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8
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研究(全文)摘要:本文开展了博罗县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其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地类构成等进行了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博罗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49945.75hm2,乔木蓄积量达8688084m3,森林覆盖率达55.27%。
全县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变化较大,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稳步健康增长的态势。
部分森林质量仍较低,需要加强相关森林质量提升工作,科学规划,推动现代林业转型升级,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关键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广东博罗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由法国顾尔诺最先提出,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为满足森林经营、经营方案编制、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20世纪初,芬兰、挪威以及瑞典率先开展国家森林资源调查。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最早于1950年开展,1958年除部分省份边远林区、各主要林区边缘地区及小片分散的森林外,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基本完成。
1982年,我国正式将森林资源调查分为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规划设计调查和作业设计调查。
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有效地对森林经营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明确林业各项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为林业企事业单位制定森林经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和环境计划、政策等提供必要的依据,有利于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随着“3S”技术成为我国林业发展领域核心技术,广东省于2021年、2021年先后完成第三次、第四次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博罗县隶属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中东部,自秦汉至今都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县域。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森林资源管理调整,这给博罗县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带来机遇和挑战。
本文基于博罗县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发挥数字技术的管理作用,分析博罗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以期为博罗县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以及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系统点定位与样木测量黄鑫1,唐启发2(1.贵州省施秉县林业局,贵州施秉556200;2.贵州省黔东南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凯里556000)摘要就系统点定位与样木测量的相关理论,并结合自身在山区进行大量二调系统点调查的实践,试探性地提出把GPS 和罗盘仪结合起来,以GPS 坐标点作特征点并综合测量学的引测、交会技术和借助卡西欧工程计算器的编程功能,以解决二调系统点调查的实践中出现GPS 难于定位,无法定位、罗盘仪难于架设,无法架设、皮尺难于丈量,无法丈量以及远距离难于目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关键词GPS ;罗盘仪;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1-75-03作者简介黄鑫(1974-),男,苗族,贵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营造林规划设计、造林检查验与园林设计及施工工作。
收稿日期2012-01-031目前山区二调系统点定位与样木测量存在的问题黔岭山区,由于特殊的地貌,复杂的地形和林相,使GPS 、罗盘仪的定位和引测,以及皮尺的丈量与目测判断地类和断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无法进行作业。
如:(1)在郁闭度0.4以下的有疏林地中,GPS 可以定位,但信号极不稳定,方位指针在不停的跳动,难于找到满意的样圆中心点。
(2)在郁闭度0.4以上的有林地,或切割350m 以上的谷地,GPS 无法定位,甚至失去卫星信号。
(3)在灌木层高达1.5m ,盖度达0.6以上,或其坡度在28ʎ以上35ʎ以下的缓急坡,或两者皆具的有疏林地,用罗盘仪测定样木平均高和用皮尺丈量对样木进行判定,难度相当大。
(4)还有以上几种林相和地形交叉出现的情况,调查起来更加困难。
(5)目测样地距离超过1000m ,目测地类和断面也存在相当的难度。
2解决办法及实例笔者分析地理坐标的来源、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换算关系、坐标增量的叠加原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以及GPS 的定位原理和4500卡西欧工程计算器的编程技巧,并综合测量学的引测和交会技术,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可执行计算器程序,并以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实验实验报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1.系统概述1.1系统背景:森林资源信息是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紧密相关的营林技术措施、方针政策等信息。
森林具有生长、消亡和再生长的能力,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枯损和人为生产活动的开展,森林资源时刻都在变化;再加上森林资源分布广,生产周期长、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难度很大,效率也十分地下,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权限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资源档案。
为调整我县林业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1.2设计目标根据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利用关系数据模型,可视化技术,面向对象的方法以GIS技术,对系统进行了数据设计及功能设计,建立系统框架,完成了结构设计。
并选择二类调查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实际建立工作,最终Powebuilder与SQLServer完成了计算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实现系统主要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属性信息管理功能。
1.3运行环境多媒体计算机Intel Pentium 4 或 100%的兼CPU1 GB以上的内存(RAM)Microsoft Windows XP2.系统分析与设计2.1 系统功能需求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将数据经过系统整理好输入到信息系统中。
2.数据的存储:管理中的大量数据处理经过共享而且需要多次使用。
这就要就求将大量的数据存储起来,一般这些数据被保存在外部存储介质中,以便需要随时进行存取和更新。
3.数据的加工处理:数据的加工处理是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都需要进行加工处理,才能产生有用的信息。
也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方便后续的管理。
4.数据传输:为了把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子系统传送到另一子系统,或者在信息系统内部进行数据的处理都涉及到数据的传输问题。
此次关于重庆市某县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由林科院牵头,某科技大学和*****大学合作承包。
现就此项目学习到的几点总结如下。
1.项目的流程1)室内小班区划此区划主要是区分出林地与非林地以及林地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类)。
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简单的从影像图的色彩去区划是不够的。
室内到底能不能从颜色上就区分出不同的地类不同的树种?在室内小班区划人员开始工作之前,是应该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培训的,小班应该画多大、如何从地形上去割画小班,尤其是怎样从颜色和地形上去确定地类!所以自己还是要看一些gis相关的书籍。
不同地类在遥感影像上的色彩以及不同波段对不同地类的反应。
2)小班地类的实地核查这个需要相对的林业知识,打样方、确定地类、优势树种、胸径、树高、填写小班卡片。
在我跑外业的过程中,从牟老师教的打样方(以一棵树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6m的圆,统计圆内树种的胸径)可以知道地类和优势树种。
当然,这是相对专业的林学知识。
小班卡片的填写,要注意在纸面上的逻辑性。
如树高一般比胸径小1到2cm。
确定树年龄(这里指马尾松),可以数他的枝丫的级数,也可以数年轮。
实地调查要多取相应小班的照片,便于以后室内小班卡片的填写。
这里自己需要补充的知识有地类的划分、不同地类在地形图上的标识、林地类型。
平方米、公顷的实地概念。
3)室内数据库的建立和林地规划除需要录入小班卡片外,还需要?2.遇到的问题1)图纸上对道路的突出不明显,不便于外业实地定位。
高速公路应该用双线突出,有的道路有移位,如黄水万胜坝的道路。
2)在小班区划中,以我目前的水平,仅仅从颜色去区划是不准的。
在实地调查中,山的上面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山的下面是落叶阔叶林,这样的是要划开的,但仅仅从颜色上是没法区分的。
而有的落叶阔叶林在图上的颜色接近耕地的颜色,如黄水的万胜坝,所以外业调查需再次区划相关小班。
3)责任心。
3.其他1)黄水的林地类型非常复杂。
阔叶林非常多,但同时针叶林中的柳杉也比较多。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实验报告Mapgis K9 空间检查应用姓名:罗丽学号:201114030110实验目的:(1)掌握Mapgis软件的基本功能;(2)掌握Mapgis显示和编辑空间数据的方法和基本操作;(3)掌握Mapgis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方法;(4)掌握Mapgis定位、浏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功能;(5)掌握Mapgis数据创建和组织的方法;(6)培养使用AMapgis二类调查软件进行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功能说明现有一组土地管理数据零星地物.wt、行政区界线.wl、地类图斑.wp、行政区.wp。
要求:零星地物点没有重叠,点必须在行政区范围内;对行政区界线进行特性检查,无重叠、无悬挂、无自相交,清除微短线等;对区进行特性检查,无重叠、无缝隙、无非法区等,行政区必须被界线完全覆盖;地类图斑必须完全包含在行政区内。
实验步骤:将所有数据添加到系统中。
图(1)空间检查(一)(一)点要素检查1.选择“零星地物.wt”,相应点要素检查被激活。
在点特征检查中勾选“重叠点检查”,检查是否有重叠点;在点区检查中勾选“点必须在区内部”,点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添加”,选择“行政区.wp ”,检查地物点是否在行政区内。
图(2)添加行政区文件图(3)空间检查(二)2.设置完成后,在数据检查项窗口中提示两项检查等待执行,点击“执行”,开始进行属性检查,提示检查结果。
图(4)点要素检查结果(一)3. 在数据检查结果视窗中查看详细结果,提示2个重叠点,1个点未在区内部。
图(5)点要素检查结果(二)双击数据检查结果视窗中的要素类节点,“零星地物.wt”被加载到工作空间视图中。
将视图切换到地图视图中,双击“重叠点检查”错误ID节点,地图视图中高亮显示错误图元。
图(6)查看重叠点错误双击“点必须在区内部”错误ID节点,“行政区.wp”被加载到工作空间中,地图视图中高亮显示错误的图元。
图(7)查看点在区内部检查错误4. 对错误进行修改。
实验报告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1.系统概述
1.1系统背景:
森林资源信息是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紧密相关的营林技术措施、方针政策等信息。
森林具有生长、消亡和再生长的能力,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枯损和人为生产活动的开展,森林资源时刻都在变化;再加上森林资源分布广,生产周期长、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难度很大,效率也十分地下,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权限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资源档案。
为调整我县林业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1.2设计目标
根据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利用关系数据模型,可视化技术,面向对象的方法以GIS技术,对系统进行了数据设计及功能设计,建立系统框架,完成了结构设计。
并选择二类调查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实际建立工作,最终Powebuilder与SQLServer完成了计算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实现系统主要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属性信息管理功能。
1.3运行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
Intel Pentium 4 或 100%的兼CPU
1 GB以上的内存(RAM)
Microsoft Windows XP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将数据通过系统整理好输入到信息系统中。
2.数据的存储:管理中的大量数据处理通过共享并且需要多次使用。
这就要
就求将大量的数据存储起来,通常这些数据被保存在外部存储介质中,以便需要随时进行存取和更新。
3.数据的加工处理:数据的加工处理是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进入信息
系统的数据,都需要进行加工处理,才能产生有用的信息。
也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方便后续的管理。
4.数据传输:为了把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子系统传送到另一子系统,或者在信
息系统内部进行数据的处理都涉及到数据的传输问题。
5.数据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计算机传输即以计算机为
中心,通过通信线路与其近、远程终端连接、形成联机系统或通过通信线路将微小型等计算机联网。
6.信息输出:信息系统输出功能的完善与否,输出与格式只管方便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使用效果和信息系统效能发挥。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功能结构
2.2.2 模块功能描述 1.主界面菜单功能:
在主界面用户将鼠标移到菜单上的项,会弹出该项的子项,单击一项,便可以弹出相应的窗口执行相应的动作。
2.数据录入功能:
用户可以自己输入东南县2011表中所有的字段,也可以填写部分。
关键字为该表的主键,必填。
其他的字段也有约束,程序已经实现表单验证功能,一旦用户输入不符合预定的要求,系统将向用户发出警告,并把光标跳转到错误处,提示用户再修改。
3.维护功能:
维护数据的稳定。
4.查询功能:
用户在查询条件栏中需要通过下拉框需要查询的列,查询操作符,再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值,程序会自动合成一个查询表达式,并通过这个查询表达式从数据库中检索那一部分数据显示在DataWindow中。
5.统计输出功能:
打开此模块,将会由统计的数据显示出。
6.帮助功能:
对于系统功能即操作的介绍。
2.2.3 数据描述
此次二类调查需要的数据主要有这些:
3.系统实现
3.1 开发工具
PowerBuilder:PowerBuilder美国Sybase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快速开发工具,是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下,基于Windows3.x、Windows95和WindowsNT的一个集成化开发工具。
它包含一个直观的图形界面和可扩展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PowerScript,提供与当前流行的大型数据库的接口,并通过ODBC与单机数据库相连。
SQLServer2008:SQL Server 2008 在Microsoft的数据平台上发布,可以组织管理任何数据。
可以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
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搜索、同步、报告和分析之类的操作。
数据可以存储在各种设备上,从数据中心最大的服务器一直到桌面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它都可以控制数据而不用管数据存储在哪里。
3.2 数据库的建立
在SQLServer中新建一个用户数据库与登录账号,将东南县2011表中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
在PowerBuilder中新建项目,并将PowerBuilder连接到数据库中。
3.3 主程序的实现
3.3.1数据录入
在PowerBuilder中创建应用,进行相应的窗口设置:首先在PowerBuilder 下创建FM的应用,添加窗口、菜单、表格等PB Object,再添加上StaticText 控件,进行相应的设置之后,基本的窗口应用即完成。
3.3.2 报表统计
新建窗口,添加ListBox,加入需要统计的表格。
添加相应的统计函数:
GetNumber等,使当程序运行时,即可完成相关的统计工作。
3.3.4 帮助/说明
通过连接将帮助窗口连接到菜单“帮助”下,是程序运行时单击“帮助”即可跳出帮助窗口,提供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