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解决问题(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格式:ppt
- 大小:9.52 MB
- 文档页数:11
本节课的内容拥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学生依据过去的生活经验来估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本节课给学生供给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回首、议论、沟通,在必需的时候合适予以指导、提示,而不是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感觉到学习的成就感。
1.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
经过解决“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概有多远”来鼓舞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测的方法,在沟通中领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针对不一样状况联合学生的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
2.实时总结,促使知识的生成。
在教课中,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以后,教师作以合适的总结,帮助学生把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进行完美。
这样,不单使学生遇到了启示,更提升了表达的技巧和能力,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课过程⊙回首旧知,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吗?2.估测一下眼前的橡皮、铅笔有多长,书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谁估得准。
3.揭露课题:大家估测的结果与实质长度十分靠近,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一下估测更长的距离,你们有信心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企图:先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加深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的理解。
再让学生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预热。
⊙联系实质,学习估测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27 页例 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概有多远。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引学生想想自己上学采纳的是哪一种交通方式。
(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等 )(3)每日上学在路上要花多长时间?2.小组合作,研究、沟通估测的方法。
(出示讲堂活动卡 )(1)报告估测结果。
预设生 1:我走 200 步大概是 100 米,从家到学校需要走600 步,大概是 300 米。
生 2:我从家到学校需要坐 3 站公共汽车,每站地约 500 米,大概 1500 米远。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33页例9、做一做(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按一定顺序列举。
教学准备:课件、表格纸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动动脑。
早上,妈妈给了小明5元钱买早餐。
小明想吃1元一个的包子和2元一杯的豆奶。
他该怎样买刚好把钱用完?(学生思考、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些题中的条件和答案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列表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吧!3、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8表示。
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学生独立完成。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33页例9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一)填空8吨=()千克2吨-900千克=()千克6吨-1吨=()千克3000千克=()吨(二)判断对错1.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2. 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3. 一个篮球约重340千克。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各种策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
)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33页例9(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探索方法(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提问,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3.小结: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
列表如下: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1 4次0次8吨√2 3次1次9吨3 2次2次10吨4 1次2次8吨√5 0次3次9吨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4、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5.小结:在选择合理方案时,首先要有序的思考,按照从大到小获从小到大的顺序安排,选择合理要求的方案形式。
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测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例题9【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列表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好,我姓黄,你们可以叫我黄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
今天,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个挑战——学习三年级的知识,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生:有。
师:最好准备接受挑战了吗?生:做好准备了。
师:好,那我们准备上课了。
上课!(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小猪佩奇)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师:瞧,佩奇在跟大家打招呼呢,我们也跟她打声招呼吧。
母亲节快到了,小猪佩奇想给妈妈买一支11元的钢笔,她带了一些5元和1元的钱,她会怎么样付钱给售货员阿姨呢?(课件演示)师:你想到了哪些付钱的方法?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2张5元,1张1元。
2.1张5元,6张1元。
3.11张1元。
(课件出示表格)师:你们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老师再把你们想出的方案变个造型,瞧,看起来是不是更清楚了呢?第一列表示的是第几个方案,第二列表示的是五元的张数,第三列表示的是一元的张数,第四列表示的是总钱数。
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列表法(板书:列表法),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用5元、1元的人民币购买钢笔的问题,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各种策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探究新知师:小猪佩奇今天要当一名小小的汽车调度员,她今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派车,把货物运走。
师:瞧,她派来了一辆小卡车和一辆大卡车。
她想邀请你们跟她一起完成今天的任务,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309教育网
309教育资源库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完成下列填空
2×()+3×()=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
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教案标题:3.4测量-解决问题教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及应用。
2. 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换算。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那么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测量长度的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讲解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尺子、卷尺等。
3.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长度测量。
4. 讲解长度单位的换算,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之间的转换。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解决问题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例如: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计算课桌的面积。
3.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长度单位和测量的理解。
2. 强调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尝试解决一道与长度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和测量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33例9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35“练习七〞第7题。
▶教学目标1.经历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引导学生体会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预设1:租3辆2人车。
预设2:租1辆2人车和1辆3人车。
预设3:租2辆3人车。
师:刚刚同学们答复了几种租车的方案,那么思考一下,如果要把这几种方案用一种形式表示出来,让我们一目了然,用什么方法比拟好呢?〔列表法〕师:我们来试一试吧!师:大家看,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有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适宜。
师: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列表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体会了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识课件出示教科书P33例9。
1.明确题意。
师:从图中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学情预设】两辆车要运8吨煤,一辆载质量2吨,另一辆载质量3吨,每次每辆车要装满。
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教学笔记◎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对关键词的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列表法的必要性也可作为挑选适宜方案的依据。
【学情预设】求的是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师:“恰好运完8吨煤〞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不能少运,也不可超出,即少于8吨或超过8吨都不合题意。
2.探究策略。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
师:如果只用2吨的车运,要运几次才能运完?如果只用3吨的车运,几次才能运完?学生交流列式并汇报。
〔2〕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方案。
解析:
1.32名同学乘车去公园,小车限坐4人,每辆8元,大车限坐6人,每辆10元。
(1)怎样租车才能一次运到,并且没有空座位。
(2)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考查目的:通过租车这一具体的生活情境,巩固所学的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化思想。
答案:
(1)答:方案①④⑦都可以恰好一次运到,并且没有空座位。
(2)方案①:8×8=64(元)
方案④:5×8+2×10=60(元)
方案⑦:2×8+4×10=56(元)
因为56元﹤60元﹤64元,答:方案⑦这种租车方案更省钱。
解析:本题需明确每辆车坐满,没有空座位。
如果方案中的“运送人数”超过32人,说明有的车没坐满,不符合题意应该舍弃。
在
列举中提醒学生有序性。
第(2)题先把符合要求的方案的费用算出来,再通过比较得出最省钱的方案。
引导学生观察大、小车的数量和费用之间的关系,因为坐小车每人2元,而坐大车每人不到2元,所以租的大车越多越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