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机械伤害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20.02 KB
- 文档页数:4
机械制造产业工作者安全事故报告工时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报告编写日期:2022年8月5日报告单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报告对象:公司管理层、相关部门一、事故概述根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特向公司管理层、相关部门报告2022年7月份的安全事故情况。
自7月1日至7月31日的工时时间内,共发生3起安全事故,其中1起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员操作不慎和设备维护不当。
二、事故详细情况1. 事故一:日期:2022年7月5日时间:上午10点30分地点:一车间事故经过:在操作数控机床时,工人A未戴好安全帽,经过旁边的电磁搬运机时,不慎被掉落的金属零件击中头部。
造成工人A头部重伤,送医院抢救后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事故责任: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且未掌握安全操作流程。
2. 事故二:日期:2022年7月15日时间:下午2点15分地点:二车间事故经过:在维护机械设备时,工人B未断电就进行了清理工作,意外接触到高压电源。
工人B被电击后当场昏迷,及时送医院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
事故责任:操作人员未按规定进行设备维护前的断电操作,并未掌握设备维护的安全程序。
3. 事故三:日期:2022年7月21日时间:下午3点40分地点:三车间事故经过:在操作起重设备时,工人C未正确固定货物,导致货物从高处坠落,砸中旁边工人D的腿部。
工人D受伤后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无生命危险。
事故责任: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起重设备,未进行正确的货物固定。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缺乏安全意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不重视。
2. 不合规操作:部分工人对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程序不熟悉或敷衍了事,导致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3. 缺乏培训:在员工培训方面,公司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操作培训以及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
四、事故处理与改进措施1.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并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一、事故概况:2002年2月27日,在上海某基础公司总承包、某建设分承包公司分包的轨道交通某车站工程工地上,分承包单位进行桩基旋喷加固施工。
上午5时30分左右,1号桩机(井架式旋喷桩机)机操工王某,辅助工冯某、孙某三人在C8号旋喷桩桩基施工时,辅助工孙某发现桩机框架上部6米处油管接头漏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由地面爬至框架上部去排除油管漏油故障(桩机框架内径650×350)。
由于天雨湿滑,孙某爬上机架后不慎身体滑落框架内档,被正在提升的内压铁挤压受伤,事故发生后,地面施工人员立即爬上桩架将孙某救下,并送往医院急救,经抢救无效孙某于当日7时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辅工孙某在未停机的状态下,擅自爬上机架排除油管漏油故障,因天雨湿滑,身体滑落井架式桩机框架内档,被正在提升的动力头压铁挤压致死。
孙某违章操作,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机操工王某,作为C8号旋喷桩机的机长,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总承包单位对分承包单位日常安全监控不力,安全教育深度不够,并且对分承包单位施工超时作业未及时制止,对分承包队伍现场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3、主要原因分承包项目部对现场安全管理落实不力,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力,安全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未落实到实处;施工人员工作时间长(24小时分两班工作)造成施工人员身心疲劳、反应迟缓,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1、工程施工必须建立各级安全管理责任,施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应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的情况发生。
2、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不能仅仅放在口头,而应落到实处,要让每个施工从业人员都知道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纪律和各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3、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加强对施工危险源作业的监控,完善有关的安全防护设施。
4、施工现场应合理组织劳动,根据现场实际工作量的情况配置和安排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川西北气矿甲醇厂“7・16”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2010年7月16日17时15分,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甲醇厂在维修3号循环水轴流风机更换扇叶过程中,轴流风机突然启动,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轻伤。
一、事故发生经过2010年7月16日14:30左右,加工的螺栓到厂。
7月16日15:30,由钳工班长陈某带领6人上凉水塔顶作业,其中5人(陈某、马某某、陈某、刁某某、高某某)进入轴流风机风筒内作业,2人(胡某某、唐某某)在风筒外配合和监护。
同时,属地单位工程车间派出循环水岗操作员刘某到现场监护。
7月16日16:00,维修车间主任段某某到作业现场,组织风机扇叶安装作业。
7月16日16:50,开始进行遮雨罩安装工序。
7月16日16:50,属地监督刘某离开作业现场上厕所后回到操作值班室。
7月16日17:10,段某某通知厂调度室彭某,要求安排做试运风机准备。
7月16日17:11,彭某电话通知工程车间操作班要求做好试车准备。
操作工刘某接电话后向班长李某某汇报调度室通知准备试启风机。
7月16日17:15,两人共同到配电室,班长李某某合上3#轴流风机主空气开关QA,风机突然启动,发生事故。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经过事故调查技术组现场勘测分析,认定事故直接原因为:合闸按钮1SB2卡涩、粘连,未完全复位,处于导通状态,操作人员合上主空气开关QA后,合闸回路接通,接触器KM动作合闸,导致电机误启动。
(二)间接原因1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7月16日17时15分,当维修作业即将完成,在现场指挥的车间主任通知做启动试运准备,循环水操作人员接到指令后,在没有按《循环水装置轴流风机启运操作卡》规定程序与作业现场确认的情况下,违章合上配电室轴流风机主空气开关,由于操作平台就地控制箱失去控制作用,致使轴流风机误启动,造成人员伤亡。
2.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隐患排查有死角。
7月16日17时15分,当维修作业即将完成,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隐患排查有死角。
7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摘要:一、7 月份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概述二、事故案例一:某钢铁厂工人高温中暑死亡事件三、事故案例二: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四、事故案例三: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五、事故案例四:某矿山透水事故六、事故案例总结与启示正文:一、7 月份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概述在刚刚过去的7 月份,我国发生了多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事故涉及到的领域包括钢铁、化工、建筑和矿山等,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本文将选取四个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二、事故案例一:某钢铁厂工人高温中暑死亡事件7 月中旬,某钢铁厂一名工人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因中暑导致死亡。
这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在高温天气下对员工的保护措施不足,缺乏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
为避免类似事故发生,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劳动保护措施,确保员工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三、事故案例二:某化工厂爆炸事故7 月下旬,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伤。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生产过程中化学品泄漏引发的爆炸。
事故暴露出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善,对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不当。
化工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四、事故案例三: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7 月底,某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多名工人被埋。
事故原因为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完善,支架稳定性不足。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建筑工地务必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
五、事故案例四:某矿山透水事故7 月中旬,某矿山发生透水事故,多名矿工被困。
经过多日救援,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事故原因为矿山企业对矿井防水措施执行不力,导致透水事故。
矿山企业应加强矿井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防水措施,确保矿工安全。
六、事故案例总结与启示通过对以上四个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是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不重视,安全管理不到位。
为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防范事故于未然。
Others can make you a pair of super easy to wear shoes, but we have to walk the road by ourselves, and we have to bear everything in life.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7?21”车辆伤害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7?21”车辆伤害死亡事故调查组:《关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7?21”车辆伤害死亡事故调查报告的请示》(沪安事故调〔2018〕8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该事故调查报告。
请事故调查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落实对事故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并督促有关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018年10月18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7?21”车辆伤害死亡事故调查报告2018年7月21日21时左右,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车辆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上海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若干规定》(沪府规〔2018〕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市安全监管局会同市总工会、市公安局浦东新区分局组成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调查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综合分析等工作,查明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事故防范与整改措施建议。
经调查认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7?21”车辆伤害死亡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基本情况(一)事故相关单位基本情况1.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外高桥公司),住所: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洲海路3001号,法定代表人:王琦,经营范围:船舶、港口机械、钢结构件的设计制造修理等。
【精选】新疆泰昌浆粕分公司“7·20”机械伤害事故—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新疆泰昌浆粕分公司“7·20”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7月20日,新疆泰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浆粕分公司抄粕车间丙班班长廖文明在冲洗毛布回头辊上的杂物时,被卷入第三毛布回头辊中,导致多处骨折,内出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事故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死者廖文明作为丙班班长,忽视安全,对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到位,冒险进入危险场所,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未停机的情况下排队低头不语,擅自在三压压榨机下触摸毛布,使其卷入第三道毛布回头辊,是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的间接原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漏洞,未全面深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企业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车间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现场作业人员未能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制止;压榨作业区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毛布传送部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 页。
7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一、概述在7月份,发生了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些事故主要涉及电器设备故障、机械故障、操作失误、厂区火灾、化学泄漏、气体中毒、极端天气影响、交通意外、盗窃破坏、施工不慎、高空坠落、锅炉爆炸和压力容器爆炸等方面。
本文将对其中几起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二、典型事故案例1. 电器设备故障某市一家化工厂由于电器设备故障引发了火灾事故。
据调查,该厂的电器设备已经老化,但未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设备过热起火,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机械故障某机械制造企业由于机械故障引发了安全事故。
据报道,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台大型机械出现故障,导致机械部件失灵,砸伤了附近的操作人员,并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3. 操作失误某食品加工厂的操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引发了事故。
据调查,该工人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原料搅拌不均匀,引发了机器故障,造成了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4. 厂区火灾某服装厂在生产过程中引发了火灾事故。
据报道,该厂的生产车间存在易燃物品,加之工作人员未遵守安全规定,用火不当,导致火灾发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化学泄漏某化工厂由于化学泄漏引发了安全事故。
据调查,该厂的部分管道密封不严,导致有毒化学物质泄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
三、原因分析对于以上几起事故案例,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1. 设备维护不当: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生产效益,忽视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导致设备老化、故障率增加,从而引发事故。
2. 人员操作不规范:部分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意识,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从而引发事故。
3.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不明确,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无法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 应急处理能力不足:部分企业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救援措施,导致事故损失扩大。
化工厂7.20事故宣传报道摘要:一、事故概述1.事故发生时间2.事故地点3.事故类型4.事故影响二、事故原因1.初步调查结果2.可能的原因分析3.责任追究三、救援情况1.救援过程2.救援力量3.救援措施四、善后处理1.受损情况的评估2.受损区域的清理3.受损居民的安置和补偿4.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五、事故启示1.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2.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增强居民安全意识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正文:化工厂7.20 事故宣传报道2021 年7 月20 日,我国某地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起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部门正在全力进行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一、事故概述这起事故发生于2021 年7 月20 日,地点位于我国某地的化工厂。
事故类型为化学泄漏,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部分居民受到影响。
事故的具体原因和影响程度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二、事故原因据初步调查,事故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导致的。
具体原因还需等待事故调查组的进一步报告。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展开了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工作。
三、救援情况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救援机制。
救援力量包括消防、医疗、环保等多个部门,共计出动救援人员数百人。
救援措施主要包括:扑灭火源、疏散居民、救治伤员、控制泄漏物质的扩散等。
四、善后处理事故发生后,受损情况的评估工作已经展开。
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力量对受损区域进行清理,确保环境安全。
同时,受损居民的安置和补偿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事故启示这起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加强化工厂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迅速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8.21安全事故警示简报
根据你的要求,我将提供有关8.21安全事故警示的简报。
8月21日发生的安全事故警示简报如下:
1. 事故概况,8月21日,在工厂生产车间发生了一起机械设
备故障事故。
事故导致了一名工人受伤,经紧急处理后已得到妥善
治疗。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2. 事故影响,该事故导致了生产线的停工,造成了生产计划的
延误。
同时,工人受伤也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产生了影响。
3. 处理措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受伤工人进行紧急救治,
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和清理。
同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
4. 教训总结,事故发生后,我们将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后续措施,对事故原因展开深入调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总的来说,这起事故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设备和工人的安全管理,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希望通过这次事故的教训,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月份安全生产事故七月份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七月份期间发生的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意外事件。
这些事故可能由于人为疏忽、设备故障、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引起。
在七月份内,许多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首先是一家化工厂的事故。
由于操作员没有正确操作设备,导致设备发生泄漏,并引发了一起火灾。
由于没有及时控制火势,火灾扩散,并造成了一人死亡和多人受伤。
事后调查发现,该厂长期存在安全隐患,并未对员工进行充分安全培训,也没有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
这个案例让人们意识到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是一家建筑公司的事故。
该公司正在进行高楼施工,然而在一天的工作中,一台起重机倒塌,导致多人受伤。
调查发现,起重机的维护不当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公司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起重机设备,也没有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
这起事故引起了人们对建筑行业安全问题的关注。
另外还有一起采矿事故。
在一家煤矿里,一次爆炸导致了多人死亡和失踪。
初步调查显示,爆炸是由于煤气积聚引起的。
然而,煤矿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防止煤气积聚,并且对员工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
这个事故引发了人们对煤矿安全管理和监督的关注。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安全生产事故对员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影响。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
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定,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共同维护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7·21”机械伤害事故
2004年7月21日14时40分左右,某石油管理局准东勘探开发公司技术作业公司石西油田项目经理部修井八队在石西油田石南SN2703井进行检泵作业后清洗抽油机时,工作人员被挤在抽油机驴头和爬梯之间,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成立于1993年的技术作业公司是该局准东勘探开发公司下属的一个副处级单位,主要从事油田油水井小修、大修工程施工、试油工程施工、采油工艺技术服务、增产增注施工等工程技术服务。
石西陆梁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管理在石西和陆梁油田作业的两支修井队,其中之一就是修井八队。
2004年7月21日,修井8队完成石西油田石南SN2703井检泵作业任务后,对作业现场和抽油机正在进行清理,准备交井。
10时,对抽油机进行清洗。
11时30分,SN2703井抽油机起抽。
午饭后,当班工人对抽油机支架进行清洗工作,班长孙某(外雇工)在没有停止抽油机工作的情况下,直接从抽油机爬梯往上爬,当爬到中途时,抽油机的驴头正好运行到下死点,孙某被挤在抽油机驴头和爬梯之间。
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停止抽油机,并将孙某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