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采空区、巷道高冒区、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伊金霍洛旗新庙三界沟煤矿矿井防灭火和防止自然发火综合措施二〇一八年目录第一章总则.......................................................................................................................... - 2 - 第二章井上、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 - 3 -一、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及设备...................................................................... - 3 -1、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防火措施................................................................................ - 3 -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 3 -3、井下电缆................................................................................................................ - 4 -4、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 - 4 -5、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 - 5 -二、胶带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 - 5 -三、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 5 -四、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 6 -五、井下防火构筑物.......................................................................................................... - 7 - 第三章内因火灾防治技术...................................................................................................... - 7 -一、开拓开采技术措施...................................................................................................... - 7 -1、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和开采顺序........................................................................ - 7 -2、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 - 8 -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 8 -1、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 - 8 -2、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 - 8 -3、选择正确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地点........................................................................ - 9 -三、综合防灭火手段.......................................................................................................... - 9 -1、不同地点防灭火处理措施.................................................................................... - 9 -2、氮气防灭火措施.................................................................................................. - 10 -3、阻化剂防灭火措施............................................................................................... - 11 -4、其它防火要求...................................................................................................... - 13 - 第四章防止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综合措施............................................................................ - 13 -一、预测预报措施............................................................................................................ - 13 -二、预测预报地点............................................................................................................ - 14 -三、监测手段.................................................................................................................... - 15 -1、束管监测系统...................................................................................................... - 15 -2、监测监控系统...................................................................................................... - 17 -3、人工检测系统...................................................................................................... - 18 -4、人工采样分析系统.............................................................................................. - 18 - 第五章井下灭火.................................................................................................................... - 18 -一、处理火灾的原则........................................................................................................ - 18 -二、井口、大巷、主要硐室发生火灾时的处理方法................................................... - 19 -三、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发生火灾时的处理方法................................................... - 20 -四、采空区自然发火处理方法........................................................................................ - 20 -五、火区管理.................................................................................................................... - 20 -第一章总则一、《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第二百三十二、二百四十二条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或全部充填、喷洒阻化剂,注阻化剂泥浆,注凝胶,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井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一)回采期间1、回采管理(1)要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回采中严禁丢底、顶煤,减少采空区遗煤量。
木料等可燃材料应回收干净,不得埋入采空区。
(2)利用工作面回风巷埋设的黄泥灌浆管路对采空区进行出现异常随灌。
(3)工作面距停采线最后40m范围内,保证运输、回风巷均衡回采,防止因局部推进迟缓而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
(4)到工作面停采时,综采工区要打开支架的侧护板,同时要保证联网质量及支架的初撑力,收作铺网要保证延至架后,落地压茬为准,有效防止采空区漏风。
2、隅角管理(1)工作面上、下隅角必须充填背实,减少采空区漏风。
(2)当工作面回采至停采线60m后,采煤区每间隔10m施工一道隔离袋墙,对上、下隅角进行封堵。
封堵范围:下隅角由运输巷下帮至第1架架尾,上隅角由回风巷上帮至最后1架架尾。
至停采收作线,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共施工隔离袋墙14道(运输、回风巷各7道)。
已施工的隔离袋墙严禁拆除,以减少采空区供氧条件。
3、隔离袋墙设置要求(1)施工隔离袋墙前,由综采工区提前联系通风工区,通风工区安排专人现场监督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隔离袋墙采用碎矸等不燃性材料装袋垒砌,宽度不小于2m,墙面竖缝要错开,逐层垒砌,严禁出现阶梯墙面,并与巷帮、顶板及架尾接实,保证四周封堵严密。
(3)在施工隔离袋墙前,必须对灌浆管道进行确认,不得将灌浆预留管口封于隔离袋墙之中,管路要靠帮靠底,不得悬空。
4、职责划分及要求(1)通风工区加强采区主要风门监管、巡查与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综采工区要加强运输、回风巷的维护,保证通风断面,降低通风阻力。
(2)综采工区在回风巷距停采线80m处进一步加强灌浆管路管理。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井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一)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1、煤炭的自燃性能是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
①煤炭的自燃性能够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且不易散出,因而逐渐积聚形成高温。
②煤炭与氧气接触后,氧能使煤炭与之发生氧化作用产生热量,热量积聚时温度不断升高,逐渐促成煤炭自然发火。
③煤炭自燃后,遇氧再助燃,使火势继续扩大形成火灾。
2、采空区内遗留的大量遗煤为自然发火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由于下分层工作面放顶煤回收率低、丢煤多,造成采空区内留有大量遗煤,而且煤体呈破碎状态,增大了与氧接触的面积,使遗煤更易氧化,加速了遗煤的氧化生热进程,从而增加了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3、漏风通道的存在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供氧条件。
分层开采不仅导致上下分层工作面之间存在漏风通道而直接漏风,而且相邻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由于集中压力大,其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使煤柱压裂压碎,导致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漏风裂隙,为采空区创造了良好的漏风通道,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连续充足供氧条件,进一步增大了遗煤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4、采空区漏风是遗煤自然发火的决定因素。
根据煤炭自然发火的规律性,采空区漏风量大小决定着遗煤自然发火低温氧化阶段和自热阶段,也就是说决定着引起发火的内热源温度能否达到自然发火界限。
如果漏风量太大遗煤氧化热量不易积聚,漏风量很小则氧化条件不良,这两种漏风情况均不易发生自然发火。
因此,抑制遗煤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就是尽可能增大漏风风阻和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
5、采矿技术决定着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和决定因素。
采矿技术包括开拓方式、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采矿技术是煤炭自然发火的外在因素,采矿时若采取正确的开拓方式、科学的采煤方法和合理的通风方式,并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就可以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减少煤体破坏和漏风等,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炭自然发火,防患于未然。
防止矿井空区、巷道高冒区、煤柱破坏区
域自然发火措施
为了防止矿井空区、巷道高冒区和煤柱破坏区域的自然发火,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控制煤炭积压情况,确保巷道和空区不过度积压煤炭,避免煤的自然发火。
要定期清理巷道和空区,确保通风流畅,减少积压煤炭的风险。
2. 加强巷道和空区的通风管理,维持适当的通风速度和流量,以降低煤的自然发火风险。
应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转。
3. 对空区和巷道进行温度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升温情况。
应安装温度监测装置,并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及时对温度升高的区域进行处理,防止自然发火的发生。
4. 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避免对煤柱的过度挤压和破坏。
矿井空区、巷道高冒区和煤柱破坏区域都是容易发火的区域,因此在规
划和实施开采方案时,应考虑煤柱的稳定性,减少对煤柱的挤压和
破坏。
5. 定期进行煤样采集和分析,了解煤的物理特性和自燃倾向,
及时发现煤的自然发火风险。
对于自燃倾向较大的煤炭,应采取相
应的措施,如降低堆存密度、增加通风等,降低自然发火风险。
6. 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矿工对自然发火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
通过培训和教育,使矿工掌握自然发火的原因和预防
措施,并能够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防止矿井空区、巷道高冒区和煤柱破坏区域自然发火的
措施。
通过严密的管理和经验积累,可以有效降低自然发火的风险,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报告》鉴定,我矿开采的XX煤层自燃倾向分类结论:三类,不易自燃。
但矿井必须以预防为主。
为了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特制定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
一、根据本矿实际,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主要因素有:
1、采空区浮煤多,氧化自燃发火。
2、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条件后爆炸起火。
3、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丢进采空区长时间氧化自燃发火。
二、采空区主要防灭火措施
1、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
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以阻止残煤氧化自燃。
2、采取有效措施使整个采空区顶板冒落并压实,特别是切眼及停采线、各种煤柱附近,以减少漏风。
3、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不能丢进采空区内,要回收到地面,防止废弃材料在采空区长时间堆积后氧化自燃。
4、加强通风管理,防止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积聚。
5、采面上下尾巷随工作面推进及时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减少采空区漏风。
三、其它有关安全管理措施
1、合理布局通风设施位置,尽量避免井巷与采空区贯通。
2、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采空区的密闭情况,测定一次采空区回风巷道和可能发热地点的温度和风量,并对采空区空气试样进行。
防止采煤废弃区、巷道高冒区、煤柱破裂
区自然发火措施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防止采煤废弃区、巷道高冒区、煤柱破裂区自然发火的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自然发火的风险,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
1. 采煤废弃区的自然发火措施:
- 维护采煤废弃区的通风系统,确保废弃区内空气流通良好。
- 定期对废弃区进行温度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 对废弃区进行水封处理,以阻止氧气进入废弃区,减少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2. 巷道高冒区的自然发火措施:
- 加强巷道的排水系统,保证巷道内部湿度适宜。
- 定期检查巷道的通风设施,确保通风良好。
- 对巷道高冒区进行测温,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3. 煤柱破裂区的自然发火措施:
- 加强煤柱破裂区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 在煤柱破裂区周围进行湿法降温处理,减少自然发火的风险。
注意事项:
- 以上措施仅为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 执行以上措施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以上是防止采煤废弃区、巷道高冒区、煤柱破裂区自然发火的
措施,希望能够为您的采煤作业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正文如下: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一、确保工作面回采最低安全推进速度的措施采空区中只有自燃氧化带范围内的浮煤才有可能发生自燃,然而也并非进入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浮煤都一定会自燃,因为,煤自燃在低温阶段是一个煤蓄热升温的缓慢氧化放热过程,采空区浮煤自燃还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而且由于工作面不断推进,采空区漏风状态、氧浓度分布状态和煤体温度变化、自燃条件均发生变化,使得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动态移动。
因此采空区浮煤要自燃,还需要具备足够的时间维持该区域的条件不变,即维持时间必须达到:式中:为浮煤的最短发火期,d。
根据矿井的统计资料,2#煤:=83d;5#煤:=78d。
也就是说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小于工作面散热带到采空区窒熄带的最大距离和浮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之商时,就有可能发生自燃,即式中:为工作面最低安全推进速度();为工作面自燃氧化带最大宽度(),取工作面进风顺槽侧,为65m。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2#煤:=65/83≈0.783m/d5#煤:=65/78≈0.833m/d即当2#煤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大于0.783m/d时,5#煤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大于0.833m/d时,工作面无自然发火危险。
在正常回采过程中,由生产科合理组织安排工作面的推进度,确保工作面回采的最低安全推进速度;如果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设备异常等特殊情况无法保证最低安全推进速度时,加强阻化剂的喷洒措施,视情况启动注浆注氮措施。
二、喷洒阻化剂措施考虑工作面回采时间及煤层自燃发火周期,阻化剂采用氯化钙。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灭火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日期】2021.10.12•【文号】矿安﹝2021﹞156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灭火细则》的通知矿安﹝2021﹞156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各省级局,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煤矿防灭火细则》已经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1年第22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1年10月12日煤矿防灭火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灭火工作,有效防控煤矿火灾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煤矿防灭火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煤矿防灭火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防灭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防灭火工作的技术负责人。
煤矿企业、煤矿应当明确防灭火工作负责部门,建立健全防灭火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度。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应当配备满足需要的防灭火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煤矿企业、煤矿必须保证火灾防治费用投入,满足煤矿防灭火工作需要。
第五条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建立注浆系统或者注惰性气体防火系统,并建立煤矿自然发火监测系统。
第六条煤矿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的火灾防治内容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煤矿必须编制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七条煤矿防灭火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早期预警、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井上、下防灭火措施。
关于补充152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防止自然发火
的技术措施说明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现对《15#层煤15209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补充防止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节防止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
1、现采15#煤层自然倾向性等级为Ⅱ级,为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掘进巷道必须严格按采区设计及工作面设计布置,不得随意施工临时性巷道。
2、生产技术通风部必须加强井下掘进巷道的地质工作,做到有掘必探,严禁掘透小窑、采空区,对已掘透小窑、采空区的必须及时封堵,防止因漏风引起煤层自燃,因地质构造等造成的盲巷必须立即封闭。
3、掘进巷道遇地质构造等出现高冒区时,必须处理掉活煤、活矸,并利用棚梁、锚杆等支护方式接顶、背帮;瓦检员每周至少定期检查1次高冒区的自然发火情况,有自然发火预兆时必须采取喷洒、压注阻化剂措施进行处理。
4、掘进巷道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按要求定期冲洗以保持湿润,做到煤尘不飞扬、不堆积。
5、加强巷道支护管理,因巷道顶帮垮落造成巷道积煤时,必须及时清理。
6、必须保证工作地点风流畅通,掘进巷道风速符合设计要求,风筒距工作面不大于5m,严禁无计划停风。
长期施工不停风的工作
面,生产技术通风部有权进行封闭,以避免长期供氧和高温积热环境的形成。
7、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熟练使用灭火器及其他消防器材,熟知避灾线路,确保安全防灾避灾。
8、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当视火灾性质、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
9、未叙部分按凌志达公司《矿井自燃发火防治专项措施》执行。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一、矿井概况山西干货哦螺纹钢有限公司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关于吕梁市柳林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我矿隶属于山西虎健康路人有限公司,属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a。
2012年11月1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我矿新换发了证号为C000000000000000000的采矿许可证,批准井田面积6.661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开采深度由+960m至+505m标高,证载生产规模120万t/a。
根据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我矿开采的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为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特制的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
二、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主要因素:1、采空区浮煤多,氧化自燃发火。
2、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进入采空区后氧化自燃发火。
3、瓦斯积聚达到保证条件后起火。
三、采空区主要防灭火措施1、提高回采率,合理加快回采速度。
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在45天进行永久封闭,以阻止残煤氧化自燃。
2、加强回煤工作面巷道管理,采取措施使采空区完全冒落,减少采空区漏风,特别是切眼及停采线、各种煤柱附近,以减少采空区漏风。
3、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不能丢进采空区内,要回收到地面,防止废弃材料在采空区长时间堆积氧化自燃。
4、加强通风管理,防止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积聚。
5、回采工作面封闭后,对采空区进行灌浆,防止密闭漏风和采空区及停采线自燃。
6、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每天喷洒一次阻化剂,安排在检修班进行,由人工拉上胶管利用喷枪沿工作面向采空区浮煤上喷洒阻化剂。
7、建立完善采空区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每周检测一次采空区气体,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8、发现采空区自燃发火隐患,立即使用凝胶防灭火系统。
四、其他安全管理措施1、合理布局通风设施位置,尽量避免井巷与采空区贯通。
2、每周检查一次采空区密闭情况,测定一次采空区气体,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采空区、巷道高冒区、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煤矿所采3-1煤层自燃倾向性属容易自燃煤层,为了加强和规范我矿的防灭火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订本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措施
1、在开采技术方面:提高煤炭回采率,减少丢煤。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回采完毕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2、采煤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确保风量合理。
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导风帘,减少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
3、对已采完的采空区按要求砌筑防水或防火密闭,每周对井下所有密闭检查一次,测定一次密闭墙内外空气温度,并利用束管等检测手段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氮气、氧气、烷烃类等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4、工作面上隅角或其他地点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和氧气浓度及空气温度等异常时,必须及时报告调度室,通知有关单位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5、对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裂隙必须及时回填压实并定期复查;对井田内及周边小窑采空区地表要经常查看,产生的裂隙要及时回填。
6、加强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和CO检测,每班测定二次,如有超限现象必须采取措施处理。
7、要对采空区漏风的来源和漏风量大小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密闭堵漏和墙面的二次抹面保证采空区不漏风。
8、加强采空区密闭管理。
密闭施工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
通风设施质量实行“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
9、坚持执行防灭火预测预报制度。
10、坚持执行综合防灭火措施:
(1)移动注浆防灭火
(2)氮气防灭火
(3)喷洒阻化剂防灭火
二、巷道高冒区防灭火措施
1、用不燃性材料对高冒区进行充满填实,消除瓦斯集聚所需的空间。
2、对巷道高冒区进行喷浆,厚度不小于5cm,保证封堵严密。
3、每周进行一次防灭火检查,对巷道高冒区的自然发火状态进行监测,并做好防灭火检查台账。
三、煤柱破坏区防灭火措施
1、如巷道顶板较为破碎,施工时应该提高支护参数,有效防止顶板压力过大,压碎煤柱。
2、在掘进工作面回风口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并加强观测、巡查、维护,生产指挥中心必须加强监视,一旦有异常,及时汇报。
3、定期向煤柱破坏区喷洒阻化剂,阻化煤炭燃烧。
4、煤柱破坏严重、漏风较大的区域应及时对煤壁进行喷浆。
阻断漏风通道。
5、强化防灭火检查,通风队必须每周进行一次井下防灭火检查,检查消防器材配备情况、煤柱漏风情况、浮煤堆积等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