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建设与管理初探_裔洪根
- 格式:pdf
- 大小:119.65 KB
- 文档页数:3
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发挥“纽带”作用
近日,苏州(盛泽)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瑞卿一行来到苏州凯灵箱包有限公司进行走访调研。
据悉,凯灵箱包主要从事箱包面料及箱包制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
李瑞卿向凯灵箱包负责人介绍了苏州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激光蚀刻印花技术与凯灵箱包的生产技术需求具有一定吻合度。
“前期,我们研究院选用盛泽纺企生产的丝绸、尼龙等面料,在苏州该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激光蚀刻印花试验,刻出来的面料图案清晰准确,效果非常好。
”李瑞卿表示,激光蚀刻印花技术若与纺织行业进行资源整合,可实现无污水、低能耗、环保生产,且激光蚀刻印花技术可取代部分绣花、提花等传统工艺,绘制出更精准、更立体的花型图案。
双方交流探讨后认为,激光蚀刻印花技术未来在纺织品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当天下午,苏州(盛泽)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还邀请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任学宏到访参观、座谈。
任学宏专注于功能纺织纤维、纺织品染色与功能整理、生物医用抗菌材料、纤维和高分子材料功能改性等方面的研究。
双方围绕如何将高校基础研究、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落地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并认为,应建立企业与高校长效沟通机制,加强产学研、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实打实的举措为纺织产业集群地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陈静
2023-03-10。
蚕 业 科 学 CANYE KEXUE 2008;34(1)收稿日期:2007-10-15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06054),江苏省丝绸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K J S0708)。
作者简介:王建南(1970-),女,江苏,博士,讲师。
Te:l 0512 ********,E ma i :l w angjn @s ud a ,y w y_sd @s i na .co m天然黄色家蚕丝纤维与其他蚕丝纤维的形态结构比较王建南1 裔洪根2 孙琳霞3 李 娜1(1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2苏州大学科学技术处,江苏苏州 215006;3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染化工程系,山东淄博 255300)摘 要 为了进一步促进彩色蚕丝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了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天然黄色家蚕茧丝的外观形态和截面结构特征,并与普通白色家蚕丝、柞蚕丝和来自柬埔寨的多化性黄茧家蚕丝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天然黄色家蚕丝纤维的横截面形态主要呈三角形,与普通白色家蚕丝、多化性黄茧家蚕丝纤维的横截面形态相似,而柞蚕丝的横截面形态呈长椭圆形。
天然黄色家蚕丝的颜色鲜艳,光泽感优于普通白色家蚕丝和柞蚕丝。
离子刻蚀显示,天然黄色家蚕丝纤维内部的原纤表面组织结构比普通白色家蚕丝紧密。
关键词 家蚕丝;天然黄色;横截面结构;光泽中图分类号 T S10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4799(2008)01-0158-04Co mparison ofM orphol og i cal Structure of Nature Yell o wSil kwor m S il k F i berW it h O t her S il k F i bersWANG J i a n Na n 1 YI Ho ng Ge n 2 SUN L i n X i a 3 LI Na1(1C o ll eg e o fM a te ri a lEng i ne e r i n g ,So o c how U n i v e rs i ty,Suz ho u J i a ng su 215021,C h i na ;2S c i e nc e &Te c hno l o g y O ffi ce ,So o c how U n i ve rs i ty,Suz ho u J i a ng s u 215006,C h i n a ;3D e pa rt m e nt o f D ye i nga nd C hem i c s Eng i ne e ri ng ,Sha nd o ng S il k Te x ti l e Vo c a ti o na lC o ll eg e,Z ib o S ha ndo ng 255300,C hi na )Ab s trac t T o p rom o te the de v e l o pm e nt a nd ap p li c a ti o n o f m u l ti co l o r s il k ,the m o rp ho l o g i c a l s truc ture of the na ture ye ll o w s i l kw o r m s il k from a s il k w o r m va ri e t y,se l e c ted b y c ro s s b ree d i ng m e thod,w a s i nv e s ti g a te d b y SEM a nd c om p a re d w ith the no r m a lw h it e si l k w o r m s il k ,t he g o l de n w il d s il k w o r m s i l k from C am b od i a,a nd the A nthe ra e a p e rny i s il k ,re spe c ti v e l y .Re su lt s show n t ha t the m o rp ho l o g i c a l s truc t u re o f the na t u re ye ll o w s il kw o r m s il k fi be r w a s tri a ng l e,m o re c l o se t o the no r m a lw h i te s il k w o r m s il k fi be r ,the g o l d e n w il d s il k w o r m s il k fi b e r a l so w a s c l o se to tr i a ng l e ,b ut the A nthe rae a pe rny i s il k fi b e r w a s c l o se t o o va.l The g l o s s o f t he na ture y e ll o w s il k w o r m s il k w a s be tte r tha n the no r m a lw h i te s il k w o r m s il k a nd the An the ra e a pe rny i s il k .T he i o ne t c h i ng e x pe rm i e nt re su lts s how e d t ha t ti ss ue s truc t u re o f the na tu re ye ll ow s il k w a s ti g h t e r tha n tha t o f the no r m a l w h i te s il k w o r m s il k .Ke y w o r d s S il k w o r m s il k ;N a t u re y e l l ow;M o rpho l o g i c a l s truc ture;G l o s s目前我国蚕丝原料以白色家蚕茧缫制的白厂丝占主导地位,而家蚕(B o m byx m ori )茧丝除白色之外,还有黄色、金黄色、粉色、肉色及黄绿色、绿色等色系。
专业性研究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杨艳红;温涛;郑开梅【摘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伴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应运而生的新型研发组织,由总院和专业性研究所组成。
文章主要介绍了专业性研究所建设的基本概况、业务发展情况和改革进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对策。
%Ji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s a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y,which is consisted of headquarters and profess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stitutes construction, progresses on their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reform,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rospected the next work,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of Jiangsu province.【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所;改革进展【作者】杨艳红;温涛;郑开梅【作者单位】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42;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2;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2; 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0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专业性研究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杨艳红1,2,温涛2,3,郑开梅4(1.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42;2.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3.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8;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摘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伴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应运而生的新型研发组织,由总院和专业性研究所组成。
对接“一带一路”,江苏丝绸怎么做?作者:王翔来源:《纺织报告》 2015年第1期文/ 本刊记者王翔图片提供/ 云锦、宋锦“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提出,大大振奋了沿途相关区域的经济神经。
作为老牌丝绸重地,江苏丝绸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今年APEC 上,宋锦的成功运用,更让江苏丝绸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上信心倍增。
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省丝绸协会常务秘书长罗永平,请他谈谈江苏丝绸业的弘扬之路。
“以丝绸强省为目标,以品牌打造为核心,以商贸发展为引领”,罗永平认为,江苏丝绸产业发展应定位于:“丝绸强省、国际领先”。
这样的定位是 2013 年11 月26 日国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后,江苏省丝绸协会组织相关丝绸企业进行讨论,达成的共识。
罗永平表示,争创国际领先,江苏丝绸业将在一定产业优势前提下,追求产品的高端、品牌的打造、技术的支撑、文化的弘扬。
江苏丝绸5000 多年发展的历史,本身就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特质。
产品上,江苏丝绸历史上就以生产高端产品著称,云锦、宋锦、缂丝、刺绣,以及天鹅绒、漳缎、库缎、纱罗、塔夫等闻名遐迩。
品牌方面,“江苏丝绸”这四个字本身就是大品牌,在此之下,“鑫缘”、“华佳”、“太湖雪”、“慈云”、“绣娘”、“大地蓝”、“苏丝”、“玖久”等品牌已经渐为更多消费者所熟知。
近年来,江苏丝绸在弘扬丝绸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以强大的技术创新为支撑,不仅保护、传承、发掘了传统丝绸,更极大提升江苏丝绸的品位和品质。
“不仅如此,江苏丝绸在走出去方面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江苏玖久集团在塔吉克斯坦利用当地丰富的茧资源开办了缫丝厂;苏丝集团在中亚购买蚕茧。
而富安集团的6A 级白厂丝以高品质和稳定的质量主导着国际市场,拥有定价话语权”。
罗永平告诉记者,江苏丝绸目前已经在如皋、如东、海安、东台、大丰、射阳一带,尤其以海安、东台为主要基地,形成了跨市县的优质茧丝原料集聚群;形成了以苏绣、缂丝、云锦、宋锦为代表的丝绸传统产品传承发扬集聚群;以苏州为主要代表的丝绸都市商贸集聚群;以及蚕丝被为龙头的丝绸家纺集聚群。
续加快推动转型升级ꎬ努力克服下行风险压力ꎬ综合景气度及生产情况大体平稳ꎮ纺织产业链各环节开工及生产情况总体正常ꎬ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ꎬ2019年纺织业(不含化纤㊁服装)和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 4%和83 2%ꎬ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76 6%的产能利用水平ꎮ全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 4%ꎬ增速低于2018年0 5个百分点ꎮ产业链各环节中ꎬ化纤㊁长丝织造和产业用行业增长平稳ꎬ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 9%㊁15 6%和6 9%ꎮ2020年纺织行业发展压力增大ꎬ但积极因素仍然存在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19年8家绿色纤维企业通过绿色纤维标志认证(GF认证)㊀㊀2019年ꎬ由中纺标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一起组织专家ꎬ对多家申请使用绿色纤维标志的企业ꎬ进行了形式审查㊁产品检测㊁现场核查及总审评定ꎬ综合考评申请企业的原辅料采购㊁生产过程管理㊁研发设计㊁检验检测及营销体系建设等情况ꎬ并重点对生产现场㊁污水处理站㊁原料绿色采购㊁产品品质㊁管理体系㊁项目批复文件及关键环保装备的配备和使用进行了核查ꎮ最终ꎬ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㊁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㊁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㊁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㊁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㊁福建省长乐市立峰纺织有限公司㊁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㊁浙江华欣集团8家企业通过认证ꎬ获得绿色纤维标志使用资质ꎬ这是自2019年在新管理章程基础上开展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以来第一批获得认证的企业ꎬ至此ꎬ绿色纤维认证企业总数达到29家ꎬ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和产品更加丰富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CCTV«纪录东方»播出«纤维改变生活»节目㊀㊀2月22日㊁23日ꎬ由CCTV-发现之旅频道«纪录东方»栏目制作的纪录片 大国协会的初心与使命 系列之«纤维改变生活»节目在该频道播出ꎮ«纤维改变生活»节目组分别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ꎬ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ꎬ东华大学校长㊁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ꎬ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ꎬ拍摄了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ꎬ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纺织化纤工业走过的不凡历程及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举办八年来的点点滴滴ꎬ讲述纤维如何改变生活ꎬ展示纤维制造的非凡匠心ꎮ纤维是构成纺织品服装的原材料ꎬ是纺织产业链的源头ꎬ它原本朴实无趣ꎬ隐身做贡献ꎮ然而ꎬ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发布ꎬ却让纤维走到台前ꎬ变得鲜活㊁生动起来ꎮ它引导着消费者开始以全新视角审视隐藏在服装㊁家纺用品㊁医疗卫生防护用品等中的纤维ꎬ逐步改变着人们以往对纤维的认知ꎮ春华秋实ꎬ岁物丰成ꎮ八年路漫漫ꎬ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在上下求索中逐渐蜕变成长ꎬ成绩斐然ꎮ在此过程中ꎬ我们也悄然发现ꎬ纤维93ʌ㊀ɔ㊀㊀第50卷第1期Vol 50ꎬɴ 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人㊀造㊀纤㊀维ArtificialFibr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2月版Februaryꎬ2020㊀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 衣 ꎬ更步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ꎬ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迸发出磅礴的生命力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化纤协会开展化纤工业十四五 发展展望调研活动㊀㊀目前中国化纤协会已启动 十四五 化纤工业规划研究工作ꎮ为了准确梳理和把握化纤工业 十四五 发展的现状判断㊁面临形势和重点任务ꎬ做好 十四五 发展规划研究ꎬ为化纤行业 十四五 期间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行科学指导ꎬ为政府制定«化纤工业 十四五 发展指导意见»及相关重要政策提供参考ꎬ协会聚焦行业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注热点ꎬ并结合新冠疫情给行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后续影响等形势ꎬ设计了调研问题ꎬ希望有关单位人员认真提出对行业 十四五 现状的研判和发展的观点和看法ꎬ共谋行业 十四五 期间高质量发展的大计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山东金英利年产1 5万吨非原纤化Lyocell纤维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㊀㊀山东金英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 5万吨非原纤化Lyocell纤维生产线于2019年12月31日一次性试车成功ꎬ该生产线为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原纤化Lyocell纤维生产线㊁国内首台套Lyocell纤维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线ꎬ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ꎬ对拓宽Lyocell纤维应用领域和提升产品附加值㊁促进化纤产业转型升级和纺织服装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ꎮLyocell纤维是以NMMO的水溶液为溶剂溶解纤维素后进行纺丝制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ꎬ生产工艺采用物理溶解㊁干湿纺连续纺丝工艺ꎬ原料可再生ꎬ生产过程清洁环保ꎬ产品为100%的纤维素ꎬ废弃物可生物降解ꎬ纺丝溶剂的回收率达到99 6%以上ꎬ全生命周期对环境无任何污染ꎬ被称为21世纪的 绿色纤维 ꎬ属于生物基新材料和先进纺织原材料ꎬ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生物基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ꎮLyocell纤维具有干湿强力高㊁尺寸稳定性好㊁触感优良㊁吸湿透气(穿着舒适)㊁柔软悬垂(丝绸般的光泽)和可纺性能优异等特点ꎬ主要用于高档服装㊁服饰㊁家纺及非织造领域ꎮ与普通Lyocell纤维相比ꎬ非原纤化Lyo ̄cell纤维还具有如下优势:降低了纤维的原纤化倾向ꎬ提高了纤维的耐磨性(耐磨次数ȡ400次)ꎻ增加了产品附加值ꎬ每吨纤维价格高3000-6000元ꎻ扩大了应用领域ꎬ解决了普通Lyocell纤维容易起毛起球不适用于高端针织领域的短板ꎮ(来源: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官网)04ʌ㊀ɔ㊀㊀2020年第1期2020ꎬɴ 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人㊀造㊀纤㊀维ArtificialFibr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总第275Sum275㊀㊀。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江苏省作为中国纺织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和丰富的地域文化。
纺织产业是江苏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巨大。
随着全球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江苏省纺织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应对当前的挑战和抓住机遇。
1. 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江苏省自古以来就是纺织业发达的地区,素有“江南织造”之称。
传统的织造技艺以苏州刺绣、无锡丝绸、昆山织锦等著名,代表了江苏纺织产业的地域文化特色。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和衰落的危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传承与发展。
2. 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江苏省纺织产业的结构以服装、纺织原料和辅料生产为主,并以出口为主要出路。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压力,传统的纺织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而新一代的纺织产业,如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问题。
3. 地域文化与品牌建设江苏省拥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品牌,如苏州的丝绸、南通的棉纺等。
如何将地域文化与产业品牌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意识的增强,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江苏纺织品牌的形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振兴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传统纺织技艺的扶持与保护力度,建立传统技艺的保护体系,培养更多的传统织造技术人才,并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传统技艺找到新的市场和生命力。
2. 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纺织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加强地域文化与品牌建设政府应加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工作,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应根据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构建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为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国际前沿ISO纺织品国际标准化工作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思考■ 吴国平1 邢 然2 张 越1 赵亮亮1 孙婷婷1 蒋洁蓉1*(1.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2.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摘 要:为掌握ISO纺织品国际标准化工作发展趋势,本文深入分析了近10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 38)组织构架变化、国际标准制修订前沿热点以及近期发展规划,总结了ISO/TC 38标准化工作在新兴技术领域、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方向的最新拓展。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中,应继续加强对接国际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助力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
关键词:纺织品,国际标准化,新兴技术领域,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13.034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forTextiles in ISOWU Guo-ping1 XING Ran2 ZHANG Yue1 ZHAO Liang-liang1SUN Ting-ting1 JIANG Jie-rong1*(1. Jiangsu Textile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2. China Machinery Industry Federation)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at happens in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n textiles, this paper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structure change, current project highlights, and business plan of ISO/TC 38. It summarizes the new fields wildly extended i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SO/TC 38 on newly emerging techn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t points out that during the textiles industry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the efforts should be enhanced to be geared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standard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from a big nation to a powerful nation on textile.Keywords: textiles,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emerging technological fiel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 38)成立于1974年, 主要职责为制定纤维、纱线、织物和纺织品相关的ISO国际标准。
盛泽镇召开目澜丝织厂项目方案汇报会
1月10日上午,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召开目澜丝织厂项目方案汇报会。
区委常委、副区长、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沈春荣,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张建华出席会议。
会上,江苏安和锦城市更新集团相关负责人汇报了目澜丝织厂项目方案。
该方案从城市形象、空间联系、历史文化等维度深入分析,研究打造具有盛泽产业文化特色的时尚设计街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力争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纺织设计示范产业集群、省级文旅产业孵化基地及省级设计产业示范基地。
听取汇报后,盛泽镇党政办、建设局、经发局、社会事业局、市管办、旅发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围绕丝绸文化、业态导入、项目运维等方面作交流讨论,提出了各项意见建议。
沈春荣表示相关部门与设计单位要加强沟通交流,充分调研了解项目背景,进一步统一思想,以时尚设计为主题,打造富有盛泽丝绸文化特色的设计村;要围绕时尚设计、文化引领和数字化改造,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做强丝绸纺织产业生产链、供应链,推动丝绸纺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此外,产业园项目要围绕“产业为基,文化为翼”的规划建设主题,与丝绸纺织产业加强联系,深入挖掘盛泽丝绸文化内涵,融入盛泽产业、文化以及工业元素,做好文化传承的文章。
张建华表示相关部门与设计单位要围绕“全球设计村”设计理念,将高端服装定制及纺织产业时尚设计融入项目方案,结合“产城商、
农文旅”融合发展需求,通过植入元素、集聚资源、整合要素,赋予项目以新内涵、新功能。
同时与中国设计师协会及相关纺织服装高校加强合作研究,探索打造符合盛泽镇域规划理念的时尚文化新村。
拟稿:钮琛
来源:《吾爱盛泽》公众号
2023-01-10。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赵国栋【期刊名称】《江苏丝绸》【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页(P43)【作者】赵国栋【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5年11月9日下午,由南通市科技局、南通国家高新区、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纺织丝绸产业创新创业专场”活动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南通高新区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蒋士成、俞建勇,南通市副市长黄爱军,南通大学校长程纯,江南大学副校长高卫东,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建勇,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院长李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总监庄韦,苏州大学副校长路建美、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糜志雄、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领导、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团队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和南通等地的40多家投资机构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庄韦和路建美共同为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揭牌。
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南通市科技局、南通国家高新区共同建设,位于南通国家高新区科技之窗,研究所研发及实验场所面积6000平方米,目前已与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南通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在联合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以及联合攻关各类科技项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此次活动中,6个纺织丝绸创新创业项目分别进行了路演秀,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推荐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开发与应用”与“智能化等离子体烧毛机”两个项目获得了投资机构的好评,共获得投资意向5000多万元。
为构建南通市纺织丝绸产业创新体系,促进南通市纺织丝绸产业的发展,由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苏大生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南通市纺织丝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在此次活动中隆重成立。
联盟理事会理事长、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健宏宣读了联盟理事单位名单,同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蒋士成、俞建勇等10名国家纺织丝绸业界专家颁发了联盟技术委员会专家证书。
苏州丝绸市场调研及现状分析作者:周小进李婷来源:《中国纤检》2017年第01期苏州丝绸概况苏州位于太湖流域,拥有肥沃的水土、宜人的气候和发达的轻工业,为丝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苏州丝绸制造业也逐步向西部转移,姑苏区内大型的生产加工厂已不复存在。
但在苏州地区仍拥有着一定数量的真丝绸织造生产企业和优质真丝绸产品,如吴江地区的华佳集团、鼎盛丝绸公司、同欣丝绸公司、新民丝绸、新联丝绸等,其生产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在全国仍处于领先水平。
而且产品特色明显,文化内涵深厚,创意水平较高等,成为苏州丝绸产品的特色。
如天翱特种丝绸织造公司、仁和织绣公司、圣龙丝织绣品公司、锦达丝绸公司等企业生产的宋锦、罗、绡、缂丝等;吴江震泽镇以慈云蚕丝、太湖雪丝绸、丝立方丝绸、山水丝绸、辑里蚕丝为主体的一大批蚕丝被家纺企业;苏州丝绸生产量在国内仍占有一定量的比例。
苏州市区的丝绸产业逐渐也产生了新的业态,从过去单纯绸缎加工为主成功转型为丝绸终端产品生产和丝绸商贸经营区域。
目前,丝绸的终端产品引领丝绸产业链的发展,丝绸商贸成为苏州丝绸的主角,其销售规模等都超过以往,各类丝绸商品包括来料加工、出口贸易、旅游商品等。
丝绸的内外销旅游定点商场和各类工业旅游景点10多家,以“绣娘”“吴绫”“乾泰祥”为首的一大批丝绸品牌商号、店铺,星罗棋布,遍及全市。
新型营销模式如电子商务、个人定制、网购网销、电视购物、展示展览以及丝绸品收藏等也发展迅猛。
“都市丝绸”崭新理念和现实形成,但是丝绸终端产品主要是大路货产品,主要是丝绸内衣、丝绸睡衣、丝绸围巾、蚕丝被等传统产品,缺少款式新颖、花样别致,最能体现丝绸特点的丝绸时装。
另外,市场上丝绸产品参差不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层出不穷。
阻碍了苏州丝绸的发展,损害了苏州丝绸的声誉,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苏州市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丝绸终端产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集散地。
丝绸产业的主要问题目前苏州已完全丧失了原料的优势,随着“东桑西移”的产业发展,广西已成为我国蚕茧生产的第一大省份,目前苏州地区的生丝、丝绵原料大部分从广西引进,同时很少有厂家愿意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进入缫丝设备的研发,印染与后整理的软肋、设计的无新意、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人才、品牌发展缓慢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整个丝绸产业的发展。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
学科方向
蚕丝生物工程
功能性纤维材料
纺织系统工程与数字化纺织
功能性纺织品及其染整
现代服装工程
丝蛋白生物材料
研究部门
丝绸工程计算机管理研究室
数字化丝绸技术与产品设计研究室
丝绸精品的现代加工技术研究室
丝绸生态化染整加工技术研究室
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研究室
生态环保型丝绸化学品研究室
丝绸产品的功能整理研究室
蚕丝材料改性技术研究室
特种功能性蚕丝材料研究室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邮编:215123 ,电话:*************。
专利名称:多孔丝素蛋白微针给药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殷祝平,卢神州,邢铁玲
申请号:CN201610737857.0
申请日:20160826
公开号:CN106362223A
公开日:
2017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丝素蛋白微针给药装置,包括微针基底和位于微针基底外表面上的给药体,给药体为多孔结构且包括药物,微针基底和给药体的材质为不溶性丝素蛋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孔丝素蛋白微针给药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径为0.01~10μm的水不溶性碳酸盐分散于水中,得到悬浮液;将丝素蛋白水溶液与小分子溶胀剂混合,得到共混溶液;将悬浮液、共混溶液和药物混合,然后浇注于模具中,脱气泡,干燥后得到微针给药体;向微针给药体内表面浇筑共混溶液,干燥后得到丝素蛋白复合微针;将丝素蛋白复合微针浸泡在酸性溶液中,以除去水不溶性碳酸盐并形成多孔结构,干燥后得到多孔丝素蛋白微针给药装置。
申请人: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崇川路5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广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脂肪酸稀土盐热稳定性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朱新生,刘宁宁,丁远蓉,彭南博,黄然,龚剑兵申请号:CN201711017175.3
申请日:20171026
公开号:CN107602375A
公开日:
201801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酸稀土盐热稳定性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与材料制备领域。
脂肪酸稀土盐热稳定性剂制备方法包括脂肪酸碱金属盐两相合成和脂肪酸稀土盐两相合成与分离。
脂肪酸稀土盐热稳定剂制备工艺过程简便,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全过程产生的废水少。
这将会促进脂肪酸稀土盐热稳定剂在聚氯乙烯、尼龙热塑性挤出与注塑加工过程中应用,并显著改善聚氯乙烯热稳定性和尼龙热氧化稳定性。
申请人: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地址: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世纪大道266号江海智汇园D1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杂交桑快速建园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潘中华,陆小平,徐世清,宋江,邓云,康婷申请号:CN201910399887.9
申请日:20190514
公开号:CN110301276A
公开日:
201910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申请的一种杂交桑快速建园的方法,涉及的是穴盘育苗,节约种子成本50‑70%,一年四季皆可播种;利用穴盘育苗,种子的成苗率达95%,可直接快速建园;本发明生产的穴盘苗一年四季皆可移栽。
本发明的移栽技术是连土带苗一起定植,根系损伤小。
雨水多、气温高、杂草旺的热带地区,移栽后桑苗的缓苗短、生长快、收获早。
申请人: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地址: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世纪大道266号江海智汇园D1号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杨慧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S pecial Report 026 中国纺织 2018陈丽芬坚持创新驱动 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聆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深感鼓舞,倍感振奋。
报告部署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充分表达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情怀和担当。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升级新突破习总书记去年视察徐工集团时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这番话不仅是对一家制造企业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出的动员令。
回顾阳光集团的发展历程,始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实现了不断创新升级,目前,公司位居中国500强企业第391位、中国制造企业165位,是中国毛纺行业唯一获得中国世界名牌的企业,去年获得了中国质量奖,成为江苏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通过创建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完成了54项国家科研项目的攻关,累计申报专利1837项,获授权专利997项,参与了49项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制订。
以平均每天50多个面料新品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拥有2个呢绒面料品牌、4个高档服装品牌,品牌价值193亿元,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去年年底,阳光与无锡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纺织研究院和江阴产业研究院,目的是在纤维新材料领域开发高附加值、多功能、有特色的产品,在纺纱新技术、数字化纺织、纺织生物技术和高端纺织品等方面开展原创技术研究,秉承“敢叫市场跟我走”的理念,引领时尚产业新趋势。
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充分运用新技术,必须在材料、技术、产品再加服务的全方位创新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