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 格式:pdf
- 大小:420.50 KB
- 文档页数:19
2019婚姻家庭调查报告范文5篇2019婚姻家庭调查报告范文(一)婚姻家庭是社会和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目前的婚姻家庭状况,中国妇联发起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通过全国10余个省区市地区的数万份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为婚姻家庭幸福寻找更多方法。
平均结婚年龄有下降趋势婚前同居成常态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四分之三的男性在25至34岁之间结婚,超过九成的女性在30岁之前结婚。
其中,70后比其他代际结婚时间更晚,平均结婚年龄在29.6岁,60后、80后及90后的平均结婚年龄依次是26.3岁、26.2岁、24.3岁。
报告显示,婚姻缔结模式中,身边熟人介绍的方式达到54.3%,相对于60后和70后而言,80及90后通过新型互联网社交工具相识的比例日益提升,且成功率达到10.2%,是60后通过社交网络等方式缔结婚姻成功率的十倍以上。
情感专家社会学博士李松:60年代出生的人,重视的是过平淡的生活。
70年代的比较注重经营夫妻关系,80后比较浪漫,90后比较自我为中心。
中国社会随着年代变迁,男女关系态度比较大的转变,跟初恋结合60后占到70%。
在持续一年的调查中,86.5%以上的受访者与配偶在婚前恋爱时间为半年至一年,60后的初恋情结比较明显,而70、80、90后被访者中,受观念的影响,婚前同居比例也在逐年提升,70后有44.4%的婚前同居者,80后和90后的比例分别为59.6%和57.8%。
与此同时,80、90后的婚姻半径明显超越了地域限制,受访者和配偶在同一城市出生的比例仅占到45.5%左右,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跟同城市以外的人结婚。
情感专家婚姻律师陈旭:由于经济条件相对发达了,坐飞机坐高铁都方便了,所以异地恋已经没有地域障碍了。
结婚要素中有车有房需求仅占15.3% 责任感和情绪控制能力更为重要在《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中显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仍然凸显,受访者从男女两性在婚姻中的角角色期待来看,女方承担大部分家务,而男方承担大部分消费的观念相对凸出。
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重要指标即个体总户数,个体就业总人数,城镇个体就业人数,乡村个体就业人数等,把握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北京市个体总户数指标分析(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 (3)一、北京市个体总户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个体总户数现状统计 (3)三、北京市个体总户数占全国个体总户数比重统计 (3)四、北京市个体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北京市个体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个体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个体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北京市个体总户数同全国个体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指标分析(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 (7)一、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占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同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 (11)一、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同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 (15)一、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15)二、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15)三、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占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比重统计 (15)四、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同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北京市个体(按工商登记注册)就业人数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北京市个体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个体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表4:北京市个体总户数占全国个体总户数比重统计表 (3)表5:北京市个体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北京市个体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个体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个体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北京市个体总户数同全国个体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占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同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北京市个体就业总人数同全国个体就业总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11)表21: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北京市城镇个体就业人数同全国城镇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8: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占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15)表29: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北京市乡村个体就业人数同全国乡村个体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
中国结婚登记人数、离婚登记人数及结婚率逐年下降主要原因分析2019年1月19日上午,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介绍,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
对比历年数据发现,这是近十年来,结婚数量首次低于千万对。
2010-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数量统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0-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数据统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0-2019年全国离婚登记数据统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公布的2019离婚数据有待更新)从具体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补发结婚证和离婚证书403.4万对。
王金华表示,2019年的结婚率和离婚率尚在统计当中,以正式公布数据为准。
他强调,不能将“离结比”等同于“离婚率”。
中国的离婚率统计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具体统计办法是:某年的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某年的平均人口数×1000‰。
2018 年全国结婚率和离婚率回顾: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婚庆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发展前景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649 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 1114 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 万对,比上年下降 4.6%,其中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 4.8 万对。
结婚率为7.3‰,比上年降低 0.4 个千分点。
2018 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 446.1 万对,比上年增长 2.0%,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 381.2 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 64.9万对。
离婚率为 3.2‰,与上年持平。
2014-2018 年全国结婚率统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4-2018 年全国离婚率统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 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近几年中国结婚率逐年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适婚人口总数下降。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的结婚率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国的结婚率状况,本报告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结婚率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民政部以及各省市统计局等官方机构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婚姻登记数据等。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2)数据转换:将部分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形式,如将年龄、学历等分类变量转换为数值变量。
(3)数据汇总: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各年龄段、学历、地区等分组数据的结婚率。
三、结婚率现状分析1. 婚姻登记数量近年来,我国婚姻登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数量为947.1万对,较2018年下降6.5%。
这一趋势在2019年尤为明显,下降幅度达到6.6%。
2. 婚龄结构从婚龄结构来看,我国结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20-30岁年龄段结婚人数占总结婚人数的58.7%。
这一年龄段结婚人数的占比逐年上升,说明晚婚现象日益普遍。
3. 婚姻登记地区分布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婚姻登记数量呈现东多西少、城乡差异明显的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婚姻登记数量较多,而西部地区婚姻登记数量较少。
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结婚率普遍低于城市地区。
4. 婚姻登记性别比例从性别比例来看,我国婚姻登记性别比例失衡现象仍然存在。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性别比为102.6,即每100名女性对应102.6名男性。
这一比例在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四、结婚率影响因素分析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结婚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成本的上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口数据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了解我国人口结构、预测人口发展趋势、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男女人口大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安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
数据涵盖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时间范围为2010年至2020年。
2. 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男女人口数据的统计,分析我国男女人口比例、年龄结构、城乡分布等基本情况。
(2)趋势分析: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男女人口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
(3)相关性分析:运用相关系数分析,探究男女人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数据分析结果1. 男女人口比例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7:1,即每100名女性对应107名男性。
这一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但部分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在广东省,男女人口比例为1.14:1;而在上海市,这一比例为1.06:1。
2. 年龄结构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男女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
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而15-59岁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则呈下降趋势。
具体来说,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口比例为13.26%,到2020年上升至18.70%;而15-59岁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则从2010年的70.14%下降至2020年的63.35%。
3. 城乡分布我国男女人口在城乡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农村地区男性人口比例高于城市地区,而城市地区女性人口比例高于农村地区。
这可能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分配等因素有关。
4. 出生率与死亡率近年来,我国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则相对稳定。
2010年,我国出生率为12.37‰,到2020年下降至8.52‰。
北京婚姻调查报告北京婚姻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北京的婚姻状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通过一项关于北京婚姻的调查报告,探讨北京婚姻的现状和趋势。
一、婚龄延长现象调查显示,北京的婚龄呈现出明显的延长趋势。
过去,大多数人在二十多岁便步入婚姻的殿堂,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推迟婚姻。
这一现象可以归因于多种原因。
首先,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事业发展,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
其次,经济压力也是推迟婚姻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高房价和生活成本使得很多年轻人难以承担婚姻带来的经济负担。
最后,价值观的变化也是延迟婚姻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由和个人发展,不愿意过早地束缚自己。
二、婚姻观念的变化调查还发现,北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
过去,婚姻被视为一种传统的家庭制度,人们更加注重家庭的稳定和传承。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婚姻的平等和自由。
婚姻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交易,而是一个伴侣关系,强调双方的平等和共同成长。
此外,性别角色的转变也对婚姻观念产生了影响。
女性在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性上的提升,使得她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和幸福感,不再把婚姻视为唯一的人生目标。
三、婚姻质量的挑战尽管北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但婚姻质量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调查显示,婚姻中的沟通问题是导致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夫妻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此外,经济压力也是导致婚姻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使得很多夫妻陷入经济困境,增加了婚姻的压力。
最后,家庭角色的转变也对婚姻质量产生了影响。
在传统观念下,男性通常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女性则负责家庭的照顾和教育。
然而,现代社会中,男女角色的转变使得夫妻之间的责任和角色分配变得复杂,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
四、婚姻的未来趋势尽管婚姻面临一些挑战,但调查显示,大多数北京人仍然看好婚姻的未来。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从古至今,婚姻家庭一直是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姻家庭的状况也在不断变化着。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婚姻家庭状况,本文将通过调查数据来详细分析当前的情况,并提出一些有助于促进婚姻家庭稳定发展的建议。
一、婚姻基本状态1. 结婚率和离婚率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结婚率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
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600万,相较于2018年减少了2%。
与此相对应,离婚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2019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400万,较2018年增加了5%。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晚婚或者不结婚,也有一部分夫妻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离婚。
2. 婚龄、婚恋观念和经济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的平均结婚年龄逐渐上升。
很多人选择晚婚或推迟结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变化,追求个人事业和自由的观念逐渐盛行,年轻人更倾向于建立稳定的经济基础后再考虑结婚。
其次,经济压力也是影响婚姻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房价高涨和生活成本的压力使得很多年轻人无法承担起婚姻和家庭的责任。
二、家庭结构和子女教育1. 家庭结构多样化现代中国的家庭结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核心家庭外,更多的人选择了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和同性伴侣家庭。
这种多样化的家庭结构给家庭成员带来了不同的责任和挑战,但也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尊重。
2. 子女教育的重视近年来,中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兴趣发展,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此外,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婚姻家庭问题与挑战1. 婚前教育与婚姻稳定调查发现,婚前教育在婚姻的稳定和幸福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婚前教育可以帮助夫妻了解婚姻的现实情况和责任,提前沟通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婚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因此,推广婚前教育对于维护婚姻稳定非常重要。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了解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满意度,以及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开展了一项针对该品牌产品的调查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整体满意度、购买意愿以及品牌忠诚度。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设计了三个部分:基本信息收集、产品满意度调查和购买意愿调查。
2. 样本选择样本选择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收集有效问卷200份。
样本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
3. 数据收集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1. 基本信息分析样本中男性占比55%,女性占比45%。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占比70%。
职业分布较为广泛,其中白领阶层占比最高,达到40%。
消费水平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占比60%。
2. 产品满意度调查(1)整体满意度通过对产品外观、性能、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分,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满意度评分为4.2(满分5分),说明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评价较高。
(2)各维度满意度分析- 外观满意度评分为4.3分,表明消费者对产品的外观设计较为满意。
- 性能满意度评分为4.1分,说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表现较为满意。
- 质量满意度评分为4.4分,显示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信心较强。
- 价格满意度评分为3.8分,表明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接受度较高。
- 售后服务满意度评分为4.0分,说明消费者对产品的售后服务较为满意。
3. 购买意愿调查在购买意愿调查中,有70%的消费者表示在未来一年内会考虑购买该品牌产品,其中40%的消费者表示会立即购买。
4. 品牌忠诚度分析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过该品牌产品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消费者表示对品牌忠诚,其中35%的消费者表示会一直购买该品牌产品。
2017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1月5日目录【一】调查背景 (2)【二】调查对象 (4)1. 性别构成 (5)2. 年龄构成 (6)3. 学历构成 (7)4. 婚姻状况 (8)【三】调查结果 (9)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改变了单身人士的婚恋观 (9)2. 90后择偶关键词:独立、享乐、现实 (14)3. 中国人的初恋大大提早,28%的90后初恋发生在初中或更小 (17)4. 仅38.9%的单身人士觉得自己很幸福或比较幸福 (18)5. 家庭、健康和婚姻是中国人幸福的三大支柱 (19)6. 68%的裸婚人士过得很幸福 (20)7. 闪婚闪离现象普遍存在 (21)8. 女性追求经济型婚姻,男性追求传宗接代型婚姻 (23)9. 46.7%的女性认为应该由男方全款买房或男方付首付 (24)10. 四成男性不愿在自己出资的房产上加女方名字,四成女性会提出此要求.. 2511. 近一半的人隐忍家庭暴力的发生,因各种缘故接着并不幸福的生活 (26)12. 女人因离婚率太高恐婚,男人因可怕失去自由恐婚 (27)13. 六成的人情愿同意婚前辅导,90后更情愿同意婚前辅导 (28)14. 男性择偶—感情投入、容貌外表,女性择偶—感情投入、经济条件 (30)15. 男性28-30岁,女性25-27岁依旧是结婚的最正确年龄 (31)16. 男性比女性更加认同婚恋网站这一择偶方式 (33)2017年中国人婚恋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在“后相亲时代”的中国,多元化的相亲形式,折射出国人婚恋观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态度也有截然不同的改变,2017年8月最高法院颁布《婚姻法解释(三)》,重点针对婚前贷款买房、夫妻之间赠与房产等争议较大的问题作出解释,更是改变了单身男女的婚恋观,婚恋问题进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个人私密,而成为关系民生的大事。
依照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146.6万对,2017年至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131万对,2017年离婚对数比2017年同期增长11.9%。
中国结婚登记数量、初婚人数、再婚人数、离婚人数及离婚率分析随着我国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成本和压力增加,以及结婚意愿的降低,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已经连续六年下滑。
2019年中国结婚登记数量为927.32万对,较上年减少86.62万对,其中内地居民登记结婚数量为922.39万对,涉外及港澳台居民结婚登记数量为4.94万对。
河南省和往年一样,在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中,依旧牢牢占据TOP1的位置,2019年河南省结婚登记数量为76.45万对;广东、四川、江苏、安徽四省也紧随其后,同样对结婚数贡献极大,2019年广东、四川、江苏、安徽结婚登记数量分别是67.45、61.32、56.94、54.16万对。
随着初婚年龄的推迟,全国的“剩男剩女”也多了起来。
回顾近几年,全国各地初婚人数都在减少,初婚年龄也在日益升高,2019年中国初婚人数为1398.71万人,较上年减少199.96万人,同比下降12.51%。
2019年我国初婚登记人数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别为: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安徽、山东、湖北、贵州、河北、湖南。
其中河南初婚登记数量最多,共计120.45万人,占全国初婚人数的8.61%;其次广东、四川初婚登记数量分别为114.35、88.53万人,占全国初婚人数的8.18%、6.33%。
作为婚姻状况的一个非常规指标,再婚登记人数的增加,从侧面表明大家开始重视婚姻质量及婚姻自由。
我国再婚人数已经连续六年增长,2019年中国再婚人数为455.94万人,较上年增加26.72万人,同比增长6.23%。
2019年我国再婚登记人数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别为:山东、四川、河南、江苏、河北、安徽、湖南、广东、辽宁、云南。
其中山东再婚登记数量最多,共计34.24万人,占全国再婚人数的7.51%;其次四川、河南再婚登记数量分别为34.12、32.44万人,占全国再婚人数的7.48%、7.11%。
近年来,中国结婚率不断下降而离婚率持续走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婚姻调查报告1. 引言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婚姻状况不仅与个体的生活幸福感有关,还与社会稳定和家庭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为了解当前北京地区的婚姻状况和问题,本次调查报告对北京地区的婚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 调查方法本次婚姻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居住在北京地区的已婚夫妇,我们共收集了300份有效问卷数据。
3. 调查结果3.1 婚姻持续时间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夫妻婚姻持续时间普遍较长。
其中,持续时间在1年以下的占比为10%,1-5年的占比为20%,5-10年的占比为30%,10年以上的占比为40%。
3.2 婚姻满意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夫妇对婚姻感到满意。
其中,80%的夫妇表示婚姻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15%的夫妇表示婚姻一般,只有5%的夫妇对婚姻比较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3.3 婚姻问题在调查中,我们还询问了夫妇们面临的婚姻问题。
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夫妇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沟通不畅:25%的夫妇表示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这使得夫妇之间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财务压力:20%的夫妇表示婚姻中存在财务压力,经济问题成为婚姻稳定的障碍。
•平衡工作和家庭:15%的夫妇觉得自己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无法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的需要。
•子女教育:10%的夫妇关注子女教育问题,他们在如何教育孩子上存在分歧。
3.4 婚姻支持对于婚姻问题,夫妇们寻求的主要支持方式包括:•家人支持:40%的夫妇表示他们会寻求家人的帮助和支持来解决婚姻问题。
•朋友支持:30%的夫妇会向朋友寻求婚姻问题的建议和支持。
•婚姻咨询:20%的夫妇愿意寻求婚姻咨询师的帮助和建议。
•自我调节:10%的夫妇更倾向于自己解决婚姻问题,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善婚姻关系。
4.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大部分北京夫妇对婚姻持续时间较长且满意度较高,婚姻状况较为稳定。
1990年普查:北京市人口的婚姻状况顾鉴塘【期刊名称】《人口与经济》【年(卷),期】1991(000)006【摘要】<正> 北京市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提供了全市86.42万15岁以上人口分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婚姻状况资料。
本文拟利用这一资料,并结合1982年第三次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婚姻状况的性别构成 1990年普查结果显示,与1982年相比,两个普查年度间,全市在未婚与有配偶状况方面差距较为悬殊。
未婚比大大降低,有偶比迅速上升,是1990年全市人口在婚姻状况方面的一个明显特点。
其中未婚状况,1990年较1982年下降8.86个百分点,女性未婚状况,两者差距达10.12个百分点。
有偶状况的相差更进一步反映了两者距离扩大的趋势:1990年较之1982年升高了9.29个百分点,其中女性上升的百分点为10.5,幅度之大足以引人注目。
【总页数】10页(P20-28,48)【作者】顾鉴塘【作者单位】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相关文献】1.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纯;易成栋;宋彦2.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差异测度方法探究——基于北京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梁海艳;3.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变化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孙鹃娟4.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差异测度方法探究——基于北京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梁海艳5.我国老年人口婚姻状况分析——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J], 余盼;熊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初婚人员数量,再婚人员数量,离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初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同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再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同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11)
一、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11)
二、全国离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占全国离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国离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国离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同全国离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图表目录
表1: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
表2: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初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
表6: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同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2: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再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
表13: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同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
长%)10表17: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同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国离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占全国离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11)
表21: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国离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
表24:全国离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北京市离婚人员数量同全国离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