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虾》 说课稿(集体备课)

《小虾》 说课稿(集体备课)

《小虾》 说课稿(集体备课)
《小虾》 说课稿(集体备课)

《小虾》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本课生字有一定难度,如“缸”的部首是“缶”,应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联系上下文了解一副钳子、空隙、搏斗、掀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3.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生动准确地写出感人的文章。

二、教材分析

《小虾》是一篇描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层次清晰。

1、2自然段写我家院里的葡萄架下有一口大缸,我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大缸所在的位置和环境特点,“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是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了第二自然

段捉小虾的内容。

第3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小虾有趣但是脾气不好的特点。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三自然段写小虾很有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并体会描写动作的词语。第二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并列句式,描述小虾自在悠闲的情态。第三自然段还写了小虾脾气不好的特点。详写小虾生气后的动作,抓住“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想像和体会小虾一定是非常生气的。这样一来,第四句所说的与同伴打斗的发生就自然而然了。第五句概括说明小虾的搏斗是猛烈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第三句中的“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合理想像,说一说搏斗时的情景,训练学生的想像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两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找中心句的方法,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4、5、6自然段概括写我对小虾悉心照顾,发现小虾变多了,表达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抓住第四自然段“我想让它们在水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这句话,自读体会小虾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的含义,明白我喜爱小虾的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可提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认识生字,基本读通顺课文。在教学中贯彻阅读为主,以读促思,思中生悟的原则,既注意教学内容的道德情感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

化体验。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当课堂的主角,使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训练思维,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三、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系博兴县唯一的一处实验小学,师资力量雄厚,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生来自县城各单位,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他们的自制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已掌握两千多汉字,能够通过读书或上网等方法搜集与处理资料,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翠鸟美丽的样子吗?

生:记得。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或是背一背?

生: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师:真好。翠鸟真是美丽迷人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可爱的小动物的文章好不好?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虾》这一课。请看老师板书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使学生的兴趣上课伊始就得以调动,将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怎样才能知道小虾是什么样的呢?

生:读课文。

师:大家愿意自己读还是听我读?

生:自己读。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自由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完两遍了,真不简单!我发现有些词语比较难读(课件出示:大缸、空隙、掀开、钳子等)。先小声读读,看你认识了没有。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到讲台前教读词语。

师:讲解,完成教学目标1的任务。

师: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师: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小虾的样子很多,知道了什么是千年虾,什么是才长大的虾。

生:我明白了这些小虾是从哪里来的。

生:我明白了小虾很有趣。

生:我明白了小虾脾气不好。

生:我明白了作者很喜欢小虾。

师:大家真了不起!自己读课文能明白这么多事情,说明你很会读课文了。

(互动是民主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师生、生生之间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过程。商讨的语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初读感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生:我明白了作者很喜欢玩。

师:你的发现真独特。你认为喜欢玩好不好?

生:反正我很喜欢玩。不过要是能像作者这样玩,我觉得好。要是光玩而忘了学习,就不太好了。

师:说的多好呀!像作者这样,在玩的时候,也做个有心人,把观察到的情况写下来,不但玩得开心,还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你们以后再玩的时候,能不能也像作者这样玩呀?

(抓住学生看似不重要的回答,积极正面引导,可以很容易地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比平时空洞的说教要有效得多。语文教学无处不在的育人功能于此也可见一斑。)

(三)自读自得,合作交流。

1、学课文一、二自然段

师:下面请大家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虾样子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

生:(读,略。)

师:小虾的样子的确很可爱。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虾是老的还是小的?

生:小的。

师:那千年虾什么样?

生: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2、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接下来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看哪些句子是写小虾有趣的,用横线画出来。

生:默读,标画句子。

师:请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画这些句子。

生:小组讨论,组长负责归纳小组意见,其他同学负责补充。

3、分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画的句子?

生:我把“它们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画出来了。我觉得这句话表现了小虾像小孩子一样可爱。

师:为什么会觉得小虾像小孩子一样呢?

生:因为我小姨家的小宝宝就这样,饿了就大哭大闹,吃饱了就自己玩了。

师:你很善于观察和思考。你也一定会写出《小虾》这样的好文章。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虾有趣的呢?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虾有趣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生:(找词语,标画。)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生:我们找了“有的”“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板书:

小虾有趣

表示动作:荡追逐紧贴生动准确

表示情况:有的……有的……有的……详细具体

师:谁愿意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生:(回答略)

师:小虾是这么有趣,谁愿意用有趣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生:(读,略。)

师: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小虾的有趣。但是小虾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画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呀?

师:下一节课我们在一起来交流学习。

(突出重点,以学为主,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势互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趋向全面,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感受到合作共事与分享成果的愉快。)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继续学习。

1、自读,标画句子。

师:上一节课,我们明白了小虾是有趣的。但是小虾就像石磊同学说的小宝宝那样,脾气不太好,很容易发脾气。板书:脾气不好

那么它们生气时什么样呢?请大家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虾脾气不好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生: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从“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直到这一段的最后。

师:你的记性真好,我们上节课刚说的方法你现在就会用了。谁还标出了写小虾生气的词语?

生:是“蹦”“舞动”“打起来”,还有“猛烈”。

生:还有“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师:你认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生:“蹦”说明小虾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

生:“猛烈”说明它们打架打得凶。

生:“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写小虾生气的样子很生动,我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

师:“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说得多好啊!板书:

生:老师,为什么它们碰到闲游的同伴就会打起来呢?同伴并没有惹它呀?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来说一说?

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一时还想不明白。各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回答,好不

生:(讨论)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小虾都长得一个模样,他又不像人一样聪明,它分不出是谁惹了它,就碰见谁打谁了。

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我觉得小虾是气昏了头,看谁都不顺眼了,所以就逮着谁打谁了。师: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生:因为它们生气起来,“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肯定是非常生气,自然分不清好人坏人,所以才会碰见谁都打。

师:你的回答非常好,因为你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大家都应向他学习。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说“好人坏人”不准确,应该说“好虾坏虾”更好。

师:你很注意听别人说,更善于思考。

生:老师,我认为说“好人坏人”也行,因为如果我们把自己也变成一只虾,那虾也就是人了。

师:这三个同学的回答太精彩了。连老师也想不到。应该怎么鼓励他

师:小虾的搏斗究竟有多么猛烈呢?你能想像得出吗?谁给大家说一说?

生:一只小虾生气了,它蹦了起来,一下子落到了另一只小虾的身上。这只小虾很生气,心想:我又没惹你,为什么来打我?于是它就用大钳子夹住了刚才那只虾。那只虾想:原来是你惹我呀!看我怎么收拾你!也一扭身抱住了它。它们两个就扭打在一起了。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得很好,更可贵的是他们还说出了小虾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老师提醒大家,同学们之间可不要像小虾一样动不动就发火,不然你就不是聪明人而变成糊涂虾了。

(适时地让学生结合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有助于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使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

师:同学们看,小虾即使是生气的时候,也是那么可爱。你认为呢?生:是!

师:那我们就用这种心情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好不好?

师:大声读吧!自己读自己的,读出你的感受就行。

生:(自己朗读)

师:既然小虾这么可爱,那么作者当然希望小虾们能够生活得快乐一些。为此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拾了些石块放在缸里。”

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因为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了,小虾是我和阿成哥从村边小溪的大石块下面捉来的,我这么做就是把水缸弄的和它们的家差不多,让小虾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

师:你很善于思考,能够联系上下文,了解小虾的心思,看得出你也像作者一样是个善良的人。我这么做了,小虾们是不是真的很快乐呢?

生:是。

师:为什么?

生:课文第五段说虾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不久小虾也多了。这是因为我对小虾很关心,它们才会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快,才会生出更多的小虾。

师:这么难的问题也会,你真了不起。

(二)畅谈收获,拓展思维。

师: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小虾确实很可爱。

生:小虾这么好,我们要爱护它。

师:不仅仅是小虾,我们还要爱护所有的小动物,让它们和人类和平共存。

生:老师,那苍蝇、老鼠什么的也要爱护吗?

师:谁来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苍蝇、老鼠也是很有用的,电视上说苍蝇的抗病能力很强,可以帮助人类研究新药,人们研究出来的新药总是先在老鼠等动物的身上做实验。

师:说得好。任何动物都是有好处也有坏处的,关键是我们人类要平等地对待它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阅资料,互相交流。谁还有别的收获?

生: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我很喜欢读。

师: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生动吗?

生:因为作者亲自养小虾,认真观察了。

师:那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小虾的呢?

生:作者观察了小虾自在以后的情况,还观察了生气时的样子和搏斗的情况。

生:还观察了捉回家的小虾的样子。

生:还观察了小虾产卵和小虾变多的情况

师:观察小虾产卵了吗?

生:啊,不对,应该是观察到较大的虾腹部藏着小卵。

师:回答得很好。只有认真观察,你写出的文章才能够详细具体。另

外,准确、恰当的运用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要有感情,并把感情体现出来,才能生动感人。课后,大家也学习作者的方法,认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篇日记,怎么样?

(解放学生的头脑与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疑问。既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五、教学反思:

阅读的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感悟过程。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学生才有可能在文本的世界内撷取属于自我的东西,即学生的独特体验。虽然这些独特的体验有时略显稚嫩抑或稍嫌偏颇,但这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幼芽。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管其感悟是清晰还是模糊,肤浅还是深刻,片面还是全面,谬误还是正确,都要小心地呵护之,激励之,保护好学生这种独立感悟的积极性,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语文教学,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更有做人的指导、情感的体悟,各方面应灵活交融、不着斧凿,才能达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统一。

六、案例点评:

本教学设计从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入手,抓住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以情为主,细加体会,畅所欲言,相互辩驳,强调从整

体理解课文,既不脱离课文又不限于课文,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空间占有权、时间支配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英语组集体备课材料

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教学目标 Language goal:1,describe people’s looks 2,learn some new words about people’s looks and expressions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词汇和基本句型 2,描述人物的身高,体重,头发和胡须等外貌特征 3,如何为自己及他人塑造新的形象,并作一介绍。 教学过程 Step1 T:How mang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S: There are…… They are …… T: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S: ……. (Then the teacher asks another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like this ) 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家庭照,导入新课 T: I think you all have a happy family. Me too.I also have a happy family .Do you want to know them? S: Yes. T: Do you know what they lool like ? S: No.

T: Look,this is my family photo ,Let’s meet them one by one . (Show a phota of my family) Step2 New words Hair (short, long,curly,straight,blonde,golden,black,brown) Tall/short Thin/fat /heavy Medium height/ medium build Step3 New drills T:I have long curly hair I’m tall and medium build,What do you look like? S:I have…..and I’m…. T: Now Let’s make a suivey about “What do you look like?”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fill in the chart ,Then 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report it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

《小虾》说课稿 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吃东西、打架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

小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5*小虾 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字,正确读“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3. 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4.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前文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刚刚学过一篇写鸟的文章《翠鸟》,它的作者是 菁(jīng)莽(mǎng)。 2.作者简介: 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3. 菁莽写的翠鸟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但擅长写鸟,也擅长写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去看看他笔下的小虾。(板书课题:小虾) 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为我们出示了相关要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这就是本课对我们的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 (1)朗读课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3)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下来。 有了目标,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大脑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作家笔下的小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 出示: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 (1)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生读: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应该注意哪个字的读音?(3)齐读 2.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你还认识它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2020年春季)

《小虾》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一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生气、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对小虾很熟悉,有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把文章写得语句通顺。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实物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虾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课本第54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

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2. 小小检察员你们在哪里?拿出你们的生词卡片帮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组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反馈:全对的小组请组长举手。 3.同学们回家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现在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能的话就站起来大声的读出下面这些词语来。 词语:水缸空隙掀开背上追逐末端较大腹部一副钳子搏斗较大甚至青苔洒落一副搏斗猛烈小卵 4.默读课文、谈感受 生字的障碍已经被我们大家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爱的小虾。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你对小虾的了解,谈谈作者对他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你呢? (此问题属于个人了解,且在上课不久,会很紧张拿不准,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注意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鼓励:不要紧啊,只要是通过读书读到的,哪怕是一点那也是很棒的!) 随机板书:样子、有趣、脾气不好 师:自己读课文能了解这么多关于小虾的特点说明你们很会读书。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喜欢小虾的哪些方面?为什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特点,到课文中细细默读,画出重点的词语和语句并且说明理由。 2. 画完的同学和你同桌来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3. 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交流前要求:别人交流的时候你都应该仔细听!如果你画的部分和这位同学一样,那么你可以随时起来补充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刚才没有画这一部分,也欢迎你来随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你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找的句子的不同顺序指导不同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A、学生说到第2自然段,采取指名朗读,教师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小虾样子的可爱。 B、学习第3自然段是怎样表现小虾的脾气不好的。教会他们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采用比读的方式教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是围绕哪句话、

《小虾》 说课稿(集体备课)

《小虾》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本课生字有一定难度,如“缸”的部首是“缶”,应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联系上下文了解一副钳子、空隙、搏斗、掀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3.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生动准确地写出感人的文章。 二、教材分析 《小虾》是一篇描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层次清晰。 1、2自然段写我家院里的葡萄架下有一口大缸,我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大缸所在的位置和环境特点,“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是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了第二自然

段捉小虾的内容。 第3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小虾有趣但是脾气不好的特点。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三自然段写小虾很有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并体会描写动作的词语。第二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并列句式,描述小虾自在悠闲的情态。第三自然段还写了小虾脾气不好的特点。详写小虾生气后的动作,抓住“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想像和体会小虾一定是非常生气的。这样一来,第四句所说的与同伴打斗的发生就自然而然了。第五句概括说明小虾的搏斗是猛烈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第三句中的“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合理想像,说一说搏斗时的情景,训练学生的想像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两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找中心句的方法,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4、5、6自然段概括写我对小虾悉心照顾,发现小虾变多了,表达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抓住第四自然段“我想让它们在水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这句话,自读体会小虾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的含义,明白我喜爱小虾的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可提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认识生字,基本读通顺课文。在教学中贯彻阅读为主,以读促思,思中生悟的原则,既注意教学内容的道德情感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

关于集体备课的发言材料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集体备课的发言材料 关于集体备课的发言材料(一)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里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我就说一下我校在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培养这两方面的具体做法。 关于集体备课 1.提高认识,提供方便。 要让老师们提高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只有意识跟上了,才能有效的开展这项活动。让每一位老师认识到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再把备出来的成果运用到每一节课中。给老师们提供集体备课的条件,我校七年级四个班,八年级三个班,九年级三个班,共10个班级,专职教师48人,老师办公室的分配基本上是同级同学科的教师在一个办公室,这样有利于集体备课。 2.备课要求和备课形式。 从开学初,我们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集体备课时间为周一和周二,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具体时间由各备课组的自行安排,但不得超过星期二。安排过后报教导处,以后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学校领导随机进行旁听。要求同级同学科老师必须参加,备课时有主备人,有集体备课记录,由组长负责,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 1 / 19

路,通览教材,明确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形式大致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3.备课原则和备课过程 我校一直坚持的集体备课原则: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基础训练、统一教学进度。过程中,因为各个班级的学生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可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另外每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记录,有反思。由备课组长组织,有主备人(轮流)。一般情况下一按照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先后顺序进行,因为备一周的课。研讨时,先由主备人对自已所备教案的知识点、设计思路、设计意图等方面进行解说,然后组内其他成员根据自已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修订和必要的补充,形成共性教案。同时,备课组长还要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4.形成共案,同上一节课。 20xx年以来,我们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各备课组在每周的单元集体备课之后,确定一名教师进行学案导学设计,就是由主讲这一单元的教师确定一节本单元有代表性的内容,事先进行精心备课,然后再在备课组内进行讨论修正定稿,然后按其进度确定具体的时间、地点开公开课,所有组内成员参与听课评课,各科教研组长参与并主持活动,所有听课人员都必须参加评课,并写出评课意见

英语组集体备课心得

英语组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粒火花,教师要拥有整个花海。进行集体备课,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富“水"添“花”的好办法。 今年我们学校在东戴河教育局的领导下实行了集体备课,通过这半年的实践,使我对集体备课有了充分的认识,现就集体备课谈几点认识。 开学伊始,我们英语组各个年级便收到了网络备课的任务。每周三第一节课开始,我们用半天的时间认真把集体备课的内容讨论、分析。首先我们完成个人初备。我们做到”三个一定“,即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相关的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较具体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进行设计教学方案,捕捉难点。教师对教材要有充分的了解,对教学目的要有深入的认识,对理解知识或传授方法感到困难的内容要有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 其次、进行本校内的集体研讨。要在第一次集体备课中对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主备教师陈述备课教案,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流程,活动设计意图等各方面进行研讨。 再次,在我们经过两轮研讨后,把集体备课的成果上传到网上教育论坛,再次吸收学科教研员及各兄弟学校同仁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吸收接受网上发过来的意见之后再次修改上传集体备课的教案。 最后,把二次修改后的教案再一次上传教育论坛,等待学科带头人的审核。经过校内的二次研讨,网上的两次反复修改后,最后上传到网络备课的平台,形成资源共享。 对于不是我们本校英语组的备课任务,我们进行了网上跟帖,针对网上发表的教学设计学习,研讨,发表意见,进行网上跟帖。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针对集体备课我们英语组人深深体会到了以下四点: 一、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以前上课前自己也认真备课,但与集体备课相比,还是觉得通过集体备课后自己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更多更深刻的改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提高了,就能让孩子学起来感觉轻松,而且觉得自己在很短的时间里却能学到很多,学生从学习中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从而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主讲人。作为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那么每一个老师当自己是主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乌塔教学设计 说课稿 反思(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记录 说明:此记录设计仅供各校参考,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常规要求进行特色设计。 时 间 地 点 年 级 备课组 主 持 人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记 录 人 参加人员 主备人说课 结合原始教案按照说课的环节和内容进行说课(附原始教案或说课稿) 研讨过程记录 形成备课教案 (附备课后形成的完整教案) 小结

集体备课记录 课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7乌塔时间: 年级:四年级执教教师: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加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 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3、看地图了解乌塔都到了哪些地方,让孩子们知道欧洲一共有43个国家。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 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词情况: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英语组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英语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一、对集体备课的基本认识 集体备课是指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的一种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严谨治学;三是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规范,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集体备课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1.备课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1)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并提交备课组讨论修改通过。 (2)备课组长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科特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主备人,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 (3)按时召开议课会。议课会要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一般不得提前和推迟。 (4)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议课会由备课组长主持,主持人发言后,即由主备人(中心发言人)陈述教材及设计思路等有关情况。接着集体议课、质询。最后主持人小结。议课会要做好记录。议课会记录包括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议课会时间、地点、主备课人、参备人、备课内容、发言记录。 (5)把议课会开成学术研讨会。对主备人的发言及设计思路,要让参备人提出问题和补改意见,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6)负责对集体备课的考勤、监控与管理。集体议课时,参备人不得无故缺席。 2.主备人(中心发言人)的职责和任务 (1)分析教材。要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即纵、横向联系,纵向看是给什么内容作铺垫的,横向看是与那些内容有联系。 (2)提出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3)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鹿角和鹿腿》下面我将从七个板块来展开我的讲课。 一、说教材 《鹿角和鹿腿》,它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著名的《伊索寓言》。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狮子扑来了,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而美丽的角却让它险些送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和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能力,但他们阅读经验尚停留在感知层面,对文章的寓意还不能准确把握。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体会故事中的寓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为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难点为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合作法”“朗读点拨法”来展开我的教学,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所以我运用了朗读感悟法,合作学习法来使学生披文,入境,入情构建新知,做到听、想、讲、读的有机结合。 六、说教学流程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质疑引入。 首先创设情境,展示狮子与鹿的图,然后提出问题:它们之前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课题:《鹿角和鹿腿》,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环节二:初读全文,感知大意。 在这里我让学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再此基础上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填空,概括文章大意。 环节三: 在前面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通过抓住精美别致,细,美丽,难看等重点词 语,细读品文,引导学生感受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阅读5、6自然段,说说是什么事情让鹿对角和腿改观了,然后学生角色扮演鹿和狮,感受态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小虾》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小虾》课文原文 15.小虾 朗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把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抄写下来。 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口缸闲着,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我和邻居阿成哥跑到村边小溪里,在竹荫下静水处,轻轻掀开小石块,或者把手伸到大石块下,捉到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puXuewaNG.com』,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我觉得该让它们在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后来,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拾了些石块放在缸里。我们记得,小溪里的虾是挺喜欢钻到石块下面休息的。 有一天,我从缸里捉出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小卵。不久,缸里的小虾真的多了起来。 有时葡萄架上一片落叶掉进缸里,不一会儿,叶子下就会聚起许多小小的虾。

英语组集体备课记录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 石沛中学英语组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7年8月30日上午 备课地点:初二教师办公室 参加教师:柴红星、曹荣、朱益珍、林业庭、胡立凤、范跃刚、余成荣 活动过程: 一、柴主任讲话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新教材给我们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由于我们的学生在小学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再加上素质教育下,课时少、任务重,使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步履维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终于找到一条适合农村中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集体备课。今天上午,我们英语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次宝贵的机会,交流各自在备课方面的优秀经验,促进我校英语备课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林业庭发言: 本学期英语集体备课安排 1、制定计划: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三个备课组,教研组长亲手抓,集体备课组长全负责。除了每天在一起商讨外,每周四确定为

集体备课时间。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并且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第一周,教研组长组织三个备课组一块商讨分工。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等宏观性的问题。为了让每位教师发挥特长,我们不指定哪位教师负责哪些单元,而是让每位教师选定自己比较拿手的单元。这样能使备课教师的长处融合成全组教师的共同的长处,可以避免个性短处可能给教学造成的损失。

2、具体步骤:我们每次成功的集体备课都是经过个人初备、集体讨论、个性修改、集体反思四个步骤: 1)、个人初备:备课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排特点。要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制定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提出自己感到棘手的问题,有疑惑的地方,以供集体研讨时探讨。 2)、集体讨论:一般采取说课的方式,进行深入的集体探讨。按照“再分析——查缺漏——提建议——添方法”的要求,互动交流,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调整到最佳程度。我们集中讨论课堂教学方法与过程,对教案的设计进行讨论、补充和完善,并对大家提出的共性、困惑与疑问共同讨论。3)、个性修改: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对预案内容做深入的推敲、斟酌,进行必要的增删,甚至再创造,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完美结合。

15 《小虾》说课稿3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说课稿3篇 15.《小虾》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我的说课将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情,三说目标,四说教学理念,五是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一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生气、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对小虾很熟悉,有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把文章写得语句通顺。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

爱之情。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实物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虾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课本第54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2. 小小检察员你们在哪里?拿出你们的生词卡片帮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组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反馈:全对的小组请组长举手。 3.同学们回家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现在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能的话就站起来大声的读出下面这些词语来。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一) 主备人:丁洪 时间:2015.09 主题:Module 3 Unit 1 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 参加人员:英语组全体教师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模块主要是围绕英国的用餐习惯展开,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英国的饮食文化。本单元中通过Daming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提出了英国人的用餐习惯,以及向别人询问昨天一日三餐吃过什么的具体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用英语谈论饮食习惯。 2、在生活中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进行交流。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1、词汇——email,egg,sanduich,delicious,traditional 2、句型——What did he/she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She/he had… 难点:运用句型What did he/she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yesterday? She/He had…谈论饮食习惯;初步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教学突破:1、在Warm-up阶段告诉学生,要进行一个“食物大汇总”的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组说出的食品名称最多,从而挖掘孩子们记忆单词的潜力,学会积累归纳。 2、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了解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及我国名菜派系,比较中西方的餐饮文化。 模式方法:分组竞赛、情景设置 作业设计:完成调查表,了解朋友一日三餐的饮食 A: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yesterday? B:I had…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进度安排:1课时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1、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课文讲解较容易展开,但建议多采取游戏或情景剧表演来分散难度,降低难度,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于乐中学到知识。 2、老师们认为因为是五年级学生,所以游戏开展形式应多样化,同时游戏内容要设计有深度,让学生必须跳一下才能达到,便于激发他们的兴趣。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参与进来,从而更

集体备课方案的范文

集体备课方案的范文 集体备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师备课和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各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工作流程 1、本学期先在初二语文、初三语文、初三数学、初三英语备课组进行试行、探索,推行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2、凡被拟定进行集体备课活动试点的备课组,课前必须按照《株洲市七中2019年下学期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个人备课、学科集体备课,集中备课时间不少于半天。 3、集体备课基本步骤为:个人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课堂实践----反思提高。 4、每次集体备课,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是由备课组长组织大

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二是由每一中心发言人围绕个人初备教案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参加活动的教师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补充探究,真正做到“以长救短”,共同发展。 5、集体备课期间下周授课人均为中心发言人,每人准备一课时,授课人必须准备授课教案,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分发到备课组各成员,中心发言人在发言时,要按教学进度讲清单元教学的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较适合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每一中心发言人言毕后,备课组成员围绕该课教学人人发言,提出意见或建议。集体交流之后,每位备课组成员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中心发言人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手写教案。必须做到每一周上课的内容都经过上周备课组的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6、教师将集大家合力形成的教案进行课堂实践,备课组长一期组织一至两次典型课例听评课。这一过程讲课者在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听课者在学习中进行分析及思维的再创造、再思考。讲课结束后进行集体评课研讨,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反思,定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四、工作管理 1、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

最新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根据我校集体备课制度的有关要求,本着调整完善学科备课组,以整合备课教师集体智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为目的。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还使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在全校全面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过程中,我校对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作了较为系统化的归纳完善,即“提前布置,分头准备;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根据学情,形成个案;教后反思,不断改进”现将我校集体备课的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提前布置,分头准备 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开学初我们按教研组成立八大备课组,并确定了每个教研组负责人,集体备课的时间,即每四下午学生放学后的40分钟。地点为二楼的隔板教室。这样就使集体备课从时间、地点和人员上以及主题得以保障。同时,为保证集体备课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确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的时间、备课质量、材料准备情况,以及其他教师的发言情况、发言次数,集体备课教案的课堂反馈等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要求。记录人要做好记录,记录内容详实,书写工整,活动期间不做与研讨无关的事情。另外教研活动要求教研组成员全员参加(不能参加者事先向学校请假)。这些准备工作的开展为后期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定课题,课题的选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总结上一学年教学的得失。有哪些成功之处,存在哪些教学上的不足,哪些必须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二是讨论本学期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根据平时的教研组活动检查结果,梳理出本学科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确立一个备课主题(见上表)。主备课人首先要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且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并且提前分发给本组成员,便于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以文字形式形成教案初稿,并准备好说课稿,个个有发言稿。为说课作好充分准备。 二、集体探讨,各抒己见 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各参加人集聚一堂,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首先,主备课人以“说课”的形式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其次,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形成书面材料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最后,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例如英语组这次活动过程中就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进行细致的探讨。从导入新课部分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最终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辩论赛”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分析与研究。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三、集思广益,修正个案 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大家对每个环节设计的方案达成共识选择最佳的一个,然后整合对公案加以修改,形成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教案——第一次“通案”。例如夏亮亮老师通过一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认真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带动英语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促进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我校于2003年秋季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英语学科集体备课的尝试。一年来,从教学质量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小学英语课的全面开设,出现了教师课务量大、兼代课程多的新情况,急需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过程。为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根据市教研室《关于开展连云港市小学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创优达标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小学实际,现制定初步计划书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中心校教导主任为组长、片级英语教研员为副组长的业务指导小组,成立了以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并有组长能力的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年级备课小组。各小组责任明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业务指导小组,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网络,教干、教师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集体备课工作,使教师明确集体备课的程序,统一思想。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搞集体备课,要把原来书写的时间用在进一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搞集体备课绝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必须真正提高备课质量,集体备课丝毫不能马虎,要更加自觉地根据要求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收到实效。 二、备课操作程序

《小虾》说课稿

《小虾》说课稿 乌兰小学陈海慧 一、说教材 《小虾》就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就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3.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就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词汇。 4.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她们要爱护小动物。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虾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2.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就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词汇。 四、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就是如何写具体的。 五、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认识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 、熟读文章,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法 1、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视组织好学生的自学。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首先让学生自学,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关注的问题安排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激励语言等。 2、要重视合作学习。渗透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尽可能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予以解决。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说学法 本文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使用抓住重点句段的方法理解课文, 自主朗读,自主感悟,以读悟情。 八、说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 参与,激发她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1、导入新课,回顾内容。 让学生认识"小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这样导入符合中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书品悟,体会虾趣。抓词抓句,理解感悟。 “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为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中围绕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在感悟中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体会,在体会“小虾有趣”这一特点时抓住“碰、后退、捧着吃”等小虾吃东西时的动作,体会“脾气不好”时抓住“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读说结合,发展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时,结合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注重语言的训练。在学生学习“十分自在”一段内容,以“还有的 _______”进行排比句式训练,在全文学习之后,给学生提供各种动物图片,请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的小动物的有趣的情形,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语言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