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17课体育课完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27
17.跳水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课文叙事清楚,情节紧张。
按事情的发展变化,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
地点在帆船的甲板上;船上有成人和孩子;因为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也比较愉快,才有兴趣拿船上的猴子取乐,这是人与猴子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钻来钻去”、“模仿人的样子”、“做出可笑的鬼脸”,写出了猴子的活泼与聪明。
“放肆”,是任性、一点也不受约束的意思,这是事情发生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用牙齿和爪子撕”,冲着孩子做鬼脸,这是猴子“更加放肆”的具体表现。
猴子的放肆使孩子生气了,于是他“吓唬”、“大声叫喊”。
水手们笑起来是因为猴子速度快、动作滑稽。
“哭笑不得”说明孩子被戏弄得生气也不是,笑也笑不出来。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它是这篇文章的高潮。
先写猴子戏弄孩子,展示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强调了孩子走上横木的客观原因。
接着讲走上横木后,孩子和水手们的表情和行为变化。
水手们先是“吓呆了”,接着有人“吓得大叫一声”,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S版语文五年级下第17课体育课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7体育课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认识“疤、洛、膝、碍、碟、嘘、臂、饶、憋、握” 10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①理解课文内容;②领悟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能力目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信、自强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句子。
重占八、、1. 识字、写字。
2.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涅利自信、自强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难点 1. 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 领悟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学法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教法师牛耳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老师都会让你们做什么呢?(演示第2、3张幻灯片)那“爬横木”你们做过吗?你们想不想听听“爬横木”的故事呢?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爬横木”的故事。
(演示第4张幻灯片)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等。
不同的回答。
想。
读课题《体育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讲授新课(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5张幻灯片)1、学生根据老师让学生简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出示的生字卡输了解课文讲读通句了,注意一些描写涅利坚持参加体育课,并出字的读音。
解的内容。
最终完成了爬横木的项目的词语和句子。
2、同学之间交流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3 .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二)交流汇报:1.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主要描写涅利由于身体瘦弱,但是不甘落后敢于挑战自我并获得成功的小男孩形象。
(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总结整理:《体育课》重点讲在一堂体育课让学生学会总结上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