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精品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38
Moldflow模流分析实例教程Moldflow是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款CAD/CAM软件,它可以分析各种注塑工艺的参数,帮助用户设计、优化和验证注塑模具、工艺、材料等,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以一个实例为依据,介绍Moldflow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操作方式。
1. 建立注塑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注塑模型。
这里以一个简单的汽车零件为例。
我们可以使用任何一款CAD软件来建模,然后将模型导入Moldflow中。
在导入模型之前,需要检查模型的缺陷、尺寸和材料属性等,确保模型符合注塑制造的要求。
在Moldflow中,模型的尺寸单位可以是毫米或英寸,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定义材料属性完成模型的导入后,我们需要定义模型所用的注塑材料属性。
这些属性包括材料的熔点、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
Moldflow提供了许多预定义的材料,用户也可以自己手动定义材料属性。
在定义材料属性时,需要确保材料的属性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定义注塑工艺参数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注塑工艺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注塑温度、压力、速率、冷却时间等。
Moldflow提供了多种预定义的注塑工艺参数,用户也可以自己手动定义注塑工艺参数。
在定义注塑工艺参数时,需要考虑到模型的几何形状、材料的性质和注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等因素。
4. 进行模拟分析完成注塑模型、材料属性和注塑工艺参数的定义后,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分析。
这一步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注塑模型在实际制造中的性能表现,包括可能出现的缺陷、翘曲、收缩等现象。
模拟分析也可以帮助用户优化模型的设计和注塑工艺参数,以便实现最佳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Moldflow中,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图表”等多种方式查看模拟结果。
5. 优化模型设计和注塑工艺参数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用户可以优化注塑模型的设计和注塑工艺参数,以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优化过程可以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涉及到材料选择、模型修正、注塑参数调整等多个方面。
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要点Moldflow是一款流行的注塑工艺分析软件,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对注塑模具和工艺进行模拟,从而有助于优化产品设计和减少制造成本。
本文将介绍Moldflow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演示一个简单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
Moldflow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什么是Moldflow?Moldflow是一款通过计算机模拟注塑模具和工艺的软件,可以预测零件的尺寸、热变形、缩短时间和熔融等特性,从而帮助用户优化工艺设计和改善质量。
Moldflow的工作原理和流程1.构建几何模型:首先需要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导入Moldflow中,并定义注塑件的材料和成型工艺参数。
2.网格划分:模型构建完成后,需要将它离散化成三角形网格,以便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
3.材料模型:材料模型是与材料性能相关的方程式、曲线及其参数。
Moldflow包含了多种材料模型,用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项目的模型。
4.模拟运行:设置计算条件并运行模拟,在计算过程中,Moldflow会根据模型的精度和计算机性能,自动划分计算网格,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注塑工艺的各种物理现象。
5.结果分析:模拟完成后,可以查看模拟结果,比如注射时间、注塑温度、断面压力、熔接线、应力分布等。
模流分析入门实例注塑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对注塑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入门实例中,我们将模拟一个中空塑料球的生产过程,旨在演示Moldflow的基本功能和流程。
步骤1:构建几何模型首先我们需要构建完整的几何模型,这里我们以一个中空的塑料球为例。
导入模型后,需要进行几何模型的处理,使它符合注塑制造的要求,比如需要添加浇口、排气道等。
步骤2:网格划分然后进行网格划分,即把整个模型划分成数以万计的小三角形,使得计算机能够模拟注塑过程中的各项复杂物理现象。
步骤3:材料模型选择合适的热塑性塑料材料模型,在Moldflow中有多种模型可以选择,用户需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最优模型。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姓名:年级: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1.1Moldflow应用实例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
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
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
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
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
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3)导入模型。
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
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
选择文件“lianpen.stl”。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米。
图1-5 导入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4)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双击方案任务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
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姓名:年级: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1.1Moldflow应用实例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
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
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
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
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
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3)导入模型。
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
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
选择文件“lianpen.stl”。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米。
图1-5 导入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4)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双击方案任务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
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基于MOLDFLOW的
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
姓名:
年级:
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
1.1Moldflow应用实例
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
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
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
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
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
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
(3)导入模型。
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
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
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
选择文件“lianpen.stl”。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
米。
图1-5 导入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
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
(4)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双击方案任务
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
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图1-9 “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图1-10 网格日志划分完毕后,可以看见如图1-11所示的脸盆网格模型,此时在管理视窗新增加了三角形单元层和节点层,如图1-12所示。
图1-11 网格模型图1-12 层管理视窗
(5)网格检验与修补。
网格检验与修补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出模型中存在的不合理网格,将其修改成合理网格,便于MOLDFLOW顺利求解。
选择“网格”,“网格统计”命令,系统弹出“网格统计”对话框,如图1-13所示。
图1-13 “网格统计”对话框
“网格统计”对话框显示模型的纵横比范围为1.155000~45.92000,匹配率达到82.5%大于80%,重叠单元个数为0,自动划分网格的脸盆模型网格匹配率较高,达到计算要求。
(6)选择类型分析。
Moldflow提供的分析类型有多种,但作为产品的初步成型分析,首先的分析类型为“浇口位置”,其目的是根据“最佳浇口位置”的分析结果设定浇口位置,避免由于浇口位置不当引起的不合理成型。
双击方案任务视窗中的图标,或者选择“分析”,“设定分析序列”命令,系统自动弹出“选择分析顺序”对话框,如图1-14所示。
图1-14 “选择分析顺序”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