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和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 格式:pptx
- 大小:265.80 KB
- 文档页数:16
砂和砂石地基本章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砂和砂石地基、地基处理、排水垫层以及地面垫层等工程。
一、材料要求1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级配良好,不均匀系数Cu应大于5,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石屑或其他稳定性好、透水性强的无害工业废料。
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砂的地区,当有试验依据时,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粒径20~50mm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拌合均匀,要求颗粒级配良好。
2级配砂石材料,碎(卵)石含量不得超过50%,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含泥量不宜超过5%,用作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100mm。
二、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人力夯、蛙式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铁丝、钢尺等。
三、作业条件1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回填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检验基槽地质情况,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隐检手续。
3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500mm以下,保持基坑(槽)无积水。
4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边坡(墙)上钉上水平木桩或弹上水平线。
大面积铺设时,应设置5×5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铺设厚度。
四、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止塌土混入砂石垫层中。
基坑(槽)及附近如低于地基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填砂石前加以填实处理。
对旧河暗沟应妥善处理,旧池塘回填前应将池底浮泥清除。
(三)级配砂石、用人工级配的砂石,应将砂石拌和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并控制材料含水量,可参考表3.4.6。
(四)分层铺筑砂石:1砂和砂石地基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压密实。
2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0 - 200mm,不宜超过300m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foundation11.0.1 1.0.2 1.03 定。
1.0.4 1.0.5总则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 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配套使用。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geosynthetics foundation 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一般 为浅层地基。
2.0.2 重锤夯实地基 heavy tamping foundation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
强夯的锤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3 强夯地基 dynamic consolidation foundation 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4 注浆地基 grouting foundation 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 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2.0.5 预压地基 preloading foundation 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预先固结,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按加载方法的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法的预压地基。
2.0.6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jet grouting foundation 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预定位置或先钻孔后将注浆管放至预定位置,以高压使浆液 或水从喷嘴中射出,边旋转边喷射的浆液,使土体与浆液搅拌混合形成一固结体。
各种地基的检验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各种地基的检验标准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1%,但不应小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1%,但不应少于3根。
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粉煤灰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预压地基和塑料排水带质量检验标准
振冲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
?
?
?
?
? ? ?
? Array ?
?。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砂石为垫层材料的换填垫层法地基处理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基坑、基槽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含其下有暗沟、洞穴)的地基处理施工。
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或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地基。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T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JGJ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术语6.3.1 砂石地基采用砂或砾石(碎石)混合物,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的一种软弱土层换填处理地基。
6.3.2 地基处理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消除地基土的不良工程性质(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松散砂土的液化性质等),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
6.3.3 换填垫层法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碎石、卵石、砂夹石、土夹石;砂、石屑;粉质黏土,灰土;粉煤灰等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6.3.4 压实系数土在施工时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采用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
通常用以表示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
6.3.5 颗粒级配表示砂石中粗细颗粒搭配的情况,是评定砂石质量的技术指标之一。
6.3.6 天然级配砂石不需加工,开采后直接使用的天然级配砂石。
6.3.7 人工级配砂石根据砂石密实度的要求,按试验确定的砂石级配比例进行拌合的砂石。
施工准备6.4.1 技术准备6.4.1.1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砂或砂石材料,经试验检验材料的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含泥量等,确定混合填料的配合比。
3.5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砂和砂石地基、地基加固处理、基础和渗排水垫层工程。
3.5.1工程概况(略)。
3.5.2施工准备监理要点:1.施工方案审核核查内容:同“第2章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实施细则”中相关部分内容。
2.材料检验(1)砂:宜用粒度和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用细砂、粉砂时,应掺加粒径20~50㎜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
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小于等于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
砂的机质含量小于等于5%。
1)外观检查:品种、粒径、含泥量、无杂物等。
2)复验①检验项目:细度模数、含泥量、机质含量等。
②检验数量:同“4.5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中相关部分内容。
③书面检验:复验报告。
⑵砂砾石:自然级配的砂砾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径小于等于100㎜,其含量应在50%以内,不得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等于5%,机质含量小于等于5%。
1)外观检查:品种、粒径、含泥量、无杂物等。
2)复验①检验项目:砂砾石(或卵石、碎石)含泥量、机质含量等。
②检验数量:同“4.5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中相关部分内容。
3)书面检验:复验报告。
3.机具设备检查检查内容:同“第2章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实施细则”中相关部分内容。
4.作业条件检查(1)技术准备1)施工单位对级配砂石要进行检验,人工级配砂石应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例,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单位应组织监理人员等对基坑(槽)和基底土质、地基处理、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无积水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办妥验收手续。
3)施工测量人员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好控制桩,标好铺填厚度,在边墙上要弹好水平控制线。
4)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书面技术交底记录。
(2)其他劳动保护措施、夜间作业需要设置的照明设施、作业面安全状态等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3.5.3施工过程1.施工操作要点(1)施工程序:分层分段,先深后浅。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目录1.总则 1 2.术语 1 3.基本规定 2 4.地基 3 4.1一般规定4.2灰土地基4.3砂和砂石地基4.4土工合成地基4.5粉煤灰地基4.6强夯地基4.7注浆地基4.8预压地基4.9振冲地基4.10高压喷射注浆地基4.11水泥土搅桩地基4.12土和灰土挤密地基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4.14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4.15砂桩地基5.桩基础 16 5.1一般规定5.2静力压桩5.3先张法预应力管桩5.4混凝土预制桩5.5钢桩5.6混凝土灌注桩6.土方工程 24 6.1一般规定6.2土方开挖6.3土方回填7.基坑工程 27 7.1一般规定7.2排桩墙支护工程7.3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7.4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程7.5钢或混凝土支护工程7.6地下连续墙7.7沉井和沉箱7.8降水和排水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5 附录A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附录B塑料排水带的性能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地理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是什么?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顶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
一个工程的质量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建筑商的信誉还关系到未来使用者的安全,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在投入了使用之后能否保障正常的使用是最重要的。
其中地理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什么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地理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是什么?(一)地基1、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顶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2、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小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二)桩基础1、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3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3、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