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两则
- 格式:pptx
- 大小:744.18 KB
- 文档页数:23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中,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一:《咏雪》原文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
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7)。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9),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中,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一:《咏雪》原文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
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7)。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9),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资料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一、文学常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二、文章主旨《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出众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一中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是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三、理解文章内容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有什么作用?“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一中温馨、融洽、欢快、、热闹的家庭氛围,同时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的更好?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3.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身份这种写法?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已经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的写作技巧,使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展现得尤其突出,表明作者非常赞赏她的才气。
4.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②“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5.“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宋】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白话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宋】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白话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整理《咏雪》一、重点字词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子侄辈,泛指家中的年轻一代。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7、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8、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漫天飞舞。
二、语句停顿:1、谢太傅 / 寒雪日内集。
(主语后面)2、即 / 公大兄 / 无奕女。
3、左将军王凝之 / 妻也。
三、内容理解1、你更喜欢文中哪个写雪的比喻,说说理由?明确:我更喜欢谢道韫的比喻。
因为“撒盐”一喻,只是抓住了雪和盐在颜色和形状上的相似之处,只写出了形似而已。
而谢道韫将“雪花”比作“柳絮”,写出了雪花轻柔、美丽的特点,比喻生动、形象,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更有诗意美和意境美。
2、请写出一句写雪的名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重点字词整理1、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4、去:离开。
5、乃至:才到。
6、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7、不:通“否”,相当于“吗”。
8、委:丢下,舍弃。
9、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0、引:拉。
11、顾:回头看一、重点语句翻译: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明确:与人相约通行,却扔下(我)自己离开了。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明确: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当着人家儿子的面骂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明确: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直接进了自家的大门。
二、省略句:1、(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2、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3、(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
四、人物性格分析:元方:能言善辩、聪明冷静、心直口快、有傲气。
友人:无信无礼,但知错能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世说新语》二则古诗
哎呀呀,里的那两则古诗啊,可真是有意思极了!就说那第一则吧,“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一句一出来,你不觉得就像在你眼前飘起了雪
花吗?谢太傅在那大雪天把孩子们召集起来,问这句话,这场景,多
生动啊!“撒盐空中差可拟”,嘿,这把雪花比作盐在空中撒,多形象啊!就好像你能看到盐粒在空气中飞舞一样。
还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哇,把雪花比作柳絮,那轻柔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这比喻太绝了吧!就像春天里那飘飘扬扬的柳絮,让人心里都觉得软软的。
再看另一则古诗,那里面的人物和情节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每个人
对诗句的理解和表达都不一样,这多像我们生活中大家对同一件事的
看法呀!有人觉得这样好,有人觉得那样好,这不就是生活的丰富多
彩嘛。
你想想看,我们读这些古诗的时候,不就像走进了一个古人的世界吗?能感受到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情感。
这就好像我们穿越时空,和
他们在对话一样。
这两则古诗不只是文字,它们是带着故事、带着情
感的呀!我们能从中学到好多东西呢,比如怎么去观察生活,怎么去
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以像古人一样,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去发现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我觉得啊,的这两则古诗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它们就像宝藏一样,
等着我们去挖掘,去细细品味。
它们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
让我们更加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