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移动厢式车应急通信车改造方案(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30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一、引言应急指挥车是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挪移指挥中心,具备快速响应、灵便部署、多功能应用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指挥车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车辆配置、功能模块、通信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车辆配置1. 车辆选择应急指挥车应选择具备良好操控性和稳定性的车型,例如SUV或者商务车。
车辆应具备较大的载重能力以容纳各种设备和装备。
2. 车辆改装为了满足应急指挥车的功能需求,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
改装包括底盘加固、车身加固、电力系统改造等方面。
车辆内部应合理布局,确保各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和工作空间。
三、功能模块1. 指挥控制模块该模块包括指挥控制台、显示屏、通信设备等。
指挥控制台提供操作界面,用于指挥员进行指挥和调度。
显示屏用于展示各种信息,包括地图、视频监控、传感器数据等。
通信设备包括对讲机、卫星电话等,用于与前线人员和其他指挥中心进行实时通信。
2. 信息采集模块该模块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传感器、无人机等。
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事发现场和周边环境,为指挥员提供直观的信息。
传感器用于采集各种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无人机可用于航拍和侦察,提供更广阔的信息视野。
3. 通信模块该模块包括卫星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蜂窝网络等。
卫星通信系统可实现与其他指挥中心的远程通信,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输。
无线网络和蜂窝网络可提供本地区域内的通信支持,确保指挥车与其他车辆和人员之间的联络。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与存储应急指挥车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通信数据等。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实时存储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例如,利用视频数据进行目标识别和追踪,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利用通信数据进行指挥信息的提取和整合。
3. 数据展示与共享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可以通过显示屏和通信设备展示给指挥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救援车辆内饰改装方案设计在救援车辆的内饰改装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
以下是我为救援车辆内饰改装提出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确保救援车辆的内部空间充足并且布局合理。
在设计内饰时,需要安排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救援人员的工作设备和救援工具。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车辆内部设置储物柜和抽屉,方便救援人员储存和取出工具。
此外,救援车辆应该配备舒适的座椅,以确保救援人员在长时间的驾驶或工作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其次,为了提高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在内饰中安装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
例如,可以安装一个集成控制台,用于控制车辆的各项功能,如灯光、车辆位置追踪系统等。
同时,可以配备一个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和发送救援任务和指示。
此外,为了方便救援人员的沟通和协作,车辆内部还可以装备对讲机或视频通信设备。
在安全性方面,内饰设计应尽量减少尖锐物件的存在,防止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受伤。
座椅和仪表板等部件应该具有良好的缓冲和抗冲击能力,以保护救援人员免受意外碰撞的伤害。
此外,车辆内部还应装备紧急出口和应急安全锤等设备,以备救援人员逃生或突破窗户使用。
为了提高救援车辆的舒适度,还可以考虑在座椅上安装通风和加热系统,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
空调系统和车载音响等设备也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此外,车辆内部的照明系统应设计为可调节亮度和颜色的LED灯,以满足不同工作需求和舒适度要求。
最后,在救援车辆的内饰设计中,还应注重人性化考虑。
例如,座椅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减少疲劳感和不适感。
仪表板上的控制按钮应该布局合理,并且标示清晰易懂,方便救援人员操作。
此外,车内还可以设置一些必要的生活设施,如便携式厕所和储水设备,以满足救援人员在长时间任务中的生活需求。
综上所述,救援车辆内饰改装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工作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布局空间、安装电子和通信设备、减少尖锐物件存在、提供舒适设施等措施,可以提高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救援效果。
【捷思锐】工信部应急通信装备动中通应急指挥车项目一.项目背景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为保证工信部相关责任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形成前方指挥中心,快速、高效的协调各家运营商、政府以及公安、武警等部门对现场所造成的灾害进行第一时间恢复与抢修。
工信部决定为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各配备一辆应急通信保障车辆,总共配备31部应急通信车。
二.组网拓扑本次方案建设主要目的有如下两点:1. 中心可直接指挥前端现场人员:在本次新建设的车载应急通信系统上,可提供动中通卫星链路连接,车载所有通信方式均可被IP化,通过卫星网络实现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双向互联互通;2. 提供应急现场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应急通信车在到达事故地点后,可快速建立现场应急通信网,提供数字集群、模拟集群、电话、卫星链路等多种通信手段;如上图所示,本次部署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 通信全录音:车载平台可对现场数字集群、模拟集群、车载模拟电话以及通过车载GSM/CDMA链路接入进来的所有语音进行录音。
2. 集群对接:通过车载指挥调度系统部署IDS综合调度一体机实现与数字集群/模拟集群对接,实现集群通信语音全部IP化,便于现场语音通过卫星链路进行多地远距离传输。
3. 地面指挥中心可直接指挥现场人员:通过在应急通信车和地面指挥中心部署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并将现场所有语音进行融合接入,实现现场人员--应急通信车--地面指挥中心畅通的语音链路,地面指挥中心不仅可以与车上人员进行通信,还可以直接与现场移动工作人员进行通信。
4. 现场独立组网:由于为每一辆车都部署了IDS综合一体化服务器,现场应急通信车在卫星链路无法建立时也可以独立组网,形成独立的现场应急指挥中心。
三.方案亮点本方案的主要三点如下:1. 中心可直接指挥前端现场人员:在本次新建设的车载应急通信系统上,可提供动中通卫星链路连接,车载所有通信方式均可被IP化,通过卫星网络实现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双向互联互通;2. 提供应急现场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应急通信车在到达事故地点后,可快速建立现场应急通信网,提供数字集群、模拟集群、电话、卫星链路等多种通信手段;3. 现场独立组网:每辆应急通信车既可以通过卫星链路连接指挥中心,也可以在卫星网络断开时依托车内独立的指挥调度平台对现场移动人员的指挥调度工作。
应急通信中卫星通信的作用(3篇)第一篇:应急通信中卫星通信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卫星通信车的基本原理及功能,讨论了卫星通信车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卫星通信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应急报道;卫星通信车1引言当自然灾害、工业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日常网络环境往往受到损坏或限制,不具备新闻报道所需的基本通信条件。
此时,卫星通信车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有效提高应急报道响应能力,在新闻事件现场快速搭建指挥报道平台,实现音视频直播、互联网接入、现场指挥调度、应急保障等功能,是目前各大新闻媒体机构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配备的重要通信技术手段之一。
2卫星通信车的基本原理卫星通信车是指安装了卫星通信天线及相应设备,能够传输音频、视频及数据等多媒体业务的车载式卫星远端站。
本文重点研究小型卫星通信车,该种车辆一般选用性能优越、具有较强通过性和良好适应性的越野车,并集成天线、卫星射频终端、音视频、指挥调度、双向数据传输、供配电等子系统,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根据通信车配备的天线系统不同,常见小型卫星通信车分为“静中通”和“动中通”。
其中,“静中通”要求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卫星通信,根据需要在指定地点建立与卫星主站或其他卫星站点之间的通信连接,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
“动中通”能够在运动状态下对准静止轨道卫星,能够实现行进式应急报道,突破了车辆等移动载体在运动中进行多媒体通信的难关。
“动中通”与“静中通”相比较,更加机动灵活,移动中自动跟踪卫星,可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移动通信;并具有自动捕获能力,驶出盲区后迅速恢复通信,无需进行人工天线对星操作等优势,但“动中通”天线等效口径偏小,在使用过程中传输功率受限,在某些环境下传输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时效性和移动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下可选择使用“动中通”卫星车实现移动通信;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及报道环境相对固定的环境下可选择“静中通”卫星车。
专用车辆改装总体技术方案一、概述1 .项目来源2 .设计目标3 .设计原则按照“信息主导、技术先进,野固结合、安全实用,综合集成、开放共享”的设 计原则进行项目建设,确保系统稳定性、完整性、实用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
4 .参考标准系统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军用标准(GJB)、国家标准(GB)和ISO 国际标准以及其它 汽车外轮廓尺寸限界 机械制图要求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军用通信车通用规范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 装备研制及生产可靠性通用大纲 军用通信设备及系统安全要求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军用汽车的颜色与涂层 军用汽车安全性标准 军用专用汽车通用规范 军用汽车电气系统要求标准轨铁路机车车辆界限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附件 有关规定。
GB1589GB4458GB10000GJB151AGJB219B-05GJB367AGJB368AGJB450GJB663GJB900GJB1379GJB1473GJB1777GJB1843GB146.1-83GB1589-2004GJB79A-94 GJB368A-98 厢式车通用技术条件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装备研制与生产可靠性通用大纲 军用专用汽车设计定型试验规程 军用汽车的颜色与图层 军用专用汽车通用规范 军事后勤装备研制及选型的标准化要求和审查 军用方舱通用实验方法 军事装备和设备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 后勤厢式车通用规范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T4959-1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二、系统组成结构及基本要求1系统组成(1)移动塔车,由越野型运输车改装(底盘购置)改装,主要配置25米升降塔, 承载移动基站设备,确保基站设备稳定运行,形成能够覆盖5公里范围的4G 无线传 输网络。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引言概述:应急指挥车作为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重要工具,具备快速响应、指挥调度、信息传递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指挥车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车辆配置、通信系统、数据处理、应急设备以及人员培训等五个方面。
一、车辆配置1.1 车辆选择:应急指挥车应具备足够的载重能力和适应各种路况的能力,选用具备较高越野性能和稳定性的越野车辆或者特种车辆。
1.2 车辆改装:对选定的车辆进行改装,增加应急指挥设备的安装空间和固定设备的支撑结构,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3 能源供应:配置高容量的电池或者发机电组,满足车载设备的电力需求,并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板等。
二、通信系统2.1 无线通信:采用高性能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卫星通信、无线网络和对讲机等,确保车内人员与外界的畅通无阻。
2.2 数据传输:配备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设备,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共享,以便指挥人员做出准确决策。
2.3 远程监控: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监控系统,实现对车内外环境的实时监控,为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采集: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各种环境参数、人员状态和设备运行数据等,形成全面的数据基础。
3.2 数据处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实用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多部门、多级别的数据共享,提高指挥决策的协同性和效率。
四、应急设备4.1 通讯设备: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包括应急广播系统、紧急呼叫装置等,确保与外界的紧急联系。
4.2 救援设备:携带常用的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救援任务。
4.3 指挥设备:配置专业的指挥设备,包括指挥台、电子地图、视频监控等,提供指挥决策所需的信息和工具支持。
五、人员培训5.1 操作培训:对应急指挥车的驾驶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熟悉车辆和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中国联通大中型应急通信车方案研究
邹勇;栾帅;马鸿泰;杨嘉忱
【期刊名称】《电信网技术》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对中国联通移动网应急通信体系和应急通信车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明确界定了应急通信车的用途、分类、定位。
从基站系统、传输系统、电源系统、车辆配套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设备功能、性能、选型和配置原则。
详细探讨大中型应急通信车的集成方案。
【总页数】6页(P6-11)
【作者】邹勇;栾帅;马鸿泰;杨嘉忱
【作者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论述应急通信车整体方案设计原则 [J], 陈峰;钱晓伟
2.应急通信车TD-LTE升级改造方案 [J], 晏敏俊
3.应急通信车WLAN升级改造方案 [J], 李军锋;汪新懋
4.应急通信车WLAN升级改造方案 [J], 李军锋;汪新懋
5.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为中国联通度身定制移动应急通信车载卫星系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某通信集团上海分公司应急通信车改造方案目录1 项目背景 (1)2 编制依据 (1)3 车体现状 (2)4 改造目标 (3)5 改造方案 (6)➢ 5.1 车厢部分 (5)➢ 5.2 空调系统 (9)➢ 5.3 桅杆系统 (10)➢ 5.4 传输系统 (11)➢ 5.5 电源系统 (13)➢ 5. 6 天馈系统 (15)➢ 5.7 主设备 (17)➢ 5.8 平衡支撑系统 (17)➢ 5.9 监控告警系统 (20)➢ 5.10防雷接地系统 (21)➢ 5.11照明系统 (21)➢ 5.12其它 (22)附件:应急通信车改造方案图纸1项目背景应急通信车为移动通信网提供了快速、有效、大范围的应急通信业务,是移动通信网安全保障、紧急事务保障的一道重要防线。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发展越来越迅速,应急通信车的功能、需求、处理能力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变化。
本次上海移动改造的无动力厢式车应急通信车在2008年正式交付使用,使用年限较长。
目前,车载基站主设备均为2G 900/1800主设备,只能提供语音及低速数据业务。
随着上海移动网络的发展建设,能提供高速、高质量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应急通信车需求越来越迫切。
同时,由于车载基站、电源、传输等设备与现网主流设备已严重脱节,备品备件、空调制冷、节能减排及车辆自身等一系列问题也制约了该车辆的有效使用,因此对该无动力厢式车应急车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已是当务之急。
2编制依据(1)《移动通信应急车载工程设计规范》(YD/T5114—2005);(2)《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T 5040-2005);(3)《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4)《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 5058-2005);(5)《900 1800 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YD 5104-2005);(6)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TD-SCDMA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7)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技术体制》及相关设备规范;(9)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2010年浙江扩容工程基站电源配置细则;(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基站工程建设规范(GC-GF001-2008);(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的资料;(1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现场查勘确认资料。
上海13号线北翟路停车场信号系统改造倒接方案摘要:上海13号线正线延伸后,为了满足既有的运营质量不变,需要增加列车数量,但目前的停车场规模不足以支持这些列车的停放。
另外,目前的北翟路停车场是基于轨道电路联锁防护,不是CBTC停车场,列车的出入库效率较低,不能与正线的运营间隔完全匹配。
为了满足停车场停放列车数量增加的需求以及更高的出入库间隔,上海13号线北翟路停车场需进行扩建,并将全停车场改造为CBTC停车场。
同时,需要满足在不停运的前提下对上海13号线北翟路停车场进行扩建和CBTC系统升级,本文探讨了轨旁设备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的倒接方案,重点介绍了道岔设备的倒接、车地网络通信设备以及与2号线联络线的倒接方案。
关键词(5~8个):信号改造;倒接;转辙机倒接;网络倒接;工程实例中图分类号:U231+.7 文献标识码:ASignal System Retrofit and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Shang Rail Transit line13Chu HaipingAbstract:After the extension of the main line of Shanghai Line 13, the number of trains needs to be increased to meet the existing operating quality, but the current depot size is not enough to support the parking of these trains.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Beidi Road depot is based on the interlocking protection of track circuits, not CBTC depot, and the efficiency of train entry and exit is low, which cannot fully match the operating interval of the main lin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an increased number of trains parking and a higher interval between entry and exit depot, the Beidi Road depot ofShanghai Line 13 needs to be expanded and the entire depot signal system converted into a CBTC system. Meanwhile Shanghai Line 13 cannot stopping normal op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trackside equipment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ocusing on the switch point machine equipment, vehicle-grou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Line 2 liaison line.Keywords:Signal systemRetrofit;Sig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Switch point machine transformation;Network transformation;Project examples1.引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从大约2010年前后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各大城市建设了基于CBTC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但基于当时的运营规模、运营间隔、列车数量以及成本的考虑,大部分停车场仍采用了基于联锁系统的常规停车场[1],而非与正线一致的CBTC停车场,这些停车场的列车出、入库效率较低,一般在5分钟左右。
某市应急移动通信指挥车建设方案目录1 方案设计总述 (2)1.1项目建设内容 (2)1.2系统定位 (2)1.3项目功能 (2)1.3.1 单兵前端作战能力 (2)1.3.2 现场指挥调度能力 (3)1.3.3 远程决策 (3)1.3.4 持续作战保障 (3)1.3.5 指挥车详细功能描述 (3)2 指挥车功能规划及功能设计 (5)2.1应急通信保障系统通信拓扑图 (5)2.2系统组成 (6)3 主要设备及系统 (7)3.1车载动中通卫星系统 (7)3.1.1 系统组成 (7)3.1.2 实现功能 (7)3.1.3 系统功能 (7)3.1.4 系统原理 (8)3.1.5 天线功能 (8)3.2卫星地面站 (8)3.2.1 主要功能 (8)3.2.2 产品标准规格 (9)3.3PDT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10)3.3.1 系统组成 (10)3.3.2 实现功能 (10)3.4手持三模智能终端(单兵) (14)3.4.1 功能及优点 (14)3.4.2 实现功能 (14)4 底盘及车改设计 (15)4.1底盘介绍 (15)4.2整车布置设计 (17)4.2.1 车体外侧布局 (17)4.2.2 车体内侧布局 (18)4.2.3 车顶布局 (19)4.2.4 车头/车尾布置图 (20)4.2.5 车内布置图 (21)4.2.6 车辆布局说明 (22)4.3整车负荷配重计算 (25)5 整车配置表 (28)1方案设计总述柯斯达指挥车将卫星通信系统、PDT专网语音通信系统、智能单兵系统、无人机系统、4G/5GVPN链路通信、光纤/音视频线缆等无线、有线通信方式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构成了多手段、多业务的移动通信网络,再辅以车载音视频系统、广播/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安全警示系统、电源系统等分系统组成了一个灵活机动、覆盖面广、集通信与指挥于一体的移动现场通信指挥中心。
1.1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一辆技术先进实用、机动性强、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保密性强、符合全天候工作的应急通信指挥车。
改装拖车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改装拖车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对拖车的需求,并提供一个清晰的改装方案,以便顺利进行改装工作。
二、改装目标本改装方案的目标在于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拖车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三、改装步骤1.需求分析: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其具体需求和拖车的使用场景。
2.设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和拖车特点,制定改装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
3.改装准备:准备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确保改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4.拆卸与安装:拆卸原有部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改装和安装新部件。
5.系统测试:对改装后的拖车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6.调试和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拖车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其性能和效果。
7.交付和培训:将改装完成的拖车交付给客户,并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四、改装内容1.底盘加固:对拖车底盘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加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制动系统改进:对制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3.悬挂升级:根据需求,对拖车悬挂系统进行改装,提高舒适性和稳定性。
4.轮胎更换:根据实际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轮胎类型和规格,提高行驶性能。
5.照明系统优化:对拖车照明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高夜间行驶安全性。
6.电力系统升级:根据需求,对拖车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供电能力。
7.外观美化:对拖车外观进行美化处理,提升企业形象和拖车的整体质感。
五、风险评估在改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和挑战,例如材料供应不足、技术难题等。
我们将在改装方案中详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改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时间计划1.需求分析和方案制定阶段:预计时间为2-3天。
2.改装准备和拆卸安装阶段:预计时间为5-7天。
3.系统测试和调试阶段:预计时间为2-3天。
4.交付和培训阶段:预计时间为1天。
七、预算改装拖车的预算将根据具体需求和改装内容进行评估,并与客户充分沟通确认。
八、服务承诺我们承诺按照本改装方案进行改装,保证改装质量,并提供一年的免费维修和技术支持。
嘉定区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进一步推进具有嘉定特色的新型兽出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经济,根据《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6年底,围绕打造数字城市新基座、数字技术新引擎、科学研究新范式、城市智理新图景,我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人工智能、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数字挛生等新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和改变城市生产生活,建成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
—建成更高水平的网络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城市新基座。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惹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力争全市前列,进一步推动5G 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布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着力构建本区“3+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保障。
—建成更足动力的算力和数据基础设施,打造数字技术新引擎。
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算力中心、区块链等设施,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算力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的共享开放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逐步实现跨行业、跨层级、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 域,提供高质量的算力支撑。
持续完善大 资源平台,推动实现各 类公共—建成更强支撑力的创新基础设施,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
立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目标定位,力争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成若干重点产业创新平台,为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和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设施支撑。
—建成更为多元的城市智能终端应用,打造城市智理新图景。
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入经济、生活、治理各领域,建成若干个数字化应用示范场景,智茎交通、智慧医疗等揄出设施智能化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二、主要任务(一)构建泛在互联的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1.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提高5G网络覆盖率。
不断完善信息兽出设施体系,合理规划通信基站、通信机房、通信管道等传统升级类信息基础设施,试点部署5G-A网络,支撑车联网的应用。
XX公安卫星应急通信车改装项目技术要求(招标编号:XXXXXX)本项目技术要求所涉及的产品品牌、型号仅供参考。
投标人可选择相当于或高于此要求的设备参与本项目的投标。
第一部份概述一、建设目标根据XX市公安局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建设需求,采用丰田普拉多越野车底盘为基础进行改制。
该车改制后以语音通信指挥调度为主,建立多种语音通信指挥调度手段,可在市局的“103”常规同频同播网覆盖区外进行临时组网,实现与市局的互联互通,同时该车还具备图像传输功能。
该车是以市局已建设的350M通信覆盖网,公用的卫星电话通信覆盖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手机通信覆盖网等通信网为基础,在全市任何地点通过多种车载语音通信手段能够快速与市局指挥中心及相关部门建立通信链路,系统实施现场指挥,扩大市局“103” 常规同播网覆盖范围,构建临时现场语音通信调度指挥网和图像信息传输网。
为处置治安事件、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和重特大安全保卫、警卫等各种现场提供多种综合通信保障。
本系统建成后能够提高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能力。
二、建设原则1、先进性与成熟性伴随当今应用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系统集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集成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2、实时性与实用性系统集成稳定,并易于操作、易于掌握、实用可靠。
3、兼容性与可扩展性系统集成设计充分考虑现有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控制与设备性能,注重与其适配性与兼容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新要求的提出,系统和结构上具有可扩充性,包括硬件的兼容和软件的升级与扩充。
4、标准与规范车辆的改装、各类设备、通信软件及协议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公安部制定的技术规范,确保与公安专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第二部分系统主要功能要求一、公安专用常规通信系统•通过350M车载常规中继转信台在车辆超出市局已建成的“103”常规同频同播网覆盖范围后,独立组建临时常规专用调度指挥网,并能够通过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电信手机等方式作为链路,与市局的“103” 常规同频同播网实现互联互通。
第二节应急通信中使用的设备一.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是由柴油机和发电机两部分组成,他们的具体的构造等前文都有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我们主要谈一下柴油发电机组在应急通信领域应用时的一些特点和作用。
柴油发电机组在应急通信领域应用是有以下几个特点:1.现在应急通信领域所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组的种类很多。
现在应急通信方面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组的品种十分庞杂,柴油机和发电机大多是进口产品。
以上海机动通信局为例:上海机动通信局现有三台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和柴油机分属六个不同的国家的公司制造。
由此可见现有的应急通信方面所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组的体系是十分复杂的,这就向从事应急通信电源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日常的维护工作更加的困难。
现在所使用的国外进口的柴油发电机组都有设备设计合理,运行稳定故障率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这些设备一般都是针对应急通信设计改造,所以使用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2.应急通信方面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组都是车载式的。
现在的应急通信领域所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大多是车载。
它是一个由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控制检测系统,电源电缆收放系统,电源输出部分,油机市电转换部分和车辆所组成的一个移动的供配电体系。
柴油发电机车具有使用方便,适应能力强,灵活机动的特点,十分适合应急通信的需要。
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a.工作空间小。
因为车载的原因,所以柴油发电机车的工作空间是很有限的,这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造成很多的不便,加大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所以在设备设计时设计人员要进行尽可能多的合理设计,加大工作空间,同时要在电源的输出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必须的带电工作时有比较良好的安全保护和回旋余地,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应该时刻集中注意力,时刻注意操作的安全。
b.长途行进后容易造成线路的脱落和一些部件的移位。
因为应急通信的地点和环境的不固定性,所以电源车经常要进行长距离的行驶。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交通改造工程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工程造成的影响,保障施工人员、车辆和公共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交通改造工程施工期间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交通改造工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处置突发事件。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统筹协调各工作组工作,确保应急响应迅速、高效。
(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3)交通管制组:负责交通管制、疏导、保障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供应等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宣传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应急指挥部成员迅速到位,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
(2)现场救援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交通管制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物资保障组负责调拨应急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 一般响应(1)当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部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各工作组开展救援工作。
(2)现场救援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交通管制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物资保障组负责调拨应急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五、后期处置1. 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各工作组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原因,完善应急预案。
2. 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进行调查、统计,依法依规进行赔偿。
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交通改造工程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修订和完善。
应急车辆改装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对于应急救援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应急车辆作为一种重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现有的应急车辆可能无法满足救援需求,需要对应急车辆进行改装,以提高其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
改装方案设计改装应急车辆时应考虑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在方案设计上,需要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可行性研究和试点测试,以制定最佳的改装方案。
1.车辆结构的改装应急车辆的结构要求在各种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都能进行救援、运送和支援。
在改装方案设计中,应考虑调整车架高度和重量,增加车身长度和宽度,提高车轮承载能力和通过性等方案。
2.车辆内部安全装备应急车辆内部需要配置包括氧气瓶、急救箱、病床、呼吸器等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械。
同时应增加防护装置,如安全带、防爆窗、防撞颈椎等。
3.照明设备的改进在应急救援时,特别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情况下,应急车辆需要配备高效、便携的照明设备。
外部灯光应简单实用,同时在车内加装照明灯以方便医护工作者实施救援。
为了防止灯具闪烁、惨烈救助现象发生,灯具需要在设计时注意遵守相关规定,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4.行李物品的重组在应急情况下,应急车辆需要携带大量的物资和设备,如水源、食物、医药、救援工具等。
改装车辆时应设计合理、布局科学,使载荷能够达到最大化,同时不会影响到乘员的乘坐和救援工作的进行。
实施方法为了更好的实施上述改装方案,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实施:1.分析目标车辆的技术缺陷,制定适当改装方案;2.确认设备和物品的装载情况,确保其安装和使用的舒适性与方便性;3.按照规范流程组织改装工艺和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及进行独立检验以保障安全。
改装的风险与考虑因素应急车辆的改装是一项风险比较高的工作,这需要我们在安全措施、技术规范、施工质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考量和预备措施。
1.安全风险:在改装期间,应急车辆的部分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如制动系统和稳定性控制系统等。
杭州尤耐韬普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三月目录1 项目背景 (3)2 编制依据 (4)3 车体现状 (2)4 改造目标 (6)5 改造方案 (6)➢ 5.1 车厢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 5.2 空调系统. (9)➢ 5.3 桅杆系统 (10)➢ 5.4 传输系统 (11)➢ 5.5 电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 5. 6 天馈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 5.7 主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 5.8 平衡支撑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 5.9 监控告警系统 (20)➢ 5.10防雷接地系统 (21)➢ 5.11照明系统 (21)➢ 5.12其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附件:应急通信车改造方案图纸1项目背景应急通信车为移动通信网提供了快速、有效、大范围的应急通信业务,是移动通信网安全保障、紧急事务保障的一道重要防线。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发展越来越迅速,应急通信车的功能、需求、处理能力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变化。
本次上海移动改造的无动力厢式车应急通信车在2008年正式交付使用,使用年限较长。
目前,车载基站主设备均为2G 900/1800主设备,只能提供语音及低速数据业务。
随着上海移动网络的发展建设,能提供高速、高质量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应急通信车需求越来越迫切。
同时,由于车载基站、电源、传输等设备与现网主流设备已严重脱节,备品备件、空调制冷、节能减排及车辆自身等一系列问题也制约了该车辆的有效使用,因此对该无动力厢式车应急车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已是当务之急。
2编制依据(1)《移动通信应急车载工程设计规范》(YD/T5114—2005);(2)《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T 5040-2005);(3)《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4)《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 5058-2005);(5)《900 1800 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YD 5104-2005);(6)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TD-SCDMA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7)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技术体制》及相关设备规范;(9)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2010年浙江扩容工程基站电源配置细则;(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基站工程建设规范(GC-GF001-2008);(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的资料;(1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现场查勘确认资料。
3车体现状上海无动力厢式车应急通信车于2008年4月交付使用,车体采用无动力原车底盘,最小离地间隙270mm,满载为8吨。
车辆尺寸4000×2490×3490mm(长×宽×高)。
现车载主要通信设备有:基站主设备:ALCATEL 、NOKIA BTS,配置D8/D8/D8(900M)、D8/D8/D8(1800M);传输系统:传输方式为微波或光缆接入,微波传输设备是HARRIS TRUEPOINT5000minlink18GHz,可提供16×2M传输;天馈系统:天线桅杆为铁岭长天电动式升降桅杆,高度12米,挂有3副天线,另备有抱杆支架3副;馈线机构为盘绕钢索牵引式,电源系统:采用380V交流电源输入的供电方式,制冷系统:配有2台1.5P的车载式空调。
改造前,应急车主要集成设备相关参数如下:应急通信车现有设备配置情况4改造目标本方案的整车设计改造目标为:√设备运输:安全、快速;有良好的避震措施;适用于多种路况。
√设备开通:操作简单,准备时间短。
√系统组网:本系统主要作为中国移动网的一个补充部分进行使用,具有通过Abis接口接入公用移动网能力。
√设备传输:提供包括微波、PTN与SDH等多种传输手段。
√环境系统:系统密封良好,具有良好的防雨、防尘、隔热、保温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车内具有各种环境监控告警装置,保证人机正常工作。
√防雷、接地、抗风措施:各主要接口均配备可靠的防雷设备,采用可靠接地方案和接地设备,确保车内人机安全,车辆配备液压平衡支撑系统,桅杆选用抗风能力强的气动天线桅杆。
√电源系统:提供市电、蓄电池、发电机多种供电方式,并能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市电、蓄电池、发电机间自动切换和平滑过渡功能。
√安全性:系统提供先进的安全告警和保护功能,保证人机安全。
本次上海无动力厢式车应急车改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车厢系统:由于应急通信车设计较早,现设备升级更新快,导至车厢的整体布局内部空间等无法适应新设备的安装与利用空间,且车外装饰及附件老化损坏情况严重,对车内环境及使用都造成一定的阻碍,整体更换2.空调系统:原车空调及通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空调出风口,空调出水,车内空气温度等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本次改造就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改进与调整3.传输系统:原车设计造成的微波系统在使用时需临时安装,使用不方便,微波桅杆无法使用自带控制器操作,车内传输线路存在各种不稳定性等等,进行改造,并且拟考虑增加PTN传输设备4.电源系统:对原车油机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
电源配电系统,车内控制系统,开关,电表,数字显示表等进行重新设计更换5.天馈线系统:增加合路器(增加主设备所需)由于原车在升降桅杆时需要在车下人员与车顶人员一同配合工作,对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次改造更换原有铁岭桅杆为德国盖洛电动桅杆。
同时更换馈线系统,天线支架系统,天线等6.主设备:由于大网环境的升级,应急通信车的的设备也进行相就的更换,本次将考虑12.13.14号车主设备更换为MCPA设备。
7.平衡系统:对原车撑系统为手动式机械升降系统,现更换为大脚板液压支撑系统,并增加直观的水平指示装置8. 监控告警系统:更新监控系统,对原车载视频录像系统维修,更换其中的一套摄像头9. 防雷、接地系统:采用可造的联合接地方式,更换原有分体式接地,使操作更为方便有效10. 照明系统:对车内照明系统进行整体更新11. 其它:车内安全标识,工作备品备件等进行优化升级改造后,应急车主要集成设备相关参数附表如下:应急通信车改造后设备配置情况5改造方案5.1车厢部分1.因设备的更新及原车设计较早的原因,目前车内的空间布局等都无法适应新设备的安装空间要求。
本次改造针对更换新设备的情况利用目前车厢制造新技术重新研制车厢厢体,厢体采用骨架式高强度结构,外部使用全铝合金蒙皮的制造工艺,最终达到车厢整体强度高、美观、保温等各项性能。
由于原车在设计时没有配备裙厢系统,造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内工具、电缆等无法合理存放,本次重新设计车厢后增加了裙厢部分,车辆改造后各尺寸不发生变化厢体外观图2. 在整体布局上,原通信车按照功能和设备布局进行了合理设计,区域划分为设备设备舱、桅杆舱。
桅杆仓和设备他间增加通过门。
⏹设备舱:拆除设备舱内主设备机柜、辅助设备机柜及舱内所有设备,拆除车内所有供电线路、通信线路,重新设计制作厢体。
⏹桅杆舱:拆除微波桅杆、基站天线桅杆、桅杆控制柜、天线舱天窗(含微波天窗、基站天窗)。
设计安装新基站天线桅杆及辅助收放线装置等设备设备舱主要安装基站设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电源设备、蓄电池等。
此方案布局,设备舱操作空间相对较大,对设备的操控方便;整车配重易平衡;且车辆在启动和停止时,所产生的前后惯性对机柜所有上装设备作用力相对较小。
舱内前部中间为可折叠工作台、工作椅。
布局整齐且方便配重设计,并留有足够的维护和工作空间。
设备舱与油机舱采用隔墙隔开,桅杆仓和设备他间增加通过门。
桅杆仓内部安装一根德国电动升降桅杆,用于安装基站天线和微波天线。
内饰采用细小花纹铝板内包,地板采用大花纹防滑铝板铺设,地板制作漏水孔,具有完善的排水措施。
修复原天窗孔,制作骨架加强、防水隔热层,并铺设电线、安装桅杆舱照明灯,并安装制作上掀式电动天窗,在桅杆升起后天窗可关闭,有效减少雨水的进入。
新桅杆安装位置适当做些沉降,保证天馈及其调节机构能够完全收藏在车内。
3 在车顶整体及人员可能踩踏部位铺设一层防滑板,以保证人员车顶操作的安全性.增加车顶临时抱杆用于安装WLAN等设备,增加四角警示灯等,4. 车内隔热,隔音系统的更换,我公司引采用了多种厢体制造及拼装技术,形成了系列移动通信车厢体专用的生产工装、夹具、卡具及专用设备及专业的批量生产工艺流程,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作骨架式厢体及拼装大板式厢体的能力。
本次方案根据技术规范要求,优选采用骨架式厢体作为本次设备的装载舱体。
实测10760 10 5880 15箱体强度测试厢体采用骨架式电子方舱技术制作,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方舱骨架的制作工序是先组焊各壁板的单片骨架,然后将其组焊成笼式舱体骨架。
骨架一般是由方钢管、矩形管、槽形件、角形件等零件组焊而成,为了后序隔热芯材的装入方便,在结构设计中多使用方钢管和矩形管。
铝蒙皮的加工,要对其表面进行阳极化或对粘接表面作喷砂清洗处理。
芯板为聚氨酯发泡材料。
更换车顶围栏为翻折式围栏,同时,在围栏的前部,中部,后部共焊接6个环,用于保险带的临时挂设。
厢体隔热防火层示意图车厢内实拍裙厢内实拍5.2.空调系统1.空调排风及排水方向的调整:空调将前后出风改为左右出风,以便更好地为机架设备降温。
原空调安装方式不发生大的改变,现空调的出水口问题在设计时加入其中,将空调的排水直接引入车底,防止流入侧壁,引发锈黄.同时改造过程中对车载空调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与清洁2.两仓之间增加对流排风扇,在前后隔断的两侧安装各安装一个排风扇,将前舱的热空气排向后舱.在后舱百叶窗处安装一个排风扇,将后舱的热空气排向车外,增加车内外的空气对流5.3桅杆系统原车装配桅杆为铁岭12米电动桅杆,该桅杆整稳定性较差,在国内使用的诸多实例中均存在,上升下降不平稳,窜杆,下沉等现象,对用户的使用,人生安全等都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