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选择题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绪论一、选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起源于:A.南丁格尔的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E.20世纪80年代2.空中急救最发达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E.英国3.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急救医师参与各个环节急救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E.英国4.特别重视对民众进行急救知识教育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E.英国5.EMSS英—美模式的运行特点为:A.将病人带回医院B.把医院带给病人C.急救人员至少3人D.有医师参与E.现场救治到达时间长(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伴随急诊医学发展起来的B.伴随危重病医学发展起来的C.ICU的建立促进其发展D.伴随护理学的发展而发展E.以上都不是2.EMSS的管理内容包括:A.改善急救基础条件B.加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衔接工作C.加强急救人才的培养D.建立专业人员的准入制度E.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3.EMSS的任务包括:A.实施院前急救B.对群体突发事故进行医疗救援的领导C.医疗服务的社会化及大范围的医疗救护的预测D.对专业人员进行高级急救培训E.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4.EMSS法—德模式的运行特点为:A.将病人带回医院B.把医院带给病人C.急救人员至少3人D.有医师参与E.现场救治到达时间长二、填空题1.急危重症护理学主要包括、、三个紧密联结的部分。
2.危重症护理学研究范畴包括、、、、急危重症护理的科学管理、急危重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
3.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将、、和各专科的“生命路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4.急诊医学是在年首次被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年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医学科学中的第23个专业学科。
三、名词解释1.急危重症护理学 2.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四、简答题1.急危重症护理人员应具备什么素质?2.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
光学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是()A.2nmB.0.2nmC.0. 2μm D。
2μm E.5nm2。
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 )A。
1~2nm B。
5~10nm C.50 — 80nm D.100~500nm E.5~10μum 3。
下列关于细胞外基质,错误的是()A.是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B。
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不属于细胞间质C.不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不同D。
具有支持、联系、保护和营养细胞的作用E。
参与构成细胞的微环境4。
电镜照片上显示深灰色或黑色的结构,我们习惯称该结构为()A。
嗜酸性 B.嗜碱性 C.异染性 D.高电子密度 E。
低电子密度5.细胞核在HE染色中常被苏木精染成()A.粉红色B.浅绿色 C。
红色 D。
橘黄色 E紫蓝色6。
过碘酸希夫反应(PAS反应)显示的成分是()A.核酸 B。
多糖 C。
蛋白质 D。
脂肪 E。
无机盐7.体外培养的未经染色的活细胞观察首选的是显微镜是( )A.一般光学显微镜B.例置相差显微镜C.相差显微镜D。
暗视野显微镜E.偏光显微镜8。
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 )A。
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
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9.用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细胞结构一般用()A。
HE染色B。
荧光染色C。
镀银染色D.重金属染色E.组织本色10.对苏木精亲和力强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膜 D。
细胞核 E。
糖原11.观察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可用( )A.光镜技术B.扫描电镜技术C.透射电镜技术D.组织化学技术E。
细胞培养技术12.组成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分子B.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B/型/题](13-17题共用备选答案)A.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术B.普通光学显微镜术C.透射电子显微镜术D.扫描电子显微镜术E.倒置相差显微镜术13。
可对组织进行多重荧光染色、检测在细胞pH等( )14。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特征?a.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改变能力b. 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c. 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d. 不能感知和对环境作出反应2. 生物分类的基本依据是什么?a. 动物和植物的区分b. 生物的形态和结构c. 生物的进化关系d. 生物的颜色和外观3. 下列哪个分类单位是从大到小排列的?a. 物种、纲、帝国、目b. 多样性、种、科、门c. 目、科、门、种d. 门、种、纲、属4.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含有:a. 线粒体b. 叶绿体c. 中心体d. 核糖体5.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a. 叶绿体b. 核糖体c. DNAd. RNA6. 下面哪个是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a. 水b. 氨c. 糖d. 盐7. 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b. 产生二氧化碳c. 促进代谢过程d. 氧化有机物8. 下列哪个不是养分的三大类别之一?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维生素d. 蛋白质9. 下列哪个物质在光合作用中被吸收?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糖10. 感受光线和对光线进行反应的生物分别属于:a. 具有感受性的生物和无机物b. 动物和植物c.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 光合生物和非光合生物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______。
2. 生物体内的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
3. 生物进化的基本依据是______。
4. 光的作用下,光合作用速度最快的颜色是______。
5. 结合细胞进行类似功能的生物体构成了______。
6. 人类的一种反应,是将手迅速从火焰中抽回,这是一种______。
7. 生命起源于地球上最初的______。
8. 光合作用的发生需要光线、二氧化碳和______。
9. 生物体内的基因信息是通过______来传递和改变的。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B )A.物质现象B.精神现象C.文化现象D.经济现象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
这体现了信念的(C )。
A.阶级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科学性4、“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战争的年代,理想是和平……”体现了理想具有(A )的特征。
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前性 D.实现的可能性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可见,崇高理想是(D )。
A.人们的主观意志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6、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A.对真理的追求B.评判事物的标准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7、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8.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选择题(一)A型题1.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2.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彼此感应E.神3.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5.“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气暴脱E.阳虚阴盛8.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 E.反证法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E.土侮木11.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E.肺病及肾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泻南补北D.抑木扶土E.培土制水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E.肾阳虚而心火越(二)B型题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滋阴扶阳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阴阳的运动B.阴阳的交感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3.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4.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5.肝火犯肺属于:6.肝气犯脾属于:(三)D型题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A.母子关系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胜E.传其所不胜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A.传其所胜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不胜E.所胜所不胜关系3.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4.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是:A.对立B.互根C.消长D.平衡E.转化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A.抑强B.扶弱C.虚则补其母D.实则泻其子E.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四)X型题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3.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4.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哕5.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6.“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二、填空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 50 年之久。
这本书的作者是 ( )。
A.华生B.斯金纳C. 桑代克D.杜威2.1868 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因此该书作者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该作者是俄国教育家(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3. 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 )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4.1924 年出版了第一本由我国学者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潘寂、D.陈选善5.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在 1908 年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该书的翻译者是 ( )。
A.陆志韦B.陈选善C.房东岳D.潘寂6.1963 年,我国心理学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出版,与此同时,全国各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此书的主编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房东岳D.潘寂7.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 )。
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8.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前苏联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上十分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
其中最为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者是 ( ) 。
A.赞可夫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9.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面的观点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班杜拉10.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 。
习题1-21. 选择题(1) 设随机事件A ,B 满足关系A B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A 发生, 则B 必发生. (B) A , B 同时发生.(C) 若A 发生, 则B 必不发生. (D) 若A 不发生,则B 一定不发生.解 根据事件的包含关系, 考虑对立事件, 本题应选(D).(2) 设A 表示“甲种商品畅销, 乙种商品滞销”, 其对立事件A 表示( ).(A) 甲种商品滞销, 乙种商品畅销. (B) 甲种商品畅销, 乙种商品畅销.(C) 甲种商品滞销, 乙种商品滞销.(D) 甲种商品滞销, 或者乙种商品畅销.解 设B 表示“甲种商品畅销”,C 表示“乙种商品滞销”,根据公式B C B C =I U ,本题应选(D).2. 写出下列各题中随机事件的样本空间:(1) 一袋中有5只球, 其中有3只白球和2只黑球, 从袋中任意取一球, 观察其颜色;(2) 从(1)的袋中不放回任意取两次球, 每次取出一个, 观察其颜色;(3) 从(1)的袋中不放回任意取3只球, 记录取到的黑球个数;(4) 生产产品直到有10件正品为止, 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解 (1) {黑球,白球}; (2) {黑黑,黑白,白黑,白白}; (3) {0,1,2};(4) 设在生产第10件正品前共生产了n 件不合格品,则样本空间为{10}.|0,1,2,n n +=L 3. 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 试以A, B, C 的运算关系来表示下列各事件:(1) 仅有A 发生;(2) A , B ,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3) A , B , C 中恰有一个发生;(4) A , B , C 中最多有一个发生;(5) A , B , C 都不发生;(6) A 不发生, B ,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解 (1) ABC ; (2) ; (3) A B C U U ABC ABC ABC U U ; (4) ABC ABC ABC ABC U U U ; (5) ABC ; (6) ()A B C U .4. 事件A i 表示某射手第i 次(i =1, 2, 3)击中目标, 试用文字叙述下列事件:(1) A 1∪A 2; (2)A 1∪A 2∪A 3; (3)3A ; (4) A 2-A 3; (5)2A A U 3; (6)12A A . 解 (1) 射手第一次或第二次击中目标;(2) 射手三次射击中至少击中目标;(3) 射手第三次没有击中目标;(4) 射手第二次击中目标,但是第三次没有击中目标;(5) 射手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没有击中目标;(6) 射手第一次或第二次没有击中目标.习题1-31. 选择题(1) 设A, B 为任二事件,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 A B P A P B −=−. (B)()()()P A B P A P B =+U .(C)()()()P AB P A P B =. (D)()()()P A P AB P AB =+.解 由文氏图易知本题应选(D).(2) 若两个事件A 和B 同时出现的概率P (AB )=0,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和B 互不相容. (B) AB 是不可能事件.(C) AB 未必是不可能事件. (D) P (A )=0或P (B )=0.解 本题答案应选(C).2. 设P (AB )=P (AB ), 且P (A )=p ,求P (B ).解 因 ()1()1()()()()P AB P A B P A P B P AB P AB =−=−−+=U ,故. 于是()()1P A P B +=()1.P B p =−3. 已知()0.4P A =,,()0.3P B =()0P A B .4=U , 求()P AB .解 由公式()()()()P A B P A P B P AB =+−U 知()0.P AB 3=. 于是()()()0.1P AB P A P AB =−=..34. 设A , B 为随机事件,,()0.7P A =()0P A B −=, 求()P AB .解 由公式()()(P A B P A P AB )−=−可知,()0.4P AB =. 于是()0.6P AB =.5. 已知1()()()4P A P B P C ===,()0P AB =, 1()()12P AC P BC ==, 求A , B , C 全不发生的概率.解 因为,所以=0, 即有=0.ABC AB ⊂0()P ABC P AB ≤≤()()P ABC 由概率一般加法公式得()()()()()()()()7.12P A B C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P ABC =++−−−+=U U 由对立事件的概率性质知A ,B , C 全不发生的概率是5()()1()12P ABC P A B C P A B C ==−U U U U =.习题1-41. 选择题 在5件产品中, 有3件一等品和2件二等品. 若从中任取2件, 那么以0.7为概率的事件是( ).(A) 都不是一等品. (B) 恰有1件一等品.(C) 至少有1件一等品. (D) 至多有1件一等品.解 至多有一件一等品包括恰有一件一等品和没有一等品, 其中只含有一件一等品的概率为113225C C C ×, 没有一等品的概率为023225C C C ×, 将两者加起即为0.7.答案为(D ).2. 从由45件正品、5件次品组成的产品中任取3件. 求: (1) 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 (2) 恰有2件次品的概率; (3) 至少有1件次品的概率; (4) 至多有1件次品的概率; (5) 至少有2件次品的概率.解 (1) 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是12545350C C C ;(2) 恰有2件次品的概率是21545350C C C ; (3 )至少有1件次品的概率是1-03545350C C C ; (4) 至多有1件次品的概率是03545350C C C +12545350C C C ; (5) 至少有2件次品的概率是21545350C C C +30545350C C C . 3. 袋中有9个球, 其中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 现从中任取两个球. 求:(1) 两个球均为白球的概率;(2) 两个球中一个是白的, 另一个是黑的概率;(3)至少有一个黑球的概率.解 从9个球中取出2个球的取法有种,两个球都是白球的取法有种,一黑一白的取法有种,由古典概率的公式知道29C 24C 1154C C (1) 两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2924C C ; (2) 两球中一黑一白的概率是115429C C C ; (3) 至少有一个黑球的概率是12924C C −. 习题1-51. 选择题(1) 设随机事件A , B 满足P (A |B )=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是必然事件. (B) B 是必然事件.(C) AB B =. (D)()(P AB P B )=.解 由条件概率定义可知选(D).(2) 设A , B 为两个随机事件, 且0()P A 1<<,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P AB P A =), 则A , B 互斥.(B) 若()P B A 1=, 则()0P AB =.(C) 若()()P AB P AB +1=, 则A , B 为对立事件.(D) 若(|)1P B A =, 则B 为必然事件.解 由条件概率的定义知选(B ).2. 从1,2,3,4中任取一个数, 记为X , 再从1,2,…,X 中任取一个数, 记为Y ,求P {Y =2}.解 解 P {Y =2}=P {X =1}P {Y =2|X =1}+P {X =2}P {Y =2|X =2}+P {X =3}P {Y =2|X =3}+P {X =4}P {Y =2|X =4}=41×(0+21+31+41)=4813. 3.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某飞机进行射击, 三人击中的概率分别为0.4, 0.5, 0.7. 飞机被一人击中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2, 被两人击中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6, 若三人都击中, 飞机必定被击落. 求该飞机被击落的概率.解 目标被击落是由于三人射击的结果, 但它显然不能看作三人射击的和事件. 因此这属于全概率类型. 设A 表示“飞机在一次三人射击中被击落”, 则表示“恰有i 发击中目标”. (0,1,2,3i B i =)i B 为互斥的完备事件组. 于是没有击中目标概率为,0()0.60.50.30.09P B =××=恰有一发击中目标概率为1()0.40.50.30.60.50.30.60.50.70.36P B =××+××+××=,恰有两发击中目标概率为2()0.40.50.30.60.50.70.40.50.70.41P B =××+××+××=,恰有三发击中目标概率为3()0.40.50.70.14P B =××=.又已知 012(|)0,(|)0.2,(|)0.6,(|)1P A B P A B P A B P A B 3====,所以由全概率公式得到30()()(|)0.360.20.410.60.1410.458.i i i P A P B P A B ===×+×+×=∑4. 在三个箱子中, 第一箱装有4个黑球, 1个白球; 第二箱装有3个黑球, 3个白球; 第三箱装有3个黑球, 5个白球. 现任取一箱, 再从该箱中任取一球.(1) 求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2) 若取出的为白球, 求该球属于第二箱的概率.解 (1)以A 表示“取得球是白球”,表示“取得球来至第i 个箱子”,i =1,2,3. i H 则P ()=i H 13, i =1,2,3, 1211(|),(|),(|)52P A H P A H P A H ==358=. 由全概率公式知P (A )=112233()(|)()(|)()(|)P H P A H P H P A H P H P A H ++=12053. (2) 由贝叶斯公式知 P ()=2|H A 222()()(|)20()()53P AH P H P A H P A P A == 5. 某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 其产量分别占全厂总产量的40%, 38%, 22%, 经检验知各车间的次品率分别为0.04, 0.03, 0.05. 现从该种产品中任意取一件进行检查.(1) 求这件产品是次品的概率;(2) 已知抽得的一件是次品, 问此产品来自甲、乙、丙各车间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解 设A 表示“取到的是一件次品”, i B (i =1, 2, 3)分别表示“所取到的产品来自甲、乙、丙工厂”. 易知, 123,,B B B 是样本空间S 的一个划分, 且122()0.4,()0.38,()0.22P B P B P B ===,,.12(|)0.04,(|)0.03P A B P A B ==3(|)0.05P A B =(1) 由全概率公式可得112233()(|)()(|)()(|)()P A P A B P B P A B P B P A B P B =++0.40.040.380.030.220.050.0384.=×+×+×=. (2) 由贝叶斯公式可得111(|)()0.40.045(|)()0.038412P A B P B P B A P A ×===, 222(|)()0.380.0319(|)()0.038464P A B P B P B A P A ×===, 333(|)()0.220.0555(|)()0.0384192P A B P B P B A P A ×===. 习题1-61. 选择题(1) 设随机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 且有P (A )>0, P (B )>0, 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A , B 相互独立. (B) A , B 不相互独立.(C) A , B 互为对立事件. (D) A , B 不互为对立事件.解 用反证法, 本题应选(B).(2) 设事件A 与B 独立, 则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与B 独立. (B) A 与B 独立. (C) ()((P AB P A P B =). (D) A 与B 一定互斥.解 因事件A 与B 独立, 故A B 与,A 与B 及A 与B 也相互独立. 因此本题应选(D).(3) 设事件A 与 B 相互独立, 且0<P (B )<1,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B) (|)()P A B P A =()()()P AB P A P B =.(C) A 与B 一定互斥. (D).()()()()()P A B P A P B P A P B =+−U 解 因事件A 与B 独立, 故A B 与也相互独立, 于是(B)是正确的. 再由条件概率及一般加法概率公式可知(A)和(D)也是正确的. 从而本题应选(C).2. 设三事件A , B 和C 两两独立, 满足条件:,ABC =∅1()()()2P A P B P C ==<, 且9()16P A B C =U U ,求.()P A 解 根据一般加法公式有()()()()()()()()P A B C P A P B P C P AC P AB P BC P ABC =++−−−+U U . 由题设可知 A , B 和C 两两相互独立, ,ABC =∅ 1()()()2P A P B P C ==<,因此有 2()()()[()],()()0,P AB P AC P BC P A P ABC P ====∅= 从而 29()3()3[()]16P A B C P A P A =−=U U , 于是3()4P A =或1()4P A =, 再根据题设1()2P A <, 故1()4P A =. 3. 甲、乙两人各自向同一目标射击, 已知甲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0.7, 乙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8. 求:(1) 甲、乙两人同时命中目标的概率;(2) 恰有一人命中目标的概率;(3) 目标被命中的概率.解 甲、乙两人各自向同一目标射击应看作相互独立事件. 于是(1) ()()()0.70.80.56;P AB P A P B ==×= (2) ()()0.70.20.30.80.38;P AB P AB +=×+×=(3) ()()()()()0.70.80.560.94.P A B P A P B P A P B =+−=+−=U总 习 题 一1. 选择题:设是三个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 且0(,,A B C )P C 1<<, 则在下列给定的四对事件中不相互独立的是( ).(A)A B U 与C . (B)AC 与C . (C) A B −与C . (D) AB 与C .解 由于A , B , C 是三个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 故其中任意两个事件的和、差、交、并与另一个事件或其逆是相互独立的, 根据这一性质知(A), (C), (D)三项中的两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因而均为干扰项, 只有选项(B)正确..2. 一批产品由95件正品和5件次品组成, 先后从中抽取两件, 第一次取出后不再放回.求: (1) 第一次抽得正品且第二次抽得次品的概率; (2) 抽得一件为正品, 一件为次品的概率.解 (1) 第一次抽得正品且第二次抽得次品的概率为9551910099396×=×. (1) 抽得一件为正品,一件为次品的概率为95559519.10099198×+×=× 3. 设有一箱同类型的产品是由三家工厂生产的. 已知其中有21的产品是第一家工厂生产的, 其它二厂各生产41. 又知第一、第二家工厂生产的产品中有2%是次品, 第三家工厂生产的产品中有4%是次品. 现从此箱中任取一件 产品, 求取到的是次品的概率.解 从此箱中任取一件产品, 必然是这三个厂中某一家工厂的产品. 设 A ={取到的产品是次品}, B i ={取到的产品属于第i 家工厂生产}, i =1, 2, 3. 由于B i B j =(i ≠j, i , j =1, 2, 3)且B ∅1∪B 2∪B 3=S , 所以B 1, B 2, B 3是S 的一个划分. 又 P (B 1)=21, P (B 2) =41, P (B 3)=41, P (A | B 1)=1002, P (A | B 2)=1002, P (A | B 3)=1004, 由全概率公式得P (A )=P (B 1)P (A |B 1)+P (B 2)P (A |B 2)+P (B 3)P (A | B 3)=100441100241100221×+×+×=0.025. 4. 某厂自动生产设备在生产前须进行调整. 假定调整良好时, 合格品为90%; 如果调整不成功, 则合格品有30%. 若调整成功的概率为75%, 某日调整后试生产, 发现第一个产品合格. 问设备被调整好的概率是多少?解 设A ={设备调整成功}, B ={产品合格}. 则全概率公式得到()()(|)()(|0.750.90.250.30.75P B P A P B A P A P B A =+=×+×=.由贝叶斯公式可得()0.750.9(|)0.9()0.75()(|)()P AB P A B P B P A P B A P B ×====. 5. 将两份信息分别编码为A 和B 传递出去. 接收站收到时, A 被误收作B 的概率为0.02, 而B 被误收作A 的概率为0.01, 信息A 与信息B 传送的频繁程度为2:1. 若接收站收到的信息是A , 问原发信息是A 的概率是多少?解 以D 表示事件“将信息A 传递出去”,以D 表示事件“将信息B 传递出去”,以R 表示事件“接收到信息A ”,以R 表示事件“接收到信息B ”.已知21()0.02,()0.01,(),()33P R D P R D P D P D ====. 由贝叶斯公式知()()()196()()197()()()()P R D P D P DR P D R P R P R D P D P R D P D ===+.。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C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 D.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 A.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C.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B.互利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A.公共利益的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突)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子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ABCD )。
A.静态的组织观B.动态的组织观C.生态的组织观D.精神的组织观2 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 BD )。
B.正式组织D.非正式组织3.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 强制性组织 B。
功利性组织 C.规范性组织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ABCD)。
A.互利组织B.服务组织 C.企业组织 D.公益组织5.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BCD)。
B.“聚合”功能 C.“转换”功能D.“释放”功能6.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BCD)。
B.职权C.职责 D.职位7.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这些使命是( BCD )。
B.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C.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D.保护环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1.信息论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狭义信息论B、经典信息论C、一般信息论D、广义信息论2.香农是()的创始人。
A.图灵机B.信息论C.存储程序原理D.现代计算机理论3.关于数据和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息目前尚无统一定义B.采集到的数据就是信息C.研究角度不同,信息的定义也不同D.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4.信息技术中不包括()。
A.通信技术B.计算机技术C.算法技术D.控制技术5.信息技术中的感测技术是()信息的技术。
A.获取B.传递C.处理D.利用6.完整的信息素养的三个层面不包括()。
A.信息时代B.信息意识C.文化素养D.信息技能7.关于信息科学理论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B.信息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C.信息科学不是以香农创立的信息论为理论基础D.信息科学是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8.香农(Shannon)在信息科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
A.控制论B.狭义信息论C.概率论D.集合论9.信息技术中不包括()。
A.通信技术B.计算机技术C.机械技术D.控制技术10.信息素养的三个层面不包括()。
A.技术素养B.信息意识C.文化素养D.信息技能11.关于信息科学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科学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B.信息科学是以现代哲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C.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D.信息科学是以函数为主要研究工具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冯·诺依曼设计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存储程序,程序控制B.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C.计算机中的CPU能直接处理数学中的连续函数D.香农认为信息就是确定性知识的消除量13.下列()不是信息的主要特征。
A.信息具有不可修改性B.信息具有可采集和可存储性C.信息具有可传递和可共享性D.信息具有可加工处理性14.电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
A.二B.三C.四D.五1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A.香农B.图灵C.冯·诺依曼D.维纳16.下列不属于信息素养三个层面的是()。
A.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素质D.信息技能17.信息技术中的控制技术是()信息的技术。
A.获取B.传递C.处理D.利用18.下列信息科学理论叙述中正确的是()。
A.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和控制B.信息科学是不以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内容C.信息科学是以图灵创立的信息论为理论基础D.信息科学是不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19.下列关于计算机发展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美国发明的ENIACB.ENIAC不是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C.ENIAC是1946年发明的,所以世界从1946年起就开始了计算机时代D.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具有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是英国人设计并制造的EDSAC20.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不包括()。
A.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存储B.计算机采用十进制运算C.存储程序,顺序控制D.计算机主要由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21.到目前为止的计算机都属于()计算机。
A.第三代B.新一代C.第四代D.第五代22.计算机的CPU性能指标主要有()。
A.字长、内存容量、运算速度和主频B.外存容量、显示器的分辨率和打印机的配置C.所配备的语言、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D.机器的价格、光盘驱动器的速度2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指的是()。
A.CIMSB.CATC.CADD.CAM2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中的数据和指令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内存容量是指微型计算机硬盘所能容纳信息的字节数C.微型计算机应避免强磁场的干扰D.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25.目前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最广泛的应用是()。
A.实时控制B.人工智能C.科学计算D.数据处理26.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
A.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数字计算机的CPU只能识别和直接处理0和1所表示的信号B.内存容量是指微型计算机U盘容量所能容纳信息的字节数C.计算机的CPU主要指标为:字长、主频、运算速度等D.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系统组成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关机停电,一台微机ROM中的数据会丢失C.硬盘因为装在主机内部,所以硬盘是内存储器D.关机停电,一台微机RAM中的数据不会丢失29.计算机之所以能实现自动连续执行,是由于计算机采用了()原理。
A.布尔逻辑运算B.集成电路工作C.串行运算D.存储程序,程序控制3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属于计算机在()方面的应用。
A.计算机辅助系统B.人工智能C.科学计算D.数据处理31.按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理论,计算机硬件由()组成。
A.CPU、内存储器、主板、显示器、键盘和鼠标B.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主机、CPU、内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D.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32.下列有关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中,与计算机运行速度无关的指标是()。
A.主频B.字长C.存取周期D.外存容量33.关于计算机发展各阶段主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代计算机存储器采用磁鼓与磁芯B.第二代计算机程序设计未使用高级语言C.第三代计算机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D.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4.人工智能英文缩写是()。
A.VRB.OAC.AID.CAT3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数字计算机的CPU可识别和直接处理0和1所表示的信号B.ALU指算术逻辑单元C.计算机的CPU只包含运算器与RAMD.关机时微机ROM中的数据不会丢失3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中的数据和指令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内存属于硬盘的一个存储区域C.字长是计算机CPU的主要指标之一D.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37.用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带符号的十进制整数的范围是()。
A.-127~+127B.-128~+128C.-128~+127D.-127~+12838.与二进制小数0.01B等值的十六进制小数为()。
A.0.1HB.0.2HC.0.4HD.0.8H39.64位微机的机器字长等于()字节。
A. 2B. 4C.8D.1640.大、小写字母的ASCII码值相差()。
A.31B.32C.33D.3441.将二进制数110B左移一位后其等值的十进制数为()。
A.1100B.12C. 6D. 3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外存储器可直接与CPU交换信息B.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十进制数C.存储器是指外存储器D.指令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43.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Unicode码统一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或汉字B.机内码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C.数字编码是指用若干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D.标准ASCII码用一个字节的低7位表示,该字节的最高位为144.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 AB. 6C. aD.G45.将十进制数125转换成二进制数,正确的是()。
A.1110000B.1011110C.1111101D.111100146.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标准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个字节对一个汉字进行编码,并且规定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1B.用一个字节对一个汉字进行编码,并且规定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C.用两个字节对一个汉字进行编码,并且规定每个字节的最高位均为1D.用两个字节对一个汉字进行编码,并且规定每个字节的最高位均为047.人们往往用十六进制而不用二进制表示程序中的数据,是因为()。
A.十六进制的书写比二进制方便B.十六进制的运算规则比二进制简单C.十六进制数表达的范围比二进制大D.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是十六进制48.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叙述,正确的是()。
A.Unicode码统一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或汉字B.机内码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最高位为0C.编码是指用若干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各种信息D.ASCII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该字节的最高位为149.已知“a”的ASCII码为61H, 那么“d”的ASCII码值是()。
A.98HB.63HC.64HD.100H50.与二进制数0.001B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
A.0.1HB.0.2HC.0.4HD.0.8H51.设一台微机的字长为64位,则一个计算机字等于()字节。
A. 2B. 4C.8D.1652.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Unicode码与ASCII码占用的字节数相同B.汉字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的汉字编码C.数字编码是指用若干位ASCII码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D.国标码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53.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按其对应的()比较大小。
A.字符长度B.字符个数C.ASCII码D.BCD码54.下列不属于基本逻辑运算的是()。
A.或B.与C.属于D.非55.某微型机的CPU中含有32条地址线、28位数据线及若干条控制信号线,对内存按字节寻址,其最大内存空间应是()。
A.4GBB.4MBC.256MBD.2GB56.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应被读入(),才能被CPU处理。
A.ROMB.运算器C.RAMD.显示器57.关于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ache的容量大于RAMB.Cache的运行速度低于RAMC.Cache是外存储器D.Cache是为解决CPU与RAM速度不匹配的问题58.设某微机有16根地址总线,设其内存地址编码从0000H开始,则其内存储器十六进制数的最大地址编码为()。
A.10000HB.10001HC.FFFFHD.1000H59.下列关于U盘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U盘属外部设备B.U盘可通过USB口接入计算机C.U盘属于内存D.U盘可反复存储数据,可靠性较高60.关于主板上CMOS芯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A.CMOS的作用是储存时间、日期、硬盘参数与计算机配置信息B.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ROM芯片C.CMOS不需主板上的电池供电D.引入CMOS芯片是为了增加内存容量6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机的速度可以用主频及运算速度来加以评价B.RAM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C.总线是微机系统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D.主频的单位是MIPS6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