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26课纳米新星(苏教版)全面版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6
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优质教案范例前言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他们要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开始接触文学作品。
一份好的教案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质的《纳米新星》教案范例,供教师参考。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能力目标:1.理解并背诵诗歌《纳米新星》;2.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及句子结构;3.学会运用相关词汇、短语及句子结构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感受;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3.运用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表达自己的文学观点。
三、教学难点1.意义和感觉的表达;2.对于难度较高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的理解;3.学生创作自己的文学观点。
四、教案设计第一部分:情境营造1.引出主题,唤起学习兴趣。
通过PPT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向学生介绍《纳米新星》这首诗歌的背景及作者信息,唤起学生对于“纳米新星”这个词的好奇心,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文本呈现,感受诗歌的美。
让学生一起朗读《纳米新星》这首诗歌,通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等多方面去了解诗歌的美。
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文本呈现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朗诵或是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二部分:语言拓展1.词汇学习,提升词汇能力。
通过对于文章中的生词、固定词组等的引导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中多使用词典等工具,以提升自身的词汇能力。
2.句型分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文章中的句型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运用方法和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文学创作1.观点发表,拓展思维开阔。
在开放性的情境下,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个人感受,并鼓励他们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运用文章中学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纳米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前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学会借助图片和资料,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3)学会通过比较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纳米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前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纳米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资料和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纳米技术相关资料和图片。
4. 实验器材(如需做相关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通过图片或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纳米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巩固记忆。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纳米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前景。
3.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4.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纳米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前景。
(2)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纳米技术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纳米技术在医疗、环保、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纳米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感受科技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纳米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纳米技术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纳米技术。
(2)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纳米技术的认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纳米技术的信息,与小组成员分享。
3. 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讨论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应用,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以及课文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纳米新星》。
2. 生字词卡片。
3. 互联网资源:关于纳米技术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4. 小组合作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方式,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纳米技术。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纳米技术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6、纳米新星教学简析:这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纳米技术的课文。
纳米科技的神奇力量令人赞叹不已。
你看:长期以来,汽车尾气的污染总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纳米科技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
高层建筑擦玻璃是件很难办的事,而用纳米技术制成的自清洁材料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药在治病的同时会产生副作用。
而利用纳米靶向技术制成的药就可以直达病灶,不产生副作用……纳米,真不愧是21世纪的亮丽新星。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培养其对科学、科技的兴趣。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一些新词。
教学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了解纳米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学会在课外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纳米及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教学准备:尺子,生字、新词卡片,收集有关纳米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自探(一)、谈话导入,审题质疑。
(10)1.孩子们,喜欢上电脑课吗?你觉得电脑神奇吗?其实呀,还有比电脑更神奇的呢!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纳米。
2.板书课题:26 纳米新星3、生齐读,注意“新星”(xīn xīnɡ)。
4、看到这个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纳米是什么东西?(2)纳米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它是亮丽新星?(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20)1、自由读课文,要求: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或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注意以下字词:储污垢杀菌治愈癌症倘若靶3、小组内学习生字:交流记忆方法、找形近字拓展学习。
4、全班交流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由学生提出,共同讨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的科学术语由老师点拨。
最新《纳米新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纳米新星》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纳米的一些知识,让我们了解了纳米科技在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美好前景,说明了纳米是二十一世纪最亮丽的新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了解纳米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学会在课外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纳米吗?你们能猜想出纳米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的刘老师曾经接到一个电话,问他纳米贵不贵,产量有多高.刘老师却告诉他说,纳米不是米,它是个不能吃的长度单位.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纳米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纳米新星》•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2.同桌相互听读,纠正字音.3.抽学生分段接读课文,评议.三、再读课文,初知大意1.结合课后第一题,学生再读课文.2.抽生简单说说对纳米的印象.四、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联系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勾画.2.提问:课文从哪几方而介绍了纳米?(治理和改善环境,医疗制药)3.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问:在环保方面,课文列举了哪些例子?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4.让学生自读课文,列举出纳米技术在医疗方面发挥神奇作用的例子.5.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6.说说你还知道的纳米技术的其他作用.五、作业1.读记课后第三题的词语.2.听写词语.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纳米”,以及纳米科技的广泛应用.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纳米及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纳米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交流同学们己经知道我是今天给你们上课的一名新老师,来自于钟岭小学,到达这里大约是5千米.二、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分米、厘米、毫米)那你们还知道纳米吗?你们能猜想岀纳米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的刘忠范老师曾经接到一个电话,问他纳米贵不贵,产量有多高.刘老师却告诉他说,纳米不是米,它是个不能吃的长度单位.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纳米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纳米新星》.生齐读,注意“新星” (xin xing).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顺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2、抽学生分段接读课文,纠正字音,评议朗读.四、再读课文,初知大意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21世纪,纳米是最亮丽的新星.2、抽生简单说说对纳米的印象.五、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举出了那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勾画.(治理和改善环境,医疗制药)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治理和改善环境①在治理汽车排污上,用碳材料纳米管储氢气电池燃烧发电水解,可以解决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②用纳米技术制成自清洁材料,就不用擦玻璃了.医疗制药;①纳米技术传感器在重要器官里监测病变及时治疗.②纳米机器人循着血管清除病灶.③纳米缓释技术药丸药物效用时间长.④纳米靶向技术药直接到达病灶治愈率高、副作用小.3、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从环保和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纳米科技在我们衣食住行方而的应用前景.4、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衣: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结实, 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食: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己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教案模板三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前景.3.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培养筛选信息能力.2.激发大胆想象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纳米和纳米技术都很微观,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很抽象.教师出示关于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图片,可以增加直观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消逝变化的人吗? 还记得在神话世界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疯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话里,而是在离我们也许只有几年之遥的纳米时代! 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大家想不想了解有关这方而的知识?2.展示图片:图1.纳米机器人(描述的是一个纳米机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积物.由于纳米机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的游动,对于像脑血栓、动脉硬化等病灶,它们可以非常容易的予以清理,而不再用进行危险的开颅、开胸手术.)图2.纳米技术制作的中国地图.(这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而,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到底有多小呢?打个比方吧,如果把这幅图放大到一张一米见方的中国地图大小的尺寸,就相当于把该幅地图放大到中国辽阔的领土的而积.)3.板书课题:简述:这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简单而准确地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展示了纳米技术美妙的前景.4.出示目标•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通俗生动,层次分明.在指导阅读时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内容.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说明方法.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并培养圈点批注的自学能力.]1.听范读,教师岀示“自学指导”A.用笔勾画关键词句(领起句,关键句,总结句)B.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理清思路.C.探究不惜笔墨描述外科手术情景的原因.2.小组讨论.(围绕“自学指导”中涉及的问题,交流意见,讨论解决.)3.师小结.明确:A.关键词句:切除脑垂体瘤,该如何进行呢?脑垂体小手术刀大,那该怎么办呢?医生是如何完成不流血的外科手术呢?什么是纳米机器人,什么又叫纳米?不仅仅是外科手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 当这一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而最小的的确是的.B.思路:传统的外科手术一一无血外科手术一一纳米机器人工作——纳米及纳米技术一一应用前景一一改变人类生活思想的科技.(层层设疑,结构精巧)C.因为这些细致的描写,颇有点科幻小说的味道,增强了木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三.研读课文,筛选信息.[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要突出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重点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筛选信息.要让学生学会从文木中找寻信息点,学会提取和概括,力求准确、全面.把相关信息制作成读书卡•]1.教师导学,展示读书卡的制作要求:卡片体例要一致;出处时间要清楚;规格大小要适当;抄写剪贴可灵活.2.根据下列提示,学生筛选信息,制作读书卡.A.什么是纳米?B.什么是纳米技术?C.什么是纳米机器人?D.纳米神奇在哪些方而?E.纳米技术对于人类的发展前景如何?3.展示读书卡.4.师小结.本文的信息量相当大,有的是明示信息,有的是隐含信息. 明示信息容易筛选,隐含信息则有一定难度,但仍能从课文内容看出纳米是神奇的,即:纳米木身的微小,纳米技术木身微观和精确,纳米技术未来应用前景广阔一一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在某一方而,最小的的确是的四•借助网络,想象探究.[对于纳米技术的应用问题,除了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外,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讨论交流.老师要积极给予评价,提醒学生想象与科学依据相符,也可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纳米的阅读材料.文中纳米技术应用创造的奇迹都是科技工作者大胆想象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探究的精神.]1.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纳米时代的产品•①提示,课文中说纳米材料制作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入新鲜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会蹦.想象一下,纳米材料还会给你带来哪些变化?②讨论交流,学生互评.2.利用网络,收集资料.①教师导学:资料的积累和使用一般有这样的过程,收集一一筛选——贮存一一编序一一提取.②展示收集的信息.(用“我了解到……,我查到了……”的句式说话.)3.拟定课题,筛选信息.(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筛选相关信息)参考课题:A.纳米技术的前景.B.纳米产品奇妙的特点.C.纳米技术发展的报道.《纳米新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相关文章:1.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优质教案范例范文2.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优质教案范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纳米新星》教案设计引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各类新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成为如今最为热门和前沿的技术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科技进展,同时营造科技氛围,启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我们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中设计了一节课,以最新进展的“纳米新星”技术为主题,进行探究和学习。
以下将详细介绍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纳米新星”技术,学习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新闻特点;2.分析这一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了解它所应用的领域与未来发展趋势;3.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预习环节我们可以在前几节的课程中涉及到技术的讨论,打开学生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好奇之心。
引导学生寻找新闻报道、科技期刊和网络科技资源,组成小组分享并讨论。
2.引入环节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简单视频、动画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纳米新星”技术,以感染、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听力和视觉感知能力。
3.本课主体环节(1)第一部分:了解“纳米新星”技术的本质通过融入新闻报道、理念阐述、发明者访谈等多种形式的教材,让学生了解“纳米新星”技术的起源、意义、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并让学生分析这一技术对社会、人类和全球科技的影响。
(2)第二部分:尝试探究如何应用“纳米新星”技术邀请学生组成小组,自主选择应用领域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教师可提供学习资源、资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设计虚拟产品、制作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学习成果和创造力。
(3)第三部分:总结与展示结束课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并邀请不同小组展示他们所制作的成果和观点,提供学习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三、教学方法传统的板书及PPT演示结合讨论互动,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工具和实践探究机会。
第七单元第26课纳米新星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前景.3.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培养筛选信息能力.2.激发大胆想象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纳米和纳米技术都很微观,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很抽象。
教师出示关于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图片,可以增加直观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变化的人吗?还记得在神话世界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疯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话里,而是在离我们也许只有几年之遥的纳米时代!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大家想不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纳米机器人(描述的是一个纳米机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积物。
由于纳米机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的游动,对于像脑血栓、动脉硬化等病灶,它们可以非常容易的予以清理,而不再用进行危险的开颅、开胸手术。
)2.纳米技术制作的中国地图.(这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
这幅地图到底有多小呢?打个比方吧,如果把这幅图放大到一张一米见方的中国地图大小的尺寸,就相当于把该幅地图放大到中国辽阔的领土的面积。
)3.板书课题: 简述:这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简单而准确地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展示了纳米技术美妙的前景.4.出示目标.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通俗生动,层次分明。
在指导阅读时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内容。
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说明方法。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并培养圈点批注的自学能力。
]1.听范读,教师出示“自学指导”。
(大屏幕显示“自学指导”内容)A.用笔勾画关键词句。
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纳米新星》结构完整、内容新鲜、形式多样,十分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
本文将着重从教案解析的角度,对《纳米新星》进行深度解析,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1.阅读本文,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和乐趣;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生活、体味情感;4.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字词、句型和篇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中的词语意义,感受课文中的表现技巧和情感;2.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及教师解析【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材料:课文《纳米新星》、板书及多媒体课件;2.教师检查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确保课堂无后顾之忧。
【新授课】1.导入(1)利用一些小故事和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猜测本课文的主题。
(2)播放一段相应视频或音乐,让学生感受情感氛围,做好观念准备,更好地迎接学习。
2.阅读课文(1)让学生独立阅读全文,并理解文章主旨义。
(2)教师导读,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意义和运用,同时进行先读段落、再读全篇的齐读训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3)引导学生注意个别字句的语言表现技巧,例如文字照相、意象和比喻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表达方式带给他们的视觉上的感受和思想上的触动。
3.交流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作,并进行个别或小组分享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4.问答和笔记(1)教师带领学生精读全文,让学生通过问答和讨论方式,确定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2)学生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笔记写在笔记本中记录下来,以备回顾或者与家长分享。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顾自己当天的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上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必要的改进;2.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词语、句型或者篇章的写作作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