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举例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13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举例公式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举例一、品种法举例(一)资料: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
该厂200×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1、产量资料见下表(单位:件):(1)材料费用。
生产甲产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0千克)。
运输车间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资费用。
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600元。
(3)其他费用。
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00元,水电费为160元,办公费为40元。
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5800元,水电费为260元,办公费为402元。
4、工时记录。
甲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2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公里。
6、该厂有关费用分配方法:(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2)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4)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5)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耗用的材料随加工程度陆续投入,乙产品耗用的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解答如下)1、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1)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材料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41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704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900制造费用 1938贷:原材料 19952(2)工资费用分配表单位:元工资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55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800制造费用 1600贷:应付工资 12400(3)其他费用汇总表单位:元其他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400制造费用 6462贷:累计折旧 6000银行存款等 8622、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运输车间单位:元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单位:元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100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21003、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明细帐单位:元制造费用分配表单位:元制造费用分配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400-乙产品 6600贷:制造费用 120004、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产品:甲产品 200×年5月单位:元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产品:乙产品 200×年5月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甲产品 200×年5月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 200×年5月单位:元产成品入库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36075-乙产品 26464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75-乙产品 26464分批法举例(一)资料:某厂属小批生产,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成本。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举例公式成本计算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计算和控制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举例和计算公式。
1.总成本法:总成本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将所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都计入成本中。
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其中,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
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费用+间接费用2.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是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找出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举例:家制造公司制定了一个产品的标准成本,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标准为10元/个,直接工资成本标准为20元/个。
而实际情况是直接材料成本11元/个,直接工资成本为18元/个。
计算该产品的材料成本差异和工资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11-10=1元/个工资成本差异=实际工资成本-标准工资成本=18-20=-2元/个3.面积法:面积法是一种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法,它根据不同生产部门的面积大小来确定分摊比例,将间接成本按照面积比例分摊到不同的生产部门。
4.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多种产品或服务同时进行的情况下,根据作业的不同特点来确定成本的分配方法。
举例:家公司同时进行产品A和产品B的生产。
产品A的直接材料费用为1000元,直接工资费用为2000元;产品B的直接材料费用为1500元,直接工资费用为3000元。
该公司的间接费用为5000元。
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A和产品B的成本。
产品A的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费用+分摊给产品A的间接费用=1000+2000+(1000/(1000+1500))*5000≈1000+2000+2500=5500元产品B的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费用+分摊给产品B的间接费用=1500+3000+(1500/(1000+1500))*5000≈1500+3000+2500=7000元这些例子提供了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应用举例和计算公式,不同行业和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更复杂的成本计算方法和公式,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工程核算成本核算方法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1.1 成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1.2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分摊、计算、分析和归集的过程。
1.3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是指按照成本核算的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和计算方法。
二、工程核算成本核算方法工程核算成本是指企业在承担工程项目时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介绍几种工程核算成本的方法:2.1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不同的成本比例对各项成本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单位产品或工程的成本。
公式:加权平均成本=总成本/总数量适用于工程项目比较简单的情况,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举例:某企业在承包一项工程时,发生了以下费用:进场费用3000元人员费用15000元材料费用20000元管理费用6000元总成本=3000+15000+20000+6000=44000元工程数量=1000个加权平均成本=44000/1000=44元/个2.2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工程项目实际发生的直接成本(如人工、材料、机械、运输、设备租赁等费用)按照各项成本比例进行核算。
公式:直接成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运输费用+设备租赁费用等适用于工程项目比较复杂、成本分项较多的情况,需要细致地计算每项费用的具体数值。
2.3 经验成本法经验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和测算。
公式:经验成本=历史数据+经验值适用于工程项目比较复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成本预测、风险评估和成本控制。
总之,工程核算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企业规模和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对于理解和应用这种成本核算方法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简单表述为: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相对容易确定,比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这些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上。
而间接成本的分配就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完成。
间接成本分配率 = 待分配的间接成本总额÷分配基础总量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该产品的分配基础×间接成本分配率比如说,一家工厂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发生间接成本 100 万元。
其中,用于生产 A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 2000 小时,生产 B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3000 小时。
那么,间接成本分配率= 100 万元÷(2000 + 3000)小时 = 200 元/小时。
A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2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40 万元B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3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60 万元我曾经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过,当时企业就面临着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流程复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一些产品成本被低估,而另一些产品成本被高估。
这给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利润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后来,我们引入了作业成本法。
为了确定各项作业和分配基础,我们深入车间,观察工人的操作流程,记录机器的运行时间,分析各种材料的消耗情况。
记得有一次,为了准确统计一台关键设备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使用时间,我和同事在车间里蹲守了整整一天。
从早上工人上班,到晚上下班,我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我们获取到了非常宝贵的数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材料费用的分配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X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X材料单价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X分配率低值易耗品摊销3.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4.分次摊销法在库、在用、摊销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摊销时:J:制造费用D:——摊销报废时:J:原材料D:制造费用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J:XX费用D:材料成本差异5.五五摊销法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同时,按其价值的50%计算摊销额,J制造费用D——摊销报废时:按入库残料的价值J:原材料按报废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减去残值后的差额J制造费用按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D——摊销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J:XX费用D:材料成本差异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的照明用电等,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
初级会计计算公式会计计算是会计工作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之一、掌握了会计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有效地处理财务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级会计计算公式。
一、成本、销售额和利润计算相关公式:1. 成本价格(Cost Price,CP)公式:成本价格是指企业生产或购买商品所支付的成本金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CP=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生产或购买商品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或购买商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2.销售额公式:销售额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所获得的总收入,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销售额=单价×销售数量单价是指商品的售价,销售数量是指销售的商品数量。
3.利润公式: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后所获得的净收入,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利润=销售额-成本价格利润也可以分为毛利润和净利润,毛利润是指销售商品后扣除成本后的收入,净利润是指扣除了其他费用(如税费、利息等)后的收入。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计算相关公式:1.总资产公式:总资产是指企业所有的资产金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总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年后才能变现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总负债公式:总负债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债务金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总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企业一年内需要偿还的负债,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长期负债是指企业一年后才需要偿还的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公式: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拥有的净资产金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总负债三、利息、折旧和摊销计算相关公式:1.年利率计算公式:年利率是指一年内利息的百分比,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年利率=(利息金额÷资本)×100%利息金额是指一年内支付的利息,资本是指贷款或投资的金额。
终端铺货量公式店铺销售公式第一大点:终端成本计算方法:每月营运成本= (以店铺80平米计算)租金/扣点+ 人工+ 水电+ 税收+ 杂费+ 天地装修(分两年均摊)+ 货架(分两年均摊)举例说明:(以店铺80平米计算)租金(10000)+ 人工(5000)+ 水电(1000)+ 税收(500)+ 杂费(500)+ 天地装修共花费60000(分两年均摊2500/月)+ 货架80000(分两年均摊3333/月)=营运成本(22833)第二大点:保本或盈利计算方法:保本业绩计算方式:每月营运成本÷(销售平均折扣—供货折扣)×供货折扣= 供货成本每月营运成本÷(销售平均折扣—供货折扣)×销售平均折扣= 保本销售举例说明:保本业绩计算方式:22833÷(80% —45%)× 45% = 2935722833÷(80% —45%)× 80% = 52190盈利业绩计算方式(每月营运成本+ 预估月纯利润)÷(销售平均折扣—供货折扣)×供货折扣= 供货成本(每月营运成本+ 预估月纯利润)÷(销售平均折扣—供货折扣)×销售平均折扣= 保本销售举例说明:盈利业绩(22833 + 30000)÷(80% —45%)× 45% = 67928(22833 + 30000)÷(80% —45%)× 80% = 120761库存率计算方式(每月营运成本+预估月纯利润)÷(销售平均折扣—供货折扣)×供货折扣×预算15%库存率= 供货成本(每月营运成本+预估月纯利润)÷(销售平均折扣—供货折扣)×销售平均折扣×预算15%库存率= 保本销售(22833 + 30000)÷(80% —45%)× 45% × 1.15 =78117(22833 + 30000)÷(80% —45%)× 80% × 1.15= 138875 第三大点:货源储备计算方法:1、保本货量= 保本业绩金额÷平均销售折扣×销售周期(两个季度/6个月)举例说明= 52190 ÷ 80% × 6 = 391425 × 45% = 1761422、盈利货量= 盈利业绩金额÷平均销售折扣×销售周期(两个季度/6个月)举例说明= 120761 ÷ 80% × 6 = 905708 × 45% = 407569第四大点:春夏装订货比例占比:计算春夏装保本货量订货占比春季订货占比= 保本货量×(销售周期/春/75天÷销售周期/春夏/180天)夏季订货占比= 保本货量×(销售周期/夏/105天÷销售周期/春夏/180天)举例说明= 176142×(75 ÷ 180)= 73392(春)176142×(105 ÷ 180)= 102749(夏)计算春夏装盈利货量订货占比:春季订货占比= 盈利货量×(销售周期/春/75天÷销售周期/春夏/180天)夏季订货占比= 盈利货量×(销售周期/夏/105天÷销售周期/春夏/180天)举例说明= 407569×(75 ÷ 180)= 169820.4(春)407569×(105 ÷ 180)= 237748.6(夏)。
材料费用的分配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X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X材料单价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X分配率低值易耗品摊销3.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4.分次摊销法在库、在用、摊销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 D:...在库摊销时:J:制造费用 D:——摊销报废时:J:原材料 D:制造费用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 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J:XX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5.五五摊销法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 D:...在库——摊销D制造费用J计算摊销额,50%同时,按其价值的.报废时:按入库残料的价值J:原材料按报废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减去残值后的差额J制造费用按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D——摊销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 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J:XX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的照明用电等,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
成本計算基本方法舉例
一、品種法舉例
(一)資料:某廠為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企業,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企業設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還設有一個輔助生產車間-運輸車間。
該廠200×年5月份有關產品成本核算資料如下:
3、該月發生生產費用:
(1)材料費用。
生產甲產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產乙產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產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3000千克,乙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1500千克)。
運輸車間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產車間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資費用。
生產工人工資10000元,運輸車間人員工資800元,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工資1600元。
(3)其他費用。
運輸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為200元,水電費為160元,辦公費為40元。
基本生產車間廠房、機器設備折舊費為5800元,水電費為260元,辦公費為402元。
4、工時記錄。
甲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1800小時,乙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2200小時。
5、本月運輸車間共完成2100公里運輸工作量,其中:基本生產車間耗用2000公里,
企業管理部門耗用100公里。
6、該廠有關費用分配方法:
(1)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額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產工人工資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3)輔助生產費用按運輸公里比例分配;
(4)製造費用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5)按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甲、乙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甲產品耗用的材料隨加工程度陸續投入,乙產品耗用的材料于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要求:採用品種法計算甲、乙產品成本。
(解答如下)
1、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
(1)材料費用分配表
材料費用分配會計分錄: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1041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6704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900
製造費用 1938
貸:原材料 19952
(2)工資費用分配表
工資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450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5500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800
製造費用 1600
貸:應付工資 12400
(3)其他費用匯總表
其他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400
製造費用 6462
貸:累計折舊 6000
銀行存款等 862
2、進行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
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製造費用 2000
管理費用 100
貸: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2100
3、進行製造費用的分配:
製造費用明細帳
製造費用分配表
製造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5400
-乙產品 6600
貸:製造費用 12000
4、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成本的分配:
基本生產成本明細帳
基本生產成本明細帳
產品成本計算單
產品成本計算單
產品:乙產品 200×年5月單位:元
產成品入庫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甲產品 36075
-乙產品 26464
貸: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36075
-乙產品 26464
分批法舉例
(一)資料:某廠屬小批生產,採用簡化的分批法計算成本。
4月份生產情況如下:(1)月初在產品成本:101批號,直接材料3750元;102批號,直接材料2200元;103批號,直接材料1600元。
月初直接人工1725元,製造費用2350元。
(2)月初在產品耗用累計工時:101批號1800小時;102批號590小時;103批號960小時。
(3)本月的生產情況,發生的工時和直接材料如下表所示:
(4)本月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為:直接人工1400元,製造費用2025元。
(二)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登記基本生產成本二級帳和產品成本明細帳;計算完工產品成本。
(解答如下)
1、登記基本生產成本二級賬:
基本生產成本二級帳
2、登記產品成本明細帳:
(計算完工產品成本)
產品成本明細帳
批號:101 投產日期:2月
產品名稱:甲完工日期:4月
產品成本明細帳
批號:102 投產日期:3月
產品名稱:乙完工日期:4月產量:5件
產品成本明細帳
批號:103 投產日期:3
月
產品名稱:丙 完工日期:6月
三、 分步法舉例
(一)資料:某企業甲產品經過三個車間連續加工製成,一車間生產A 半成品,直接轉入二車間加工製成B 半成品, B 半成品直接轉入三車間加工成甲產成品。
其中,1件甲產品耗用1件B 半成品,1件B 半成品耗用1件A 半成品。
原材料于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各車間月末在產品完工率均為
50%。
各車間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採用約當產量法。
1、本月各車間產量資料如下(單位:件):
2、各車間月初及本月費用資料如下(單位:元):
(二)要求:
(1)採用平行結轉法計算產成品成本,編制各步驟成本計算單及產品成本匯總表;
(2)編制各步驟成本計算單,採用綜合逐步結轉法計算各步驟半成品成本及產成品成本,並進行成本還原;
(3)編制各步驟成本計算單,採用分項逐步結轉法計算各步驟半成品成本及產成品成本。
(解答如下)
(1)平行結轉法:
各步驟約當產量的計算
第一車間成本計算單
第二車間成本計算單
第三車間成本計算單
產品成本匯總計算表
(2)綜合結轉法
第一車間成本計算單
第二車間成本計算單
產品成本還原計算表
(3)分項結轉分步法
第一車間成本計算單
第二車間成本計算單
第三車間成本計算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