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0
《上饶市市政及住宅小区供配电建设标准》(试行)2018-01-28 发布 2018-02-10 实施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饶供电分公司发布前言随着上饶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家庭高科技电子设备逐步普及并广泛使用,以及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配电网建设的合理性、运行经济性等越显重要。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推进市政及住宅配电工程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保障配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建设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并结合地方实际编写了《上饶市市政及住宅小区供配电建设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江西省上饶市的政及住宅小区配电建设的物资管理和安全管理流程,明确了市政及住宅小区配电工程质量管理和工艺规范。
凡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市政及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的相关工作,均应遵守本标准。
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与国家现行标准和行业现行标准抵触时,以国家标准和行业现行标准为准。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公司总经理赖永萍、党委书记肖炜孝等主要领导的有力指导和相关部室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编写组本标准主编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饶供电分公司参编单位:批准单位:主编:赖永萍副主编:张荣旺、吴巧虹、黄兵编委:叶常明、韩肖峰、程振宇、汤洪峰、罗贤勇、张皓、余接永、陈金林、李立明、葛红霞、吴政国、万纯峰、方希京、林峰浩、夏新国、吴亮亮、潘志辉、李晨临、何乐彰、刘锋、余宏平、王洋、欧阳昆、叶俨毅、赵习武、目录1总则 (1)1.1概述 (1)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2工程建设管理 (3)2.1 工程建设前期管理 (3)2.2 工程安全管理标准 (3)2.3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 (5)2.4 工程物资管理标准 (6)3 工艺规范 (7)表1 施工检修工艺规范表 (7)1总则1.1概述本标准提出了上饶市政及住宅小区工程供配电设施建设应遵循的技术原则,明确了市政及住宅小区工程工艺规范。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07•【字号】赣府厅发[2016]73号•【施行日期】2016.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6]7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和《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精神,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以下简称配套供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一)健全准入制度。
依法依规健全配套供电设施有关准入制度,严格落实《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规定,保障工程质量和电力安全。
(二)修订完善标准。
加快配套供电设施有关标准修订完善步伐,保证标准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加强配套供电设施标准宣贯工作,充分发挥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落实配套供电设施工程“一户一表”等建设要求。
(三)促进公平竞争。
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加快建立配套供电设施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时废止或者修改完善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保障居民正常用电需求(四)强化规划引导。
各地要在编制配电网规划时,开展居住用地用电需求分析,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合理布局电网设施。
配套供电设施建设必须符合配电网规划,与住宅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五)严格质量监管。
配套供电设施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设备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要求。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洪府厅发〔2014〕7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南昌市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7月4日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照此执行。
2014年7月29日南昌市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南昌市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的建设、管理、维修,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满足住户正常用电需求,根据《城乡规划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江西省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DB36/J001-2011/T)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南昌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的建设、管理、维修。
但新建住宅项目内设计容量大于100千伏安的大型公建项目所需供配电设施除外。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建住宅项目,包括新建的商品住房以及与住房共用供配电设施的配套设施用房和经营性用房。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供配电设施,是指从上级公共电源网接入点起,至新建住宅住户电能计量装置处(电能计量装置应分层、分户设计安装),及住宅项目公用配电房内公共设施和经营性用电电能计量装置处的所有供配电设施,包括:住宅供配电设施外部电源进线、住宅小区配电通信、配网自动化、住宅开闭所、环网柜、配电变压器、分支箱、电表箱及以上部分进线电缆、架空线、平行线等供配电设施。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4.01.04•【字号】赣建字〔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改革与发展正文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赣江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赣州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着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我厅制定了《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试行)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4年1月4日附件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活动,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方式的实施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2019年修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市规〔2019〕12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20〕34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实施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工程总承包,是指承包单位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设计、采购、施工或者设计、施工等阶段实行总承包,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
江西省地方标准Jiangxi province local standards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New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powersupply facilitiesDB 36/J001-2011/T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2011 江西南昌前言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府厅发[2007]87号文件精神,本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国内部分省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的先进做法,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制定了本建设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供配电设计;4.配电房站址及线路走廊;5.设备选型等。
本标准由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江西省电力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通信地址:南昌市湖滨东路666号邮政编码:330077)。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参编单位:江西南昌供电设计院主要起草人:谭永香、徐先起、汤克艰、杨坚、彭理、肖潇、刘强、李力、肖永杰行政审查人:王建平、罗敏、刘雁翎、万根华、任红丽、罗祯云、孙虹波、李根木专业审查人:周为德、龚福根、冯忠、俞志敏、陆镇炳、张洪锦、黄蜀华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供配电设计 (5)3.1 用电负荷容量计算原则 (5)3.2 新建住宅供电方式 (6)3.3 电能计量方式 (8)3.4 配电装置接地 (8)4 配电房站址及线路走廊 (10)5 设备选型 (13)5.1 高压设备 (13)5.2 低压设备 (14)5.3 配电自动化 (14)本规范用词说明 (15)附录A 新建住宅供电方案典型设计示例 (16)引用的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20)条文说明 (22)1 总则1.0.1 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协调,贯彻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府厅发[2007]8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城镇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新建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行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的统一设计、安装、运行以及日常的维护服务,规范供电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保障住户正常用电需求,实行安全供用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住宅小区,是指全市范围内新建的普通住宅小区;新建住宅小区的供电配套设施,是指上级电源出线至住宅楼和公建设施进户点区间内的所有供配电设施(不包括计量箱、小区内路灯建设)。
第三条为保障新建住宅小区内的供电设施安全可靠运行,由市供电局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第二章工程建设管理第四条凡新建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建设应由房屋开发企业委托市供电局代为设计、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此供电设施资产无偿移交给市供电局,由市供电局实行无偿终身维护管理。
第五条新建住宅小区内的供电配套设施是住宅小区整体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费用列入建设成本。
设计、建设应遵循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符合《浙江省电力局城网建设技术标准》等有关规程要求。
第三章供电设施配置基本要求第六条按每平方米50瓦用电负荷配置配电设施。
采用双电源环网供电,配置欧式箱变(干式变),安装环网站、国产开关,住宅小区外电源接入点至小区内所有电缆实行地埋。
第四章委托代建费收取内容及标准第七条新建住宅小区供配套设施委托代建费包括设施费(设计费、安装施工费、设备材料费)、运行维护及供电设施折旧费。
第八条供电设施费、运行维护及折旧费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收取,计费建筑面积按小区竣工后市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准的建筑面积(包括住宅小区内公建设施)计算。
附属设施按配置容量同比例计收。
第九条供电配套设施委托代建费收取标准按市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并在签订委托代建合同时表明。
第十条对房屋开发企业有特殊配置要求的新建住宅小区及其他住宅,并符合建设规划的,由房屋开发企业与供电部门论证协商后,与市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的差额部分另行结算,并报市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新建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委托代建设施费,由房屋开发企业与市供电局签订委托代建合同之日起20天内付给市供电局(先按项目批准的建筑面积全额预付,待房屋交付时按核准面积结算);运行维护费及折旧费须在小区送电前缴入市供电局。
江西省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标准5 配电房站址及线路走廊5.1住宅小区配电设施、高低压电缆走廊及户外配电箱等应纳入住宅小区设计的总体规划,应与小区内其他管线和设施进行统筹安排,与供电有关的土建设计图纸应经供电部门会审。
申请用电时应提供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文件。
5.2配电房的位置应满足如下要求:5.2.1住宅小区的配电房以独立建筑物为宜,也可结合主体建筑建设,一般设在地面一层或二层。
当条件限制而必须设在地下层时,不应设置在最底层,以防受潮或水淹。
当地下仅有一层时应采取适当抬高地面防水、排水及防潮、通风措施。
位置不应设在卫生间、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场所房间内不应有给排水管道及消防管道经过。
住宅小区的变配电房不得单独建在地下。
5.2.2为明确供用电双方的责任及便于今后的管理,对设在客户内部的公用配电装置应与客户的其他设备(或其他性质用途的用房)以防火墙形式隔离,并具有独立门户。
5.2.3住宅小区配电房的选址应考虑设备运输方便,并留有消防通道。
5.2.4配电房净高一般不低于3.9米。
5.2.5若小区规模较小(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以下),且条件限制,采用箱式变方式供电时,环网柜、分支箱、箱变宜在地面以上户外单独设置,并充分考虑箱式变的检修通道和运输通道,箱式变围栏的范围应考虑操作时的通道和箱变内设备更换所需的空间。
5.2.6住宅小区内的供配电设施选址和设计应满足噪音等环保方面的要求,建设在主体建筑内时应与居民住宅相隔一层距离。
若无法满足要求,变压器室内应有防噪音措施。
5.3住宅小区内的专用和公用配电房由小区建设单位无偿提供,其预留面积应满足如下标准:5.3.1住宅小区内无商业网点及其它公用设施的,永久性供电设施按下列规范设置:5.3.1.1住宅个区总建筑面积在7000平方米以下的,且供电容量小于400kVA的,可只留箱式变位置,箱式变的占地面积5米×4米,同时在其四周至少应留有l.5米走廊,作为电气设备操作通道及接地与基础用地。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试行)二O一O年五月前言为加强和规范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经管,根据有关技术规定、设计规范编制本规范.本规范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生技部提出并归口。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生技部批准:张方正审核:孙明信主要起草人员:王肃邹旭王华广李立生陈建民郑玉实朱保军夏鼎张顺生时翔参与研讨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枣庄供电公司临沂供电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淄博供电公司菏泽供电公司青岛供电公司本规范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生技部负责解释.目录1总则12引用规范13名词术语13。
1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13。
2住宅小区用电负荷23。
3多层住宅23.4小高层住宅23.5高层住宅23.6超高层住宅23。
7高级住宅23。
8公共服务设施23.9汽车库分类23。
10建筑面积23。
11配电室23。
12开闭所23.13环网柜23。
14配电变压器33。
15配置系数33。
16双电源33.17双回路34供配电设计原则34.1负荷性质的确定34。
2居住区负荷容量配置44.3居住区供电接入原则44.4居住区10kV供电方式54。
5居住区低压供电方式55设备选型原则65。
1配电变压器65.2开闭所65。
3环网柜65.4中压电缆75。
5低压线路75。
6电缆通道75.7配电室75.8低压电缆分支箱85.9接户线86开闭所、配电室建筑设计要求86。
1基本要求86.2环境要求86。
3消防要求96.4照明要求96。
5超高层建筑中上部配电室的特殊要求97附则97。
1本规范由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9 7。
2本规范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91总则1.1为加强和规范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经管,按照安全、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各供电公司住宅小区内供配电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电网电源点至住宅小区配电设施建设规范执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原则》。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DGJ32/J11-2016)条文释义二0一六目次1总则2名词术语3基本规定4供配电系统4.1负荷分级4.2负荷计算4.3居住区供电4.4配套设施4.5配电装置接地4.6电能计量4.7智能化要求5设备选型5.1中压设备5.2低压设备5.3直流电源系统5.4计量表箱附录A 居住区典型供电方案示例附录B 主要配电设备技术参数表附录C 计量箱电气配置要求附录D 引用标准名录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进一步规范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使其适应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供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新建居住区及住宅等居住类建筑的供配电设施建设,改建、扩建的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释义]本条说明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新建的居住区及住宅建筑,主要指采用计量到户形式的居住类建筑,其供配电设施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建设,已建成交付使用的居住区及住宅等居住类建筑在进行改建、扩建时应参照本标准进行供配电设施的建设。
本标准居住区供配电设施指从电网电源点起至电能计量装置止的电气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1.0.3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被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释义]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中城市居住区的定义修改。
本标准将城市居住区定义中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改为被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将对应的人口规模要求删除,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被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
泛指住宅等居住类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包括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零星住宅。
省电力公司新建住宅小区电力设施建设标准(试行)1 总则1.1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规新建住宅小区电力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用电可靠性,结合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安全、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本标准。
1.2南网设区市市区新建的属于城市电网供电的住宅小区电力设施建设均执行本标准。
1.3 居民住宅小区电力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当地电力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符合相关标准和规。
居民住宅小区设计应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同步。
1.4 居民住宅小区供电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负荷性质和容量,按照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保障供电质量,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用电的需求。
1.5 居民住宅小区电力设施应实现规化、标准化,以简化设计、施工,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1.6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有关规定,按照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原则,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产品。
禁止使用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7居民住宅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宜采用电缆。
低压电缆线路的配置应考虑10-15年的发展要求。
2 供配电设计2.1 负荷性质的确定2.1.1 根据居民住宅小区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负荷性质不同可分为一级负荷。
2.1.2 居民住宅小区一级负荷有:1 高层居住类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住宅的电梯、泵房、消防设施等;2机械停车设备以及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梯用电、有特殊要求的汽车库;3 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人防工程;4 智能化系统网络中心等。
2.1.3 居民用电负荷及其它不属于上述一级的负荷为二级负荷。
2.2 负荷容量统计2.2.1 居民住宅小区用电容量按50W/m2计算,每户用电容量不低于6KW。
2.2.2 有特殊需要的住宅,基本配置容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3 居民住宅小区供电2.3.1 电源要求1 居民住宅小区一级负荷应由双电源供电。
附件:江西省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标准1 总则1.0.1 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协调,贯彻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府厅发[2007]8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城镇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的供配电设施建设均应执行本标准,改建、扩建的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当地电力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
视新建住宅建设规模及容量大小,应考虑预留35kV-110kV变电站的站址及电力通道。
供配电方案和供配电设施用房的设计应与新建住宅详规设计同步。
1.0.4 本标准不含新建住宅公建设施计量装置以下部分,该部分(电梯、车库、水泵、消防、道路照明等)供配电设施宜委托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1.0.5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简化设计、施工,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1.0.6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采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0.7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宜建设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
1.0.8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
2 引用的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引用的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有: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1094-1994 电力变压器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942-1993 低压电气外壳防护等级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45-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1994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60-1992 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1-1997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6450-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103-1999 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DL/T 52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216-2005 35~220kV 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728-200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订货技术条件DL/T791-2001 户内交流充气式开关柜选用导则JB/T10088 6~220kV 级变压器声级JB/T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JGJ/T16-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NDGJ96-1992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GB/T17467-1998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SD320-89 箱式变电所技术标准以上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若有更新的版本,则应按新版本执行。
3 名词术语1配电站指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的设备及其配套建筑物(构筑物)。
2开关站指安装有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设备(母线上不含配变)及其配套建筑物(构筑物),俗称开闭所。
3环网柜指以环网供电单元(断路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等)组合成的组合柜,称为环网供电柜,简称环网柜。
4电缆分支箱指用于电缆线路的接入和接出,作为电缆线路的多路分支,起输入和分配电能作用的电力设备,简称分支箱。
5配电变压器指将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压成为400V电压等级的配电设备,简称配变,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油浸式配变(简称油变)、干式配变(简称干变)。
6箱式变电站指把配变、高压设备、低压设备装在一个箱体内的组合配电设备,简称箱变。
含环网供电单元的称组合式箱变。
7配置系数指配置变压器的容量(KVA)或低压配电干线馈送容量(KVA)与用电负荷(KW)之比值。
8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计量装置指包含各种类型计量表计(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
4 供配电设计4.1用电负荷容量计算原则4.1.1 新建住宅用电负荷容量按以下原则确定:每户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配套供电基本容量为每户6KW;每户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包括120平方米)的住宅,配套供电基本容量为8KW;每户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至150平方米(包括150平方米)的住宅,配套供电基本容量为10KW;每户建筑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配套供电基本容量为12KW;公建设施供电基本容量按每平方米30W配置。
4.1.2 新建住宅用电负荷配置系数按下列原则确定:1)配变安装容量应按不小于0.5的配置系数进行配置。
2)低压干线截面选择,应按下表1中配置系数进行配置。
表1 低压干线截面选择配置系数表序号居民住宅户数配置系数(Kp)1 3户及以下 12 3户以上12户以下不小于0.73 12户及以上,36户及以下不小于0.64 36户以上不小于0.54.1.3 新建住宅内公建用电设备总容量在10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下者可采用低压方式供电。
4.1.4 公建设施应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
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负荷密度估算:办公60-100W/每平方米;商业(会所)100-150W每平方米。
4.1.5 新建住宅配变的容量宜选用400-500KVA,油变的容量不应超过630KVA,干变的容量不应超过1000KVA。
4.2新建住宅区供电方式4.2.1一级负荷一般为双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宜采用两回线路或环网方式供电,三级负荷可采用10kV单电源供电。
对于住宅小区中的一、二级负荷,除正常供电电源之外还应配备自备发电机等保安电源,并和小区的电源有可靠的闭锁,应急电源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管理。
其中双电源或环网的两端电源应来自不同变电站(开关站)或同一变电站(开关站)的不同母线。
4.2.2住宅小区的10kV外部供电线路应根据当地城市规划或配网规划选用电缆或架空方式供电。
对于根据规划需采用电缆方式供电而暂时因客观原因无法采用电缆方式供电的,也应按电缆方式设计并预留接入点,同时采取临时接入方案。
4.2.3开关站一般为双电源供电,由开关站供电的配电站或箱式变可根据其负荷性质采用双辐射、单辐射以及内环网等方式供电。
开关站的馈线原则上不应占用主干电缆通道。
4.2.4高压供电方式1)新建住宅区高压供电宜采用开关站和配电站供电方式,也可采用环网柜、分支箱和箱变方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供电。
2)十层及以上高层建筑应采用户内配电站方式供电。
3)开关站、环网柜每路出线所带配变总容量不宜超过2000KVA。
4)高压电缆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应按下表2进行选择。
表2 高压电缆截面选择推荐表类型电力电缆(mm2)主干线400、300、240分支线240、120、70、50环网柜联络线400、300、240箱变进线70、50分支箱进线240、1204.2.5 低压供电方式1)新建住宅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米。
2)0.4kV电缆分接可采用低压分支箱,位置应接负荷中心。
低压线路应采用多点及末端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3)每台变压器应装设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容量应满足不小于15%变压器容量。
4)每台配电变压器应安装满足计量要求的配电变压器综合测试仪或计量装置,以满足分线分台区及电压考核要求。
5)低压线路应采用三相四线制,零线与相线应等截面,各相负载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15%。
6)低压电缆及单元接户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应按下表3要求选择。
表3 低压电缆截面选择推荐表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mm2)不小于低压电缆240,150,70单元接户线95,70、50每套住宅进户线单相:10,三相:6备注:高层建筑采用预分支电缆和插接母线槽应另行设计。
4.2.6 接线形式1)新建住宅电源应经开关设备接入主网。
2)小型开关站(不超过2进4出)可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中型开关站(2进6-8出)和大型开关站(2进8-14出)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并应设置母联开关。
3)具备两台及以上配变的配电站应装设0.4kV母联开关。
4)为公建设施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应与为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共用一路。
4.3 电能计量方式4.3.1 居民住宅用电应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方式。
4.3.2 当每套住宅用电容量在12KW及以下时,应采用单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每套住宅用电容量超过12KW时,可采用三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
4.3.3 住宅区域内不同电价分类的用电负荷,应分别装设计量表计。
对执行同一电价的公用设施用电,应相对集中设置公用计量表计。
4.3.4 新建住宅宜采用远程自动抄表方式。
4.3.5 新建住宅各类计量表箱应按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制造,并经当地供电部门确认后使用。
4.3.6 计量表计集中安装时,应采用多户表箱,除满足该处居民用电计量需求外,应预留一只远程自动抄表装置表位。
多户表箱不宜安装在户外。
4.4 配电装置接地4.4.1 新建住宅内配电站配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应遵从供电部门对该区域的规划要求。
4.4.2 当配电站采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极且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
4.4.3 配变等电气装置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的配电装置室时,其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等相连。
4.4.4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本标准没有规定的,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及电力行业标准执行。
4.4.5 最末一级低压电缆分支箱应进行重复接地。
5 配电房站址及线路走廊5.1住宅小区配电设施、高低压电缆走廊及户外配电箱等应纳入住宅小区设计的总体规划,应与小区内其他管线和设施进行统筹安排,与供电有关的土建设计图纸应经供电部门会审。
申请用电时应提供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文件。
5.2配电房的位置应满足如下要求:5.2.1住宅小区的配电房以独立建筑物为宜,也可结合主体建筑建设,一般设在地面一层或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