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海南美好西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8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美洛西林钠和舒巴坦钠(4:1)。
处方中无辅料。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本品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适用于产酶耐药菌引起的中、重度下列感染性疾病,包括:1、呼吸系统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脓胸、肺脓肿等;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等;3、腹腔感染:如胆道感染等;4、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疖病、脓性皮炎和脓疱病;性病:淋病等;5、盆腔感染:妇科感染、产后感染等;6、严重系统感染:如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腹膜炎、败血症、脓毒症等。
对于致命的全身性细菌感染、未知微生物或不敏感微生物所致感染、重度感染及混合感染等,如使用本品,建议与其他杀菌剂联合用药治疗。
【规格】3.75 g:3 g(美洛西林)-750 mg(舒巴坦);【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用前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再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或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 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中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为30~50 分钟。
成人剂量:每次2.5~5.0 g(美洛西林2.0~4.0 g、舒巴坦0.5~1.0 g),每8 小时或12 小时一次,疗程7~14 天。
【不良反应】本品通常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1、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腹泻通常在治疗期间或不再继续用药时即可消失,出现严重和持续腹泻时,应考虑到出现潜在致命的抗生素诱发伪膜小肠结肠炎的可能性,这时必须立即停用本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口服万古霉素250 mg,每日4 次),禁用减少蠕动药物。
2、过敏反应:偶有过敏反应,通常为皮肤反应(例如皮疹、瘙痒)。
出现荨麻疹时(青霉素过敏即发荨麻疹反应)必须停用本药。
也不能继续用其它青霉素类抗菌药治疗。
其它罕见过敏反应有嗜酸红细胞增多、药物性发热、急性间质性肾炎及脉管炎。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英文名称:Isoflurane【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美洛西林钠,其化学名为(2S,5R,6R)-3,3-二甲基-6-[(R)-2[3-(甲磺酰)-2-氧代-1-咪唑烷甲酰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适应症】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成人一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
儿童,按体重一日0.1~0.2g/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g。
肌内注射一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肌注局部疼痛和皮疹,且多在给药过程中发生,大多程度较轻,不影响继续用药,重者停药后上述症状迅速减轻或消失。
少数病例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低钾血症等极为罕见。
未见肾功能改变以及血液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反应。
【禁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2.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
也可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过敏。
3.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适当降低用量。
4.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5.应用大剂量时应定期检测血清钠。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注意事项: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本品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并有少量随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虽尚无发生严重问题的报告,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仍须权衡利弊,因其应用后可使婴儿致敏和引起腹泻、皮疹、念球菌属感染等。
关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说明书中的“溶媒”问题探讨发表时间:2014-05-15T10:51:55.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李德兰[导读] 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 [6]中指出青霉素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
李德兰(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 677000)【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是否能用0.9%NS溶解稀释。
方法查阅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其能否用0.9%NS溶解稀释找出答案。
结论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可以用0.9%NS溶解稀释,且其稳定性良好;用5% GS溶解稀释时,不会有沉淀产生,但最好在2小时内用完;最好不使用10%GS溶解稀释。
【关键词】美洛西林钠溶媒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95-02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说明书的表述如下:【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5.避免与酸碱性较强的药物配伍,pH4.5以下会有沉淀产生,pH4.0以下及pH8.0以上效价下降较快。
而5%GS的pH为3.2~5.5[1],厂家常控制在4.0,而GNS的pH为3.5~5.5[2],厂家常控制在5.0。
说明书是否相互矛盾?说明书中为何没提及可以使用0.9%NS溶解?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能否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带着上述问题,笔者经查阅相关文献,对此做一综述,若有不妥之处,请同行不吝指教。
临床用药须知(2010)[2]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1版)[3]中均未提及选择何种溶媒,但提及“与pH4.5以下的物质配伍会有沉淀产生,与pH4.0以下及pH8.0以上的物质配伍,可降低抗菌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