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
- 格式:ppt
- 大小:11.45 MB
- 文档页数:8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一、木兰亚纲1、木兰科识别要点:木本,枝条上有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两性,花萼、花瓣不分,雌、雄蕊多数且离生;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木兰属、木莲属、含笑属、鹅掌楸属2、毛茛科识别要点:草本,叶分裂或为复叶;花两性,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毛茛属、芍药属、铁线莲属二、金缕梅亚纲3、桑科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常有乳汁。
花小,单性,单被,集成各式花序,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子房上位。
聚花果。
代表植物:桑属、榕属(无花果)、葎草属三、石竹亚纲4、石竹科识别要点: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雄蕊5枚或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硕果。
代表植物:石竹属(康乃馨),繁缕属、四、五桠果亚纲5、锦葵科识别要点:草本或灌木,体表常有星状毛;单叶互生,掌状脉,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5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硕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棉属、锦葵属、蜀葵属、木槿属、茼麻属、秋葵属。
6、葫芦科识别要点:草质藤本,常有卷须,叶掌状分裂;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5枚,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3心皮组成,下位子房;瓠(hu)果。
代表植物:南瓜属、甜瓜属、葫芦属、冬瓜属、苦瓜属、丝瓜属、佛手瓜属、栝楼属。
7、杨柳科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硕果;种子有长毛代表植物:杨属(具顶芽)、柳属(无顶芽)8、十字花科识别要点:草本,常有辛辣味;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具假隔膜。
代表植物:芸苔属、萝卜属、拟南芥五、蔷薇亚纲9、蔷薇科识别特点: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雄蕊多数,着生花托边缘,花托凸隆至凹陷;核果、梨果、聚合果或蓇葖果。
代表植物:绣线菊亚科(珍珠梅)、蔷薇亚科(草莓)、苹果亚科(木瓜)、李亚科(樱桃)10、豆科识别要点:叶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
双子叶植物纲1 木兰科(木兰目,木兰亚纲)含笑、鹅掌楸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花:*,单生,柱状花托;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花药长、花丝短;花被数目多、分化不明显;果实:蓇葖果,胚小、胚乳丰富等。
2 毛茛科(毛茛目,木兰亚纲)乌头、黄连多数草本无托叶,单叶分裂或复叶,基生、互生稀对生;花被原始偶有距,花被5数雄蕊多;分离雌蕊多心皮,子房上位胚珠多,聚合蓇葖或瘦果。
3 桑科(荨[qián]麻目,金缕梅亚纲)榕树、见血封喉木本通常含乳汁;托叶早落花小型;单性同株或异株;花序密集种类多:柔荑、头状、圆锥序,隐头花序无花果;果实发育连花序,桑葚最常见复果。
4 榆科(荨麻目,金缕梅亚纲)朴树、青檀、山毛榉木本、落叶叶不对称有锯齿,叶脉羽状或三出;托叶早落花小型;翅果、核果、小坚果。
5 壳斗科(壳斗目,金缕梅亚纲)板栗、栓皮栎革质叶片羽状脉,雌花穗状雄柔荑,雌雄同株无花冠,坚果总苞称壳斗。
6 石竹科(石竹目,石竹亚纲)石竹、香石竹(康乃馨)切花;草本;节膨大;单叶对生;两性花,聚伞、单生,宿存萼,花瓣4、5常有爪;子房上位中央座;蒴果、浆果,外胚乳。
7 锦葵科(锦葵目,五桠果亚纲)洋麻、木槿、陆地棉茎皮纤维很发达;单叶互生;两性花,常有苞片成副萼;单体雄蕊;中轴座。
8 葫芦科(堇菜目,五桠果亚纲)绞股蓝♂: * K5 C5 A1(2)(2) ♀: * K5 C5 G (3:3:∞)双韧维管束聚药雄蕊or三体、花丝三体草本植物,有卷须;单叶掌裂,无托叶;聚药雄蕊,单性花;侧膜胎座,结瓠果。
9 杨柳科(杨柳目,五桠果亚纲)旱柳(河柳)落叶木本;单性花,雌雄异株,柔荑序,苞片膜质,无花被;早春飞絮,种长毛。
10 十字花科(白花菜目,五桠果亚纲)萝卜、荠菜、紫罗兰(1)蔬菜;草本;叶互生——基生or茎生(2)*,两性花;总状花序(3)十字花冠,4基数,4强雄蕊(4)侧膜胎座,G,2皮1室假隔膜(5)长角果or短角果11 蔷薇科(蔷薇目,蔷薇亚纲)乔木、灌木到草本;有刺,皮孔明显多具托叶叶互生,蔷薇花冠有萼筒,周位花花萼5枚基联合,花瓣5数或重瓣。
实验十六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被子植物通常依据子叶的数目、叶脉特征和花的基数特点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按照克朗奎斯特系统,双子叶植物纲分成6个亚纲。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木兰亚纲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有的系统称这类植物为离生心皮类;金缕梅亚纲是从原始的木兰亚纲起源的一个侧支,这类植物相当于有些系统中的柔荑花序类。
一、实验目的掌握原始被子植物的特征,以及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识别特征和金缕梅亚纲的演化地位。
二、器材和试剂1.实验材料木兰、毛茛、乌头、桑和栓皮栎的花与果标本;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常见植物的腊叶标本。
2.实验器材实体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双面刀片、玻璃皿、载玻片和盖玻片三、操作步骤1.木兰亚纲(Magnoliidea)该亚纲包括8目,39科,约12000种,以木兰科与毛莨科为代表进行观察。
(1)木兰科(Magnoliaceae)①代表植物玉兰(Magnlia denudata Desr.)花的解剖观察:由外向内剥离,观察记录,注意花被的数目与排列方式,有无萼片及与花瓣的区别,注意雄蕊、雌蕊的数目与排列方式,雄蕊有无特别之处,花托是什么形状。
心皮是离生还是合生。
纵剖心皮,观察胚珠的数目。
绘图:绘玉兰花去掉花被片的外形图。
标本观察:注意叶形、叶脉和叶缘,是否具有环状托叶痕;形成什么样的果,果成熟时如何开裂。
②木兰科其他植物的观察洋玉兰(M.grandiflora L.)常绿乔木。
注意观察在叶与果上与玉兰有什么不同,在哪些方面又有共同之处。
含笑[Michelioa figo(Lour)Spreng.]注意观察其小枝及叶柄上是否有锈色毛,花是否为顶生,雌、雄蕊之间有元雌蕊柄。
鹅掌楸[Liriodertdron chinense(Hems1.)Sarg.]注意观察其叶片和果有何特色。
通过以上标本观察,理解木兰科植物所具有的原始性状。
双子叶植物纲1 木兰科(木兰目,木兰亚纲)含笑、鹅掌楸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花:*,单生,柱状花托;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花药长、花丝短;花被数目多、分化不明显;果实:蓇葖果,胚小、胚乳丰富等。
2 毛茛科(毛茛目,木兰亚纲)乌头、黄连多数草本无托叶,单叶分裂或复叶,基生、互生稀对生;花被原始偶有距,花被5数雄蕊多;分离雌蕊多心皮,子房上位胚珠多,聚合蓇葖或瘦果。
3 桑科(荨[qián]麻目,金缕梅亚纲)榕树、见血封喉木本通常含乳汁;托叶早落花小型;单性同株或异株;花序密集种类多:柔荑、头状、圆锥序,隐头花序无花果;果实发育连花序,桑葚最常见复果。
4 榆科(荨麻目,金缕梅亚纲)朴树、青檀、山毛榉木本、落叶叶不对称有锯齿,叶脉羽状或三出;托叶早落花小型;翅果、核果、小坚果。
5 壳斗科(壳斗目,金缕梅亚纲)板栗、栓皮栎革质叶片羽状脉,雌花穗状雄柔荑,雌雄同株无花冠,坚果总苞称壳斗。
6 石竹科(石竹目,石竹亚纲)石竹、香石竹(康乃馨)切花;草本;节膨大;单叶对生;两性花,聚伞、单生,宿存萼,花瓣4、5常有爪;子房上位中央座;蒴果、浆果,外胚乳。
7 锦葵科(锦葵目,五桠果亚纲)洋麻、木槿、陆地棉茎皮纤维很发达;单叶互生;两性花,常有苞片成副萼;单体雄蕊;中轴座。
8 葫芦科(堇菜目,五桠果亚纲)绞股蓝♂: * K5 C5 A1(2)(2) ♀: * K5 C5 G (3:3:∞)双韧维管束聚药雄蕊or三体、花丝三体草本植物,有卷须;单叶掌裂,无托叶;聚药雄蕊,单性花;侧膜胎座,结瓠果。
9 杨柳科(杨柳目,五桠果亚纲)旱柳(河柳)落叶木本;单性花,雌雄异株,柔荑序,苞片膜质,无花被;早春飞絮,种长毛。
10 十字花科(白花菜目,五桠果亚纲)萝卜、荠菜、紫罗兰(1)蔬菜;草本;叶互生——基生or茎生(2)*,两性花;总状花序(3)十字花冠,4基数,4强雄蕊(4)侧膜胎座,G,2皮1室假隔膜(5)长角果or短角果11 蔷薇科(蔷薇目,蔷薇亚纲)乔木、灌木到草本;有刺,皮孔明显多具托叶叶互生,蔷薇花冠有萼筒,周位花花萼5枚基联合,花瓣5数或重瓣。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
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APG II 分类法。
目录木兰纲Magnoliopsida1. 木兰亚纲Magnoliidae2.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3.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4.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5. 蔷薇亚纲Rosidae6. 菊亚纲Asteridae百合纲Liliopsida1. 泽泻亚纲Alismatidae2. 槟榔亚纲Arecidae3.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4. 姜亚纲Zingiberidae5. 百合亚纲Liliidae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2、哈钦松系统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 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
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 目,69科。
目录主要特点实际应用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主要特点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
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一、恩格勒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897):原生被子植物:1单子叶植物1.1无被花类1.1.1颖花目1.1.2霉草目1.1.3沼生目1.1.4露兜树目1.2同被花类1.2.1百合目1.2.2粉状胚乳目1.2.3佛焰花目1.2.4棕榈目1.2.5合花目1.3异被花类1.3.1微子目1.3.2姜目2双子叶植物2.1无被花类2.1.1杨梅目2.1.2杨柳目2.1.3木麻黄目2.2同被花类原始花被亚纲2.2.1中子目2.2.2蓼目2.2.3檀香目2.2.4山龙眼目2.2.5荨麻目2.2.6壳斗目2.2.7胡桃目2.2.8银毛木目2.2.9假栎树目2.3异被花类2.3.1鼠李目2.3.2无患子目2.3.3牻牛儿苗目2.3.4蔷薇目2.3.5瓶子草目2.3.6罂粟目2.3.7毛茛目2.4后生花被亚纲(含瓣花类)2.4.1伞形目2.4.2桃金娘目2.4.3仙人掌目2.4.4侧膜胎座目2.4.5锦葵目2.4.6桔梗目2.4.7茜草目2.4.8车前目2.4.9管花目2.4.10龙胆目2.4.11杮树目2.4.12报春花目2.4.13杜鹃花目二、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26)原始被子植物双子叶类1木兰目(木本支)1.1樟目1.2五桠果目1.2.1蔷薇目1.2.1.1豆目1.2.1.2绣球目1.2.1.2.1野茉莉目1.2.1.2.2五加目1.2.1.3杨柳目1.2.1.4金缕梅目1.2.1.4.1杨梅目1.2.1.4.2壳斗目1.2.1.4.2.1胡桃目1.2.1.4.2.2木麻黄目1.2.1.4.2.3荨麻目1.2.2茶目1.2.2.1杜鹃花目1.2.3红木目1.2.3.1海桐花目1.2.3.1.1白花菜目1.2.3.1.1.1柽柳目1.2.3.1.1.2堇菜目1.2.3.1.1.2.1远志目1.2.3.2金丝桃目1.2.3.2.1桃金娘目1.2.3.3椴树目1.2.3.3.1卫矛目1.2.3.3.1.1檀香目1.2.3.3.2锦葵目1.2.3.3.2.1无患子目1.2.3.3.2.2马钱目1.2.3.3.2.2.1茜草目1.2.3.3.2.2.2夹竹桃目1.2.3.3.2.2.3马鞭草目1.2.3.3.2.2.4紫葳目1.2.3.3.2.3鼠李目1.2.3.3.2.3.1紫金牛目1.2.3.3.2.3.1.1杮树目1.2.3.3.2.4大戟目1.2.3.4西番莲目1.2.3.4.1葫芦目1.2.3.4.2仙人掌目1.2.3.5檀香目1.2.3.5.1山龙眼目1.3番荔枝目2毛茛目(草本支)2.1小檗目2.1.1马兜铃目2.1.2胡椒目2.2石竹目2.2.1蓼目2.2.2藜目2.2.3龙胆目2.2.3.1报春花目2.2.3.1.1车前目2.2.4千屈菜目2.3虎耳草目2.3.1伞形目2.3.2桔梗目2.3.2.1败酱目2.3.2.2菊目2.3.3茄目2.3.3.1玄参目2.4牻牛儿苗目2.4.1花荵目2.4.1.1紫草目2.4.1.1.1唇形目2.5罂粟目2.5.1十字花目2.6单子叶类2.6.1泽泻目2.6.1.1眼子菜目2.6.1.2水麦冬目2.6.1.2.1水蕹目2.6.1.2.1.1茨藻目2.6.1.3鸭跖草目2.6.1.3.1凤梨目2.6.1.3.1.1姜目2.6.1.3.2谷精草目2.6.2花蔺目2.6.2.1百合目2.6.2.1.1棕榈目2.6.2.1.1.1露兜树目2.6.2.1.2水玉簪目2.6.2.1.2.1兰目2.6.2.1.3天南星目2.6.2.1.4香蒲目2.6.2.1.5鸢尾目2.6.2.1.6石蒜目2.6.2.1.7薯蓣目2.6.2.1.8灯心草目2.6.2.1.8.1禾本目2.6.2.1.8.2莎草目三、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80)1金缕梅亚纲1.1昆栏树超目1.1.1杜仲超目1.1.2金缕梅超目1.1.2.1胡桃超目2木兰亚纲2.1莲超目2.2大花草超目2.3睡莲超目3毛茛亚纲3.1毛茛超目4石竹亚纲4.1石竹超目4.1.1蓼超目4.1.2白花丹超目5五桠果亚纲5.1山茶超目5.1.1杜鹃花超目5.1.2Sarracemanae5.1.3玉蕊超目5.2堇菜超目5.2.1锦葵超目5.2.1.1荨麻超目6蔷薇亚纲6.1蔷薇超目6.1.1桃金娘超目6.1.2豆超目6.1.3芸香超目6.1.4卫矛超目6.1.4.1鼠李超目6.1.5山龙眼超目6.1.6葡萄超目6.1.7山茱萸超目7唇形亚纲7.1龙胆超目7.1.1刺莲花超目7.1.2茄超目7.1.3唇形超目8菊亚纲8.1桔梗超目8.1.1菊超目9泽泻亚纲9.1花蔺超目9.1.1泽泻超目9.1.2茨藻超目10霉草亚纲10.1霉草超目11百合亚纲11.1百合超目11.1.1灯心草超目11.1.2Hydatellanae11.1.3鸭跖草超目11.1.4姜超目11.1.5凤梨超目11.1.6雨久花超目12棕榈亚纲12.1天南星超目12.2香蒲超目12.3露兜树超目12.4环花超目12.5棕榈超目四、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81)1金缕梅亚纲1.1昆栏树目1.2金缕梅目1.2.2杨梅目1.2.3壳斗目1.2.4木麻黄目1.2.5杜仲目1.2.6荨麻目1.2.7Didymelales1.2.8交让木目1.2.9Leitneriales 2木兰亚纲2.1木兰目2.1.1樟目2.1.2胡椒目2.1.3马兜铃目2.1.4八角目2.1.5毛茛目2.1.5.1罂粟目2.1.6睡莲目3石竹亚纲3.1蓝雪目3.2蓼目3.3石竹目4五桠果亚纲4.1山茶目4.1.1锦葵目4.1.2玉蕊目4.1.3猪笼草目4.1.4堇菜目4.1.5杨柳目4.1.6白花菜目4.1.7Batales4.1.8杜鹃花目4.1.9岩梅目4.1.10杮树目4.1.11报春花目5蔷薇亚纲5.1蔷薇目5.1.1无患子目5.1.1.1伞形目5.1.2远志目5.1.3亚麻目5.1.4鼠李目5.1.5卫矛目5.1.5.1大戟目5.1.6大花草目5.1.7檀香目5.1.8山茱萸目5.1.9红树目5.1.10桃金娘目5.1.11小二仙草目5.1.12川苔草目5.1.13山龙眼目5.1.14豆目6菊亚纲6.1龙胆目6.1.1唇形目6.1.2茄目6.1.3玄参目6.1.3.1车前目6.1.3.2水马齿目6.1.4桔梗目6.1.5茜草目6.1.5.1菊目6.1.5.2川续断目6.1.5.2.1Calycarales 7泽泻亚纲7.1泽泻目7.1.1茨藻目7.1.2水鳖目7.2霉草目8棕榈亚纲8.1棕榈目8.1.1环花目8.2露兜树目8.3天南星目9鸭跖草亚纲9.1鸭跖草目9.1.1谷精草目9.1.2香蒲目9.1.3莎草目9.1.4灯心草目9.1.5帚灯草目10姜亚纲10.1姜目10.2凤梨目11百合亚纲11.1兰目11.2百合目参考文献:强胜.植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011.12重印)ISBN 978-7-04-018763-2。
双子叶植物纲1 木兰科(木兰目,木兰亚纲)含笑、鹅掌楸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花:*,单生,柱状花托;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花药长、花丝短;花被数目多、分化不明显;果实:蓇葖果,胚小、胚乳丰富等。
2 毛茛科(毛茛目,木兰亚纲)乌头、黄连多数草本无托叶,单叶分裂或复叶,基生、互生稀对生;花被原始偶有距,花被5数雄蕊多;分离雌蕊多心皮,子房上位胚珠多,聚合蓇葖或瘦果。
3 桑科(荨[qián]麻目,金缕梅亚纲)榕树、见血封喉木本通常含乳汁;托叶早落花小型;单性同株或异株;花序密集种类多:柔荑、头状、圆锥序,隐头花序无花果;果实发育连花序,桑葚最常见复果。
4 榆科(荨麻目,金缕梅亚纲)朴树、青檀、山毛榉木本、落叶叶不对称有锯齿,叶脉羽状或三出;托叶早落花小型;翅果、核果、小坚果。
5 壳斗科(壳斗目,金缕梅亚纲)板栗、栓皮栎革质叶片羽状脉,雌花穗状雄柔荑,雌雄同株无花冠,坚果总苞称壳斗。
6 石竹科(石竹目,石竹亚纲)石竹、香石竹(康乃馨)切花;草本;节膨大;单叶对生;两性花,聚伞、单生,宿存萼,花瓣4、5常有爪;子房上位中央座;蒴果、浆果,外胚乳。
7 锦葵科(锦葵目,五桠果亚纲)洋麻、木槿、陆地棉茎皮纤维很发达;单叶互生;两性花,常有苞片成副萼;单体雄蕊;中轴座。
8 葫芦科(堇菜目,五桠果亚纲)绞股蓝♂: * K5 C5 A1(2)(2) ♀: * K5 C5 G (3:3:∞)双韧维管束聚药雄蕊or三体、花丝三体草本植物,有卷须;单叶掌裂,无托叶;聚药雄蕊,单性花;侧膜胎座,结瓠果。
9 杨柳科(杨柳目,五桠果亚纲)旱柳(河柳)落叶木本;单性花,雌雄异株,柔荑序,苞片膜质,无花被;早春飞絮,种长毛。
10 十字花科(白花菜目,五桠果亚纲)萝卜、荠菜、紫罗兰(1)蔬菜;草本;叶互生——基生or茎生(2)*,两性花;总状花序(3)十字花冠,4基数,4强雄蕊(4)侧膜胎座,G,2皮1室假隔膜(5)长角果or短角果11 蔷薇科(蔷薇目,蔷薇亚纲)乔木、灌木到草本;有刺,皮孔明显多具托叶叶互生,蔷薇花冠有萼筒,周位花花萼5枚基联合,花瓣5数或重瓣。
双子叶植物纲1 木兰科(木兰目,木兰亚纲)含笑、鹅掌楸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花:*,单生,柱状花托;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花药长、花丝短;花被数目多、分化不明显;果实:蓇葖果,胚小、胚乳丰富等。
2 毛茛科(毛茛目,木兰亚纲)乌头、黄连多数草本无托叶,单叶分裂或复叶,基生、互生稀对生;花被原始偶有距,花被5数雄蕊多;分离雌蕊多心皮,子房上位胚珠多,聚合蓇葖或瘦果。
3 桑科(荨[qián]麻目,金缕梅亚纲)榕树、见血封喉木本通常含乳汁;托叶早落花小型;单性同株或异株;花序密集种类多:柔荑、头状、圆锥序,隐头花序无花果;果实发育连花序,桑葚最常见复果。
4 樟科【榆科(荨麻目,金缕梅亚纲)朴树、青檀、山毛榉木本、落叶叶不对称有锯齿,叶脉羽状或三出;托叶早落花小型;翅果、核果、小坚果。
】5 壳斗科(壳斗目,金缕梅亚纲)板栗、栓皮栎革质叶片羽状脉,雌花穗状雄柔荑,雌雄同株无花冠,坚果总苞称壳斗。
6 石竹科(石竹目,石竹亚纲)石竹、香石竹(康乃馨)切花;草本;节膨大;单叶对生;两性花,聚伞、单生,宿存萼,花瓣4、5常有爪;子房上位中央座;蒴果、浆果,外胚乳。
7 锦葵科(锦葵目,五桠果亚纲)洋麻、木槿、陆地棉茎皮纤维很发达;单叶互生;两性花,常有苞片成副萼;单体雄蕊;中轴座。
8 葫芦科(堇菜目,五桠果亚纲)绞股蓝♂: * K5 C5 A1(2)(2) ♀: * K5 C5 (3:3:∞)双韧维管束聚药雄蕊or三体、花丝三体草本植物,有卷须;单叶掌裂,无托叶;聚药雄蕊,单性花;侧膜胎座,结瓠果。
9 山茶科【杨柳科(杨柳目,五桠果亚纲)旱柳(河柳)落叶木本;单性花,雌雄异株,柔荑序,苞片膜质,无花被;早春飞絮,种长毛。
】10 十字花科(白花菜目,五桠果亚纲)萝卜、荠菜、紫罗兰(1)蔬菜;草本;叶互生——基生or茎生(2)*,两性花;总状花序(3)十字花冠,4基数,4强雄蕊(4)侧膜胎座,G,2皮1室假隔膜(5)长角果or短角果11 蔷薇科(蔷薇目,蔷薇亚纲)乔木、灌木到草本;有刺,皮孔明显多具托叶叶互生,蔷薇花冠有萼筒,周位花花萼5枚基联合,花瓣5数或重瓣。
被子植物门有哪些植物?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又称木兰门,Magnoliophyta)分为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Magnoliopsida)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又称百合纲Liliopsida)。
双子叶植物纲分为6个亚纲:木兰亚纲(Magnoliidae)、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蔷薇亚纲(Rosidae)和菊亚纲(Asteridae);单子叶植物纲分为5个亚纲:泽泻亚纲(Arismatidae)、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槟榔亚纲(Arecidae)、姜亚纲(Zingiberidae)和百合亚纲(Liliidae)。
木兰亚纲含8目,39科,约12,000种。
木兰目樟目毛茛目罂粟目胡椒目马兜铃目八角目睡莲目金缕梅亚纲主要科、目:共8 目,39 科,约12000 种。
1、荨麻目①榆科②桑科③大麻科④荨麻科2、胡桃目①马尾树科②胡桃科3、壳斗目①桦木科②山毛榉科(壳斗科)石竹亚纲共有3目,14科,约11000种。
本亚纲最大的目为石竹目,石竹目包括石竹科、藜科、商陆科(Phytolaccaceae)、紫茉莉科(Nyctaginacea)、仙人掌科(Cactaceae)、番杏科(Aizoaceae)、栗米草科(Molluginacea)、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落葵科(Basellaceae)、苋科(Amaranthaceae)等12科。
五桠果亚纲共有13目,78科,约2500种。
1、五桠果目(Dillaniales)⑴五桠果科(Dilleniaceae):本科有10属,约400种。
大部分局限在热带和亚热带,以大洋洲发育最佳。
我国有2属,5种。
产云南、广东、广西。
⑵芍药科(Paeoniaceae):本科含1属,30种。
昆嵛山植物在植物界中的地位一、裸子植物Ⅰ.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1.银杏属:银杏Ⅱ.松杉纲、松杉目1.冷杉属:杉松3.落叶松属:日本落叶松4.金钱松属:金钱松5.雪松属:雪松6.松属:华山松赤松黑松衫科1.杉树属:杉木2.水杉属:水杉柏科1.柏属:圆柏2.扁柏属:日本花柏二、被子植物㈠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Ⅰ.木兰亚纲木兰科1.鹅掌楸属:鹅掌楸2.木兰属:望春玉兰(2)樟目樟科1.山胡椒属:三桠乌药山胡椒(3)马兜铃目马兜铃科1.马兜铃属:马兜铃(4)毛茛目毛茛科1.唐松草属:唐松草2.耧斗菜属:耧斗菜3.银莲花属:山东银莲花4.毛茛属:毛茛小檗科1.小檗属:日本小檗防己科1.木防己属:木防己2.蝙蝠葛属:蝙蝠葛(5)罂粟目罂粟科1.白屈菜属:白屈菜紫堇科1.紫堇属:小黄紫堇Ⅱ.金缕梅亚纲金缕梅科1.枫香树属:枫香(7)杜仲目杜仲科1.杜仲属:杜仲(8)荨麻目榆科1.榆属:黄榆春榆大麻科1.葎草属:葎草2.大麻属:大麻桑科1.桑属:桑2.构属:构树3.柘属:柘树4.榕属:无花果荨麻科1.苎麻属:大叶苎麻小赤麻(9)胡桃目胡桃科1.枫杨属:枫杨(10)壳斗目壳斗科1.栎属:麻栎栓皮栎桦木科1.桤木属:辽东桤木2.桦木属:白桦Ⅲ.石竹亚纲石竹科1.石竹属:石竹2.鹅肠菜属:鹅肠菜3.石头花属,长蕊石头花紫茉莉科1.紫茉莉属:紫茉莉藜科1. 藜属:藜苋科1.牛膝属:牛膝马齿苋科1.马齿苋属:马齿苋(12)蓼目蓼科1.蓼属:戟叶蓼杠板归酸模叶蓼叉分蓼春蓼2.酸模属:酸模皱叶酸模Ⅳ.五桠果亚纲芍药科山茶科藤黄科1.金丝桃属:赶山鞭(14)锦葵目椴树科1.扁担杆属:扁担木2.椴树属:紫椴梧桐科1.梧桐属:梧桐锦葵科1.木槿属:木槿(15)堇菜目堇菜科1.堇菜属:堇菜鸡腿堇菜辽宁堇菜葫芦科(16)杨柳目杨柳科1.柳属:旱柳河柳2.杨属:毛白杨(17)百花菜目十字花科1.独行菜属:独行菜2.播娘蒿属:播娘蒿(18)杜鹃花目杜鹃花科鹿蹄草科(19)柿树目柿树科1.柿属:君迁子柿树山矾科1.山矾属:白檀(20)报春花目报春花科1.珍珠菜属:虎尾珍珠菜狭叶珍珠菜Ⅴ.蔷薇亚纲八仙花科(绣球科)1.溲疏属:大花溲疏茶藨子科景天科1.景天属:垂盆草虎耳草科蔷薇科A.蔷薇亚科,1.蔷薇属:野蔷薇、月季2.悬钩子属:山楂叶悬钩子(牛叠肚)、茅莓、多腺悬钩子3.委陵菜属:委陵菜4.蛇莓属:蛇莓5.地榆属:地榆6.龙牙草属:龙牙草B. .绣线菊亚科7.绣线菊属:华北绣线菊8.小米空木属:小米空木C. 苹果亚科9.花楸属:水榆花楸10.山楂属:山楂11.苹果属:苹果12.石楠属:石楠D.李亚科13.桃属:山桃榆叶梅14.杏属:杏15.樱属:山樱花郁李(22)豆目含羞草科1.合欢属:山槐合欢云实科1.紫荆属:紫荆蝶形花科1.胡枝子属:胡枝子截叶铁扫帚2.紫穗槐属:紫穗槐3.刺槐属:刺槐4.木蓝属:花木蓝5.米口袋属:米口袋(23)桃金娘目千屈菜科1.千屈菜属:千屈菜2.紫薇属:紫薇石榴科1.石榴属:石榴柳叶菜科1.月见草属:月见草(24)卫矛目卫矛科1.南蛇藤属:南蛇藤2.卫矛属:大叶黄杨(25)大戟目黄杨科1.黄杨属:小叶黄杨大戟科1.大戟属:斑地锦2.白饭树属:一叶萩(26)葡萄目鼠李科1.枣属:酸枣葡萄科1.爬山虎属:五叶地锦(27)无患子目槭树科1.槭属:元宝槭鸡爪槭漆树科1.盐肤木属:盐肤木苦木科1.臭椿属:臭椿2.苦木属:苦木楝科1.香椿属:香椿芸香科1.花椒属:野花椒蒺藜科1.蒺藜属:蒺藜(28)牦牛儿苗目酢浆草科1.酢浆草科:红花酢浆草(29)伞形目五加科1.刺楸属:刺楸伞形科1.当归属:拐芹当归2.防风属:防风Ⅵ.菊亚纲罗藦科1.萝藦属:萝藦(31)茄目茄科1.枸杞属:枸杞旋花科1.打碗花属:肾形打碗花2.牵牛属:牵牛裂叶牵牛(32)唇形目唇形科1.益母草属:益母草2.百里香属:地椒3.香茶菜属:内折香茶菜4.活血丹属:活血丹马鞭草科1.透骨草属:透骨草2.紫珠属:白棠子树3.杜荆属:荆条(33)车前目车前科1.车前草属:车前草木犀科1.女贞属:辽东水蜡树2.连翘属:连翘金钟花3.丁香属,丁香玄参科1.泡桐属:毛泡桐2.婆婆纳属:细叶婆婆纳3.山萝花属:山萝花紫葳科1.梓树属:楸树黄金树梓树(34)桔梗目桔梗科1.沙参属:荠苨(35)茜草目茜草科1.草科水团花属:水杨梅2.茜草属:茜草(36)川续椴目忍冬科1.忍冬属:金银花2.锦带花属:锦带败酱科1.败酱属: 败酱(37)菊目菊科1.蒿属:蒌蒿魁蒿2.飞蓬属:一年蓬3.白酒草属:小蓬草4.天名精属:烟管头草5.翅果菊属:多裂翅果菊6.黄瓜菜属:羽裂黄瓜菜7.翠菊属:翠菊8.万寿菊属:孔雀草9.小苦荬属:中华小苦荬10.蒲公英属:蒲公英(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Ⅰ.泽泻亚纲Ⅱ.槟榔亚纲Ⅲ.鸭跖草亚纲鸭跖草科1.鸭跖草属:鸭跖草(39)莎草目莎草科1.莎草属:莎草禾本科1.求米草属:求米草Ⅳ.姜亚纲Ⅴ.百合亚纲百合科1.菝葜属:菝葜华东菝葜牛尾菜薯蓣科1.薯蓣属:穿龙薯蓣鸢尾科1.鸢尾属:鸢尾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