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精品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38
Moldflow模流分析实例教程Moldflow是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款CAD/CAM软件,它可以分析各种注塑工艺的参数,帮助用户设计、优化和验证注塑模具、工艺、材料等,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以一个实例为依据,介绍Moldflow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操作方式。
1. 建立注塑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注塑模型。
这里以一个简单的汽车零件为例。
我们可以使用任何一款CAD软件来建模,然后将模型导入Moldflow中。
在导入模型之前,需要检查模型的缺陷、尺寸和材料属性等,确保模型符合注塑制造的要求。
在Moldflow中,模型的尺寸单位可以是毫米或英寸,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定义材料属性完成模型的导入后,我们需要定义模型所用的注塑材料属性。
这些属性包括材料的熔点、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
Moldflow提供了许多预定义的材料,用户也可以自己手动定义材料属性。
在定义材料属性时,需要确保材料的属性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定义注塑工艺参数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注塑工艺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注塑温度、压力、速率、冷却时间等。
Moldflow提供了多种预定义的注塑工艺参数,用户也可以自己手动定义注塑工艺参数。
在定义注塑工艺参数时,需要考虑到模型的几何形状、材料的性质和注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等因素。
4. 进行模拟分析完成注塑模型、材料属性和注塑工艺参数的定义后,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分析。
这一步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注塑模型在实际制造中的性能表现,包括可能出现的缺陷、翘曲、收缩等现象。
模拟分析也可以帮助用户优化模型的设计和注塑工艺参数,以便实现最佳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Moldflow中,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图表”等多种方式查看模拟结果。
5. 优化模型设计和注塑工艺参数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用户可以优化注塑模型的设计和注塑工艺参数,以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优化过程可以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涉及到材料选择、模型修正、注塑参数调整等多个方面。
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要点Moldflow是一款流行的注塑工艺分析软件,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对注塑模具和工艺进行模拟,从而有助于优化产品设计和减少制造成本。
本文将介绍Moldflow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演示一个简单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
Moldflow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什么是Moldflow?Moldflow是一款通过计算机模拟注塑模具和工艺的软件,可以预测零件的尺寸、热变形、缩短时间和熔融等特性,从而帮助用户优化工艺设计和改善质量。
Moldflow的工作原理和流程1.构建几何模型:首先需要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导入Moldflow中,并定义注塑件的材料和成型工艺参数。
2.网格划分:模型构建完成后,需要将它离散化成三角形网格,以便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
3.材料模型:材料模型是与材料性能相关的方程式、曲线及其参数。
Moldflow包含了多种材料模型,用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项目的模型。
4.模拟运行:设置计算条件并运行模拟,在计算过程中,Moldflow会根据模型的精度和计算机性能,自动划分计算网格,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注塑工艺的各种物理现象。
5.结果分析:模拟完成后,可以查看模拟结果,比如注射时间、注塑温度、断面压力、熔接线、应力分布等。
模流分析入门实例注塑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对注塑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入门实例中,我们将模拟一个中空塑料球的生产过程,旨在演示Moldflow的基本功能和流程。
步骤1:构建几何模型首先我们需要构建完整的几何模型,这里我们以一个中空的塑料球为例。
导入模型后,需要进行几何模型的处理,使它符合注塑制造的要求,比如需要添加浇口、排气道等。
步骤2:网格划分然后进行网格划分,即把整个模型划分成数以万计的小三角形,使得计算机能够模拟注塑过程中的各项复杂物理现象。
步骤3:材料模型选择合适的热塑性塑料材料模型,在Moldflow中有多种模型可以选择,用户需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最优模型。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姓名:年级: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1.1Moldflow应用实例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
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
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
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
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
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3)导入模型。
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
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
选择文件“lianpen.stl”。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米。
图1-5 导入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4)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双击方案任务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
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姓名:年级: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1.1Moldflow应用实例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
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
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
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
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
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3)导入模型。
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
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
选择文件“lianpen.stl”。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米。
图1-5 导入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4)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双击方案任务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
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冷却+流动+翘曲分析 实验报告一、 问题描述用Moldflow分析如图1所示产品在注塑过程中的冷却(Cool)、流动(Flow)、翘曲(Warp)情况。
图1 分析产品模型其中,相关参数设置如下:材料:Generic PP:Generic Default模具温度:40℃料温:230℃开模时间:5S填充+保压+冷却时间:参数值为30SFilling control: AutomaticVelocity/pressure switch-over: By %volume filled 设置为97%选中Isolate cause of warpage二、 问题分析按照Moldflow的一般分析过程,本产品的分析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本产品分析流程图三、 解题步骤1.导入产品模型点击File→Import,选取待分析的产品模型,点击“打开”。
在弹出的“模型导入选项设置”对话框中,网格类型选“Fusion”,模型单位设置为“Millimeters”。
单击“OK”完成设置。
此时弹出“项目创建”对话框,在“Project”一栏设置项目名称,本实验取名为“CFW”。
在“Create in”一栏选取项目保存地址。
单击“OK”完成项目创建。
此时,窗口中会显示出导入的模型。
以防分析中修改变动,习惯先对模型进行复制。
对着左上角“Project”栏内的模型名称,在右击菜单中选择“Duplicate”,完成模型复制。
其后操作都在复制的模型中进行。
一般在做流动分析时,要求产品锁模力方向(一般也为产品分型面的垂直方向)与Z轴的正方向一直。
此时的模型位姿不对(如图3所示),需要用旋转命令对模型进行旋转操作。
执行Modeling→Move\Cope→Rotate,在左侧选项栏中,点击“Select”一栏的选框,其意思为选取旋转对象,框选产品模型。
“Axis”一栏选取X轴。
“Angle”填写90。
选取“Move”,其他不变。
点击“Apply”。
Moldflow模流分析实例教程摘要Moldflow是一种用于注塑成型过程模拟和分析的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
本文档将介绍Moldflow模流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其应用。
引言注塑成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工艺,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产品变形、气泡等。
Moldflow是一款强大的模流分析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可以预测和优化注塑过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档将指导读者如何使用Moldflow进行模流分析。
Moldflow模流分析的基本概念Moldflow模流分析基于有限元方法,将注塑模型划分为离散的网格单元,通过求解物理方程来模拟塑料在注塑过程中的流动、冷却和固化等行为。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前处理:在进行模流分析之前,需要准备注塑模型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属性等信息,并进行网格划分。
Moldflow提供了丰富的前处理工具,如CAD导入、模型修复和网格生成等。
2.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是模流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于描述注塑模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
例如,注塑机的注射速度和压力、模具的冷却方式等都是需要指定的边界条件。
3.计算设置:在Moldflow中,用户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控制模拟的精度和计算速度。
例如,时间步长、网格密度和求解器选项等。
4.求解过程:一旦完成前处理工作,就可以启动模拟计算。
Moldflow使用数值方法求解注塑模型的流动、温度和应力等物理场,并输出相关结果。
5.后处理:模拟计算完成后,用户可以查看各种模拟结果,如流动通量、温度分布、气泡产生和残余应力等。
Moldflow提供了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深入分析模拟结果。
Moldflow模流分析实例演示本节将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如何使用Moldflow进行模流分析。
假设我们要对一个注塑成型的产品进行优化,以确保其尺寸和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步骤1:在Moldflow中导入产品的CAD模型,并进行模型修复和网格生成。
第1章概述1.1 MOLDFLOW简介MOLDFLOW公司总部美国波士顿,是一家专业从事塑料成型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软件开发和咨询公司,是塑胶分析软件的创造者,自1976年发行世界上第一套流动分析软件以来,一直主导着塑料CAE软件市场。
MOLDFLOW的承诺就是将“更好,更快,更省”(better,faster,cheaper)的产品设计带给每一位使用者。
所有的MOLDFLOW 产品围绕的都是MOLDFLOW的战略------进行广泛的注塑分析。
通过“进行广泛的注塑分析”将MOLDFLOW积累的丰富注塑经验带进制件和模具设计,并将注塑分析与实际注塑机控制相联系,自动监控和调整注塑机参数,从而优化模具设计、优化注塑机参数装置、提高制件生产质量的稳定性,使制件具有更好的工艺性。
1.2 MOLDFLOW系列软件MOLDFLOW的产品适用于优化制件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并提供了整体的解决方案。
MOLDFLOW软硬件技术为制件设计,模具设计,注塑生产等整个过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而且这些信息可以方便地实现共享。
1.2.1MOLDFLOW PLASTICS ADVISERS简称MPA它为注塑成型过程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其特点是:。
可以从任意的常用CAD系统(CATIA、UG、PRO/E)中接受实体造型的STL格式文件,不需要任何修改;。
无需划分有限元单元网格,可以直接进行注塑成型分析;。
支持OPENGL技术,图形处理高效,快捷;。
操作相对简单易学。
第2章MOLDFLOW分析基础2.1注塑模CAD/CAE/CAM技术注塑模具是塑料成型加工的重要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向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现代化模具及塑料生产企业都非常重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并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设计生产方式。
利用现代的设计理论方法,同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本辅助技术来进行注塑模的设计和改进,能够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Moldflow模流分析实例教程PDF介绍本文档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Moldflow模流分析的实例教程,并提供相关知识和步骤。
Moldflow是一种用于模具设计和注塑成型的数值模拟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塑料制品的成型过程,并优化模具的设计,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录1.准备工作2.模型导入与准备3.模流分析设置4.结果分析与优化5.生成报告与导出PDF1. 准备工作在进行Moldflow模流分析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作和材料:•3D CAD模型•目标塑料材料的物理特性参数•模具和注塑机的几何参数和运行条件2. 模型导入与准备首先,将CAD模型导入Moldflow软件中。
可以使用多种文件格式来导入CAD模型,如STL、STEP、IGES等。
导入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模型的几何形状完整和连续。
接下来,需要为模型设置注塑模具。
这一步骤包括确定模具的材料、几何参数、喷嘴位置等。
同时,还需要为注塑机设置运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3. 模流分析设置在进行模流分析之前,需要对分析进行设置。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计算网格尺寸、设置计算时间步长、指定材料属性等。
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注塑过程,还需要设置模具和注塑机的运行周期。
可以通过定义开模时间、充模时间、冷却时间等来模拟真实的注塑流程。
4. 结果分析与优化在模流分析完成后,可以对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
Moldflow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工具,如温度分布、注塑压力、填充时间等。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对模具设计和注塑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 生成报告与导出PDF最后,可以生成模流分析报告并导出为PDF格式。
报告中包括模型几何信息、注塑工艺参数、分析结果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决策者了解模具设计和注塑工艺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关于Moldflow模流分析的实例教程,从准备工作到结果分析与优化,逐步介绍了Moldflow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
基于MOLDFLOW的
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
姓名:
年级:
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
1.1Moldflow应用实例
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
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
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
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
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
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
(3)导入模型。
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
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
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
选择文件“lianpen.stl”。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
米。
图1-5 导入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
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
(4)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双击方案任务
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
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图1-9 “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图1-10 网格日志划分完毕后,可以看见如图1-11所示的脸盆网格模型,此时在管理视窗新增加了三角形单元层和节点层,如图1-12所示。
图1-11 网格模型图1-12 层管理视窗
(5)网格检验与修补。
网格检验与修补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出模型中存在的不合理网格,将其修改成合理网格,便于MOLDFLOW顺利求解。
选择“网格”,“网格统计”命令,系统弹出“网格统计”对话框,如图1-13所示。
图1-13 “网格统计”对话框
“网格统计”对话框显示模型的纵横比范围为1.155000~45.92000,匹配率达到82.5%大于80%,重叠单元个数为0,自动划分网格的脸盆模型网格匹配率较高,达到计算要求。
(6)选择类型分析。
Moldflow提供的分析类型有多种,但作为产品的初步成型分析,首先的分析类型为“浇口位置”,其目的是根据“最佳浇口位置”的分析结果设定浇口位置,避免由于浇口位置不当引起的不合理成型。
双击方案任务视窗中的图标,或者选择“分析”,“设定分析序列”命令,系统自动弹出“选择分析顺序”对话框,如图1-14所示。
图1-14 “选择分析顺序”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