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扩展压缩语段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0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们学习了扩展语句,就要知道既然有扩展,就会有压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压缩语段,如何去进行语段的压缩。
二、复习预习回顾扩展语句的具体做法:1、内容要前后衔接自然,连贯有序。
2、感情色彩一致,语境统一。
3、语言形式符合要求。
了解压缩语段:“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三种语段:1、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
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如有的中心句即是语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就可以了。
3、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
对于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
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
考点/易错点各类方法的综合运用知识点2压缩语段常见题型1.概括主要意思2.提取关键词语3.续写总结句4.为某个概念下定义5.揭示寓言的寓意6.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压缩语段的对象压缩对象一般是科技信息含量高或文化内涵丰富的各种文字材料。
压缩语段的形式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往往有字数的限定。
一、扩展语句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掌握程度。
二、压缩语段1. 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教学内容(1)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进行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缩语段的掌握程度。
三、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进行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的掌握程度。
四、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进行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第一章:扩展语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的定义与作用。
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添枝加叶、深入挖掘、合理想象。
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
1.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扩展语句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扩展。
第二章:压缩语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压缩语段的定义与作用。
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2.3 教学步骤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压缩语段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缩。
第三章: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技巧。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
3.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先压缩后扩展,或先扩展后压缩。
结合实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3.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结合了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结合。
第四章:高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解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相应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近年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讲解针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类型;掌握解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解题的方法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掌握解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解题的方法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考点解析“扩展语句〞是近年新增的高考内容。
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二、表达方式方面的要求:表达方式上的要求,是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来扩展语句。
例如:将“燕子飞翔〞扩展。
1、用记叙的方式扩展。
〔其特点是,介绍事物的概况,无细节描写。
〕在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闷热,觅食的燕子,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在低空飞翔着。
2、用描写的方式扩展。
〔其特点是,能反映出事物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
天空象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彩地垂着头。
这时,一只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上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3、用议论的方式扩展。
〔其特点是,语句中有观点,有分析判断。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时刻,一切生灵都热得难挨,可燕子却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4、用说明方式扩展。
〔其特点是,用平实的语言介绍情况。
〕潮湿闷热的夏季,暴风雨到来之前,有翅目昆虫多在低空活动,这时是燕子觅食的最好时机,因而燕子也多在低空飞翔。
5、用抒情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包含有较强烈的感情。
〕那白色的肚皮,昭示着燕子的高洁;那长长的翅膀,显示着燕子搏击的力量,让我们忧郁的灵魂也随着欢快的燕子飞翔吧。
三、扩展的结构形式1、丰富充实型:①单句扩展为单句例:煤烟钻进窗户〔1〕前扩式:几根烟囱中逃窜出来的X扬肆虐的煤烟钻进了窗户。
〔2〕中扩式:煤烟从几根烟囱中逃窜出来后,X扬肆虐地钻进了窗户。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压缩语段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
2、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掌握几种常用的压缩语段的方法。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设想:1、分析知识要点,讲解高考例题。
2、概括压缩类型,理清解题思路。
3、点击解题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4、归纳解题方法,巩固练习成果。
考点阐释:“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段落(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给概念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2010年共有7套试题考查压缩语段,分别是山东卷、天津卷、福建卷、江西卷、重庆卷、四川卷、浙江卷。
题型有概括主要内容(山东卷、浙江卷、江西卷)、拟写一句话新闻(天津卷、福建卷)、按要求把段落压缩成一句话(重庆卷、四川卷:要求将文段压缩成句或者要求对多个划线句子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句式一致)。
本考点的分值为3分或4分。
第一课时压缩语段之新闻(消息)一、基本常识: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所作的传播或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高考考查中一般为消息。
一.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二. 教学目标:1. 根据内容选择表达方式把握扩展的思路。
2. 压缩语段题;分析各种题型中哪些信息是重要信息,如何提取,如何整合信息。
三. 教学重难点:1. 把握扩展的思路。
2. 如何提取,如何整合信息。
四. 知识分析:“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是2000年才开始出现的一个高考新考点。
〔一〕“扩展语句〞常见的题型就是把几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或者把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补写出来,或者把一个简单的句子,用语言丰富它,完善它,使句子更形象,生动,给人的感性认识更强可以通过想像,联想,可以通过比喻、夸X,可以通过修饰、补白等形式,来更深入地表达思想、感觉、认识。
“扩展语句〞重在“扩〞,其思维是广阔的,内容是开放的,答案是丰富的。
〔二〕“压缩语段〞就是把较长的语段概括段意,提炼观点,提取信息等等。
有以下几种题型。
1. 概括大意2. 概括标题3. 提炼要点〔三〕扩展语句的六种题型1. 串连式2. 改写式3. 举例式4. 总结式5. 引导式6. 情景作文式〔四〕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1. 通过增加修饰限制成分进行扩展2. 通过联想和想像进行扩展3. 通过瞻前顾后进行扩展4. 通过逻辑推理进行扩展[典型例题]1. 把下面一个短句扩展成不少于30字的长句。
梅花开放了。
析:这个短句只有主语和谓语,可以通过增加一系列的状语,强调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特点,将其扩展成这样一个长句。
答: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却迎着风雪,带着微笑,坦然自假设地开放了。
2. 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情景,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60字。
落日的海面是多么辉煌啊!析:夕阳下的海面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辉煌景象,通过丰富想象和纵情联想,可以扩展成这样一段话:答:波光闪闪,粼粼如金,海鸥的翅膀披着霞光,天空中奏起了金色的乐章,整个宇宙沉浸在一片和谐的旋律里,许许多多的人沐浴着夕阳的光辉,有的在海水中游泳、划船、有的在沙滩上漫步、玩耍……3. 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加上首括语。
高考语文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题教案
高三语文备课组
【复习目标】
掌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方法
【复习重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相关知识
【复习难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方法
【复习设计】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
【复习安排】共8课时
【复习过程】
一.考纲解读
《语文考试大纲》中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D。
二.高考真题:
1.(2015年技能高考题)运用想象和联想,将下面一句话扩充成
一段有情境的话。
(不少于40字)
在一本旧书夹页里,我发现一朵小花。
2. (2015年技能高考题)阅读下面一段话,概括“伟大的艺术”与“平
庸的艺术”的区别。
(不超过40字)
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他们的处理方法,或表现的风格,或题材的选择等等。
我们不能因为一位画家的笔力的壮阔或者纤细,手法的概括或者具体,以及它对细节的爱好或者排斥等等,来判定他是否伟大。
如果他能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及激发起高尚的情操,那么,不管他用了上面哪种手法,他都同样是伟大的。
三.命题特点
1.题型为一个主观题,分值为4分。
2.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四.复习内容
“考点大通关”p157-164知识讲解。
五.复习方法
1.熟记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方法
2.做练习题,巩固提高
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专题03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从近几年高考卷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有如下特点:1.考查形式多样。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设题形式多有变化,话题拓展式、添加成分式、中心阐发式是考查的常见形式,根据古诗句意境扩展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
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但命题形式灵活多变:有时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词,有时概括语段的观点,有时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或导语,有时根据资料拟写人物简介。
2.选材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从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3.考查综合性强。
扩展语句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大多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考查:有的与仿句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在一起,有的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融合,并且大都与修辞运用结合。
压缩语段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同时,在题目设置上,命题者有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
一、扩展语句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简单凝练的词、短语或句子甚至画面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其意思丰富、形象、具体。
主要考查考生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且一般比较简洁、凝练。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也要符合试题要求。
主要题型有:(1)增添情节,补充细节;(2)突出场面,描绘景物;(3)描写人物心理;(4)添加论证,得出结论;等等。
扩展语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添枝加叶法就是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起单纯的陈述和支配作用,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
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纲展示命题探究基础点:扩展语句考查的是考生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它同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紧密相连。
在扩展语句时要求做到想象合理、语言生动,并能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考查角度如下:连缀成句、句意丰富型、续写补写型、理解鉴赏型等。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信息筛选、提炼、整合、概括能力。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的主要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常见考查角度如下:新闻语段的压缩、下定义、提取关键词、概括语意要点等。
重难点:1.理解鉴赏型扩展。
2.概括语意要点类压缩。
考查形式1 扩展语句命题法1 连缀成句型连缀成句型扩展就是命题者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
这类题目一般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还有的对修辞手法有一定的要求。
典例 1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80字左右)秋雨庭院树叶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淅淅沥沥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病恹恹的美人,院中长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解析] 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
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
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可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
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合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
解题法 1 连缀成句型扩写技巧---------------------------(1)审清题目要求,尤其要注意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它们多是得分点,也常成为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
压缩语段教案-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压缩语段〖要点阐释〗“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筛选和概括能力。
压缩语段题目在高考中曾多次考到,如1992年,1993年、1996年和2003年的高考题中就有这类题型。
压缩语段的题目,特别体现思维的外化,也就是说,准确把握语段整体结构与内容语段是不可回避、不容轻视的基础。
〖命题范围〗1.筛选中心句——筛选文中能够表明中心的语句。
2.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等。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新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
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
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新闻导语,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电报稿是简洁的信,也是电报内容的高度浓缩,其特点是言简意明,要言不烦。
3.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
这有些和现代文阅读中“辨明和筛选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
要注意概括和提炼语段的主要内容,适当注意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并要统观全段,进行压缩和概括。
4.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也属于压缩语段范围,它要求必须在整体理解基础之上加以概括。
压缩语段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压缩语段常见的几种题型;2.掌握不同文体语段的压缩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提取关键词进行语段压缩的方法。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
【学习过程】考点解读【是什么?】“压缩语段”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甚至一句话。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压缩语段题综合性很强,主要考察:①阅读理解能力;②筛选整合信息能力;③归纳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等级E(表达应用)压缩语段题应用性很强,选材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走向。
考点解读【怎么考?】“压缩语段”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新闻类语段压缩,如拟写新闻标题、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导语、概括新闻要点;2、概括内容要点,如分层概括、逐段概括、分条概括等;3、下定义,根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4、提取关键词,从材料原文中提取关键词。
一、新闻类语段压缩(一)认识新闻1.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5W1H)2.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①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②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④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⑤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可有可无。
(二)方法提示1、死盯导语,抓住压缩重点2、分清主次,提炼关键信息3、梳理层次,分层概括全面覆盖4、字数条件允许下,尽量多负载信息5、连同标点在内,千万不能超字数6、精益求精,语言简洁流畅【练一练】P346 1、P346 2、P347 3、P352 六、P353 八、P353 十、P354 十二、P354 十四、P355 十六二、概括内容要点(一)句子间关系1、因果关系句子间的因果关系表示前后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专题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扩展语句的难点是描写重点是否突出,扩展内容是否丰富,扩展内容与语境是否吻合。
压缩语段的难点是压缩后的句子是否有陈述对象或陈述对象是否准确,主要信息概括是否准确。
▲考向阐释:第一讲扩_展_语_句▲阅卷感悟: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4分)[评分细则] 围绕“竹喧”“归”“浣女”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想象合理2分;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2分;另外超字要扣分。
[阅卷抽样]考[专家析题]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诗句,明确诗句中所写的对象,竹林、洗衣少女;二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诗句中描写的一群少女洗衣归来经过竹林的情景。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满分之答](4分)(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考点分析一:添枝加叶型扩展,就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
[典例1] 对“他很瘦”进行扩写,使句子内容丰富起来。
(5分)[解题指导] 方法一:添加修饰性词语。
选择恰当的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来修饰中心词,或在句子中添加表示情态、动作的修饰性定语、状语或补语成分。
示例一:他瘦得皮包骨头。
方法二:运用修辞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来描述事物,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简单为丰富。
示例二:他,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腿,活像个衣服架子。
方法三:运用表现手法。
运用衬托、象征、以动写静等表现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突出表达效果,丰富表达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方法三”的提示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他瘦得皮包骨头。
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腿,看上去活像个衣服架子。
要是身上一丝不挂,大可做骨骼构造学的标本,凡是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无不惊异地回头看他。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含义。
2、掌握灵活地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科学合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高考例题让学习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类型和含义。
2、讲授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常用方法。
3、通过适当的练习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运用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以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科学合理的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方法。
【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法。
2、讲授法。
3、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高考链接】一、读一读扩展语句:是指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词语或句子)进行扩展,使其表达更丰富形象,有血有肉。
扩展语句着重考查联想和想象等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
压缩语段: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二、讲一讲扩展语句(一)扩展语句考查方式:①从正面补充使其丰满②从反面补充使其更加严谨③加过渡性的语句④加首扩句或尾扩句(二)扩展语句三种基本类型一、句意的丰富,二、情景的再现,三、话题的拓展。
(三)扩展语句的方法:⑴添枝加叶法;⑵定位填补法;⑶拆分组合法;⑷巧用修辞法。
压缩语段(一)考查方式1、概括语段主要内容;2、给概念下定义;3、新闻类压缩考查方式:⑴拟写一句话新闻⑵新闻标题⑶拟写新闻导语(二)压缩语段的解题思路(1)看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
(2)仔细阅读原文,分析内容要点,把握中心。
(3)筛选信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哪些内容是应该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
(4)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字贯通,符合字数要求。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设计The teaching design of special topic review of Chinese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六节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知识梳理】一、知识概述扩展语句扩展语句即根据明示的或隐含的要求对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加以扩展,以丰富、完善其表达内容。
其考查功能有三点:①对文句的理解能力;②根据提示进行联想、想象的能力,即创新能力;③语言的应用表达能力。
扩展语句的形式1、组词成句:这类题一般是提供三五个词语,要求将这些词语或短语组成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一般有字数要求。
2、使语句具体丰满:这种类型的扩展,一般原句只有主语、谓语、宾语几个主干成分,为了使语句更加具体丰满,答题就要添加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但添加的成分要符合一定的情景或情形。
3、使语句具体生动。
这类扩展题,原句一般只有对事件的概括的交代,没有作细致的生动的描绘,要求答题者进行生动的描绘,或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之情境化,使之更加真实感人。
4、使语句具体明白。
这类扩展题的原句,一般是说明文字或带说明性质的语句。
扩展这样的语句,需要把原句中模糊概念“数据化”——用具体的材料来体现这个概念的意思,使之更加清楚明白。
5、扩展诗句:这类扩展题就是列出古诗文中的佳句,主要是写景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意境,用散文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第三十五讲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简单凝练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段。
扩展既要求考生能够从原有的语句中悟出所暗示的范围和方向,又要求在原句(或段)所限制的范围内尽量地发挥。
这种题型既可以考查考生把握理解现有的语句的能力,也可以考查运用语言的能力。
扩展语句试题虽然在高考卷中偶有涉及,但此类题目答案的灵活性又决定了它的考查频率在低位徘徊。
一、扩展语句的一般原则1.强调话题意识。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能游离中心。
2.符合具体语境。
就考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
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
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
3.建立表达意识。
所扩写的一段话要注意叙述角度一脉相承,语势一气贯通;在句式、结构、风格等方面与上下文和谐一致。
二、扩展语句的考查题型针对扩展语句的设题形式,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考向(一)连缀词语型连缀词语就是要求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若干词语,想象在某种语境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嵌入这些词语或者是这些词语中的某几个词语。
考生解答词语连缀型扩展语句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题目要求,尤其要注意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每一项要求都不能遗漏;2.明确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设定合理情境。
“境”可以是一段描写,一种心境,一点说明,一种见解,一番感慨,一种哲理;3.通过添加成分或穿插恰当句子组合成一段话,连缀词语,只要能顺理成章地嵌入指定或选定的词,便符合要求。
典例 1 把下面四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
要求:表达意思完整,中心突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80个字。
苍穹星星云雀歌唱【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清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分析词语,运用描写。
压缩语段教案压缩语段要求对一个自然段或一个句群或几个自然段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
压缩语段是从思维的角度来考查考生语言的概括能力的。
一、压缩语段考查方式①给事物下定义 A、加导语②处理新闻B、改写为一句话新闻C、加标题③概括语段内容二、高考例题解析【例题】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
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2001年高考题)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
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 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
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
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
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
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
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
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分析与解答:(一)题目要求分析:要求包括两方面内容:1、要做什么。
此题要求压缩(即概括)“开启过程”,而不是其它。
2、不要做什么。
此题要求“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根据这两方面,我们就可以压缩掉好多内容。
(二)分析语段,找出层次;(三)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
此题分析后得出要点依次为:1、将压在地宫洞口的巨石移开;2、露出大理石盖板;3、清理盖板;4、盖板绘图;5、撬开盖板;6、地宫口打开。
(四)按照既定目标,压缩字数,疏通文字。
此题将6个要点连缀并压缩字数疏通文字,得到答案:答案一: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答案二: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解题启示(二)A审清题目的要求;B分析语段,找出层次;C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D按照既定目标,压缩字数,疏通文字。
三、知识点解说:压缩语段复习的关键点:一是明确标准;二是辨析信息;三是恰当表达。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如何将简洁的语句扩展为丰富的内容。
2. 压缩语段:如何将冗长的文段压缩为简洁的概括。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例句和语段,让学生理解扩展和压缩的技巧。
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练习反馈:布置相关练习题,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例句和语段,讲解扩展和压缩的技巧。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扩展和压缩的过程。
4. 练习环节: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经典例句和语段、练习题、反馈表。
教学时间:45分钟。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2. 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进阶: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细节等技巧丰富语句。
2. 压缩语段进阶:如何提炼核心信息、使用恰当的连接词缩短语段。
八、教学方法1.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扩展语句中的应用。
2. 细节描绘练习:通过描绘细节,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3. 核心信息提炼:教授如何快速准确地提炼语段中的核心信息。
九、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2.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在扩展语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