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155
烃的燃烧规律总结烃的燃烧就是很简单的,但它的计算现象丰富多彩,从而成为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知识点。
一、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不论就是烷烃、烯烃、炔烃还就是苯及苯的同系物,它们组成均可用C x H y 来表示,这样当它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其方程式可表示如下:二、烃燃烧时物质的量的变化烃完全燃烧前后,各物质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值与上述燃烧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变化值一致,即。
也就就是说,燃烧前后物质的量变化值仅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碳原子数无关。
且:当y>4时,,即物质的量增加;当y= 4时,,即物质的量不变;当y<4时,,即物质的量减少。
三、气态烃燃烧的体积变化要考虑燃烧时的体积变化,必须确定烃以及所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
因此,当气态烃在通常压强下燃烧时,就有了两种不同温度状况下的体积变化:1、在时,。
说明,任何烃在以下燃烧时,其体积都就是减小的;2、在时,。
当y>4时,,即体积增大;当y=4时,,即体积不变;当y<4时,,即体积减小。
四、烃燃烧时耗氧量(nO2)、生成二氧化碳量(nCO2)、生成水量(nH2O)的比较在比较各类烃燃烧时消耗或生成的量时,常采用两种量的单位来分别进行比较:1、物质的量相同的烃C x H y,燃烧时也就就是说:(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x+y/4)值越大,消耗O2越多;x值越大,生成的CO2越多;y值越大,生成的水越多。
(2)1mol有机物每增加一个CH2,消耗O2量增加为:(1+2/4)=1、5mol2、质量相同的烃C x H y转换成yCHx,燃烧时也就就是说:(1)质量相同的含氢质量分数(y/x)大的烃,燃烧时耗氧量大,生成水量大,生成二氧化碳量小。
(2)最简式相同的烃,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的耗氧量、生成二氧化碳量、生成水的量也一定。
五、混合烃燃烧时的加与性尽管烃的混合物燃烧时,具有单一烃各自的燃烧特征,但它们具有加与性。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总结所谓实验式,就是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又名最简式。
在中学阶段常遇到有关考查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的题目。
现对中学阶段常遇到的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归纳如下:一. 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1.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别的有机物(1)烯烃和环烷烃通式为(2)炔烃和二烯烃通式为(3)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通式为(4)饱和一元醛和饱和酮通式为(5)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酯通式为2.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和含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具有相同的实验式。
推导如下:若炔烃的分子式为则苯及其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即,其最简式必然与炔的最简式相同。
如乙炔。
丙炔和丙苯。
3. 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具有相同的实验式,推导如下,若饱和一元醛的分子式为,则含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式为,其实验式为。
如甲醛甲酸甲酯(另外葡萄糖、果糖、乳酸的实验式也为()。
4. 所有烯烃、环烷烃的实验式均相同,为。
5. 淀粉、纤维素的实验式均为。
二. 实验室相同的有机物的燃烧规律1. 等质量具有相同实验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燃烧生成的的量均相等。
2. 实验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生成的的量以及耗氧量均一定。
三. 练习1. 下列各组中两物质的最简式都是,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 甲醛和乙醛B. 甲醛和葡萄糖C. 蔗糖和果糖材D. 乙酸和葡萄糖2. 下列各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氧气的量为一定值的是()。
A. 乙烷和醇 B. 乙炔和苯 C. 甲烷和甲酸甲酯 D. 乙醛和丁酸3. A、B是式量不相等的两种有机物,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的质量也不变。
符合上述情况的四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规律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经常涉及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的题目。
如何解决这一类题目,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使同学们熟练解题,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现将有关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烃类完全燃烧的通式CxHy + (x+y/4)O2→xCO2 + (y/2)H2O二、烃类完全燃烧前后体积(分子总数)的变化规律1、同温同压下,1体积烃类完全燃烧,当生成的水为气态时(温度高于100℃)△V = V前– V后= 1 + x + y/4 – x – y/2 =1 – y/4当△V ? 0时,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 4当△V?0时, V前?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4当△V =0时,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 4可见,当温度高于100℃时,燃烧前后的体积的变化与碳原子数无关,与氢原子数有关。
例如:150℃时,CH4、C2H4完全燃烧前后的体积不变(即分子数不变),而C2H2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小,C2H6等氢原子数大于4的烃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大。
对于混合气体,求氢原子的平均原子数,亦可适用。
练习1:120℃时,下列气体物质(或混合物)各 a 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前后体积不变的有(),燃烧前的体积大于燃烧后的体积的有(),燃烧前的体积小于燃烧后的体积的有()。
A、C2H2B、C2H4与C2H2C、C2H2与C3H6(1:1)D、C3H8与CH4(1:1)E、C2H4与C3H4答案:(C、E); (A、B); (D)2、同温同压下,1体积烃类完全燃烧,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温度低于100℃)。
△V = V前– V后= 1 + x + y/4 – x =1 + y/4则必然△V ? 0,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这取决于氢原子数,氢原子数越多,体积减少的越多。
例如:在50℃时,1mol的C2H6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减少要比1mol的C2H4体积减少的多。
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 烃:O H y CO O y x CxHy 2222x )4(+−−→−++点燃 烃的含氧衍生物:O H y CO O z y x CxHyOz 2222x )24(+−−→−-++点燃 一、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规律1.烃类物质(CxHy)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与y/x 成正比.规律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 2或H 2O 的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一定;若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 2或H 2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相同。
规律3.燃烧时耗氧量相同,则两者的关系为:⑴同分异构体 或 ⑵最简式相同例1.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的是A .50g 乙醇和50g 甲醚B .100g 乙炔和100g 苯C .200g 甲醛和200g 乙酸D .100g 甲烷和100g 乙烷解析:A 中的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B 、C 中两组物质的最简式相同,所以答案为D 。
例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CO 2的质量也一定,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 .甲烷、辛醛B .乙炔、苯乙烯C .甲醛、甲酸甲酯D .苯、甲苯解析: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CO 2的质量保持不变,要求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B 、C 中的两组物质的最简式相同,碳的质量分数相同,A 中碳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所以答案为D 。
例3. 分别取等质量的甲烷和A (某饱和一元醇)、B(某饱和一元醛)、C(某稠环芳香烃含氧衍生物),若它们完全燃烧,分别生成了物质的量相同的CO 2则:⑴A 的分子式为_______;B 的分子式为_______,C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C 的分子式有多种可能,只写分子量最小的一种)。
⑵写出符合上述要求时,CH4和A 、B 、C 的分子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以n 表示碳原子数,m 表示氧原子数,只写通式)。
等物质的量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等物质的量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机物的燃烧现象。
而燃烧过程中,氧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探讨等量的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耗氧量的规律。
1. 前言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涉及到有机物与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无论是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火柴点燃,燃烧都离不开氧气的参与。
而燃烧过程中,等量的有机物燃烧所需的氧气量是否一样呢?下面我们将从量的角度进行研究。
2. 等量有机物燃烧耗氧量实验为了研究等量的有机物燃烧过程中氧气的消耗情况,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他们选择了常见的有机物苯酚、甲醇和丙酮进行实验,并保持其质量相同。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苯酚、甲醇还是丙酮,在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其所消耗的氧气量是相同的。
3. 理论解释等物质的量指的是质量相同,因此在等量有机物的燃烧过程中,质量相同的有机物所含的氧原子数是一样的。
而在有机物燃烧过程中,氧原子与有机物中的碳和氢原子发生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碳和氢的质量分别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
等量有机物的燃烧过程中所消耗的氧气量应该是相同的。
4. 应用了解等物质的量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对于理解燃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生成以及环境污染物的生成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这个规律,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做出了贡献。
5. 总结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等量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所消耗的氧气量是相同的。
这一规律在理解燃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一规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燃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变化,以及如何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意义。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文章写手,我在研究等物质的量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的过程中,深感这个规律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燃烧过程中物质转化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是指当有机物燃烧时,所需氧气的量与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元素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一规律的研究对于理解有机物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化学反应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从简到繁的角度,逐步探讨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解读这一主题。
1. 有机物燃烧概述有机物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能量和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品。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其反应过程复杂,需要一定的氧气参与。
有机物的燃烧过程并非简单的燃烧,其中涉及着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
2. 理论耗氧量的计算若给定有机物的化学式,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的数量计算出其理论耗氧量。
一般而言,碳元素每个原子需要与两个氧气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元素每个原子需要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
据此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有机物的理论耗氧量。
3. 实际燃烧中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考虑到反应的速率、燃烧温度、氧气的利用率等因素,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际燃烧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耗氧量的影响,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了解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和燃烧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背后所涉及的能量变化和物质转化。
这一规律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的深层次机制,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结回顾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是一个涉及到化学、能量转化和环境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有机物燃烧过程中的耗氧量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能量转化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反应与氧化反应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反应与氧化反应燃烧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燃烧反应与氧化反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燃烧反应1. 定义:燃烧反应是指物质在与氧气(O2)接触时放出能量的化学变化。
它通常伴随着明显的火焰、光热、烟雾和气味等特征。
2. 燃烧的必要条件:a. 燃料:燃烧反应的基础是有机物质或可燃性无机物质,如煤、木材、石油等。
b. 氧气:燃烧反应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
c. 点燃源:为了让燃料发生燃烧,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启动反应,如火柴、打火机等。
3. 燃烧反应的类型:a. 完全燃烧:当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充分接触时,产生的是完全燃烧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通常以CO2和H2O作为产物,如:CH4 + 2O2 → CO2 + 2H2O(甲烷的完全燃烧)b. 不完全燃烧:当燃料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时,会产生不完全燃烧反应。
其产物中可能还包含一氧化碳、碳黑等不完全氧化产物,如: 2C + O2 → 2CO(碳的不完全燃烧)4. 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a. 燃料燃烧释放能量: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出来,形成热能和光能。
b. 燃烧反应的能量转化:燃烧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包括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以及周围物质的热能吸收等。
5. 燃烧反应的应用:a. 火源利用:燃烧反应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如火力发电、加热等。
b. 燃料选择:燃烧反应性质的不同,使得人们在选择燃料时需要考虑能效、环保性等因素。
二、氧化反应1. 定义: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氧原子会与其他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直接结合。
2. 氧化反应的特点:a. 按电子转移可分为电子转移型和离子转移型氧化反应。
b. 氧原子的氧化态变化:氧化反应中,氧原子接受电子,其氧化态会由-2增加到较高的数值。
3. 氧化反应的常见现象:a. 金属氧化:金属与氧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如铁生锈等。
高中化学有机物燃烧计算方法规律总结_具体有:a.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醇等完全燃烧时耗O2量相同;b.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炔烃、二烯烃、饱和一元醛、饱和二元醇等完全燃烧时耗O2量相同I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酯、饱和三元醇完全燃烧时耗O2量相同.(2)质量相同时,最简式相同,耗02量相同.最简式相同的有:CH C2H2与C,H 等;CH2 烯烃与环烷烃;CH20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等;CHO 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羧酸、饱和一元酯等.(3)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当总量(总质量或总物质的量)不变,而其中各组分的比例变化时,完全燃烧后,要使生成的C02量或H20量或耗02量不变,各组分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混合物总质量一定时,若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02(或H20)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含C的质量分数(或H的质量分数)相等,而无论其最简式是否相同.如CzH:与C6H,;CH:与C~OH802;等等.若完全燃烧时耗O:量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最简式相同.如C2H402和CH20等.②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时,若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或H20)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分子中含C原子(或H原子)的数目相等.如CzH+与C2H40等.若完全燃烧时耗O。
量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耗O:量相等.如C2H:与C2H~O等.5.求算烃的衍生物分-S-式的基本75法(1)依据相对分子质量求算.规律;C~HyO。
=(M zXl6)/12,所得的商为J,余数为y.注意 1个CH:原子团的相对分子质量=1个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2)依各类烃衍生物分子式的通式求算.(3)依据相对分子质量和最简式求算。
(4)由燃烧产物求算.6.有机物的推断(1)有机物推断题的主要类型.有机物的推断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①由结构推断有机物;②由性质推断有机物;③由实验推断有机物;④由计算推断有机物等.(2)有机物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①顺推法:抓住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这条主线,顺着题意正向思维,由已知逐步推向未知,最后作出正确的推断.②逆推法:抓住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这条主线,逆向思维,从未知逐步推向已知,抓住突破口,把题中各种物质联系起来进行反推,从而得到正确的推断.⑧剥离法:先根据已知条件把明显的未知因素首先剥离出来,然后根据已知将已剥离出来的未知因素当做已知,逐个求解那些潜在的未知因素.④分层推理法:先根据题意进行分层推理,得出每一层的结构,然后再将每一层结构进行综合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推断结论.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交替结合使用,使之快速简便.7.有机物的合成(1)有机合成途径和路线选择的基本要求.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其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2)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思路和途径.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种有机物,它带有什么官能团,它和哪些知识和信息有关,它所在的位置的特点等.其次,根据现有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解剖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小分子化合物)拼接衍变,尽快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和突破点.最后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出最佳合成方案.(3)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有机合成题的方法较多,其基本方法有:①顺合成法.此法是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人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待合成的有机物.其思维程序是:原料一中间产物一产品.②逆合成法.此法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产品的组成、结构、性质人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是:产品一中间产物一原料.(3)综合比较法.此法是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或逆向推导出的几种合成途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的合成路线.8.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
【干货】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一、等物质的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生成H2O与CO2的量的比较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由(x + y/4)值决定,(x + y/4)的值越大,消耗氧气的量就越多,若两种烃的(x + y/4)值相等,耗氧量就相同。
物质的量相等的烃C x H y和完全可拆成形式为C x H y·(CO2)m·(H2O)n的烃的衍生物分别完全燃烧后,它们消耗的O2的量相同。
【例题1】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乙醛 B.乙醇 C.乙二醇 D.甲酸甲酯解析: 将四个选项作如下变形:A:C2H4O → C2H2·(H2O) B:C2H6O → C2H4·(H2O)C:C2H6O2→ C2H2·(H2O)2 D:C2H4O2→ C2·(H2O)2经变形后“H2O”不再耗氧,耗氧量仅决定于非“H2O”部分,通过比较容易得出出答案B正确。
答案:B点拨:在总物质的量相同的前提下,由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消耗氧气的量相同,且等于等物质的量的任一组分的耗O2量(如CH4和CH3COOH以及C2H4和C2H5OH等)。
二、等质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生成H2O与CO2的量的比较1 mol C(12 g)完全燃烧消耗1 mol O2,4 mol H(4 g)完全燃烧消耗1 mol O2,所以质量相同的烃完全燃烧,w(H)越高,消耗的O2的量越大,生成的H2O的量也就越多。
通常将CxHy变换为CHy/x,y/x值越大,w(H)就越高,消耗O2的量就越多。
按照题目要求有时还将CxHy变换为Cx/yH,x/y值越大,w(C)就越高,生成的CO2的量就越多。
若两种烃的x/y值相等,即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或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耗O2的量相同,生成的H2O及CO2的量也相同。
第三章单元总结提升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种类的规律单元总结归纳整合拓展创新类型一有机物的燃烧规律烃或烃的衍生物的燃烧通式:。
燃烧反应的有关问题,可抓住以下规律1、同温同压下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变化规律a、若燃烧后生成液态水,根据:【规律之一】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一定减小,且减小值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与碳原子数无关。
b、若燃烧后生成气态水:则烃分子中氢原子数【规律之二】燃烧后生成气态水时,总体积只与氢原子数有关,可能增大,不变或减小。
2、有机物燃烧的耗氧量规律C ~O2~CO24H ~O2 ~2H2O质量12g 32g 44g 4g 32g 36g物质的量1mol 1mol 1mol 4mol 1mol 2mol即有机物中每mol碳原子消耗1mol氧气,每4mol氢原子消耗1mol氧气,若有机物本身含有氧原子,则应从碳氢耗氧中减去。
【规律之三】相同质量的烃燃烧时,含氢量越高,耗氧越多。
等质量的所有烃中CH4耗氧量最大。
【例1】某烃的每个分子中含有偶数个碳原子,2mol 该烃燃烧时消耗12mol 氧气,则此烃分子中的原子总数为A .6B .12C .14D .26【答案】B【解析】依题意可知每mol 该烃完全燃烧耗氧6mol 。
设该烃的分子式为C 2x H y ,则根据碳氢耗氧规律可列式:2x+y=6,化简可得y=24-8x 。
讨论:当x=1时,y=16,没有这种烃(舍去);当x=2时,y=8,该烃为C 4H 8,当x=3时,y=0(舍去)。
即该烃只能使C 4H 8,烃分子中的原子总数为12。
【变式题】有CH 4、C 2H 6、C 2H 4、C 3H 8、C 2H 2五种气态烃(1)若取相同质量的上述各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生成CO 2体积(相同状况)最大的是 ;(2)若取相同体积(相同状况)的上述各烃完全燃烧,消耗O 2最多的是 ,生成H 2O 最少的是 。
【答案】(1)CH 4 C 2H 2 (2) C 3H 8 C 2H 2【解析】(1)根据上述规律,等质量的各烃,含氢量最大的耗氧最多,即甲烷;含碳量多大的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即C 2H 2。
高考有机物燃烧规律知识点有机物燃烧通式为:CxHy+(x+y/4)O2=xCO2+y/2 H2O CxHyOz+(x+y/4-z/2)O2=xCO2+y/2 H2O一、考查气态烃燃烧体积的变化若水为液体,燃烧后体积缩小,减小值只与烃中氢原子数目有关;若水为气体,总体积变化也只与氢原子数目有关:H=4,V前=V后;H>4,V前<V后;H<4,V前>V后。
[例1]体积为10mL的某气态烃,在50mL足量O2里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此烃的分子式是()A、C2H4B、C2H2C、C3H6D、C3H8解析:因为水为液体,由燃烧通式得出体积差为(1+y/4),由差量法求得y=6,选D。
二、考查烃的物质的量与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的关系n(烷烃)=n(H2O)-n(CO2);烯烃:n(H2O)=n(CO2);n(炔烃)=n(CO2)-n(H2O)。
[例2]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物,已知其中之一为烯烃。
燃烧1mol该混合物,测得产生CO24.0mol及H2O 4.4mol,试求混合烃的组成情况?解析:烯烃:n(H2O)=n(CO2),所以得出n(烷烃)=n(H2O)-n(CO2)=0.4mol、n(烯烃)=0.6mol,设烷烃为CmH2m+2、烯烃为CnH2n,得出0.4m+0.6n=4 mol,讨论有3组符合题意,即:m=7和n=2;m=4和n=4;m=1和n=6。
三、考查等质量的不同烃完全燃烧消耗O2及生成CO2和H2O 的情况C/H个数比越大,生成CO2越多;H/C值越大,生成水越多,消耗O2也越多;实验式相同的不同烃,上述三者对应都相等。
[例3]完全燃烧某混合气体,所产生的CO2的质量一定大于燃烧相同质量丙烯所产生CO2的质量,该混合气体是()A、乙炔、乙烯B、乙炔、丙烷C、乙烷、环丙烷D、丙烷、丁烯解析:烯烃和环烷烃C/H=1/2;烷烃C/H<1/2;炔烃C/H>1/2,所以炔烃与炔烃或炔烃与烯烃的组合,C的质量分数大于烯烃,选A。
烃的燃烧规律及应用烃是一类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烃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
烃具有较高的能量含量和燃烧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和燃料等领域。
下面将从燃烧规律和应用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烃的特点和用途。
燃烧规律:烃的燃烧是指烃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nHm + (n+m/4)O2 →nCO2 + m/2H2O根据这个方程式,可以得出烃的燃烧规律:1. 反应物:烃燃烧的反应物主要是烃和氧气。
烃是能够提供燃料的有机物,而氧气是燃烧所需的氧化剂。
当烃和氧气充分接触时,燃烧反应会自发进行。
2. 产物:烃的燃烧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废气,在空气中存在会造成温室效应。
水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
产物的生成主要取决于烃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3. 反应条件:烃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浓度来提供充分的反应条件。
当温度较高、氧气浓度足够时,燃烧反应速率较快,燃烧产热较多。
应用:烃的燃烧具有高能量含量和方便燃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以下领域:1. 能源:烃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由烃组成。
燃烧烃类化合物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2. 燃料:烃可用作汽车、飞机和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烷烃类化合物如汽油、柴油和天然气都可以作为燃料使用,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
3. 化工:烃可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和中间体。
通过烃类化合物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学品,如塑料、纤维、润滑油和溶剂等。
烃也可以用于制备合成氨、甲醇和乙醇等重要化学品。
4. 生活用品:烃也被用于生活用品的制备。
例如,烷烃类化合物可以提炼成石蜡,用于制作蜡烛、抛光剂和防水剂等。
而烷烃类烃燃烧产生的火焰可以用于灶具、热水器等家庭用具。
总结起来,烃的燃烧规律和应用主要体现在烃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烃的高能量含量和方便燃烧性质使其在能源、化工和燃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考有机化学总复习学问点总结专题一:有机物的构造和同分异构体:(一)有机物分子式、电子式、构造式、构造简式的正确书写: 1、分子式的写法:碳-氢-氧-氮〔其它元素符号〕挨次。
2、电子式的写法:把握 7 种常见有机物和 4 种基团:7 种常见有机物:CH 、C H 、C H 、C H 、CH CH OH 、CH CHO 、CH COOH 。
42 62 42 232334 种常见基团: -CH 、-OH 、-CHO 、-COOH 。
33、构造式的写法:把握 8 种常见有机物的构造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
(留意键的连接要准确,不要错位。
)4、构造简式的写法:构造简式是构造式的简写,书写时要特别留意官能团的简写,烃基的合并。
要通过练习要能识别构造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挨次、方式、基团和官能团。
掌 握 8 种常见有机物的构造简式:甲烷 CH 、、乙烷 C H 、乙烯 C H 、、乙炔 C H 、乙醇4 2 6 2 4 2 2CH CH 3 2 OH 、乙醛CH 3 CHO 、乙酸CH 3 COOH 、乙酸乙酯CH 3 COOCH 2 CH 。
3(二)同分异构体:要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等概念区分,留意这四个“同”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并能娴熟地作出推断。
1、同分异构体的分类: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2、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先同类后异类,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
3、烃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推断:找对称轴算氢原子种类,留意从对称轴看,物与像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工程概念适用对象推断依据性 质 实例的碳原子等同,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同。
专题二:官能团的种类及其特征性质:(一)、烷烃:(1)通式:C H ,代表物CH 。
n 2n+2 4(2)主要性质:①、光照条件下跟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响。
②、在空气中燃烧。
③、隔绝空气时高温分解。
(二)、烯烃:(1)通式:C H〔n≥2〕,代表物CH=CH,官能团:-C=C- n 2n 2 2(2)主要化学性质:①、跟卤素、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响。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完整版)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1—丙醇与24n2n-2233322⑷C n H2⑸C n H2n+2O:饱和脂肪醇、醚。
如:CH3CH2CH2OH、CH3CH(OH)CH3、CH3OCH2CH3⑹C n H2n O: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
如: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3—CHOCH2——CH2—OCH2CH2CH2——⑺C n H 2n O 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
如:CH 3CH 2COOH 、CH 3COOCH 3、HCOOCH 2CH 3、HOCH 2CH 2CHO 、CH 3CH(OH)CHO 、CH 3COCH 2OH⑻C n H 2n +1NO 2:硝基烷、氨基酸。
如:CH 3CH 2NO 2、H 2NCH 2COOH⑼C n (H 2O)m :糖类。
如:C 6H 12O 6:CH 2OH(CHOH)4CHO ,CH 2OH(CHOH)3COCH 2OHC 12H 22O 11:蔗糖、麦芽糖。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⑴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醛基、原子,其情烷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等效。
18个氢原子等效。
三、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⑴定主链:就长不就短。
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⑵找支链:就近不就远。
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命名:①就多不就少。
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