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如何进行角色转换 PPT
- 格式:ppt
- 大小:15.25 MB
- 文档页数:27
新任管理者胜任培训角色转换什么是“管理”什么是“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的坑和填坑12302“角色转换”六步骤403管理现状调查您在管理上,遇到过的“痛点”有哪些?04本次培训目标理解“管理”的定义 工作行为中体现“管理”的核心行为 掌握管理者的时间管理四象限在工作行为中运用相关原理原则了解“角色转换”陷阱掌握“角色转换”六步法制定“90天行动计划”05你眼中的“管理”并不陌生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组织计划组织管控协调指令《刘明经理的案例》08如何理解“通过他人”指导支持◆计划(建立结构)Structure ◆组织Organize◆教导Teach◆督导Supervise◆评估Evaluation ◆询问(看法)Ask for input◆倾听Listen◆解释(为什么)Explain Why◆鼓励Encourage◆促成、协助(解决问题)Facilitate (problemsolving)倾听促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设定目标演示并口授如何做工作09员工需要的是“指导”+“支持”的组合支持指导对下属只有“指导”没“支持”有哪些后果?对下属只有“支持”没“指导”有哪些后果?10如何理解“达成目标”建立管理者的“三大核心思维”•任务导向经济绩效为导向,公司逻辑•关系导向员工需求为导向,员工逻辑•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社会和客户逻辑什么是“管理”什么是“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的坑和填坑12311“角色转换”六步骤412什么是“角色转换”13初任管理的误区:“两种极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VS 甩手掌柜“指手画脚”“自己干”还是“让他人干”的原则是什么呢?管理者的“时间管理”马上执行立即做不拖延最后做不做不紧急紧急重要不重要IIIIIIIV立即认真处理处理之后再思考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判断重要性放到II寻找重要问题罗列相关事项确定优先事项制定计划解决授权下属?建立自动和健康系统?不紧急紧急重要不重要IIIIIIIV什么是“管理”什么是“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的坑和填坑12316“角色转换”六步骤417初任管理者的其它误区学习(信息/知识/技能)不充分固守你所擅长的事情带着“正确”答案来深受“必须行动”思维所害试图同时做得太多忽视横向关系18一旦陷入任何一个误区,角色转换将陷入恶性循环19跨越每个误区后,角色转换良性循环什么是“管理”什么是“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的坑和填坑12320“角色转换”六步骤421角色转换良性循环的六个步骤1.自我准备2.加速学习3.根据实际情境制定策略4.保障早期成功6.建立你的团队5.通过沟通取得成功1.对“角色转换”进行风险评估行动22“角色转换”步骤一:自我准备工具目的与方法2.建立一个明确的“角色转换”分界点3.评估你的优势和弱点4.重新建立网络附2《角色转换风险评估表》—附3《问题偏好评估表》—为了更好地做好心理准备,对将面临的“角色转换”难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难度越大一切办法让自己进入角色该有的状态中来弥补弱点三方法:自我约束、团队建设和建议与咨询;你原擅长的可能成为你的弱点分析利益相关者并制定计划建立建议与咨询网络1.确定你的学习目标行动23“角色转换”步骤二:加速学习工具目的与方法2.确定获得洞察力的最佳来源3.采用结构化的学习方法4.建立学习计划附4《过去/现在/未来问题清单》“信息来源示意图”附5《结构化学习案例》附6《学习计划模板》自己反思/利益相关者调研得出急迫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一套专门的问题来引导你的调查解决你最需要学习什么借鉴结构化学习常见方法构思自己的学习方向借鉴“学习计划模板”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24确定获得洞察力的最佳来源——“信息来源示意图”25学习计划模板——结构化学习方法1.诊断你的STARS 组合行动26“角色转换”步骤三:根据实际情境调整策略工具目的与方法2.分析你的STARS 情境的挑战和机遇3.引领改变4.自我管理,奖励成功附7《诊断STARS 组合表》TOWS 模型附8《不同STARS 情境引领变革对比》自我情境领导确定你正面对的STARS 情境组合,并给予不同的优先顺序帮助你更好的认识STARS 情境的挑战和机遇五个情境、6个角度引领不同的改变明确自身需要的指导和支持;平衡STARS 中的挑战和偏好27使用STARS模型根据实际情境调整策略Start-up初创启动Turnaround整顿转向Accelerated growth加速增长Realignment重新组合Sustaining success保持成功28从“SWOT”到“TOWS”威胁Threats机会Opportunit-ie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29 STARS五种不同情境下的“引领改变”要点初创启动整顿转向加速增长重新组合维持成功1.组织学习判断你最需要学习和了解的是什么,应该从谁那里学习,怎样才能最好地学习关注于上级的目标和要求,内部同职能团队的标准;关注于技术性的学习(战略、市场、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