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0 MB
- 文档页数:10
产业经济学课件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主要内容:一、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一、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危机1、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侧重于个量分析,也即注重微观经济的分析,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即咱们所熟悉的所谓自由放任主义。
但是,1929年的危机冲击了新古典经济理论。
2、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危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出现问题,意味着凯恩斯理论的不健全。
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彻底导致了该理论的崩溃。
3、产业经济学思维的出现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意味着光从微观考虑经济问题不现实、是片面,但是凯恩斯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也又面临着挑战。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在微观和宏观两个端点上寻找出路,把研究的思路深入到两者的中间结合点即产业的维度。
这样就推动了产业分析理论的出现从上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产业经济学的产生经历,即大体经历了以下过程: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产业分析(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二)日本产业政策的推动日本在二战后经济系统面临崩溃的局面,如何医治战争创伤加快经济重建和振兴,迅速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成为日本的头等大事。
日本的奇迹是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赶超了英法发达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
那么,其原因何在,可能原因有多方面,但是一个方面就是日本在战后20年左右时间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
11、 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将传统的基础产业,把钢铁、煤炭、电力、化肥、运输等作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如颁发了《钢铁和煤炭合理化施政纲要》、《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等法规予以支持。
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又颁发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等法规,对重化工业、电子工业等产业给与倾斜,这大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