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朝代的更替.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34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从夏商到西周夏商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国家制度的朝代,而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长达800多年历史的朝代。
以下是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从夏商到西周的详细介绍。
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传说中是由禹建立的。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端。
夏朝的都城为河南省安阳市的郏县(今河南省郏县延津城)。
夏朝是一个由封建部落联盟逐渐形成的国家,其政治制度为世袭制,国王统治。
夏朝的社会生活以农耕为主,青铜器在夏朝开始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
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国家制度的朝代,也是青铜时代的顶峰时期。
商朝的都城在河南省商丘市的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
商朝的政治制度为世袭制,国王统治,国王被封为“商”,故而称为商朝。
商朝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农业生产逐渐规模化,青铜冶炼工艺也进一步发展。
商朝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压力的增加以及王权的腐朽而导致的。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长达800多年历史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是周朝的鼎盛时期,其都城设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周朝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国王统治,国王被封为“周”,故而称为周朝。
周朝实行的封建制度中心是封土地给予贵族,这种制度被称为封建制度。
周朝的最著名的贡献是颁布了《周礼》,并形成了律令制度。
然而,在东周时期,由于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国家逐渐分裂成为战国七雄。
在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中,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
夏朝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国家制度的朝代,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长达800多年历史的朝代。
这些朝代的兴衰演变,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变迁,对于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一、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三、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四、商鞅变法五、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的思想文化【跟踪训练】1.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周公旨在( )A.废除奴隶制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C.建立郡县制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2.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有33次之多。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3.《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
”《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A.水利兴修B.诸侯征战C.儒学兴起D.私学发展4.下图所示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它的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
它可说明( )A.战国时期贵族沉迷享乐生活B.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C.战国时期礼制权威遭到挑战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5.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
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6.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这有利于( )A.齐桓公成为霸主B.商鞅推行新法C.秦完成统一大业D.夏朝巩固统治7.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A.无为而治B.因势而变C.兼爱非攻D.尊卑有序8.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朝代,它们的更替和制度变迁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公认夏代的建立者是大禹。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体,实行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
1.政治制度:夏朝的统治者以“天命”为依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夏朝的国家机构分为九级,分别是“禹、侯、伯、子、男、采、夫、庶、氏”,贵族子弟可以入仕,进行分封制的封建国家。
夏王还设立了相、司马、司徒、司空等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军事、民政等方面的事务。
这些官员同时也是贵族,加强了统治者集权的力量。
2.经济制度: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封建私有制度。
夏朝的国家土地归王室所有,由贵族进行分配,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贵族利用农民劳动力进行生产,同时也要缴纳赋税给王室。
3.思想制度:夏朝的思想以尊崇天命、社会等级为核心。
尊崇天命的思想认为君主是天命所授,统治者有权通过天灾人祸来危及君主地位。
而社会等级制度强调贵族的特权地位,平民与奴隶在社会地位上相对较低。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室世袭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1.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遵循九级封建制度,但相较于夏朝,商朝的王权更加强大。
商朝的国家机构设置了丞相、太师、司马、司徒等一系列的官职,负责国家的管理和军事事务。
朝廷统治者凌驾于贵族之上,给予了王室实际的统治权力。
2.经济制度: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并发展了手工业。
在经济方面,商朝推行的是一种以王室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土地制度。
国家土地属于王室,由王室进行分封,地方王借给下级封地的土地归王室,不得私自占有。
3.宗教制度:商朝的宗教制度较为复杂,有科威特国教(以王室系)以及各部族的巫师(不同地区的部落首领)。
祭祀是商朝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商朝统治者利用宗教信仰来巩固政权。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夏商西周东周分西东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国历史的朝代顺序排列如下:1.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
2.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建。
4.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
5.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享国14年):始于嬴政,终于胡亥,共2帝。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
6.汉朝(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享国21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由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享国16年):是西汉末年出现的朝代,由王莽建立。
8.玄汉(公元23-25年):是西汉末年出现的朝代,由王莽建立。
9.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10.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是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和东晋(317-420年),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分为南朝和北朝,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隋文帝杨坚是该朝的开国皇帝,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富强的朝代之一,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共计290年。
15.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割据政权,共计54年。
16.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和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