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对比造影检查在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诊断价值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及应用摘要】目的:探究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及应用。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7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入院时,首先采用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方法。
然后利用胃肠X线机,以每秒3帧的速度对食道进行快速摄片检查。
最后,所有病例采取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对比。
结果:共检查出70例早期食道癌,检出率为95.89%。
结论: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方式可以检查早期食道癌,但是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需要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进行确诊。
【关键词】气钡双重造影;早期食道癌;复方硫酸钡【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56-02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各类恶性肿瘤的2%左右[1]。
早期发现的食道癌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的。
因此,对于食道癌患者来说,尽快在早期发现食道癌十分重要。
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近百年诊断食道病变的主要方法,现在仍广泛应用。
这种检查是采用口服硫酸钡后通过X线透视或摄片观察食道病变情况[2]。
本文为了了解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作用,选择7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强化对气钡双重造影的认识,提高早期食道癌的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73例食道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64.8±7.3)岁。
患者主要症状为食道异物感、食道疼痛和胸骨疼痛,部分患者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经食道镜和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均为食道癌,病变部位包括食道上段、下端和胸食道中段。
1.2 方法患者入院时,首先采用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方法。
检查前,患者不需要做特殊准备,只需禁饮禁食,避免食物残渣刺激食道粘膜或者附着在造影剂上影响检查效果。
食管双对比造影在鉴别食管恶性狭窄上的应用作者:滑永生郭兆立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2期【关键词】食管双对比造影;食管恶性狭窄;应用进行性下咽困难是绝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其病理基础是食管狭窄,引起食管狭窄的主要病症有食管贲门失迟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感染性疾病以及食管癌和食管其他恶性疾病。
本文收集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经食管双对比造影检查诊断食管狭窄的47例患者资料,通过食管对比造影检查,探讨其对鉴别食管良、恶性狭窄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患者,男32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41岁,均有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症状,排除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腐蚀性食管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在食管钡餐检查后1周内进行食管镜检查,并取1~2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2造影方法47例患者全部应用日立MEDIX全自动胃肠机做此项造影检查。
造影检查前1日均要求无渣少量饮食,检查当日早禁食、水,检查时先口服产气剂1包,配制医用硫酸钡100 ml,分次口服,分别摄食管立位,左右斜位点片,常规摄食管充盈像和黏膜像,辅助透视,观察钡剂通过食管至胃底部,食管壁是否柔软,钡剂通过是否通畅等情况。
1.3诊断评定标准将食管狭窄分良性狭窄,恶性狭窄及中性狭窄[1],(1)良性狭窄的特征:一般较长,与正常组织的分界为渐行性,呈偏心性狭窄,边界较光整或轻度锯齿状,黏膜多光滑,管壁柔软,可收缩和舒张;(2)恶性狭窄的特征:食管壁僵硬,黏膜增生、破坏或中断,狭窄局限(3~5 cm),与正常段分界突然[2];(3)若兼具良、恶性狭窄的特征则为中性狭窄。
2结果2.1食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本组47例食管狭窄的病例中,钡餐透视检查诊断为良性狭窄25例(53.2%),恶性狭窄18例(38.3%),中性狭窄4例(8.51%)。
在食管钡餐检查诊断良性狭窄的25例中,食管镜均未发现恶性病变,22例证实为良性狭窄,3例在食管镜下未发现狭窄,考虑食管痉挛所致。
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
马秀华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5(032)005
【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期贲门癌12例(20%),中晚期贲门癌48例(80%).典型X线表现:①食管下段改变42例(占70%).②贲门区溃疡24例(占40%).③胃底贲门区块影32例(占53%).④胃底变形胃体小弯受累10例(17%).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运用气钡双对比造影不但能诊断出中晚期贲门癌也能发现和诊断早期贲门癌.【总页数】1页(P16)
【作者】马秀华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
【相关文献】
1.贲门癌的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及诊断 [J], 明勃;焦党社
2.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0例分析 [J], 宋宪会
3.贲门癌的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与CT诊断 [J], 许洪彩;赵记明;夏国亮;周志厚
4.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J], 林海洋
5.结肠癌气钡双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及CT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J], 李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胃连接(贲门区)的双对比检查
陈九如;陆军;杨庆康
【期刊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1988(7)3
【摘要】胃的X线精细检查应包括充盈,压迫,粘膜和双对比四相(1),由于食管胃连接(责门区)的解剖形态特殊,功能复杂,充盈时病变易被遮蔽,压迫法又不能施行,双对比检查就成为X线检查中特别有效的方法了。
本文取北站医院1985年8月至1986年6月期间2000例无食管胃连接部疾病症状及X线表现的正常人和134例有贲门区病变者双对比造影资料。
就食管胃连接的双对比检查方法加以讨论。
【总页数】5页(P125-128)
【关键词】食管胃连接;贲门区;X线诊断;双对比检查
【作者】陈九如;陆军;杨庆康
【作者单位】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上海市北站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5
【相关文献】
1.胃双对比造影贲门区正面像对早期贲门癌... [J], 苏宏;张景荣
2.112例食管胃连接部癌气钡双对比检查分析 [J], 方首;黄金旗;黄志鹏
3.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并发症及胸胃气钡双对比检查 [J], 郭介基;潘群雄
4.胃双对比检查对贲门癌食管浸润范围的诊断价值 [J], 刘屹;徐荣天;郭建飞;王琦;张雪
5.胃贲门区双对比检查右下半卧位的诊断价值 [J], 郑学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8月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22070作者简介:宋炜(1975-),男,汉族,河北蠡县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放射诊断医学。
食管癌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临床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约15万人死于食管癌[1]。
早期食管癌一旦进入到中晚期会出现典型的进行性咽下困难。
因此加强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非常重要。
本研究共纳入5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进入我院的早期食管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内镜诊断与食管双对比造影诊断。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出现吞咽食物胸骨后疼痛、摩擦哽咽感[2]。
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肿瘤、血液病患者[3];②精神障碍患者;③不能配合临床接受检查的患者;④本身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
1.2方法超声内镜检查:患者口服10%利多卡因(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80008;规格:10mL ∶0.2g )10mL ,进行胃镜检查,针对可疑部位,往食管腔中注入蒸馏水,确保蒸馏水浸没病灶,利用超声探头进行超声扫描。
食管双对比造影检查:患者取站立右前斜位,先口服产气剂一份,然后迅速大口连续吞饮下200%(W/V )的硫酸钡混悬液,当食管扩张、钡液均匀涂布于黏膜面上时即刻摄取点片;采用同样的方法摄取左前斜位食管双对比图像。
要求3名参与阅片诊断的医师均为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
1.3观察指标对59例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对比两组诊断方法的检出结果,将诊断结果最终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以病理学结果作为参考,比较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n/%、x ⎺±s 表示,用χ2、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6.11临床经验113浅谈贲门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的X 线表现张 萍 邓成清 陈昌洋射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省射阳县 224300【摘 要】目的:回顾分析贲门癌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的X 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 线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52例经病理证实为贲门癌的病例,在我科进行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的X 线表现。
结果:表现为贲门区软组织块影29例;病变累及食管下端17例;胃底部变形和胃体上部浸润10例,贲门区溃疡6例。
结论:贲门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X 线表现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检查时仔细观察分析多可以对贲门癌作出正确的X 线诊断。
【关键词】贲门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X 线表现贲门癌是发生在胃底贲门部,即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cm 范围内的腺癌,是胃癌的特殊类型。
在临床上贲门癌比较常见。
但是由于贲门区位于胃底和胃体的内后方,腔大而弯曲,粘膜排列无一定的规律性,且蠕动较弱,在检查时不易观察,容易漏诊。
这就需要我们放射科医生在检查时必须充分了解贲门癌在X 线下的各种表现。
现收集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52例经病理证实为贲门癌并在我科进行了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病例,回顾分析了他们的X 线表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2例贲门癌患者,男38例,女14例,年龄48岁-80岁,平均66.4岁,均经病理证实。
临床上多有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进食阻噎感、出血等表现。
1.2 方法影像学检查:52例患者均使用TOSHIBA H50723-Y2数字胃肠机。
检查前患者空腹,先口服一包产气剂3g ,用少许温水送服,嘱患者不要嗝气,分次口服220%硫酸钡200mg ,以检查床面为基准于右前斜位、左前斜位、正位依次观察食压效果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降压效果例数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虽然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同时也积极提倡饮食、运动等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气钡双重造影对贲门癌的诊断体会发表时间:2014-08-07T16:33:48.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左兆勇张朝付邹建华[导读] 浸润型癌肿常伴有纤维增生,可引起胃底变形或缩小,食管胃角增大,胃体上部小弯缘僵硬变短。
左兆勇张朝付邹建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农垦总医院放射科 021000)【摘要】目的: 总结贲门癌的气钡双重造影X 线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 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
结果:典型X线表现: 贲门区恶性溃疡8例。
胃底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12例。
食管下段受侵6例。
胃底变形胃体小弯受累5例。
结论:中晚期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气钡双重造影可较好的显示病变,结合临床资料可以诊断。
【关键词】气钡双重造影贲门癌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30-01 贲门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
由于贲门属于特殊的解剖部位,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 X线易漏、误诊,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而中晚期Ca可依靠气钡双重造影X线检查。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75岁,平均57岁。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上腹部及胸骨后不适,进食哽噎,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消瘦等。
1.2检查方法30例患者均使用北京万东数字胃肠机检查,采用了气钡双重造影法。
具体:患者检查前肌注654-210mg,立位吞服3g产气粉,嘱患者勿呃气,连续吞服浓度为160%(W/V)的硫酸钡混悬液150ml,然后采用多种体位,并把站立位胃泡充气相(包括正位、左右斜位)、半立左前斜位→右侧位胃底气钡相动态观察贲门[1]。
2 X线表现2.1贲门区恶性溃疡:形态不规则龛影,位于腔内,大小不一,部分病例可见“环堤”。
2.2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由于癌组织增生而形成,表现为结节状、分叶状充盈缺损影,钡剂可见分叉、喷射现象。
低张双对比造影对贲门癌诊断之探讨
徐明;隋成祥
【期刊名称】《青海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2(0)5
【摘要】本文报告了37例贲门癌(6例早期癌16.2%,31例中晚期癌83.8%)的低
张双对比造影表现。
早期癌的诊断仍较困难,必须结合内窥镜和组织学诊断。
中晚
期癌的诊断,除贲门区软组织肿块或溃疡外,胃底、胃体小弯和食管下端均有不同程
度的侵犯。
同时对贲门区的检查方法进行了探讨。
对贲门正常表现进行了简单的归纳。
通过观察本法提高了贲门区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也给内窥镜提供了准确的部位。
【总页数】4页(P7-9)
【关键词】低张双对比造影;贲门癌
【作者】徐明;隋成祥
【作者单位】西宁钢厂职工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低毫安X射线诊断机行胃肠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实用性探讨 [J], 陈智勇
2.低张双重对比造影观察胃底贲门癌的X线诊断体会 [J], 夏传峰;郭宝山;等
3.气钡低张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探讨(附25例报告) [J], 李会祥;鞠发军;李俊;孟令超
4.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J], 林海洋
5.低张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 [J], 翟丕力;朱丽丽;胡水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道双对比造影对贲门炎的诊断
王洪辉;尚向功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1998(011)006
【摘要】我院1985年以来应用食道低张双对比造影诊断,并经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贲门炎20例,现将临床、胃镜、病理和x线表现加以总结并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4~78岁,平均55岁。
2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剑突下或上腹隐痛不适8例,烧灼感2例,上腹部饱胀感9例,进食不畅或阻塞感6例,返酸嗳气1例。
20例共作24次胃镜检查。
检查1次者14例,2次者3例,3次者2例,4次者1例。
【总页数】1页(P265)
【作者】王洪辉;尚向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省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704
【相关文献】
1.数字化的低张双对比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 [J], 林少波;吴维颖;李淳南;林集荣;陈滨柱;温奇敏
2.双对比造影数字成像对食道粘膜浅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刘文新;许云飞
3.早期食道癌的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X线诊断价值 [J], 程志会;李昕;范敦朗;邹际
4.早期食道癌的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X线诊断价值 [J], 程志会;李昕;范敦朗;邹际
5.食道溃疡双对比造影的诊断分析(附85例报告) [J], 聂玉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双对比造影应用于早期食管癌放射诊断中的价值
宋炜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8(003)022
【摘要】目的分析食管双对比造影应用于早期食管癌放射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纳入的5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内镜诊断与食管双对比造影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最终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内镜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81.36%,低于食管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符合率(96.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食管癌患者,可考虑采用食管双对比造影技术,其临床检出率高,临床价值明显,可实现对患者的无创诊断,做到对早期食管癌的定性、定位、定期、分型,为临床下一步开展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总页数】2页(P152-153)
【作者】宋炜
【作者单位】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相关文献】
1.早期食管癌的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X线诊断价值 [J], 陈斌
2.浅谈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J], 戎银松
3.对早期食管癌放射诊断价值的再评价(附302例食管双对比造影与手术病理对照) [J], 贺建元;王立义;蒋烈夫;李云生;张荣斌;贺舜尧;贺伟黎
4.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方朝辉
5.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J], 赵刚;黄为宁;曹长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对比造影检查在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双对比造影对贲门癌侵犯食管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4例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进行气钡或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并与其它检查手段进行对照。
结果:24例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患者中,双对比造影、内窥镜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7.5%、45.8%、15.8%。
结论:双对比检查对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的发现率,病变范围的观察均优于其它检查,对临床治疗贲门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快速、直观的诊断依据,是术前筛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双对比造影检查;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x线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35-01
贲门癌是指发生于贲门周围2.0-2.5cm大小范围内的肿瘤,癌组织常侵犯胃底及胃体,部分向上侵犯下段食管,侵犯途径主要为粘膜下浸润。
对临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病变局限于贲门或病变侵犯胃底及胃体者,手术方式采用单纯开腹即可,而对病变侵犯下段食管者,则需开胸腹联合切口。
因此,术前发现和诊断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而双对比造影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快捷的影像学检查成为该种疾病的术前首选筛查方法。
我们对我院肿瘤外科2008年至今住院患者中经内窥镜、双对比造影、部分经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病理结果为:低分化腺癌21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粘液腺癌1例。
)的24例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探讨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的诊
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61岁,使用philips td数字胃肠机。
检查方法检查前肌注654-2 10mg,口服产气粉一袋及适量钡剂后,常规采用立位、卧位、俯卧、斜位等不同体位,于充盈像及粘膜像观察病变部位及侵犯范围。
2结果
见表1。
24例患者均经过双对比造影、内窥镜、部分经ct检查。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双对比造影、内窥镜及ct对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均可进行诊断,诊断率分别为:875%、45.8%、15.8%。
双对比造影对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不但诊断率高、特异性强,而且对病变范围、长度等方面均可作出明确判断。
3讨论
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与内窥镜、ct比较具有特殊的优势。
首先,双对比检查与其它检查手段相比具有多体位观察、操作简便、无创、快捷、直观等特点;对临床确诊为贲门癌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癌组织是否侵犯下段食管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其次,对患有心脏疾病而不适宜内窥镜检查的患者,双对比造影无疑是首选检查方法,可以及时、直观、快捷的作出诊断。
另外,对贲门癌侵犯食管后病
变范围长,狭窄程度严重,临床确诊已丧失手术根治时机而需要行支架置入的姑息手术患者,双对比造影的结果具有准确的指导意义,对支架的位置及扩张程度亦可明确判断。
当然,癌组织侵犯食管时并不单纯向管腔内生长,当其向腔外生长时,双对比造影会呈现正常表现,为减少漏诊需要结合其它影像学检查。
总之,双对比造影诊断贲门癌侵犯下段食管时可多体位、多角度动态下反复观察,对临床手术治疗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贲门癌是否侵犯食管、侵犯范围、病变长度的观察均优于其它检查,是术前无创性检查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郭瑛.气钡双重造影对贲门癌的诊断与病理基础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