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剪力墙钢筋输入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广联达钢筋建模教程—墙篇、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比较的常见,我用偏移功能一段一段地绘制也可以但是感觉比较的慢?有没有快一点的画法?答:可以利用点加长度来快速绘制。
选择点加长度功能按钮,然后按提示指定下一个点确定方向并输入短肢剪力墙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快速画好不在轴线与轴线交点的墙。
如果短肢剪力墙和轴线还有一定的偏角,那么你可以按住shift+鼠标左键输入偏角。
2、剪力墙的压墙筋如何用?答:剪力墙的压墙筋是剪力墙水平方向附加的钢筋,输入格式:2B12,长度计算公式同水平公式计算。
3、剪力墙中有一个其它钢筋的选择,什么时候用到?答:新版软件剪力墙构件的其它属性中有一个其它钢筋,这个是把原来只能输入其它箍筋的权限给放的更大了;我们在这里可以输入附加的箍筋同样也可以输入附加钢筋,自已给定根数及长度;更大权限的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
4、在砖墙构件属性中砌体加筋做何解释?什么时候会用到?遇到构造柱是否考虑断开?答:在砖墙构件属性中的砌体加筋是指砖墙中通长的钢筋网,输入相应的信息软件就可以自动计算长度及根数了,当然遇到构造柱钢筋是否贯通布置我们可以在计算设置中调整。
5、砌体加筋绘图时不方便,经常出现端头方向显示不对?有没有简单一点的画法?答:砌体加筋也是点式构件,可以参考柱的特殊画法。
比如可以用F3键来进行水平切换。
Shift+F3进行垂直方向的端头切换。
6、在做砌体加筋时,选择L-3形,按系统默认值设置;软件怎么只计算加筋1呢?答:当加筋1与加筋2的钢筋直径及长度都相同时,软件默认按一种计算了,但根数是取的两者之和。
这个我们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7、砌体加筋遇洞口时为什么不考虑自动扣减呢?答:软件中绘图输入页面的砌体加筋构件指的是我们工程的墙体拉结筋,现在的软件中是没有考虑遇到洞口的情况的。
8、什么叫跨层连梁,在软件中如何处理?答:在建立连梁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修改连梁的顶标高来实现连梁跨层的操作,扣减关系软件会自动考虑的。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及广联达软件中输入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构件,承担着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重要作用。
而准确计算剪力墙的钢筋用量以及在广联达软件中正确输入相关数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钢筋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广联达软件中的输入操作。
一、剪力墙钢筋的分类及作用剪力墙中的钢筋主要包括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拉筋。
竖向钢筋主要承受由重力荷载引起的竖向压力和由水平荷载引起的弯矩产生的拉力。
水平钢筋则主要用于抵抗水平剪力,并与竖向钢筋一起构成钢筋网,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拉筋的作用是将竖向和水平钢筋拉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钢筋骨架。
二、剪力墙钢筋的计算1、竖向钢筋计算基础插筋: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长度+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
其中,弯折长度根据基础类型和钢筋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间层竖向钢筋: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伸出本层顶面的长度伸出本层底面的长度。
顶层竖向钢筋:顶层竖向钢筋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顶部的节点构造进行计算。
一般分为直锚和弯锚两种情况。
2、水平钢筋计算内侧水平钢筋:内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钩长度。
外侧水平钢筋:外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长度。
3、拉筋计算拉筋长度=墙厚 2×保护层+ 2×弯钩长度。
拉筋根数=(墙净面积/拉筋布置面积)+1。
三、广联达软件中剪力墙钢筋的输入1、新建剪力墙构件打开广联达软件,在“构件”菜单中选择“剪力墙”,点击“新建”按钮。
2、输入剪力墙属性在属性编辑框中,输入剪力墙的名称、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基本信息。
3、输入钢筋信息竖向钢筋:在“纵筋”栏中输入竖向钢筋的规格和间距。
例如,“C12@200”表示直径为 12mm 的钢筋,间距为 200mm。
水平钢筋:在“水平筋”栏中输入水平钢筋的规格和间距。
拉筋:在“拉筋”栏中输入拉筋的规格和间距。
4、节点设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节点设置”中选择相应的节点构造,如基础插筋节点、顶层节点等。
剪力墙两面的垂直分布筋不同时怎么输入?在地下室外墙(砼墙)中,图中标注是2排垂直分布筋,但是两排都不同外侧排是三级筋20间距150,内侧排是三级筋18间距150的,这种在软件中怎么输入呢?剪力墙钢筋的输入方式如下:水平钢筋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布置范围]】;1、常规格式:(2)B12@100;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5、每排各种配筋信息的布置范围由设计指定:(1)B12@100[1500]/(1)B14@100[1300]+(1)B12@100[1500]/(1)B14@100[1300];说明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水平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2、同排存在不同的钢筋信息用“/”隔开;此时当间距后面带“[]”,且括号内必须输入数值,则表示钢筋信息从下之上依次布置,括号内的数值表示该水平筋布置的范围高度;3、加号之间输入了不同的排数时,取第一个钢筋信息的排数信息;垂直钢筋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1、常规格式:(2)B12@100;或*(1)B12@200+(1)B14@200;输入“*”时表示该排垂直筋在本层锚固计算,未输入“*”时表示该排纵筋连续伸入上层。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说明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垂直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梁的支座识别为剪力墙,但是计算却没有按照锚入平行墙节点计算。
钢筋算量2009济南2010-6-11答:新版本中重新提取梁跨就可以了剪力墙遇到很长的暗柱,剪力墙只想锚入墙里一个锚固,怎么设置钢筋算量2009南宁2010-6-11 答:可以把暗柱的类别换成端柱就可以了,因为剪力墙遇到暗柱是不考虑直锚和弯锚的,但是遇到端柱就考虑了剪力墙钢筋一侧的直径不同如何输入?钢筋算量2009长春2010-6-10答:剪力墙的输入格式:(1)B12/(1)B14@100+(1)B12/B10@100,主要处理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不同属性的剪力墙合并和钢筋计算?钢筋算量2009郑州2010-6-10答:工程中有相邻墙段,厚度不同,一侧平齐,平齐这一侧的钢筋是通长计算的,但是绘制时需要分段绘制。
采用合并功能,可以把两段墙合并,但是保留本身各自的属性。
选中两段墙图元,选择“合并”命令。
在是否保留墙段各自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是,合并成功。
汇总计算,在编辑钢筋中查看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剪力墙平齐一侧的钢筋是通常计算的。
在钢筋中剪力墙要布置暗梁,但导入算量怎么变成框架梁了?钢筋算量2009郑州2010-6-10 答:一般情况下,暗梁是不需要导入的,因为和剪力墙一起浇注,他们的量是算在一起的,所以GCL2008中没有暗梁构件,在钢筋导入图形软件时可以选择需要导入构件类型,暗梁不选就可以了。
CAd识别短肢剪力墙的时候两段墙体距离比较近,软件识别成一段墙体了?图形算量GCL2008杭州2010-6-8答:按照正常操作提取墙体边线和读取墙厚,进行到识别墙这一步的时候,对话框下方有个洞口最大宽度的选项,默认是3000,此时可以测量一下图纸上两段墙体的间距,输入一个小于这个间距的数值,然后再去识别墙就可以了。
GGJ10.0中,剪力墙能否处理三排、四排的钢筋?GGJ10.0洛阳2010-6-8答:如(2)B12@200中括号的2即为排数,如果是三排改为3即可,如果钢筋直径或间距不同时可以用加号连接,如(2)B12@200+(1)B10@200,需注意:“+”前是墙外侧钢筋,“+”后是墙内侧钢筋(前提是墙要顺时针绘制)。
GCL轻松搞定导图广联达软件这几年开发的很多新功能中,我觉得导图是最有用的一个,有了这个功能以后,才真正把预算员从繁重的工程量计算中解救出来了。
相信只要会用这个功能的同行都有这个感受,但是我周围有很多同行却没用过这个功能,还有的用过觉得很麻烦也没有再用了。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运用导图这个功能。
导图的顺序和我们用软件画图计算的顺序是一致的,我建议大家首先在钢筋软件里进行导图的操作,因为计算钢筋读图最细致,完成以后在图形软件里处理就比较简单了。
导图的具体步骤如下:1.导入草图打开软件,在绘图界面里,导航栏“CAD草图”→“导入CAD 图”按钮→导图。
这里要注意几点:1、图纸导入时,有一个对话框要求你输入图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很多初学者容易理解为图纸的画图比例,其实它指的是图纸尺寸与软件计算尺寸的关系,所以这个地方正常情况下应该选择1:1。
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对想人为加大工程量的用户来说,可以在这个比例上稍作改动;2、图纸导入后,一定要把用不上的图形和文字说明删除,这样能保证识别的构件不会重复。
2.识别构件构件识别的顺序是:轴网→柱、墙等结构竖向构件→梁→板→到图形算量界面里识别建筑墙、门窗。
每个构件的操作步骤都差不多,首先在导航栏点到要识别的构件名称,然后依次选择:“提取构件边线”→“提取构件标注(名称)” →“识别构件”。
我重点说说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1、先说一个很好用的快捷操作,在提取边线的时候,按住“Ctrl”,鼠标左键点选构件的任一条边线,这时候所有相同颜色的边线都被选中,然后按右键确认就提取成功了;2、另外还有一个经常用的快捷键“F7”,可以设置图层的状态,经常打开这个功能除了可以检查导入的图形有没有遗漏外,还有一个很好的用途,我会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说明;如果在点选独立基础时插入点是中点,想变换插入点可以按F4键.3、导入轴网时应该选择“柱平面定位图”,尽量不要画太多的辅助轴线,个别不在轴网上的构件我们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后面会讲到的;4、矩形框架柱的识别比较简单,而薄壁柱等异形柱子,由于CAD图画法上的问题,识别起来会麻烦一点。
剪⼒墙的钢筋计算及⼴联达软件中输⼊剪⼒墙的钢筋计算及⼴联达软件中输⼊在钢筋⼯程量计算中剪⼒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墙包括墙⾝、墙梁、墙柱、洞⼝,必须要整体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墙在平⾯上有直⾓、丁字⾓、⼗字⾓、斜交⾓等各种转⾓形式;3、剪⼒墙在⽴⾯上有各种洞⼝;4、墙⾝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法。
(1)剪⼒墙墙⾝⼀、剪⼒墙墙⾝⽔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平钢筋根数=层⾼/间距+1(暗梁、连梁墙⾝⽔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平钢筋根数=层⾼/间距+1(暗梁、连梁墙⾝⽔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平钢筋时,其中间⽔平钢筋在拐⾓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墙墙⾝有洞⼝时当剪⼒墙墙⾝有洞⼝时,墙⾝⽔平筋在洞⼝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剪⼒墙墙⾝竖向钢筋1、⾸层墙⾝纵筋长度=基础插筋+⾸层层⾼+伸⼊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纵筋长度=本层层⾼+伸⼊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纵筋长度=层净⾼+顶层锚固长度墙⾝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墙墙⾝有洞⼝时,墙⾝竖向筋在洞⼝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积/拉筋的布置⾯积注:墙净⾯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积-门洞总⾯积-暗柱剖⾯积 - 暗梁⾯积;拉筋的⾯筋⾯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1、GGJ2013 中,措施筋在报表中是如何统计的?
报表预览部分的“设置报表范围”中有“报表中统计措施筋”的选项。
该选项不勾选时, “钢筋明细表” “钢筋形状统计明细表” “措施筋统计汇总表” 中统计措施筋,其他报表不统计措施筋。
该项勾选时,所有表中都统计措施筋。
另外,在其他表的标题中,会显示是否含措施筋,如下图所示:
2、剪力墙拉筋梅花布置
剪力墙的拉筋是呈梅花状布置的,间距该怎么样输入:比如:A6@600*600
修改剪力墙节点设置【墙身拉筋布置构造】为梅花布置(见下图)
拉筋输入 600*600。
软件会自动在双向布置算出的根数上乘以 2。
即:根数 =2*[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筋)+1
3、工程绘制完成后,为方便核对,需要将未使用的构件批量删除, 如何操作?
点击菜单栏【构件】下或工具栏上的“批量删除未使用构件”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显示出全楼未使用过的构件,选择后删除即可。
4、绘制女儿墙时,需要参考下一层的外墙,在软件如何实现?
点击菜单栏【视图】下的“其他楼层图元显示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 择需要参照的图元即可。
。
广联达剪力墙钢筋的输入方法
:
水平钢筋
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布置范围]】;
1、常规格式:(2)B12@100;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
5、每排各种配筋信息的布置范围由设计指定:(1)B12@100[1500]/(1)B14@100[1300]+(1)B12@100[1500]/(1)B14@100[ 1300];
说明
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水平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2、同排存在不同的钢筋信息用/隔开;此时当间距后面带[],且括号内必须输入数值,则表示钢筋信息从下之上依次布置,括号内的数值表示该水平筋布置的范围高度;。
工程准备工作:1、在新建工程前先分析图纸仔细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
2、建立与工程相对应的Excel表格用于记录及计算钢筋算量中的数据和Word表格用于记录钢筋算量中所遇到的问题。
软件操作步骤:一、新建工程第一步工程名称1、输入工程名称按工程图纸名称输入。
2、按照图纸结构设计总说明选取计算规则其他选项不变。
第二步工程信息1、依据图纸结构设计总说明填写工程信息2、工程信息中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决定建筑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影响钢筋的搭接和锚固的数值从而会影响最终钢筋量的计算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的情况进行输入。
檐高为室外地坪到女儿墙底的高度值。
第三步编制信息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内容。
第四步比重设置1、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直径为6的钢筋一般用直径为6.5的钢筋代替需要把直径为6的钢筋的比重修改为直径6.5的钢筋比重直接在表格中复制、粘贴即可。
第五步弯钩设置第六步点击完成二、计算设置计算设置部分的内容是软件内置的规范和图集的显示。
包括各类构件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参数设置直径影响钢筋技术结果软件中默认的都是规范中规定的数值和工程中最常用的数值。
图纸没有特殊说明预算过程中不必调整。
三、楼层设置1、建立楼层在软件中建立楼层时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层高和起始位置A、基础层底设置为基础常用的底标高基础层底标高注意设置为垫层底标高。
B、基础上面一层从基础层顶到该层的结构顶板顶标高。
C、中间层从层底的结构板顶到本层上部的板顶。
2、修改板的厚度基础层板厚为筏板厚度。
3、楼层缺省钢筋设置A、根据结构设计说明修改构件的混凝土标号如果结构设计说明与各楼层图混凝土标号不同按照结构设计说明设计加以说明。
B、根据结构设计说明修改构件的保护层厚度。
四、轴网的定义1、查看一层平面根据一层平面图建立轴网。
2、轴网编辑轴网绘制完毕后如果需要对轴网图元进行编辑可以使用“绘图工具栏”中的功能。
3、辅助轴线为了方便绘制图元软件提供了辅助轴线功能。
五、柱构件的定义和绘制1、按照图纸定义柱子的构件名称。
问:剪力墙三排钢筋怎么输入答:括号里面的数字,表示排数,输入格式为:(3)b12-200,横向、竖向皆可这样输入。
另外,再教你一些剪力墙的其他形式的钢筋输入规则:水平钢筋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布置范围]】; 1、常规格式:(2)B12@100;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 5、每排各种配筋信息的布置范围由设计指定:(1)B12@100[1500]/(1)B14@100[1300]+(1)B12@100[1500]/(1)B14@100[1300];说明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水平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2、同排存在不同的钢筋信息用“/”隔开;此时当间距后面带“[]”,且括号内必须输入数值,则表示钢筋信息从下之上依次布置,括号内的数值表示该水平筋布置的范围高度; 3、加号之间输入了不同的排数时,取第一个钢筋信息的排数信息;垂直钢筋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 1、常规格式:(2)B12@100;或*(1)B12@200+(1)B14@200;输入“*”时表示该排垂直筋在本层锚固计算,未输入“*”时表示该排纵筋连续伸入上层。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说明 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垂直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1、钢筋软件工程设置:注意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檐高等楼层管理:基础层层高:基础底到首层底标高的高度其余楼层结构标高之差2、楼层缺省设置:设置每一层构件对应的砼标号和保护层厚度3、轴网定义新建正交轴网输入下开间、上开间、左进深、右进深数据绘图输入角度确定4、独立基础定义:基础层基础独立基础定义新建矩形独立基础修改名称新建独立基础单元(每一个独立基础台阶成为一个独立基础单元)分别输入每一个独立基础单元对应的基础长、宽、高、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一般独立基础只有底层有钢筋网)绘图:在对应位置布置(点鼠标左键)注:基础6的布置:旋转点找到3轴与B轴交点按住SHIFT 用鼠标左键点击3/B交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Y值中输入 -1050 点击确定用鼠标左键点击3轴与C轴交点将基础6固定上修改基础底标高:选择选中要修改底标高的基础(例如J-8)属性修改底标高(注意修改之后要回车)5、柱:切换楼层:首层柱框架柱定义新建矩形柱输入柱的截面宽(500)、截面高(500)、清空全部纵筋中的钢筋信息在角筋中输入4B20 b边一侧中部筋中输入 2B18 h边一侧中部筋中输入 2B18 箍筋A8-200/400 肢数2*2 其他箍筋中点击…新建选择相应箍筋类型输入相应数据确定绘图布置构件注:复制构件首层中选中要复制的构件楼层复制选定图元到其他楼层选择目标楼层(一层)确定Z3一层定义新建圆形柱输入半径225 全部纵筋6b20 箍筋a8-150 箍筋类型:圆形箍筋布置构件注:顶层柱要区分柱的类型(软件中默认的都是中柱)角柱:柱有2面与梁接触边柱:柱有3面与梁接触;边柱-B指B边在外侧,边柱-H指H边在外侧。
中柱:柱有4面与梁接触6、梁基础连梁:以基础为支座,且不承载板的力的梁基础层梁定义新建矩形矩形梁类型:基础连梁输入基础梁截面宽370 截面高500 箍筋a8-450 肢数4 上部通常筋4b20 下部通常筋4b20 起点顶标高-1 终点顶标高-1 绘图布置构件跨设置设置梁支座点击梁依次点击支座(软件中指柱)右键确认确定框架梁定义构件首层梁名称:KL-1 类别:楼层框架梁跨数3(2+1)截面宽300 高650 箍筋a8-100/200(2)肢数2 上部通长筋2b22 绘图找到该道梁的两个端点将梁布置上对齐(单图元对齐点击基准边线点击要以基准边线对齐的边线)跨设置(设置梁支座—柱或梁交角太小时需要延伸梁选择延伸点击构件要延伸到的边界点击要延伸的构件) 原位标注点击原位标注命令点击要进行原位标注的梁对照图纸分别输入该梁每一跨中对应的左支座筋、上部中部筋、右支座筋和下部钢筋吊筋原位标注中在对应的跨中的次梁宽度中输入吊筋所在位置处对应构件的宽度然后再吊筋处输入吊筋钢筋信息,在一跨内有不同吊筋信息时以/区分注:KL-11第一跨中的下部钢筋 2b20+2b25(空格)2/27、板首层板定义只区分不同的板厚定义构件布置板在四周都是封闭的梁的区域内点击鼠标左键注:1)板偏移偏移多边偏移点击要偏移的边右键确认点击偏移方向输入偏移距离确定2)分割板点击分割命令点击要分割的板右键确认画板的分割线右键确认确定板受力钢筋定义输入钢筋信息选择构件 XY方式布置受力筋单板/多板点击要布置受力筋的板(多板情况点击每一个板右键确认)选择相应钢筋信息确定板负筋定义输入钢筋信息左标注/左标注、右标注单边标注的计算方式(支座内边线)/非单边标注是否含支座(否)输入分布钢筋选择构件画线布置(常用)8、墙剪力墙:地下室墙剪力墙输入墙厚钢筋信息绘图布置在相应的位置上选中画好的剪力墙属性调整标高底标高-1.5 顶标高3.7 砌筑墙:首层墙定义构件区分外墙、内墙和不同墙厚选择构件布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对齐:墙靠柱边对齐点击墙右键点击柱点击柱与墙一齐的一侧)注:卫生间墙的绘制要参照卫生间大样图门窗洞定义构件输入洞口宽、高(注意窗的离地高度)依据平面布置图在相应位置上(注:输入数据位置的转换用TAB键)布置上门窗过梁门窗洞过梁定义构件注意过梁高和配筋即可在对应的需要布置过梁的门窗上点击鼠标左键10、坡屋面1)圈梁屋面层梁圈梁定义异型圈梁定义网格水平250 垂直350,112 将圈梁的外轮廓线画出来确定输入相信钢筋信息布置圈梁对齐2)砌筑墙 240和120的3)墙上卧梁按照圈梁来布置4)屋面板(8mm压型钢板)用砼板来代替布置,定义板布置板点击布置好的板偏移整体偏移输入偏移距离(250mm)确定;分割板(按图纸中的分割线分割)三点定义斜板点击板输入对应点上的标高10、楼梯单构件输入构件管理楼梯添加构件参数输入选择图集AT/BT型输入相应数据计算退出楼梯休息平台 A-A型(休息平台长跨边嵌入砌筑构件内)、B-B型(休息平台长跨边与砼构件浇筑在一起)输入相应数据楼梯柱:按照构造柱画楼梯梁:按照梁来画、平法表格11、节点单构件输入其他添加构件挑檐输入钢筋信息及长度12、软件设置计算规则搭接设置等13、汇总计算区分不同的钢筋类型、类别以及钢筋直径汇总工程量电渣压力焊的个数14、导图打开图形算量软件工程设置完成工程导入钢筋GGJ 文件找到画好的钢筋软件文件打开弹出提示点击确定点击按照钢筋层高导入两侧全选确定弹出的提示点击确定15、楼层管理基础层基础垫层底到±0.00的高度其余各层建筑标高之差16、垫层基础层基础垫层定义新建面式垫层输入垫层厚度(100mm)绘图智能布置点击独基将显示出来的独立基础全部框选中点击鼠标右键输入出边距离(100mm)确定17、若梯梁采用绘图输入的形式来做,则将每一层的梯梁全部删除(依据定额计算规则),按平法表格的不需要考虑。
1、剪力墙钢筋输入:外侧在前,内侧在后,顺时针画图。
只针对连续的墙2、调整线性图元方向3、隔一布一剪力墙水平钢筋,确定钢筋间距(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或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4、剪力墙钢筋分距离输入C10@150[815]/C10@200[1000]/C10@150[815],用括号表示距离5、剪力墙竖向加强钢筋、顶上压筋,利用编辑属性里的其他钢筋直接设置6、剪力墙量差:墙身拉筋布置(双向布置和梅花布置,两者相差一倍)7、异性暗柱截面编辑:网格定义,截面编辑绘制钢筋8、剪力墙的位置应画到暗柱内。
以保证剪力墙联续区分内外侧钢筋,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钢筋计算弯折15d,影响板钢筋计算量,暗柱的位置相当于一块没有支座的板9、剪力墙与框架梁的关系,梁以那个柱为支座影响梁的问题,参照梁与柱节点的算法计算,暗柱一般为虚构件不以此为支座,梁跟墙相交的时候以墙为支座10、梁加腋处理:原位标注里设置,两边加腋尺寸不一致的情况,例如:腋长200;300,以分号隔开11、梁分段布置箍筋的时候同剪力墙类似,但以分号隔开12、吊筋的生成是在梁下部未画墙的情况下处理,弯起钢筋在框架梁节点设置中直接设置弯起类型13、梁的分类:基础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下室框架梁、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14、地框梁的支座筋取本跨的三分之一,基础连梁端部构造15、顶层连梁与中间层连梁箍筋的计算有差别,属性顶层连梁修改为是或否16、梁跨内变截面:利用打断和合并功能17、斜板定义再布筋和先布筋在定义斜板的钢筋量没有误差18、自动生成板筋只正对未配筋的板,自动生成负筋----查改标注19、板中特殊钢筋处理;例如弧形板中挑出的钢筋,直接在属性里修改调整钢筋长度20、三桩承台布筋:设置承台单边加强筋,修改属性的时候将整体调整为单元才能修改21、筏板基础遇到承台的时候底筋或面积是断开的,若不断开计算,在属性里修改22、筏板基础中U型钢筋封边图形算量:1、夹层高度如何处理?按层高高的建立,影响超高模板工程量,装修等工程量2、外部清单的导入,核对甲方清单工程量3、图形算量中套项?做法刷、做法查询、选配、做法存档—构件提取4、工具---选项—其他,设置项目特征5、与现浇板连接的位置不计钢丝网片6、剪力墙模板面积和大纲模板工程量有什么区别?大纲模板工程量未扣门窗洞口工程量7、梁的抹灰面积?单梁抹灰面积、单梁块料面积8、斜板上的屋面利用自能布置、平屋面利用点画。
亓光明—136********轴网拼接1、设置插入点2、Shift+左键(输入角度)顺时针方向输的为:负值逆时针方向输的为:正值3、修剪轴线4、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删除标注)二、柱1、节点核心区(在其他属性—节点区箍筋输入、上下加密范围)2、基础层的箍筋包含在首层里面3、柱插筋(1、修改计算设置第15、16条2、修改构件属性锚固搭接)4、理工大工程案例Ceil(867/100)+1+Ceil(1684/100)+1+Ceil(800/100)+Ceil(2599/200)-13{基础层层高}+3.6{首层层高}-0.6{承台高度}-0.8{梁高}=5.2{净高}5.2/6=0.8675.2/3=1.734-0.05{50的起步}=1.6845.2-0.867-1.734=2.599{非加密区长度}三、剪力墙1、内外侧不一样的情况案例:输入方式:C10@150+C12@200注意:外侧输在前,内侧输在后,中间用加号连接(顺时针画图)2、钢筋隔一布一的情况案例:输入方式:C12/C10@150注意:在计算设置(剪力墙最后一项)3、剪力墙垂直加强筋与水平加强筋的处理注意:在剪力墙其他属性---其他钢筋中输入4、暗柱调整柱端头方向:1)调整柱端头2)F3:左右翻转3)Shift+F3:上下翻转4)定义异性暗柱(水平方向从左往右、垂直方向从下往上---不同间距中间用逗号隔开,相同间距可以乘与个数)5)自适应布置柱、按墙绘制柱四、梁1、梁的架立筋:在上部通长筋位置输入---2B25+(2B14)---看状态栏提示2、梁的侧面钢筋:G/N3、不伸入之座的钢筋例如:9c16 3(-3)/6(-3)4、加腋梁:Y500*300在梁的平法表格后面输入注意:三维不显示,编辑钢筋里已经计算5、悬挑梁1、KL1(3A)300*5002、悬挑钢筋代号:在计算设置—节点设置中选择3、梁的变截面例如:300*500/200悬挑端:下方与左方为:0跨上方与右方为:末跨4、各种梁的区别以及在软件中如何定义基础连梁与地框梁等在梁类别中修改5、到了顶层需要修改:1、屋面框架梁2、连梁3、自动判断边角柱五、板1、复杂坡屋面A、先定义现浇板用直线画图,可以采用分割、合并等功能B、对于图纸上没有给出的距离,需要自己去算,例如:x/2.7=0.48/0.56 x=2.3142、布置钢筋A、先设置坡屋面板再布置钢筋与先布置钢筋再设置坡屋面结果是一样的B、对于同名称的板,钢筋一样的,可以使用应用同名称板C、负筋的画法六、基础1、承台基础承台每边加强筋在属性中输入:7C16@110如果每边的钢筋信息不一样在软件里面如何理?在绘图界面---切换到单元就可以进行调整2、双柱独立基础直接定义单元修改钢筋信息如果就一个单元有上下两排钢筋---看状态栏,用“\”隔开,前面的表示底部的,后面的表示顶部的3、集水坑A、对照图纸输入相应的参数值B、有特殊的钢筋要特殊处理,例如案例中的修改尺寸C、改变集水坑插入点:F4七、单构件处理楼梯、阳台、阳角放射筋、牛腿柱等都在单构件输入。
广联达钢筋建模教程—墙篇、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比较的常见,我用偏移功能一段一段地绘制也可以但是感觉比较的慢?有没有快一点的画法?答:可以利用点加长度来快速绘制。
选择点加长度功能按钮,然后按提示指定下一个点确定方向并输入短肢剪力墙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快速画好不在轴线与轴线交点的墙。
如果短肢剪力墙和轴线还有一定的偏角,那么你可以按住shift+鼠标左键输入偏角。
2、剪力墙的压墙筋如何用?答:剪力墙的压墙筋是剪力墙水平方向附加的钢筋,输入格式:2B12,长度计算公式同水平公式计算。
3、剪力墙中有一个其它钢筋的选择,什么时候用到?答:新版软件剪力墙构件的其它属性中有一个其它钢筋,这个是把原来只能输入其它箍筋的权限给放的更大了;我们在这里可以输入附加的箍筋同样也可以输入附加钢筋,自已给定根数及长度;更大权限的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
4、在砖墙构件属性中砌体加筋做何解释?什么时候会用到?遇到构造柱是否考虑断开?答:在砖墙构件属性中的砌体加筋是指砖墙中通长的钢筋网,输入相应的信息软件就可以自动计算长度及根数了,当然遇到构造柱钢筋是否贯通布置我们可以在计算设置中调整。
5、砌体加筋绘图时不方便,经常出现端头方向显示不对?有没有简单一点的画法?答:砌体加筋也是点式构件,可以参考柱的特殊画法。
比如可以用F3键来进行水平切换。
Shift+F3进行垂直方向的端头切换。
6、在做砌体加筋时,选择L-3形,按系统默认值设置;软件怎么只计算加筋1呢?答:当加筋1与加筋2的钢筋直径及长度都相同时,软件默认按一种计算了,但根数是取的两者之和。
这个我们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7、砌体加筋遇洞口时为什么不考虑自动扣减呢?答:软件中绘图输入页面的砌体加筋构件指的是我们工程的墙体拉结筋,现在的软件中是没有考虑遇到洞口的情况的。
8、什么叫跨层连梁,在软件中如何处理?答:在建立连梁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修改连梁的顶标高来实现连梁跨层的操作,扣减关系软件会自动考虑的。
剪力墙钢筋的输入方法:
水平钢筋
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布置范围]】;
1、常规格式:(2)B12@100;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 /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 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
5、每排各种配筋信息的布置范围由设计指定:(1)B12@100[1500]/(1)B14@1 00[1300]+(1)B12@100[1500]/(1)B14@100[1300];
说明
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水平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2、同排存在不同的钢筋信息用“/”隔开;此时当间距后面带“[]”,且括号内必须输入数值,则表示钢筋信息从下之上依次布置,括号内的数值表示该水平筋布置的范围高度;
3、加号之间输入了不同的排数时,取第一个钢筋信息的排数信息;
垂直钢筋
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
1、常规格式:(2)B12@100;或*(1)B12@200+(1)B14@200;输入“*”时表示该排垂直筋在本层锚固计算,未输入“*”时表示该排纵筋连续伸入上层。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 /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 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
说明
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垂直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拉筋
格式1:<级别><直径><水平间距><*><竖向间距>;
例如:A6-600*600
格式2:<数量><级别><直径>
例如:500A6
压墙筋
格式1:<数量><级别><直径>
例如:2B25
其它钢筋
水平加强筋
格式1:<数量><级别><直径>
例如:28B14
格式2:【排数】<级别><直径><间距>;数量同水平钢筋的计算。
例如:4B12@200
垂直加强筋
格式1:<数量><级别><直径>
例如:28B14
格式2:【排数】<级别><直径><间距>;数量同垂直钢筋的计算。
例如:4B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