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复式统计表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6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P41【1】【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方法2:将这个两位数写成:①几十加几的和或者几十减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乘以这个整十数,③再把所得的乘积相加或者相减,得出结果.如①:12×30=.12=10+2,10×30=300,2×30=60,300+60=360,所以:12×30=360.如②:17×40=.17=20-3,20×40=800,3×40=120,800-120=680,所以:17×40=680.(二)笔算乘法(特别注意:竖式的格式)【笔算乘法的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解决问题。
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②.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需要孩子弄懂题目意思,然后进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典型例题】例1.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判断对错)【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更加直观明了.【解答】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此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例2.看图填空.(1)在纵轴上标出每个长度的数.(2)五(三)班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6次,请在图上用直条表示出来.(3)从图中可以看出二班卫生最好,一班广播操最好.【分析】深颜色的直条表示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的次数,浅颜色的直条表示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的次数;(1)从图中找出0﹣10之间有几个单位长度,再求出每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次数,进而求解;(2)五(三)班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6次;在图中画出即可;(3)从图中读出深颜色的直条(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的次数)最高的,以及浅颜色的直条(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的次数)最高的即可.【解答】解:(1)(10﹣0)÷5,=10÷5,=2(次);每个单位长度表示2次(1)(2)统计图补充后是:(3)从图中可以看出二班卫生最好,一班广播操最好.故答案为:二,一.【点评】解决本题先看图例,找出图中的直条表示的含义,读出数据,进而求解.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典型例题】例3.下面是某超市五、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超市五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045152520×超市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520401530(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六月(2)五、六月份共销售黄桃味酸奶40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是芒果味酸奶.【分析】(1)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绘制方法,把两个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一个统计表中即可.(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五月份和六月份销售黄桃味酸奶的箱数合并起来,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六月份月销售五种酸奶的数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哪一种酸奶的销售情况最好.【解答】解:(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3045152520六月3520401530(2)25+15=40(箱),40>35>30>20>15,答:五、六月份一共销售黄桃味酸奶40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芒果味酸奶.故答案为:五、六,40,芒果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填空题(共3题;共10分)1.某地区5月份和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如下:①5月份________天数最少。
【学霸笔记】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3章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个表格里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更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例1.根据张力和李明星期一到星期五1分钟跳绳训练的成绩,完成下面问题.一二三四五张力92102107112115李明1039811097102(1)五天中,李明最好成绩是110下,最差成绩是97下,相差13下.(2)星期四这天张力比李明多跳15下.(3)你觉得张力的训练效果好.【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李明最好最差成绩,用减法求出相差多少.(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用减法解答.(3)先求出五天跳的总下数除以天数求出张力和李明的平均跳的下数,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1)五天中,李明最好成绩是110下,最差成绩是97下,110﹣97=13(下)答;相差13下.(2)112﹣97=15(下)答:星期四这天张力比李明多跳15下.(3)张力:(92+102+107+112+115)÷5=528÷5=105.6(下)李明:(103+98+110+97+102)÷5=510÷5105.6>102所以张力的训练效果好.故答案为:110;97;13;15;张力.【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项目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产量(套)年度合计9000去年5000今年4000120%(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199920002001总计年份人数(万人)项目飞机378火车91739合计20【分析】(1)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去年的计划产量;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即可求出去年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求出今年的实际产量;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去年和今年的实际产量.(2)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把三年乘飞机的人数的和;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即可求出2000年乘火车的人数;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算出合计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9000﹣4000=5000(套);5000÷5000=14000×120%=4000×1.2=4800(套);5000+4800=9800(套);9800÷9000≈1.09=109%;(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项目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产量(套)年度合计90009800109%去年50005000100%今年40004800120%(2)3+7+8=18(万人);39﹣9﹣17=13(万人);3+9=12(万人);20﹣7=13(万人);8+17=25(万人);18+39=57(万人);(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199920002001总计年份人数(万人)项目飞机37818火车9131739合计12202557【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例3.建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各班出勤情况如下:一班:应到42人,实到42人.二班:应到45人,实到44人.三班:应到40人,实到38人.四班:应到50人,实到49人.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分析】根据题意,关键是求出各班的出勤率,×100%=出勤率,由此列式解答.【解答】解:一班:×100%=1×100%=100%;二班:×100%≈0.978×100%=97.8%;三班:×100%=0.95×100%=95%;四班:100%=0.98×100%=98%;项目应出勤人数实际出勤人数出勤率人数班级一班4242100%二班454497.8%三班403895%四班504998%故答案为:100%,97.8%,95%,98%.【点评】此题作用考查复式统计表的绘制及作用,百分率的实际应用,出勤率的计算.×超市五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045152520×超市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520401530(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六月(2)五、六月份共销售黄桃味酸奶40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是芒果味酸奶.【分析】(1)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绘制方法,把两个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一个统计表中即可.(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五月份和六月份销售黄桃味酸奶的箱数合并起来,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六月份月销售五种酸奶的数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哪一种酸奶的销售情况最好.【解答】解:(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3045152520六月3520401530(2)25+15=40(箱),40>35>30>20>15,答:五、六月份一共销售黄桃味酸奶40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芒果味酸奶.故答案为:五、六,40,芒果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年级人数一二三四五六性别男生105130110125130100女生110125120110120110(1)三年级有230人,一年级比六年级多5人.(2)全校一共有多少人?【分析】(1)复式统计表中已提供的三年级男、女生人数,三年级男、女生为数之和就是三年级人数;同理可求出一年级、六年级人数,用一年级人数减六年级人数就是一年级比六年级多的人数.(2)同理再求出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人数,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人数之和就是全校人数.【解答】解:(1)三年级人数:110+120=230(人)一年级人数:105+110=215(人)六年级人数:100+110=210(人)一年级比六年级多:215﹣210=5(人)答:三年级有230人,一年级比六年级多5人.(2)二年级人数:130+125=255(人)四年级人数:125+110=235(人)五年级人数:130+120=250(人)215+255+230+235+250+210=1395(人)答:全校一共有1395人.故答案为:230,5.【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一、单选题1.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人。
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一、复式统计表的概念。
1. 定义。
- 在统计过程中,有时需要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种统计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
例如,我们要统计三年级两个班级男女生的人数情况,用单式统计表需要两张,一张统计一个班级,而用复式统计表就可以把两个班级的情况放在一张表中,方便对比分析。
2. 表头。
- 复式统计表的表头一般分为三部分。
以统计三年级两个班男女生人数为例,表头横栏可能是班级(一班、二班),纵栏可能是性别(男、女),中间的数据部分就是对应的人数。
表头的这三部分分别表示横栏类别、纵栏类别和表中的数据内容。
二、复式统计表的制作。
1. 收集数据。
- 首先要确定统计的内容,然后通过调查、测量等方法收集数据。
比如要统计三年级各班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情况,就需要从各个班级的试卷或者成绩记录中获取每个学生的成绩数据。
2. 确定表格结构。
- 根据统计内容确定表头的三部分内容。
如果统计的是不同班级学生的兴趣小组参加情况(绘画、音乐、体育),横栏可以是班级(如三班、四班等),纵栏是兴趣小组类别(绘画、音乐、体育),中间填写各班参加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
- 确定表格的行数和列数。
行数要根据纵栏的类别数量加上表头行(一般是1行)来确定,列数要根据横栏的类别数量加上表头列(一般是1列)来确定。
3. 填写数据。
- 将收集到的数据准确地填写到对应的表格单元格中。
在填写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
三、复式统计表的分析。
1. 整体观察。
- 先从整体上观察复式统计表,了解表格所统计的内容范围。
比如观察一个关于三年级各班图书借阅情况(故事书、科普书、漫画书)的复式统计表,我们可以先知道这个表是关于图书借阅的,涉及到不同的图书类型和班级。
2. 对比分析。
- 可以进行横向对比,例如对比同一个班级不同项目的数据。
在统计三年级各班男女生身高情况的复式统计表中,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一个班级男生和女生身高的差异。
复式统计表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竟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问题,而其中我国在30%以上,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而“世界睡眠日”的目的便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健康。
如今,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保障睡眠呢?首先,要明确当天晚上学习的目标。
学习之前,一定要列个清单出来,这样更便于安排时间,不致于手忙脚乱。
其次,减少学习时的干扰。
学习之前不要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等;手机要放在不被打扰的地方。
再次,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
适当的运动,对调节睡眠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让一整天的精力充沛,保持高效学习状态。
最后,我们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周围的温度、湿度和声音,都应保持在恰当的状态。
至少在睡前三十分钟,远离手机和任何发光的屏幕。
亲爱的同学们:睡眠给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睡眠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睡眠给我们一个幸福的生活睡眠给我们一个精彩的世界让我们做一个聪明的人,养成高效率学习习惯,为充足睡眠保驾护航。
最后借此机会想对全体预备班的同学们说,愿你们拥有良好健康的体魄,稳健坚实的步伐,从容不迫的心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第三章:复式统计表
一、复式统计表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它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
复式统计表由标题、制表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二、观察复式统计表
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横栏和竖栏一起看,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三、求平均数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分数=总数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 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教材第36~37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
【情景导入】谈话:同学们,老师发现一种现象,每到周三下午,同学们就特别兴奋,各自拿着自己的工具奔走在走廊、校园里。
急急忙忙去干什么呀?(参加兴趣小组呀!)我们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特别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
瞧!(出示课件)我们就先选五年级的这四个兴趣小组来统计,好吗?课件呈现情境图:谈话: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追问: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每个小组的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用什么方法整理好呢?(板书:统计表)引导学生明确:利用统计表整理相关信息会更清楚。
1.填写各兴趣小组统计表。
你能把这些信息填到统计表里吗?填表前有个温馨提示:①每个小组合作完成。
②要求填得既快又准确。
(当然可以分工合作,核对数据)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填写统计表,教师巡视。
(评价小组合作效果)集中交流汇报:小组代表汇报。
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从每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2.小游戏:“快问快答”——抢答。
提示:看着你们手中的4张小统计表回答。
(准备好了吗?)问:哪个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最少?四个小组的总人数是多少?谈话:为什么我快问你们不能快答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答案来呢?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这四张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大统计表。
【新课讲授】1.认识复式统计表。
合并、完善统计表。
(课件逐步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谈话:合并,好主意!如何合并呢?合并后的统计表会是什么样子呢?先独立思考,想好后组长组织小组交流。
第五讲:复式统计表知识点一:认识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个统计项目数据。
复式统计表更简洁,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知识点二: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问题典例精讲考点1:复式统计表的填补及绘制【典例1】(保定期末)下面是某超市五、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超市五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045152520×超市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520401530(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六月(2)五、六月份共销售黄桃味酸奶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是酸奶.【典例2】(察右后旗校级期末)实验小学准备为鼓号队购买服装,下面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女生:12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男生:126 132 126 137 141 130 141 134 128 137请你将队员们的身高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考点2: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典例1】(唐县期末)《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版)规定,视力5.0及以上为视力正常,4.9为轻度视力低下,4.8﹣4.6为中度视力低下,4.5及以下为重度视力低下.下面是某小学学生本学期视力统计表.5.0及以上 4.9﹣4.6 4.5﹣4.3 4.2及以下性别人数视力三(1)班291661六(1)班1025146(1)视力5.0及以上的,三(1)有人,六(1)班有人.(2)三(1)班学生的视力在4.5及以下的有人;六(1)班学生视力在的人数最多.(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典例2】(长白县期末)下面是甲、乙两个超市四个月的营业情况统计表,甲21.618.920.322.1乙19.620.722.521.4(1)甲超市在月份的营业额最高;(2)甲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比乙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多万元.(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2小题)1.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该选()运动员比较合适.甲运动员2317182423乙运动员//262224丙运动员3012/2620A.甲B.乙C.丙2.如表是甲、乙品牌在1~3月份的销售情况.在三月份,甲品牌比乙品牌多卖()箱.A.60B.20C.30D.40二.填空题(共3小题)3.同学们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下面表头设计中,AB较为合理.A.B .C .D .4.(淮北期末)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 天数 月份11 15 8 4 3 1213954(1)这两个月共有 天.(2)这两个月比少 天.5.在 此格不填 中填上适当的数.(1)1994年~1996年某地区三年内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2)1995年的农业总产值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 %. (3)1996年的工业产值比1994年工业产值增长 万元. (4)199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判断题(共1小题)6.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1小题)7.(阳东区期中)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图书种类统计表.图书种类 人数 性别 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动漫类其他男生 6 5 9 2 女生8462(1)男生喜欢 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2)女生喜欢 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五.操作题(共1小题)8.下面是杨威家和乐涛家去年各季度的用水情况,请你根据以下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 杨威家:第一季度23吨,第二季度30吨,第三季度32吨,第四季度26吨 乐涛家:第一季度25吨,第二季度28吨,第三季度35吨,第四季度22吨 六.解答题(共11小题)9.(北京校级模拟)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的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并回答问题.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图书馆整理图书情况统计表:人数 整理图 书本数 平均每人整 理图书本数合 计 一 班 42 588 二 班 40 11.55 三 班57015班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低于全年级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10.(新罗区期末)根据张力和李明星期一到星期五1分钟跳绳训练的成绩,完成下面问题.一 二三四五张力 92 102 107 112 115 李明1039811097102(1)五天中,李明最好成绩是 下,最差成绩是 下,相差 下. (2)星期四这天张力比李明多跳 下. (3)你觉得 的训练效果好. 11.(昭通期中)光明小学各年级人数如表:年级 人数 性别 一二三四五六男生 105 130 110 125 130 100 女生110 125 120 110 120110(1)三年级有 人,一年级比六年级多 人. (2)全校一共有多少人? 12.(龙湖区)看图填空.(1)在纵轴上标出每个长度的数.(2)五(三)班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6次,请在图上用直条表示出来.(3)从图中可以看出班卫生最好,班广播操最好.13.将下面的两个表格填完整.(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项目产量(套)年度合计9000去年5000今年4000120%(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年份199920002001总计人数(万人)项目飞机378火车91739合计2014.一次数学考试,以90分为基准,老师将三位同学的成绩分别记录如下:+8分、﹣2分、+3分.求出这三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15.建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各班出勤情况如下:一班:应到42人,实到42人.二班:应到45人,实到44人.三班:应到40人,实到38人.四班:应到50人,实到49人.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复式统计表(2)教学内容: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揭示课题。
(3分钟左右)1.练习十五第3题。
交流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 回忆复式统计表,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进行思考。
3.揭示课题。
揭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统计表。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25分钟左右)1.基本练习练习十五第4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这张统计表的表头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其中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B.交流从表中获得的信息。
2.实践练习二一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开始了,宋家兰按照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的要求,为了有效防止出现瞒报现象,她认真考虑制作了来蓉返蓉人员承诺书,要求来蓉返蓉人员签订,避免来蓉返蓉人员漏报、瞒报。
承诺书制定过后,多数从外地返蓉人员主动签了承诺书,但也有个别人未如实申报,金昌苑有位居民王怀芝(化名),从外地回来,在小区登记没有如实申报信息,宋家兰反复给她讲了冠状肺炎的危害性,做思想工作后,她主动说了之前与武汉人有一起吃饭的接触史,签定了承诺书;锦西民园有位居民刘志明主动到社区,向工作人员说明他最近外出,中途经过武汉进行了转机,也签订了承诺书。
1月28日下午,社区内的交桂巷8号院,有一居民得知有一家五人正在从湖北武汉返蓉回来的路上,当天院落的居民立刻恐慌起来,很快有几十个居民聚集到小区门口,纷纷打电话给社区书记宋家兰询问情况,并强烈要求不让这家返蓉人员进入小区,宋家兰同志立即与那家要回来的居民打电话沟通联系,希望他们一家人暂时不要回来,当事人情绪很激动,说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不能回,他们就是要回家过年团聚,不听劝说。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P41【1】【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方法2:将这个两位数写成:①几十加几的和或者几十减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乘以这个整十数,③再把所得的乘积相加或者相减,得出结果.如①:12×30=12=10+2,10×30=300,2×30=60,300+60=360,所以:12×30=360.如②:17×40=17=20-3,20×40=800,3×40=120,800-120=680,所以:17×40=680.(二)笔算乘法(特别注意:竖式的格式)【笔算乘法的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解决问题。
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②.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需要孩子弄懂题目意思,然后进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三年级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例1。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学习难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学习准备:挂图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爱好。
师:我们班男、女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呢?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引出主题——用统计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复习与铺垫。
(1)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
师:这里有6项活动,现在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项活动,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每位同学只能选一项活动。
1:全班一同举手表决。
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同,喜欢的活动差别较大,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共同决定采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请学生现场组织,并进行统计。
(2)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略。
)
(3)分析数据。
师:从这两张表统计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个性化分析。
2.比较与体验。
(1)师: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张表格统计的项目是相同的,但统计的对象不同,数据也不同。
(2)制造冲突。
出示两张并排放置的统计表,提出一些需要对比数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女生最喜欢看书的人数与男生相比,是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
(略。
)
师:男生最喜欢踢球的人数比女生多多少?
学生回答。
(略。
)
生:两张统计表这样放,比较起来有点麻烦,要是放在一张表上就方便了。
师: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每桌先议一议,然后发表你们的意见。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创造”统计表。
学生介绍经验:将女生的表格折去标题和第一行,对准位置放在男生的表格下面;将“人数”栏,分别改为“男生”和“女生”;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2)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与我们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点。
出示教科书第37页统计表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让学生体验复式统计表在分析数据时便于比较和可整体把握的优越性。
(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小结: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楚、明白地反映数据情况。
1.第37页“做一做”。
(1)现场统计: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做助手,统计、记录数据。
(2)交流答案:四人小组交流答案。
(3)解读信息:完成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
2.练习八第1题。
(1)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阅读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验统计表的结构,体会表中数据所传递的信息。
(2)让学生继续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还有什么想法,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1.谈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说说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既学习了单式统计表,又学习了复式统计表。
那么,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单式统计表,什么时候用复式统计表?
三、读懂含义,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