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拓展型课程课件共16页
- 格式:ppt
- 大小:471.50 KB
- 文档页数:3
一探寻文明渊源,感悟中华魅力活动目标: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
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探究,感悟中华民族魅力.活动准备:作为本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活动课帮助引导学生梳理组织有关单元知识,学生可通过其他方式搜集相关历史知识,做好相关知识的准备。
活动过程:【材料阅读】材料一元谋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据新华网报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近日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
祭祖台预计投资60亿元,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奠基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据悉,“祭祖台”修建的初衷是为了宣扬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展现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一脉相承的系列文化,并给缅怀和祭拜者提供一个平台。
材料二2009年“北京人的故乡”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72年后再次进行清理发掘。
发掘队长高星表示,“‘有望发现北京人头骨’这样耸人听闻的说法会给发掘工作造成曲解和被动,出土头骨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出土最多的是牙齿,肢骨也可能会有一点。
”据悉此次保护性发掘将历时4个月,将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首次进行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请回答:(1)你认为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为170米?(2)如果你来到周口店遗址,你将会发现一些北京人生活的痕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向你的同学或家人介绍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3)作为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图1图2图3图4(4)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图1),请结合所学知识,向你的父母或同学介绍一下半坡人的生活生产情况。
(5)你知道图2是某同学在参观哪一处遗址后拍摄的吗?这种房屋被称作什么?设想一下当时先民为什么会创造这种样式的房屋?这种古老建筑形式今天还存在吗?(6)每年清明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常到西安拜谒(yè)黄帝陵(图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7)图4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在参观大禹陵时,导游向同学们提出如下问题:“面对凶猛的洪水,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而大禹治水则取得了成功。
凯茵纪中初一七(三)班《中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策划书中山市挑战者户外运动有限公司中山拓展培训首选中山挑战者公司,户外拓展训练专家,中山拓展第一品牌,专注于拓展行业10年,有多名资深的拓展培训导师,公司独资拥有二家专业拓展培训基地,拥有高素质专业持牌拓展培训导师及企业内训、咨询、资源整合专家,以组织策划各企事业单位员工拓展培训、野外生存、亲子活动、真人CS、企业青年联谊、趣味运动会、定向越野及极限运动。
我司将根据不同团体(公司、企业、单位···)设计一套符合团队实际需求的拓展课程。
深入丛林、跨越山涧、攀岩速降、风餐露宿···共同面对疲惫、压力、艰险和恐惧的挑战,共同完成一系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享受历经艰辛之后的成功喜悦!团队,就是这样炼成的!培训目标:学会“互助”、“沟通”与“执行”;提升团队沟通,加强团队执行力与凝聚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确立整体观念;建立积极、感恩的心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增强学校归属感。
在训练风格上要求纪律性,项目中主要以启迪队员的思维和眼界,使队员能提升综合的素质,做就要做到最好;艰苦的环境磨练人的意志,敢于面对现实、面对各种压力,不断地接受各种挑战。
本次训练场地:中山市挑战者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简介(实景拍摄)挑战者户外拓展训练基地位于中山市五桂山镇城桂收费站旁,占地面积近2000亩,邻近珠海、江门、顺德、台山、广州等地,距中山市区20公里,距珠海市区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内有大片的果林、鱼塘、水库、水松林、竹林、原始森林、山溪等,保留着较为自然、原始的味道,独有水松林于基地内延伸,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九寨”景致,曾一度被誉为“中山九寨沟”。
基地内建有拓展训练场、野外生存特训场、定向运动训练场、攀岩场、野炊场、流动烧烤场、露营区等,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大小广场共6个,能同时容纳多个团队约600人同期进行拓展训练、野外生存、团队竞技等活动。
初中拓展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如数学公式、历史事件、科学概念等,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通过本课程拓展性学习,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交流、协作和探究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事实、崇尚科学、关爱环境等。
3. 学生通过拓展性课程,增强团队意识,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拓展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展学科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个达成,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进行以下组织:1. 知识点梳理:选取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如数学的代数基础、几何图形;历史的重大事件、人物评述;科学的物理现象、生物分类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讲解。
2. 实践操作:针对学科特点,设计数学解题、科学实验、历史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3. 拓展阅读:推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科普文章、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基础知识回顾与梳理,明确学习目标;第二周:重要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实践操作;第三周:拓展阅读,讨论与分享;第四周:总结与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具体教学内容及教材章节:1. 数学:函数与方程,几何图形的性质与计算;2. 历史: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3. 科学:力的作用,生物的分类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