和帮忙旅游者完成鉴赏活动。
课题一 旅游资源认知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开展,旅游资源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多年来许多学者作了诸多建设性的探讨。而对有关旅游资源的一切认识、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赖于一个相对科学的旅游资源概念的成立。旅游资源的概念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分类、查询拜访、评价及开发等诸多方面。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为学界公认的旅游资源概念。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呈现了不同的旅游资源的定义。这里介绍6种:
〔一〕对旅游资源认识的不合
1、黄辉实认为,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长短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需颠末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物的事物。〔1985〕
这必然义注意到了非物质性的旅游吸引物。 2、郭来喜认为,但凡能为人提供旅游欣赏、常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1985〕
这必然义提出劳务作为旅游资源,是值得重视的。1991年,国际尺度化组织〔ISO〕第2号指南第6版尺度中,产物的概念包罗 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效劳四项。效劳成了产物的必要组成局部。这样,旅游中的接待效劳也可理解成旅游产物,与风景资源等一样,成了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局部。
3、陈传康、刘振礼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发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1990〕
这必然义表述简洁,涵盖面广,可以包罗 人类全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资源。
4、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的概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发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操纵,并可发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1992〕
这必然义着眼于旅游者、旅游财产和有可能被用来开发及其发生的效应三方面。
5、保继刚等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缔造物。〔1993〕
这必然义注意到了旅游资源的三个层次,出格是对当代为开展旅游业而开发的人工缔造物的重视。
6、谢彦君等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客不雅地存在于必然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1999〕
这必然义防止了把旅游资源与旅游产物混为一谈。
〔二〕学术界对旅游资源定义的一致理解
1、强调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
2、强调旅游资源的作用对象 ——旅游者
3、旅游资源是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的
〔三〕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
诸种阐述,都充实表达了作为旅游资源必需具有的吸引向性及特性。按照 以上学者的看法,本着简明、实用的原那么,我们把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为: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操纵并能发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比拟较,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属性,为了更好地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对上述定义作如下解释:
1、旅游资源是客不雅存在的。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非物质的。
旅游活动除满足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物质需要外,更重要的是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因此,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旅游资源都是旅游开发中重要的资源形式。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旅游者鉴赏程度的提高,非物质性资源越来越在旅游开发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成为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的核心之一。旅游开发中常说的“深化旅游产物文化内涵〞,其本色就是强调要在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方面做文章,以提高旅游产物的品位。充实开掘无形的精神文化旅游资源,可拓宽旅游的内容,并为有形的、物质的旅游产物缔造出一种新的附加值。
2、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功能。旅游资源具有美学特征,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美等精神需求,吸引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的核心。
旅游资源的操纵价值主要表达在对游客的吸引力上。游客之所以从客源地到某一旅游地去旅游,就是因为这一旅游地有吸引游客的事物,旅游资源成为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间客流的鞭策因素。
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指对旅游者群体而言,而不是以个别人的好恶为尺度。是否具有旅游吸引力成为判断事物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狭义的旅游资源概念应界定为能吸引旅游者前往目的地旅游的旅游景不雅要素,不包罗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辅助完成的旅游接待因素,如导游、司机、效劳员、经营办理人员等提供的效劳。这些接待因素在旅游活动中仅仅起到了媒介作用,并不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主体事物。但广义的旅游资源概念应将其包罗 在内,如造诣较高的书法家、艺术家、名厨师和别具一格的工作人员等,不仅他们的作品或产物为旅游者所欣赏或享用,并且他们的缔造、制作或工作过程也成为了游客的参不雅工程。旅游接待中,“人人都是旅游资源〞就包含这层含义,带有某种特色的接待效劳已不仅仅是旅游媒介,而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景不雅构成因素,应属于旅游资源范畴。
3、旅游资源的概念随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在不竭开展,旅游资源的范畴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竭扩大。
旅游资源是一个开展的概念,它的范畴在不竭地扩大。在区域旅游业开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以及全国乃至于全球旅游业开展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对旅游资源的内涵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旅游资源范畴的扩大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旅游资源的界定应有必然技术经济前提。科学技术的不竭进步,必然使得旅游资源的内容不竭扩大,资源潜能将进一步得到阐扬,本来不是旅游资源的事物和因素,今天就有可能成为旅游资源予以开发。如随着航天技术的开展,作为游客遨游太空已不是梦想。2001年4月28日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乘坐俄罗斯“联盟〞d—32”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渡过了为期8天的太空旅行,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游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虚拟技术已经能够使人与虚拟三维环境进行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感觉的实时交流,所谓的虚拟旅游资源也应运而生。虚拟旅游资源可是人类现有资源的数字化形式,如全息文物图像;也可是人类丰富想象力的产物,如星际穿梭、海底探险。与真实旅游资源比拟,虚拟旅游资源更具有题材的开放性和组合的完美性。一些以虚拟旅游资源为内容的主体公园已在国外开始建设。
总之,旅游资源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旅游主体所能认知的旅游吸引物;其次,旅游资源指的是旅游介体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缔造出来的新的吸引物。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许多新缔造出来的旅游景不雅,也可视为一种旅游资源,因为在构成对旅游者形成吸引力这一点上并没有底子的不同。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既有与其它各种资源所共有的属性,又有它许多本身所独有的特性:
〔一〕欣赏性
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旅游资源具有美学特征,具有欣赏性的特点,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尽管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欣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都不成缺少的。从必然意义上说,缺乏欣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形形色色的旅游资源,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崆朦雨亦奇〞的西湖美景,又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既有雄、秀、险、奇、幽、旷等类型的形象美,又有动与静的形态美;既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碧海、 雪原的色彩美,又有惊涛骇浪、叮咚山泉、淙淙溪涧、苍莽松涛等的声色美;既有建筑景不雅的造型美、气势美、时代美,又有处所特色菜肴的味觉美、嗅觉美和视觉美。它们都给游客以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美的享受,使人们的精神、性格、品质等在最有美质的各类旅游资源中找到对象化的表示。
欣赏性构成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最底子要素。欣赏性影响旅游资源的品质,一般来说,旅游资源的欣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如我国的万里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桂林山水、黄山,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斗兽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都因欣赏性较强,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资源。
〔二〕区域性
旅游资源总是分布于必然的地舆空间,存在于特定的地舆环境中,在其形成过程中又受到该区域地舆环境各要素的制约,因此旅游资源也反映了该区域环境的特色,存在地域差别,带有处所色彩。因为地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主要制约着自然地舆环境,而人总是生活在必然的自然地舆环境中,他们在适应自然、顺应自然、求得自身的保存开展过程中,缔造出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不成防止地带上必然的地域色彩。如民居建筑特色的区域差别,民族服饰、饮食文化等的区域差别,都同气候的区域分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区域性是旅游流发生的底子因素。不同处所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这使得旅游者在必然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现代旅游开发中,要求充实挖掘资源特色,开发独特的旅游产物,因为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的今天,特色就是旅游产物拥有市场的法宝。
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掀起,旅游资源地域性也受到挑战,人文景不雅正在经历景不雅趋同,特色消掉的过程,因此,庇护现有富含人类历史和处所信息的特色景不雅资源迫在眉睫。
〔三〕组合性和整体性
孤立的单个景物,往往很难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操纵。即使资源的品位很高,也会影响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因为游客总是期望花最少的时间和财力,游览与欣赏到尽可能多的景物。另一方面,单个景物,在不同层次、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面前,真所谓是“众口难调〞,只能吸引此中一局部甚至是一小局部游客。再者,“红花需有绿叶衬〞,美需有组合,美需有层次。因此一个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景物的数量越多,比例越协调,联系越紧密,就越能显示出其欣赏价值,才能是大限度地释放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它们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彼此依存、彼此衬托,共同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旅游资源整体,这就是旅游资源组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旅游资源的组合是多样的。
例如杭州,有山有水、有草有木、有洞有泉、有园林和寺庙,有古迹和遗址。不仅类型多样,并且组合有序,层次清晰,整体性强。无论游客的春秋、性别、职业、文化素养、兴趣爱好 有何差别,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于本身的游览地与欣赏点,游客量久盛不衰,成为誉满海表里的“天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