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箭线图实例ppt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13
项目管理工具--箭线图法什么是箭线图法箭线图法又称矢线图法或双代号网络图法(Activity-On-Arrow,AOA)是计划评审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使质量管理的计划安排具有时间进度内容的一种方法。
它有利于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抓住关键线路,集中力量,按时和提前完成计划。
是网络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箭线图法用箭线表示活动,活动之间用节点(称作“事件”)连接,只能表示结束——开始关系,每个活动必须用唯一的紧前事件和唯一的紧后事件描述;紧前事件编号要小于紧后事件编号;每一个事件必须有唯一的事件号。
虽比顺序图法较少使用,但在某些应用领域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箭线图法仅利用“结束——开始”关系以及用虚工作线表示活动间逻辑关系。
箭线图法可手编也可在计算机上实现。
明确箭线图的应用范围(1)交货期管理。
(2)新产品开发日程计划的制定和改善。
(3)试产阶段计划的制定及管理。
(4)量产阶段计划的制定及管理。
(5)较复杂活动的筹办及计划的管理。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一)节点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工作之间的联结,它不占用任何时间和资源,只表示指向节点的工作全部完成后,该节点后面的工作才能开始这件事。
因此节点只是一个“瞬间”,被称为事件。
(二)工作任何一项计划,都包含许多待完成的工作。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是用箭线表示的。
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完成。
对于某项工作来说,紧排在其前面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前工作,紧接在其后面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后工作,和它同时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三)虚工作(逻辑箭线)虚工作是一项虚拟的工作,实际并不存在。
它仅用来表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无工作名称,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用虚箭线表示虚工作,其持续时间为0。
如图所示,为虚工作的两种表达方法。
在用实箭线表示时,需要标注持续时间为0。
(四)网络图的绘制在绘制网络图前,根据第一章所讲述的工作分解结构方法和项目管理的需要,将项目分解为网络计划的基本组成单元—工作(或工序),并确定各工作的持续时间,确定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分为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据此绘制网络计划图。
品质统计管理(质量统计管理)箭条图法解析目录1 .定义: (3)2 .箭条图记号名称: (3)3 .适用范围: (4)4 .箭条图的特点: (4)5 .箭条图做法: (4)6 .箭条图关注点: (5)7 .日程时间计算方法: (5)8 .注意事项: (6)9 .案例: (7)1 .定义:透过小组讨论,对某事项或工程的实施进行,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划并管理,使其能顺利完成的一种手法。
2 .箭条图记号名称:a .A作业完成才可开始B作业。
b .A为先行作业,B为后接作业。
c .B与C为平行作业。
d .圈表示示结合点或起点或终点。
e .实线箭头示须花时间之作业。
f .虚线箭头示不须花时间之作业。
g .圈内之数字表示作业顺序。
h .一个作业只能用一个箭头。
i.不得有回路。
3 .适用范围:a .用于新品开发计划和管理;b .用于产品改进计划制订和管理;c .试生产阶段计划制订和管理;d .量产阶段计划制订和管理;e .工厂迁移计划及管理;f .工程安装、修缮计划和管理;g .各种事务的统筹。
4 .箭条图的特点:a .项工作能不能如期完成,对整体计划能否如期完成的影响关系,表现得相当清楚。
b .若各项工作提早或延后完工的话,对整个计划的最终完成日期,有多少改变,立即可以得到量化。
c .对计划的安排有条不紊。
5 .箭条图做法:a .明确主题。
b .确定必要的作业和(或)日程。
c .按先后排列各作业。
d .考虑同步作业,排列相应位置。
e .连接各作业点,标准日程。
f .计算作业点和日程,计算作业的最早开工、最早完工日程,最晚开工、最晚完工日程,总剩余日程和独立剩余日程等6种时间,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关键路线,即要经线,并进行进度优化。
g .画出要经线,计算要经线日程。
6 .箭条图关注点:a .确定项目工期。
b .通过确定关键路线,控制项目总进度。
c .关键路线(要经线)确定原则:该线路上的任何作业有所变化都会影响到总工期的变化,即剩余时间为零的作业构成的路线。
箭条图法1.定义:透过小组讨论,对某事项或工程的实施进行,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划并管理,使其能顺利完成的一种手法。
1957年,首先是美国杜邦公司推出而发展而成。
2.箭条图记号名称:a. A作业完成才可开始B作业b. A为先行作业,B为后接作业c. B与C为平行作业d. 圈表示示结合点或起点或终点e. 实线箭头示须花时间之作业f. 虚线箭头示不须花时间之作业g. 圈内之数字表示作业顺序h. 一个作业只能用一个箭头i. 不得有回路3.适用范围:a.用于新品开发计划和管理;b.用于产品改进计划制订和管理;c.试生产阶段计划制订和管理;d.量产阶段计划制订和管理;e.工厂迁移计划及管理;f.工程安装、修缮计划和管理;g.各种事务的统筹.4.箭条图的特点:a.各项工作能不能如期完成,对整体计划能否如期完成的影响关系,表现得相当清楚。
b.若各项工作提早或延后完工的话,对整个计划的最终完成日期,有多少改变,立即可以得到量化。
c.对计划的安排有条不紊。
5.箭条图做法:a.明确主题b.确定必要的作业和(或)日程c.按先后排列各作业d.考虑同步作业,排列相应位置e.连接各作业点,标准日程f.计算作业点和日程,计算作业的最早开工、最早完工日程,最晚开工、最晚完工日程,总剩余日程和独立剩余日程等6种时间,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关键路线,即要经线,并进行进度优化。
g.画出要经线,计算要经线日程6.箭条图关注点:a.确定项目工期b.通过确定关键路线,控制项目总进度c.关键路线(要经线)确定原则:该线路上的任何作业有所变化都会影响到总工期的变化,即剩余时间为零的作业构成的路线d.通过确定各作业的最早开工时间和最晚开工时间,以优化组织资源配置与合理分配7.日程时间计算方法:a.最早结合点日程的计算最早结合点 = 最早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最早结合点 = 最大的(最早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b. 最迟结合点日程的计算最迟结合点 = 最迟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最迟结合点 = 最小的(最迟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c. 剩余时间的计算剩余时间 = 最早结合点- 最迟结合点d. 最早开始日程计算最早开始日程= 最早结合点日程e. 最迟完成日程计算最迟完成日程 = 最迟结合点f. 最迟开始日程计算最迟开始日程 = 最迟完成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最迟结合点 = 最小的(最迟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g. 总剩余日程计算总剩余日程 = 最迟开始日程 - 最早开始日程总剩余日程 = 最迟完成日程 - 最早完成日程h. 独立剩余日程数计算独立剩余日程 = 最早开始日程 -最早完成日程8.注意事项:a.有结束才有开始b.要考虑到平行作业,不多花时间c.一个作业只能用一个箭头d.顺序一般从左向右e.不得有回路9.案例:现在有一个部件,它有两个部分组成,由四个工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