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预压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7
真空预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真空预压处理范围为:临时海堤以**、六号路临时道路以**、外海堤以**、**路以西围蔽区域,包括**路北段部分,面积约125925平米。
二、设计要求膜下真空度不小于80kPa,稳定抽真空时间为120d。
要求在满荷载下固结度不小于90%,作为结束真空预压的判定标准。
三、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图3.1 真空预压工艺流程图四、各工序主要施工技术要点1、真空预压场地分区原设计将真空预压处理区域分A1~A12共12个小区,如附件一图中所示。
为了减少各小区之间的连接,保证真空预压处理效果的整体均匀性,减少各小区之间的差异沉降。
同时,有利于保证真空预压处理的整体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工期。
现将原施工分区进行合并,由原来的12个小区合并分为4个大区,如附件一中粗线标示,其中,合并后的1#区包括原A1、A2区及A3、A6部分区域,面积为30317.3㎡;2#区包括原A4、A7、A12区及A3、A6部分区域,面积为42200.1㎡;3#区包括原A5、A8、A9区,面积为29557.7㎡;4#区包括原A10、A11,面积为19712.2㎡。
2、排水管路铺设(1)主管、支管材料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铺设的管路主要为真空主管和真空支管。
主管和支管纵横向布置,真空支滤管采用软式透水管,管径50mm,支管铺设间距为3.0m,听海路与南坪快速路2.7m,即每3个排水板连接在支管上。
主管采用PVC管,管径≥90mm,每1000㎡布置一台真空泵。
(2)管材连接方式真空支滤管之间及真空支滤管与主滤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与之匹配的直通、三通接头连接,接头要牢固。
真空主管的连接沿长度方向每30m左右设一钢丝胶管软接头,管位偏差小于100mm。
真空支管与插板之间采用排水板包裹支管绑扎联接,此种方式连接良好,并具有适应变形的能力。
(3)真空主管及支管布置方式原设计管路铺设要求:主管和支管横纵向布置,主管两头连接真空泵,如附件一中A8区所示布管方式。
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的原理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别急,让我来给你拆解一下。
想象一下,你家里有个蓄水池,池子里的水有点多,底部开始变得松软,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咱们需要把底部的泥土弄得更稳当一些,才不会出乱子。
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就像给这个池子来一场“大保健”,帮它减轻压力,增强稳定性。
先说说真空预压法。
这种方法就像给泥土穿上一件“超能外衣”。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土壤的上方放一个大袋子,袋子里抽真空,形成负压。
哇,想象一下,这就像给土壤施加了一个神秘的力量,把水分都吸出来。
土壤就开始缩紧、变得更结实。
就好比你拿掉一个水肿包,嘿,瞬间轻松许多。
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土壤内部的结构更紧密,减少后续施工时的沉降风险。
哎呀,真是高科技呀!接下来聊聊堆载预压法。
这个方法听起来是不是更像个“重量级选手”?就是在土壤表面堆上一些重物,比如沙土、石块之类的。
这样一来,重压之下,土壤被迫收缩,内部的空隙减少,密度增加。
想象一下,把一块大石头放在一块棉花上,棉花会被压得扁扁的,对吧?这就是堆载预压的原理。
等到压力够了,咱们再把这些重物移开,留下的土壤就像被打磨过一样,稳稳当当地等着下一步施工。
你看这两种方法,真空预压法像是给泥土“减肥”,堆载预压法则是让土壤“增肌”。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招牌绝技”。
真空预压法适合于一些高水位的地方,像海边啊,河边的。
水分多,泥土松,这种情况下,真空的力量简直就是福音。
而堆载预压法呢,适合那些土壤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尤其是需要快速施工的场合。
压一压,等一等,嘿,土壤就准备好啦。
这些方法也不是随便用的。
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来选择。
就像吃饭得看个人口味,谁也不想吃到不合适的东西,对吧?真空预压法需要较好的设备支持,还得监控真空度,才能保证效果。
而堆载预压法虽然设备要求不高,但也得考虑重量、时间等因素,不能说压就压,要有耐心。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的过程总是最重要的,别小看了这些细节。
真空预压监测内容引言:真空预压监测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真空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通过监测真空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实时掌握系统的工作状态,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真空预压监测的原理、监测参数和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真空预压监测的原理真空预压监测的原理是基于气体分子的碰撞运动和压力与分子的关系。
当真空系统中气体分子的碰撞次数越少,压力越低。
因此,通过测量系统中气体分子的压力,可以得知真空系统的真空度。
二、真空预压监测的参数1. 压力:真空系统的压力是最基本的监测参数。
常用的压力单位有帕斯卡(Pa)、毫巴(mbar)和托(Torr)等。
在真空系统中,通常使用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两种方式进行监测。
2. 温度:真空系统的温度对真空度有一定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气体分子的运动加剧,增加碰撞次数,从而影响真空度。
因此,监测系统的温度是确保真空度稳定的重要参数。
3. 流量:真空系统的流量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气体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
通过监测流量,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气现象,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真空预压监测的方法1. 机械式监测方法:机械式监测方法是利用机械设备测量真空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
常见的机械式监测设备包括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等。
这些设备通过机械传感器将参数转化为电信号,再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显示。
2. 电子式监测方法:电子式监测方法是利用电子设备测量真空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
常见的电子式监测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电子传感器将参数转化为电信号,再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显示。
3. 红外线监测方法:红外线监测方法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测量真空系统的温度。
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非接触地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从而实时监测真空系统的温度变化。
四、真空预压监测的应用真空预压监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真空系统中,如半导体制造、光学薄膜涂覆、真空冷冻等。
真空预压法施工工艺引言: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工艺,通过利用真空的负压作用,在混凝土浇筑中实现空隙排除和压实,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强度。
本文将介绍真空预压法的基本原理、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真空预压法利用真空负压吸力,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通过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和孔隙抽出,降低空气含量和水泥分散度,使混凝土凝结更加均匀、致密,提高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二、施工过程:1.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准备真空设备和材料。
确保真空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检查真空袋的完整性。
2. 建立真空环境: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将待浇筑的区域封闭,并安装真空袋。
确保将混凝土浇筑区域完全包裹在真空袋内,以确保真空效果。
3. 抽真空:接下来,开始抽真空。
通过真空泵将空气从真空袋内抽出,形成真空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抽真空的时间和真空度。
4. 混凝土浇注:在形成真空环境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浇注。
确保混凝土均匀流动到所需区域,并避免混凝土漏出真空袋。
5. 维持真空状态: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真空状态,使混凝土能够得到足够的压实和凝结。
6. 拆除真空袋:在混凝土完全凝结后,可以拆除真空袋。
确保拆除过程中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
三、注意事项:1. 设备检查:在施工前,务必对真空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
特别是真空泵的运转要稳定,以确保真空效果。
2. 真空袋检查:在使用真空袋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没有破损或漏气的情况。
使用破损或漏气的真空袋会导致施工效果不佳。
3.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供更好的施工效果和混凝土性能。
4. 混凝土浇注方式:在使用真空预压法施工时,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浇注方式。
要确保混凝土均匀流动、不漏出真空袋。
结论:真空预压法施工工艺是一种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和性能的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真空设备和材料,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操作,能够得到均匀、致密的混凝土结构,提高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一种用于预先压缩、稳定及增加物料强度的技术。
该方法可用于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如解决积累污垢和残留液体降低物料强度的问题,解决粘合剂强度不足、非均匀性降低以及其他任何在紧密结构表面上的吸附物导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
真空预压技术主要用于塑料、石墨、橡胶等软性材料的改进,通过将被预压的材料在空气中移动,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真空,从而提高其强度。
真空和空气的搅拌可以使物料强度提高,同时还可以缩短物料的硬度,提高材料紧实度、密度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和抗张性。
真空预压法也被称为真空热压法,它使用高温和真空条件将材料压缩,使其形状、结构及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起到稳定和改善材料性能的作用。
另外,真空预压法还可以改变材料的耐抗性,使其能够抵抗温度的变化。
真空预压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设备,如真空设备、湿度传感器、加工气体、温度控制器和计时器等。
真空设备可以使物料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预压,从而降低物料硬度,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湿度传感器可以控制湿度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温度,确保最终材料的质量。
加工气体的选择则取决于物料的种类,可以采用氮气、水蒸气或其他加工气体,以确保预压过程的有效性。
真空预压技术的使用可以涵盖多方面的应用,如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制造、食品包装和电子行业等,移动通信、医疗器械等领域也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真空预压法时,应根据具体应用需要,选择最合适的预压技术,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如物料的材质、规格、形状,及真空设备的性能等。
长期以来,真空预压技术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极大地改善了物料强度和耐久性,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抗拉伸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技术的不断发展,真空预压法在材料处理、家用电器、汽车制造及食品包装等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望有更多的应用。
真空预压的施工方法真空预压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的施工方法,旨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这种方法利用真空技术,通过抽取空气在混凝土中形成负压,以有效排除空洞、减少气泡和提高混凝土的牢固性。
本文将介绍真空预压的施工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真空预压的基本原理真空预压是通过真空泵将施工区域内的空气抽出,形成较低的气压环境,从而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排出内部的空气和水分。
真空预压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排除空气和水分:真空预压可以排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分,减少混凝土中的气孔和水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2. 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真空预压可以使混凝土结构更加均匀,减少内部应力集中,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耐久性。
3. 加速固化过程:真空预压可以加速混凝土的固化过程,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效率。
二、真空预压的施工方法真空预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通常包括真空泵、气密性膜、密封胶和辅助工具等。
2. 准备施工区域: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工作台面平整、干燥和洁净。
清除杂物、封堵裂缝和孔洞。
3. 安装气密性膜: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铺设气密性膜,确保施工区域的密封性。
气密性膜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切割和拼接,确保施工区域的完全覆盖。
4. 安装真空泵: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附近设置真空泵和管道系统。
确保真空泵的安装牢固,管道连接紧密,以保证正常的真空抽取效果。
5. 执行真空预压:启动真空泵,逐步降低施工区域的气压,通常在一定时间内逐渐降低到一定的负压值。
具体的真空预压时间和负压值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的介绍
一、作用机理
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两者都属于排水固结法,先在软基打设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作为竖向排水体,并在软基上铺设砂垫层作为水平向排水体,通过真空压力(负压)或堆载(正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产生不平衡水压力,孔隙水在这种不平衡力的作用下通过竖向排水体逐渐排出,从而使土体产生固结变形。
1、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时,地基土由于荷载作用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开始由孔隙水压力(u)所承担,而有效应力不变;随着时间的推迟,孔压逐渐消散并全部转变为有效应力,土体强度得以提高。
2、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总应力(σ)不变,通过抽真空降低边界孔隙水压力,而使土体孔隙水压力(u)降低,孔压消散并全部转变为有效应力,土体强度进一步提高。
二、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在地基表面荷载作用下使软土产生固结,其优点是可控性较好,地基土沉降比较均匀,处理深度主要受堆载荷载大小及排水板长度影响。
缺点是工期相对较慢,土体会产生部分侧向变形,需要堆载土源。
适用范围:大面积陆域的软基处理。
2、真空预压法:由于抽真空产生负压,增加的是球向应力,土体向内收缩变形,其优点是地基不会因填土速率快而出现稳定性问题。
缺点是技术要求复杂,受到抽真空效果的影响,土体沉降速率不稳定,且最大真空度仅能达到80kPa,处理深度一般不大于8m。
适用范围:一般需要快速堆填的路基处理,以及填海中陆域形成时采用。
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有真空预压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它通过在材料成型过程中施加真空和预压,以提高材料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去除气体,真空预压的第一个原理是去除材料中的气体。
在真空状态下,气体分子的密度很低,可以大大减少材料中的气孔和气泡,从而提高材料的密实性和强度。
此外,去除气体还可以减少材料与模具之间的空气隔离,使材料更加紧密地贴合模具表面,提高成型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 压实材料,真空预压的第二个原理是通过预压来压实材料。
在真空状态下,外部大气压力被去除,可以通过外部压力来使材料更加紧密地填充模具腔体,避免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出现空洞和缺陷。
预压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提高成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促进材料流动,真空预压的第三个原理是通过真空和预压来促进材料的流动。
在真空状态下,材料中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会降低,使得材料更容易流动和填充模具腔体。
预压可以通过外部压力来引导材料的流动方向,避免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出现流痕和气泡,提高成型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4. 提高成型效率,真空预压的原理还包括通过去除气体、压实材料和促进材料流动来提高成型效率。
在真空状态下,材料的成型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因为气体的阻力被去除,材料的流动速度和填充速度会加快。
预压可以使材料更加紧密地填充模具腔体,减少成型的收缩和变形,提高成型的一次通过率和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包括去除气体、压实材料、促进材料流动和提高成型效率。
通过这些原理的作用,真空预压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成型工艺方法。
真空预压真空预压是一种常用的压缩工艺,旨在通过将材料置于真空环境中,利用气体的扩散和压力差使材料内部空隙被有效地消除,从而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本文将介绍真空预压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优势。
一、工作原理真空预压是利用科学的真空原理进行材料压缩的一种工艺。
在真空环境中,气体的密度较低,压力较小,这样材料中的空隙会逐渐被气体扩散填充,使材料内部的空隙减少甚至消失,从而增加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同时,真空环境中的压力差也会促使材料更加紧密地接触,提高材料的粘附性,增加材料的结合度。
真空预压的过程通常是通过将材料放置在真空密封容器中,利用真空泵将容器内部的气体排除出去,使容器内部保持真空状态。
在一定的真空度下,通过施加压力或进行机械挤压,可以更加有效地将材料内部的空隙排出,从而实现预压的目的。
二、应用领域真空预压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和制造领域,特别是在高精度和高要求的产品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
1. 精密电子器件制造:在微电子、半导体和光电子器件的制造过程中,通过真空预压可以确保器件内部的材料均匀紧密地排列,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粉末冶金:真空预压可用于粉末冶金工艺中,通过将金属粉末放置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预压,可以使粉末颗粒更加紧密地结合,并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3. 复合材料制造: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制造等领域,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常常使用真空预压。
通过将纤维材料和树脂放置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预压,可以排出材料内部的空气和气泡,使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得到提升。
4. 橡胶制品制造:在橡胶制品的制造过程中,真空预压可以帮助排除橡胶材料中的气泡,提高产品的密度和质量。
5. 玻璃加工:在玻璃加工过程中,真空预压可以帮助排除玻璃材料内部的气泡,避免玻璃制品出现折光不均匀的问题。
三、优势真空预压作为一种重要的压缩工艺,在材料加工和制造领域具有许多优势。
1. 提高材料密度和强度:通过真空预压可以有效地排除材料内部的空隙和气泡,增加材料的密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有
真空预压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方法,它通过在工件成型前施加真
空和压力的组合,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成型质量。
真空预压的原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真空环境的创建。
在真空预压过程中,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真空环境。
通过真空泵
等设备,将工作室内的空气抽出,使其达到一定的真空度。
这样可
以有效地排除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杂质,减少气泡在材料中的生成,从而提高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
2. 压力的施加。
在真空环境形成后,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
通过液压系统或气
动系统,对工件进行压实,使其在真空环境下得到更好的成型效果。
压力的施加可以有效地减少材料的孔隙率,提高其密度和强度。
3. 材料的变形。
在真空预压的过程中,材料会在真空环境和压力的作用下发生
一定程度的变形。
这种变形可以使材料内部的结构更加致密,有利
于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同时,也可以使材料更好地适应模
具的形状,提高成型的精度和一致性。
4. 热处理的辅助。
在一些情况下,真空预压还会结合热处理工艺。
通过在真空环
境下对材料进行加热或保温,可以促进材料内部的晶粒再结晶和析
出相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成型质量。
综上所述,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包括创建真空环境、施加压力、材料变形和热处理的辅助。
这些原理的结合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
材料的性能和成型质量,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根据不同材料和工艺要求,合理地选择和控制真空预压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效果。
一.真空预压法简介真空预压法(Vacuum Preloading)是指利用抽真空的方法,使土体中形成一个局部的负压源,通过降低砂井或排水板中的孔隙水压力而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从而增加有效应力来压密土体的地基加固方法。
如图1-1 所示,首先在原地基上打设塑料排水板作为竖直排水体,然后在地基表面铺垫一定厚度的砂垫层,在砂垫层中铺设排水滤管。
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砂垫层之上,薄膜四周买入土中,通过埋设在砂垫层中的排水滤管将膜下砂垫层中的空气抽出,从而使砂垫层和排水板中形成负的真空压力,使排水板和周围土体之间形成孔压差,土体中的孔隙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渗流到排水板中,通过排水滤管排出土体,以达到固结的目的。
真空预压系统由抽真空系统、排水排气系统和密封系统三部分组成,根据目前的施工经验,膜下真空度可以维持在85—95kPa 左右,一般的可取80kPa 作为设计压差。
当固结度达到一定的设计要求时停止抽真空。
真空预压法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 区别于堆载预压,抽真空形成的压差所产生的荷载,不会使土体产生剪应力,故地基不会发生失稳破坏,载荷可一次快速施加,加固速度快,施工工期短;(2) 加固过程中土体除产生竖向压缩外,还伴随向着加固区的侧向收缩,加固后土的密实度较堆载预压高,处理深厚软基效果更好;(3) 施工工艺、机具和设备简单,能耗低,作业效率高,加固费用低,适用于大规模地基加固;(4) 不需要大量堆载材料,施工中无噪音、无振动、不污染环境;(5) 更适用于狭窄地段、边坡附近的地基加固等。
二真空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目前,真空预压法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施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沿海地区围海造陆工程实践,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施工的角度而言,真空预压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吹填土地基的真空预压的理论研究缺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的需要,不少理论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如真空预压中土体中真空度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规律,了解真空度在土体中的分布情况将有助于真空预压的理论研究和机理分析。
真空预压质量控制引言概述:真空预压是一种常用的工艺,用于去除容器内的气体和杂质,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真空预压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真空度、泄漏率、抽真空速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预压质量控制的四个关键方面。
一、真空度的控制1.1 真空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在真空预压过程中,真空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表示容器内气体的稀薄程度。
真空度通常用帕斯卡(Pa)或者毫巴(mbar)来表示。
测量真空度的常用方法有压力计法、质谱法和静态法等。
其中,压力计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容器内的气体压力来确定真空度。
1.2 真空度的要求和控制方法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真空度要求。
例如,在电子器件创造中,通常需要高真空度(10^-6 Pa或者更高)以确保器件的性能。
为了控制真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适当的抽真空设备和泵,保持泵的正常运行,避免泄漏,定期检查和校准压力计等。
1.3 真空度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真空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泵的类型和性能、泄漏、吸附、蒸发温和体反应等。
为了改善真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高效的抽真空设备和泵,减少泄漏,使用吸附剂或者蒸发剂去除气体,控制温度和材料选择,避免气体反应等。
二、泄漏率的控制2.1 泄漏的定义和检测方法泄漏是指容器内气体通过漏洞或者缺陷逸出的现象。
泄漏率是衡量泄漏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标准升空体积每单位时间泄漏的气体量来表示。
检测泄漏的常用方法有质谱法、氦质谱法温和密性测试等。
2.2 泄漏率的要求和控制方法泄漏率的要求根据应用的不同而不同。
在某些应用中,如航空航天和核能领域,泄漏率要求非常严格。
为了控制泄漏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密封性能好的容器和接头,使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加强工艺控制,进行泄漏测试和检测等。
2.3 泄漏率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泄漏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密封性能、材料选择、工艺控制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为了改善泄漏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密封结构和接头设计,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和润滑剂,加强工艺控制和操作培训,定期进行泄漏测试和维护等。
真空预压法工艺流程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用于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真空预压、热固化和后续处理等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预压法的工艺流程及其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真空预压法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树脂基体、增强材料、填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树脂基体通常采用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增强材料可以是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填料则可以是微珠、碳黑等。
在进行材料准备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将树脂基体、增强材料和填料混合均匀,以保证复合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二、真空预压接下来是真空预压的步骤。
首先将混合好的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并将模具放置在真空袋中。
然后将真空袋密封,并通过真空泵将真空袋内的空气抽出,使材料充分贴合模具表面,并排除气泡。
在进行真空预压时,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模具的形状来确定合适的预压时间和压力,以确保材料能够充分填充模具并保持良好的成型效果。
三、热固化真空预压完成后,接下来是热固化的步骤。
将经过真空预压的材料放置在热压机中,并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树脂基体在热固化过程中能够充分流动和固化,从而形成坚固的复合材料。
热固化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树脂基体的性质来确定,通常在热固化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升降的控制,以确保材料能够均匀固化并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四、后续处理经过热固化后,复合材料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包括去除模具、修整边角、表面处理等步骤。
在去除模具时,需要小心翼翼地将复合材料从模具中取出,以避免损坏材料的表面和边角。
在修整边角和表面处理时,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以确保复合材料能够达到所需的外观和尺寸要求。
总结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通过材料准备、真空预压、热固化和后续处理等步骤,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和质量的复合材料制品。
在进行真空预压法时,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操作参数,以确保复合材料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和外观。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真空预压法工艺流程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真空预压法施工工艺摘要: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真空预压法的基本原理、施工流程以及应用领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真空预压法。
一、引言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利用真空的力学原理来实现材料的压缩和固化的技术,其施工工艺简单、高效,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目前,真空预压法已成为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二、真空预压法的基本原理真空预压法利用真空环境下的气压差来实现材料的预压和固化。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待加工的材料放置于真空袋中,然后抽取真空,通过外部压力使材料被均匀地预压,接下来通过固化处理使材料形成所需的结构和性能。
三、真空预压法的施工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真空预压法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真空袋、真空泵、固化剂等。
同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施工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将待加工材料放入真空袋中将待加工的材料放在干净的工作台上,并在其表面涂上适量的固化剂。
随后,将材料和固化剂包裹在预先准备好的真空袋中,确保真空袋完全封闭。
3. 抽真空将封好的真空袋连接到真空泵上,并打开真空泵开关。
通过抽取真空将袋内的气体抽出,使袋内形成真空环境。
4. 外部压力预压在真空袋处于真空状态下,利用外部压力对袋内的材料进行预压。
可以利用气压机、液压机或其他适用的设备施加外部压力,确保材料被均匀地加压。
5. 固化处理预压完毕后,将真空袋中的材料进行固化处理。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固化方式,如加热固化、紫外线固化等。
6. 材料取出与后续处理固化完毕后,将真空袋从材料上取下,并对材料进行检查和修整。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后续处理,如研磨、涂漆等。
四、真空预压法的应用领域真空预压法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中,主要用于制造高性能材料、复合材料、防爆设备等。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中常用真空预压法来制造航空零部件,使其具备高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
1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高峰 河海大学交通学院(210098)email:gf5215@摘 要: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同属排水固结法,二者各有优缺点,它们对地基的作用效果是可以叠加的,于是产生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文中介绍了其加固机理并叙述了加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通过观测对地基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加固;软基1 概述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地兴建了很多港口、高速公路以及物流堆场,这些工程投资金额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它们的质量要求就相应很高。
目前,在各地修建港口、高速公路以及物流堆场(特别是在沿江、沿海地区)经常遇到的主要工程问题是如何有效的处理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含水率很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透水性差。
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沉降,而且固结速度慢,如处理不当,将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目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优缺点的介绍。
堆载预压法地基固结速度慢,常需结合等超载预压措施;复合地基法(深层搅拌桩、粉喷桩、CFG 桩等),造价高,质量不易控制等。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作为排水固结法的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工期较短,在众多地基处理技术中已经凸显出其明显的优点,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对真空预压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通过现场监测,对地基在真空和路堤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2 固结机理及固结特性[1,3]根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3]σ=u +'σ知道,固结的实质是有效应力和孔隙压力的相互转化。
堆载预压通过增加外荷,增大总应力σ,在有排水边界时,土体内与边界上孔压不平衡,使水排出,u 降低,σ'增加。
真空预压的总应力不变,通过抽真空改变边界孔压值,在有排水条件时,促使孔隙水排出, u 降低, σ'增加。
由此,软土固结的实质归结为σ'增加,增加的来源在于孔压u 分布的不平衡性,此不平衡随渗流促使孔隙水流动。
堆载预压 (正压)和真空预压 (负压)固结机理虽然不同,但作为排水固结,二者固结的来源都是孔压的不平衡性,都是通过有效应力和孔压的相互转换来增大有效应力,满足固结微分方程)(222222r u x u C z u C t uh v ∂∂+∂∂+∂∂=∂∂,此特点决定了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可共同作用,[1]即真空堆载联合压预法。
2由于孔隙水压力是球应力,所以真空预压时减少的孔压(增加的有效应力)是各向相等的,即真空预压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也是各向相等的,并没有产生附加的剪应力,因此地基中土体单元的莫尔应力圆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向右发生平移,当“荷载”卸除后,被加固土体由正常固结状态变为超固结状态,和加固前相比,强度增加了Δτ。
由于真空预压时土体不会产生剪应力,因此即使真空荷载一次性施加上去,地基土也不会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可以缩短工期。
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使地基产生沉降,一般在加固区的中心点产生的沉降值最大,使加固区表面呈锅底状,但它们的原因却有质的区别。
真空预压使地面产生锅底状的原因除了有效应力因位置的差异之外,还有加固区土体向里移动的结果,正是这种收缩的特性使土体更利于挤密,在产生相同垂直变形的情况下,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效果要好于堆载预压法。
3 真空预压加固软基中的一些问题3.1 真空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方法中,真空度的空间分布及真空度传递情况直接影响加固效果。
真空度的传递过程为:射流泵——膜下——垂直排水体——加固土体。
影响膜下真空度的因素有射流泵性能、射流泵数量、泵后连接的管路、膜下砂层渗透性及滤管布置、浅层密封性能等。
提高膜下真空度的途径:(1)提高射流泵自身形成真空的能力;(2)加强泵与膜之间管路的畅通性及密封性,降低管路中水、气运动阻力;(3)选择渗透性强的中粗砂作垫层,均匀合理地布置滤管,使滤管转弯处转角小于90度;(4)选密封性能好的薄膜;(5)对加固区周围表层土做密封处理,如加静水沟等,以防加固过程中周围表层土体开裂漏气现象。
影响垂直排水体中真空度的因素有膜下真空度、排水体自身的纵向通水能力、滤膜渗透 性、深层密封性及径向土体渗透性等。
提高排水体中真空度的途径:(1)提高膜下真空度是提高排水体中真空度的首要条件;(2)提高排水体纵向及横向渗透性,滤膜的隔土性,保证渗流在排水体中的畅通性;(3)增加排水体数量,减小井径比n 即减小单体有效加固范围,这样可以适当提高真空度;(4)保证抽真空能量。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抽真空时间和抽真空设备的增加,排水体内真空度逐渐增加。
影响土体中的真空度的因素有膜下和垂直排水体中真空度、土体的孔隙比、饱和度、渗透性和土层分布状况、地质条件、深层密封措施等。
地基中有无强透水层对真空度影响很大,若有则必需采取深层密封措施。
提高土体中真空度的途径:(1)提高膜下及垂直排水体中的真空度是提高土体中真空度的首要条件;(2)隔断地基中强透水层与外界的联系,减少区外因素对区内真空度的影响;(3)保证抽真空能量。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抽真空时间和抽真空设备的增加,土体内真空度逐渐增加。
3.2地下水位的变化问题抽真空时,地下水位是否下降是一个人们经常争论的问题。
大气压力和水压力一样属于流体压力,因此,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中实际上包含着大气压力在内。
即u= w z+P a3式中, γw z 为抽真空前的静水压力,Z 为该点距地下水面的深度, P a 为大气压力。
真空预压时,孔隙水压力u 虽然降低了,但是其中的位置水头γw z 没有改变,降低的部分只是大气压力P a ,因此加固区内地下水位并不会下降。
一般而言,在现场观测或进行是加固区中的地下水位,而是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把孔隙水压力的下降认为是地下水位的下降这是错误的。
有人想利用水位管量测加固区的静水位,认为水位管水面就是加固区的水位面,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加固区上作用着真空压力,而水位管中却作用着大气压力,水位管实际上相当于测压管,其中的水位只反映该处压力的大小,而不是真正的水面高度。
由此可见,用真空计、孔压计或水位管所得到的结果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抽真空使真空度上升在孔隙水中表现为孔压的降低,水位管中的水位下降。
3.3 真空预压对边界的影响研究真空预压对边界的影响对全面认识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和加固效果,改进真空预压技术,对加固区周围建筑物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抽真空时,砂井中的真空度大于周围土体中的真空度,于是真空度从砂井向周围土体传播。
这种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影响边界的水位的,只是降低土体孔隙水中原来的大气压力p a 。
随着砂井真空度的上升,加固区边界的水位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开始下降以达到平衡状态。
加固区外土体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边界水位下降的范围越来越大,水位下降也随着增大。
另外周围土体由于产生收缩变形而开裂,裂缝一般平行于加固区的边线。
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固结度的提高,裂缝也在发展,逐渐变大加深,数量也逐渐增加。
在边界,可能引起水位下降形成非饱和土,但由于加固区的固结变形是主要的,也是对边界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一般仍按可饱和土体进行计算分析。
[4]3.4真空预压等效转换固结压力对于真空预压可采用麦远俭等效堆载固结压力公式:)sin 1(cu Φ+=∆σc σ式中:σ∆——为预压时的等效附加应力增量(固结压力)cu Φ——土体固结快剪摩擦角c σ ——真空固结压力计算时先将真空压力换算成等效附加应力增量,再加上堆载部分压力,将两者之和作为预压时的应力增量。
3.5 加固区形状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后的土体,加固区中心的效果明显好于边缘。
因为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下,不能保证边界的膜面及深层土体的绝对密封,必然导致在边界处真空负压向加固区外扩散。
这种“边界效应”不仅对加固区边缘有影响,对整个场地的加固效果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在加固区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加固区周长越小,即场地越接近正方形,加固效果越好。
[2]为了综合反映上述因素,往往定义两个加固区形状系数:C S=α b a S/=β式中:S 为加固区面积;C 为加固区边界总长;a 为加固区长边长度;b 为加固区短边长度。
加固效果与加固区形状系数成正比,形状系数越小,由密封质量引起的这种“边界效应”越显著,边界处真空负压向加固区外扩散越严重,加固区“能量”损失越大,加固效果越不理想。
4 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总体质量的关键,目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质量的问题,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1)砂垫层是作为土体内部塑料板排水和土体外部真空设备抽气抽水的十分重要的中介层,因此砂垫层的材质要求及施工工艺都比较严格,砂料的均匀性,通水能力,含泥量一般设计上都应有明确的规定,施工时要求砂垫层有一定的平整度,同时避免混入可能影响排水的杂质,否则将直接影响到软基加固效果。
2)注意塑料排水板的保护,未打设的排水板和已打设排水板的外露部分,必须加以保护防止破坏排水板的整体结构,如滤膜的剥落,板芯的撕裂、断裂等人为的损伤,从而影响排水的效果。
插入地下的排水板尽可能地保证单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如果需要接板,应该采用套接法,即:将塑料板两端头上的滤膜剥开,板芯套插后,将外包滤膜重新包好,不允许直接搭接缝合,并要减少接板率,这样确保加固单元体内排水板的有效率,保证排水效果。
3)真空预压的气密性是施工的关键控制点,是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它涉及到施工工艺、工艺材料、施工态度等,如:密封沟的设计尺寸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密封膜的材料,回填密封沟的粘土是否满足要求,遇到突变地质特征或设计未考虑到的情况时,能否采取必要的补救手段等。
5 工程应用实例本文结合苏嘉杭高速公路吴淞江段工程实例,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软基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测得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5.1地基土层的地质概况按塑插板前的室内实验资料,地基土层状况如下:(1)耕作土——层厚0.5m;(2)淤泥质亚粘土——层厚24.5m,锥尖阻力qc一般介于0.6~1.0Mpa;(3)亚粘土——层厚5.6m,qc介于1.1~1.5 Mpa;(4)淤泥质亚粘土——层厚5.6m,qc介于1.1~1.5 Mpa;(5)亚粘土——层厚大于4.0m,qc介于1.2~1.5 Mpa。
地面标高一般在3.5m,钻探过程在标高-32.0以下发现层厚大于2.0m的亚粘土。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4(1)垂直排水通道采用塑料排水板,采用正三角形布置:K63+105——K63+171深度为26m,K63+171——K63+296.01深度为33m,间距均为1.1m;水平排水通道采用厚度为500mm 的中粗砂(在塑料排水板施工之前先铺设30cm,待塑料排水板施工完成后,再铺设20cm)以及排水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