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182.14 KB
- 文档页数:16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1/2 + 1/3(2)3/4 1/6答案:(1)1/2 + 1/3 = 5/6(2)3/4 1/6 = 7/122. 应用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答案:1/4块蛋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制作表格》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调整行和列等。
2. 让学生学会在表格中输入和编辑数据,包括文本、数字和公式等。
3. 让学生了解表格的格式设置,包括字体、颜色、边框等。
4.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
2. 在表格中输入和编辑数据。
3. 表格的格式设置。
4. 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格式设置。
2. 教学难点:表格的格式设置,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
2.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操作过程。
3.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Excel表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操作:讲解如何插入、删除表格,调整行和列。
3. 数据输入与编辑:讲解如何在表格中输入数据,编辑文本、数字和公式。
4. 格式设置:讲解如何设置表格的字体、颜色、边框等。
5. 实际操作练习: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任务完成评价:对学生在实际操作练习中完成的任务进行检查,评价学生的操作熟练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对拓展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详细操作步骤和示例的课件,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2. 练习素材:准备一些实际操作的练习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3.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表引言公开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参与观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是公开课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细致规划和安排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表。
一、教学目标1. 明确教学目标:公开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并具体,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设定。
例如,通过这节公开课,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特定知识点,提高某一特定技能,本文的目标是降低语言争议中的冲突,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2. 设定预期结果: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通过问答、测验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
二、教学内容1. 确定教材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材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解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拆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或主题,以便有序地进行教学。
分解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适当的启发性问题、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争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互动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的有效传递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加强教学效果。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音频等,来展示和说明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测验、作业、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的表格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会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会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学会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评价:
和自己比,这节课我能拿个“”
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很好
□
好
□
待改进
□
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好
□
好
□
待改进
□
乐于与同伴合作很好
□好
□
待改进
□
形成性评价
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大胆、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乐于参与小组的讨论、交流,逐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形成性练习题中的基础题完成得较好,准确率达到90%以上,能力差些的学生还是无法在进位的时候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