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方历史文化 第一讲34页PPT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17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一、关于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有太行屏蔽,西、南以黄河为天堑,北有长城拱卫,因外河而内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
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所以又有“三晋”之别称。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发生在这里。
尧、舜、禹都在山西建都立业。
尧都平阳,在今临汾一带;舜都蒲坂,在永济附近;禹都安邑,则在夏县境内。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
春秋时期,晋文公定都曲沃,成就一代霸业。
隋末,太原成为李唐王朝飞龙之地,因此太原至今有龙城之谓。
明清时期晋商崛起,使得平遥,太谷等地成为中国当时的金融中心。
可以说,从远古时期直到清末,山西在全国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所以清朝学者顾祖舆这样说:“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附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二、山西历史名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山西人才辈出,群星璀灿,数不胜数。
如晋文公重耳,女皇武则天,美人杨贵妃,富商猗顿,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裴度,改革家戊戌六君子的杨深秀,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文学家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王翰、宋之问、柳宗元、白居易、温庭筠、司空图、元好问、罗贯中,学者司马光,书法家米芾、傅山,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元四家”里山西就占了三家,当代则有彭真、徐向前、薄一波、赵树理等等。
三、关于盐湖在运城有盐湖,又称中国的死海。
盐湖产盐,除了储量丰富的高浓度的卤水,还要有阳光的爆晒和强风的吹拂。
晋南干燥多风,正所谓天时地利。
盐湖产盐和海盐、井盐不同,是天日晒盐,自然结晶,人工捞采,和另外两种采盐方式相比,成本低、盐质好、产量大,而且这里地处中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因此从周朝开始,盐湖已被官方看重和控制,从那时到唐朝以前几千年都是采用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到唐朝则变革为垦畦浇晒,就是用人力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天日蒸发晒盐,这样又进一步提高了盐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