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35.27 KB
- 文档页数:15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1、建国前后海军的成立及发展情况?①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④1974年,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⑤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海军已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⑥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建国前后空军的成立及发展情况?①人民空军在是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③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3、导弹部队组建的时间、主要任务、现用名?时间: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主要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现用名: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4、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新格局?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南、西、北、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态度和政策?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五年级音乐下册复习提纲一、常用记号:1、反复记号:表示在记号内的旋律需要反复演奏。
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可以省略。
2、自由休止记号:〕0〔表示演唱或演奏到此处,根据剧情需要自由休止。
3、延长记号: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需要延长;有时标在小节线上,表示两小节之间可做适当休止。
4、保持音记号:-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此音在唱(奏)时要饱满、有强度,并有充分的时值。
5、重音记号(亦称“强音记号”):> 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演奏或演唱到此音时要强而有力。
6、顿音记号: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演奏或演唱到此音时,要表现的短促、轻巧而有弹性。
7、连线:用或表示,标在旋律的上方。
第一单元:1、协奏曲:指的是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或者民族乐队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一般乐曲结构较大,独奏与乐队并重。
2、装饰音:“”叫做波音记号。
“”叫做下滑音记号。
“”前者是前倚音,后者是后倚音。
3、演唱形式:有男生、女生独唱,齐唱,合唱等。
演奏形式;有协奏,独奏,合奏等。
4、力度记号:渐强(<)、渐弱(>)、(ff)很强、(pp)很弱、(f)强、(P)弱、(mf)中强、(mp)中弱、(sf)特强、(sfp)特强后弱、(fp)强后即弱。
第二单元:1、《山林的呼唤》选自管弦乐《山林之歌》,作者马思聪。
2、《神奇的九寨沟》是男生独唱歌曲。
3、《致春天》属于钢琴独奏乐曲。
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
4、《给未来一片绿色》属于合唱乐曲。
第三单元:1、《京调》是以笛子与乐队合奏的形式表现的,作者是顾冠仁。
2、京剧的演唱形式:唱、念、做、打。
京剧身段动作有:花指、挂画、上马、水袖等。
角色种类:生、旦、净、丑。
3、《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与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4、《前门情思大碗茶》属于女生独唱歌曲、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词曹火星。
6、《梨园英秀》是孟庆华作词、作曲。
第四单元1、《在那东山顶上》的作词是苍央加措,作曲是张千一。
2、《放牦牛的小卓玛》是藏族歌曲,作曲是于政,作词是金鸿为。
初一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动物世界1. 动物的特点:动物是一类生物,它们有生殖能力,能够自由运动,依靠有机物为能量来源。
2. 动物的分类:按照动物的骨骼系统,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按照动物的生活习性,可以分为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3. 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两种生殖方式各有特点,在自然界中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
4. 动物的自我保护:动物在生存过程中,会采用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比如利用伪装、仿拟、逃走、尖叫或者攻击等方法。
5. 动物与人类:动物与人类是紧密相关的,人类可以通过饲养动物得到肉类、皮毛、骨料、奶制品等物质需求,而动物也能够得到人类的保护和繁衍生息。
6. 动物的文化价值: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动物在人类社会中还有文化上的价值。
第六单元:星空与地球1.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于椭球形,它是一个球体,但由于自转的速度不同,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有一定的差异。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约为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黄道运动的周期,约为365.25天。
3. 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表面形成了不同的地理分区,陆地表面被分为大洲和岛屿,海洋表面则被分为大洋和海洋。
4. 星空的组成:星空中包含着许多的星球和星系,其中最为显眼的是太阳系,还有其他的一些恒星和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甚至还有宇宙射线等。
5. 月球与地球: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和地球之间相互引力作用,保持着它们之间的轨道运动。
6. 太阳与地球: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为地球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光和热,也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7. 星座:星座是指人类根据星空的分布,把形成的几何图形串联起来而得到的一些虚构的图形,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定位星空中的某些目标。
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国籍?答: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答:(1)公民是一个法律上的的称呼,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人个。
(2)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3、如何确认中国公民的身份?答:(1)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
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4、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答:人民当家作主动,就是我们社会成员,通过国家法律确认的公民身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5、为什么要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当当家作主。
6、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答:(1)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2)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3)人民当家作主还表现为公民通过履行自己在法律上的义务,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7、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
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8、为什么要树立国家观念?答;公民,忠于自己的国家,这不仅源于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也因为我们在法律上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
9、要树立什么样的国家观念?答:我们应该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10、要树立什么样的法律意识?国家法律是通过确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发挥作用的。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八年级上化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物质的构成原子: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带正电荷第二单元: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表达式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反应速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平衡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平衡状态第三单元:氧气与运动氧气:空气中的一种气体,参与燃烧和呼吸过程呼吸作用:人体利用氧气和食物产生能量的过程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光和热有害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第四单元: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物质非金属:不具备金属性质的物质金属活动性:金属与酸、水和盐溶液反应产生的现象金属的腐蚀:金属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导致的损伤第五单元:空气与水的净化空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大气中添加了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质环保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倡可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净化:去除水中杂质和有害物质,使其可以安全饮用第六单元:酸、碱与盐酸:酸性溶液具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碱:碱性溶液具有苦味,能使红色石蕊变蓝盐: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pH值:衡量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第七单元:酸与金属的反应酸和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和盐酸性溶液中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影响反应速率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反应活动性从高到低排列腐蚀防护:利用镀层等方式保护金属不被腐蚀第八单元: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滴定: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测定溶液的浓度酸碱指示剂:根据溶液的pH值变化显示颜色的物质酸雨:大气中气体和颗粒物质溶解在雨水中形成酸性降雨第九单元: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非金属元素: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合金: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特点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第十单元:盐的制备与性质盐的制备方法:酸和碱反应、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处理方法盐的溶解度和晶体结构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盐的用途和应用。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秦赵之战•秦朝的建立•项羽和刘邦的争斗2.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秦朝的统一与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秦始皇及其统治•秦始皇的治理手段•墓室的建造第二单元:秦汉之际的中国1. 秦汉之际的政治改革•三公九卿制度•儒家学说的兴起•法家学说的兴起2. 秦汉边疆的拓展•西南地区的征服与开发•北方边疆的防御3. 刘邦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功绩与政策•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西汉时期的中国1. 西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影响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3. 西汉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西汉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第四单元:东汉时期的中国1. 建武中兴与赤眉起义•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赤眉起义与刘秀的建武中兴2. 东汉的政治与文化•吴汉政权的建立与粉碎•东汉的文化与科技3. 长平之战与三国分立•董卓之乱与十八位诸侯的争夺•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与对峙第五单元: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建立•三国蜀汉、魏国、吴国的对峙•西晋的建立与政治内乱2.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南朝与北朝的对立•南北朝统一的历次尝试3.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与文化交流•南方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第六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的统一与政治改革•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 唐朝的政治与社会•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3. 长安与东都的文化繁荣•唐朝的文化与科技•长安与东都的区别与联系第七单元: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中国1.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政权更迭•五代十国政权的兴亡•民族政权的兴起2. 北宋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的建立与政治改革•巨臣政治与改革的限制3. 北宋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生产与商业的繁荣•文人墨客与科技的发展第八单元:南宋时期的中国1. 南宋的统治与政治制度•南宋的统治者与政治家•南宋的政治制度2. 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南宋的社会与经济•南宋的文化与科技3. 金朝与南宋的对立与和平•金朝的建立与南宋的对峙•金宋对立演变为南北和议第九单元:元朝时期的中国1. 元朝的建立与世袭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治者•元朝的国号与政治制度2.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与影响•元朝的经济制度与发展3.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与元末之乱•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秦朝至元朝的中国历史要点。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六单元)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1.列强的侵华史(1)鸦片战争(1840-1842)①爆发的必然性: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军事: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中国:闭关锁国;英国:为争夺世界市场疯狂扩张。
②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③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④《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危害: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关税要与英国商定——破坏了关税主权;《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永居;中美《望厦条约》建教堂传教;中法《黄埔条约》自由传教。
⑤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思想: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畲《瀛寰志略》);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②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③1860年《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俄国割占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世界历史的分期:①世界古代: 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15世纪末(公元1500年):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②世界近代: 16世纪初——19世纪末(公元1500年-公元1900年) : 资本主义社会③世界现代: 20世纪初——至今(公元1900年—至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农业: 租地农场的出现11世纪以后, 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等方式获得自由, 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14世纪, 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 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手工业: 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13至14世纪, 手工业也不断发展, 手工工场由分散到逐渐集中(工场主、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 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1.农村: 富裕农民(13、14世纪,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市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商人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1.背景: 14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享受现实生活)3、实质: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4.代表人物及其成就:①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 代表作《神曲》。
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②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③莎士比亚: 英国, 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5、文艺复兴的意义:促进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五、六单元)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国民党一大:1944年1月,在广州召开。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1、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三、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四、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五、创建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赣南、闽西军根据地面积最大。
六、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七、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八、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一、罪恶的“三角贸易”1、国家: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人,但_________人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示意图:(2)概述三角贸易的影响。
①非洲丧失了_______________,导致非洲的贫困落后;②很多奴隶贩子发财后回到欧洲,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_____________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1、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它相继打败了、和,到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国家,号称“”。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始于,负责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的工具是。
侵略印度的殖民头子率军队抢占了,把当地洗劫一空。
3、影响:①造成了印度的贫穷与落后②、殖民者利用掠夺的财富发展本国生产,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殖民地作为广阔的市场,也刺激的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概况:除__________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其余地方基本上都是_________的殖民地。
结果:____________——“南美的解放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
葡萄牙殖民地_______的统治者为大势所迫,宣布独立。
2、____________——印度民族英雄,领导起义军抗击英军对章西的侵犯。
影响:这场战争表现出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的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宪章运动1.时间1836—18482.政治纲领:__________, 3、目的:取得____________。
3.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4、暂时失败的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时间:_______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二、专制皇权高度加强(政治)1、表现:①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分相权给六部②明朝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厂卫”特务机构③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独裁④清朝大兴“文字狱”(文化专制)⑤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2、批判君权神授的思想家-----黄宗羲(明末清初)与同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相似,都反对专制皇权(君主专制)。
但影响较小。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明朝:防御政策(修长城)清朝:怀柔政策(修寺庙、联姻、宴饮等联络感情)2、巩固措施⑴、对西藏地区(藏族)a、清朝册封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册封制)b、1727年,设驻藏大臣,使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c、实行金瓶掣鉴制选择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⑵、对西南少数民族明朝从中央派官员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⑶、对新疆地区平定叛乱,清军粉碎了蒙古族准格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⑷、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愿受沙俄的压迫,千辛万苦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接见。
⑸、清朝对内外蒙古地区实行盟、旗两级管理制度(盟旗制)3、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与内地文化交流,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四、来自海上的挑战(对外关系)1、明朝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 重点p41)目的:扬国威而非发展对外贸易(与哥伦布航行对比)2、天主教传教士带来西方文明明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清朝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等来华,带来科学,如数学知识、西洋风格建筑设计、医学知识等;3、西方海上侵略⑴1553年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⑵17世纪初,荷兰人侵占中国台湾4、中国的应对⑴、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
⑵、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⑶、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全国只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⑷、1793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派马戛尔尼率使团来华,要求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乾隆帝拒绝,错失一次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学习先进技术的机遇。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整理)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 三皇五帝、夏商西周的基本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 统一秦朝的建立-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经院制度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建立-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第三单元:世界古代史- 古印度的兴起与的传入- 古希腊的诞生与民主政治的发展- 古罗马的兴衰与帝国统一-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倒塌- 世界古代历史的演进与交流第四单元:世界古代科技文化- 希腊的哲学、科学和艺术成就- 罗马的公路建设与城市规划- 古埃及的宏伟建筑与艺术- 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史(续)- 中国古代历史的续篇与发展- 隋唐的统一与繁荣- 宋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元朝的统治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史的整体回顾与总结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续)- 宋朝的文化繁荣与科技创新- 元朝的科技发展与学术思想-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与世界贡献第七单元: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 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与外来侵略- 辛亥革命与共和国的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国共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第八单元: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影响- 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人民幸福生活总结与回顾-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核心内容概括- 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重要事件- 复方法与技巧建议以上为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的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历史知识,做好考试准备。
请同学们根据提纲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并注意整理笔记,掌握重点知识点和重要事件。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例如做题、讨论、总结等,以提高复习效果。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初一年级已经学完了历史的第五六单元课文,那么接下来教师应该如何给学生上复习课呢?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提纲第十六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
东汉时期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1.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3.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点:《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背景:1.经济前提:的迅速发展,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使日益激化.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表明,也需要。
3.思想基础:4.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1)深刻地揭露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2)批判地继承三大理论( )(3)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二、时间:年三、意义:标志着。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的指导,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考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一、二月革命1、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有了一定的发展,但(2)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了,各种十分尖锐(3)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想改变现状,也想推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争取更大空间——俄国成为。
2、性质:3、时间:年月,4、结果:推翻了成立了,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出现了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四月提纲》1.背景:2.主要内容: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转变为的任务。
②明确提出“”和“”的口号,争取以取得政权3.意义: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背景:。
2、概况:1917年11月6晚,在的领导下起义爆发。
月日,起义工人士兵占领了(城市)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门、攻占,起义胜利;之后,等城市的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3、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攻打冬宫时开幕):(1)内容:①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宣告全部政权转归。
②通过了。
◆最能体现当时俄国人民的愿望◆《土地法令》规定,,实行土地,将土地分配给使用。
《土地法令》目的:消灭,完成的任务。
③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
列宁当选为主席(2)作用:表明,的国家诞生。
四、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鼓舞了;(3)它成功地将变成,开创了的新局面,(4)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