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集装箱运输-船舶航线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7
国际海运;第一部分国际xx运输基础知识;一.海运定义及概况;1.xx运输:简称海运,指使用船舶或其它水运工具;2.海运概况:由于xx运输具有运量大、通过能力大;二.国际贸易运输中常用的海运区域航线;1.xxxx航线(NorthAtlanticSh;xxxx航线是xx美与xx间的运输大动脉,因横跨大;2.xxxx航线(NorthPacificShi;xxxx-- 国际海运第一部分国际海洋运输基础知识一.海运定义及概况1.海洋运输:简称海运,指使用船舶或其它水运工具通过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2.海运概况:由于海洋运输具有运量大、通过能力大、不受道路和轨道限制、运费低廉等优点,许多国家尤其是沿海国家都乐于采用海洋运输。
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的70%是通过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的不冻港口,具有发展海运的有利条件。
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这是因为它具有装卸效率高,船舶周转快货损货差少,包装费用节省,劳动强度低和手续简便等优点。
二.国际贸易运输中常用的海运区域航线1. 北大西洋航线(North Atlantic Shipping Line)北大西洋航线是北美与西欧间的运输大动脉,因横跨大西洋北部而得名。
该航线北起北美的东海岸,北经纽芬兰横跨大西洋,入英吉利海峡至西欧北欧、其支线分布于欧美两岸。
2. 北太平洋航线(North Pacific Shipping Line)北太平洋航线是美加西岸与远东间的主要航线,因横跨太平洋北部而得名。
该航线东端为北美西海岸港口,南自美国的圣地亚哥,北至加拿大的鲁伯特太子港,西端为亚洲各国港口,北起日本横滨和俄罗斯的海参崴,中经中国上海,西至印度、新加坡,南至菲律宾的马尼拉。
3. 苏伊士运河航线(Via Suez Canal Shipping Line)该航线因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得名。
国际集装箱海洋运输的业务流程
国际集装箱海洋运输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托运:托运人需要提供“箱型、箱量、货重、目的港、出运时间、货物品名”等资料,并确认是否委托装箱。
如果需要在厂地装箱,托运人需要提供工厂地址,然后仓库装箱,并将货物运输到货运公司提供的仓库地址。
同时,托运人需要准备报关相关的资料。
2. 订舱:货运代理根据托运人的要求订舱,告知货物、确定价格、订舱、接收订舱、船名,船名、船期、提单号,货运代理将船公司SO提供给托运人。
3. 做箱:获取船公司SO相关信息,货代凭介绍信去船公司提箱(提箱);货主送货后做箱(做箱);货运公司提箱后,根据托运人提供的工厂地址做箱(厂地做箱)。
4. 报关:集装箱到港后报关、船公司将集装箱装到船上、提前准备好报关文件。
5. 提货:船公司到港后将货卸载到码头、船公司通知提货人提货。
需要注意的是,装箱后确认提单。
6. 清关:提货人向海关清关。
7. 换单:提货人把海运提单换成提货单。
8. 提货: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进口商可以完成提货。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可能因具体业务情况有所不同。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物流专业人士。
国际集装箱运输航线一、大国际集装箱干线:⑴远东—北美航线(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地区。
这两个区域经济总量巨大,人口特别稠密,相互贸易量很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在这条航线上的集装箱运量越来越大。
)⑵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这一航线将世界上最发达与富庶的两个区域联系起来,船公司之间在集装箱水路运输方面的竞争最为激烈。
)⑶欧洲、地中海航线—远东航线(这条航线将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与欧洲联系起来,贸易量与货运量十分庞大。
与这条航线配合的,还有西伯利亚大陆桥、新欧亚大陆等欧亚之间的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
)二、的区域位置可划分为以下航线组:太平洋航线组:①远东--北美西海岸各港航线②远东--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各港航线③远东--南美西海岸各港航线。
④远东--澳、新及西南太平洋岛国各港航线⑤东亚--东南亚各港航线⑥远东--北印度洋、地中海、西北欧航线⑦东亚--东南非、西非、南美东海岸航线⑧澳、新--北美西、东海岸航线澳新至北美西海岸各港⑨澳、新--南美西海岸国家各港航线⑩北美东、西海岸--南美西海岸航线大西洋航线组①西北欧--北美东岸各港航线②西北欧--地中海、中东、远东、澳新各港航线③西北欧--加勒比海岸各港航线④欧洲--南美东海岸或非洲西海岸各港航线⑤北美东岸--地中海、中东、亚太地区航线⑥北美东海岸--加勒比海沿岸各国港口航线⑦北美东海岸--南美东海岸港口航线⑧南北美洲东岸--好望角航线印度洋航线组①中东海湾--远东各国港口航线②中东海湾--欧洲、北美东海岸港口航线③远东--苏伊士运河航线④澳大利亚--苏伊士运河、中东海湾航线⑤南非--远东航线⑥南非--澳新航线北冰洋航线组由于北冰洋系欧、亚、北美三洲的顶点,为联系三大洲的捷径。
鉴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目前,北冰洋已开辟有从摩尔曼斯克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白令海峡至俄国远东港口的季节性航海线;以及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和英国的伦敦等航线。
国际集装箱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综观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轨迹,以及运输技术的未来变化,可以预示今后集装箱运输将会出现以下的发展趋势:1(国际集装箱运输量继续增长相比其他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较新的模式,这种运输方式本身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将在整个运输中承担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于适合装入集装箱的货物进一步的集装箱化,同时,短途的沿海集装箱运输量将有明显增加。
2(国际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生产规模的扩大能使生产成本下降。
为了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减少运输成本,各大跨国航运公司纷纷投资,大力发展大型化集装箱船舶,使世界集装箱船舶的平均载箱量逐年上升。
3(国际集装箱码头的深水化、大型化和高效化趋势随着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水深越来越成为船公司选择港口的重要因素。
船舶的大型化要求有自然条件良好的、处于航运干线附近的深水港与之配套,因此全球运输中的枢纽港的作用日益重要,而这些起枢纽作用的港口的稳定货源必须有众多的支线港予以支撑。
而枢纽港的非直接应地的货源所占比重会不断增加。
这种集装箱星向少数一些港口集聚的趋势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中国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的急剧上升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集装箱码头规模的扩大,码头深水化、高效化已成为枢纽港的必要条件。
为此,集装箱码头将向着全自动化作业方向发展,装卸工艺将有突破性改进,作业设备将进入新一轮的更新换代时期。
4(挂靠港减少,干线运输网络扩大航运公司运力优化配置带来的最大效果就是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
这表现为航线挂靠港减少,服务密度增加,交货期缩短。
在重组的以枢纽港为核心的新的港口群中,港口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大中小港口、大中小泊位、专业与通用泊位将更强调相互协调发展,港口群体将更注重港口问密切的相互协作和高度的互补性,从而导致采用更为接近的港口技术设施。
5(适应现代社会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柔性化需求运输系统为之服务的客户已越来越不满足于原先那种被动适应运输需要的方式,而正在寻求适应客户自己需要的运输。
2.国际物流运输业务2.1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根据使用的运输工具的不同,国际货物运输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方式:2.1.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水运):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具有通过能力大,运输量大,运费低廉,对货物的适应性强,速度较低,风险较大等特点。
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
其主要优点有①运能大,能够运输数量巨大的货物。
②通用性较强,客货两宜。
③运输成本低,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的货运量,尤其在运输大宗货物或散装货物时,采用专用的船舶运输,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其缺点有:①受自然气象条件因素影响大。
由于季节、气候、水位等的影响,水运受制的程度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②航行风险大,安全性差③运送速度慢18-28公里/小时,准时性差,在途中的货物多,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经营风险增加④搬运成本与装卸费用高,这是因为运能最大,所以导致了装卸作业量最大。
所以水运主要承担以下作业任务:①承担大批量货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②承担原料半成品等散货运输2.1.2国际铁路货物运输:铁路能提供长距离范围内的大宗商品的低成本,低能源运输,且较多地运输至少一整车皮的批量货物,其运输的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铁路运输的优点有:①运行速度快,时速可达80~120公里。
②运输能力较大,可满足大量货物一次性高效率运输。
③运输连续性强,由于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所以可提供全天候的运行。
④轨道运输的安全性能高,运行较平稳。
⑤通用性能好,可以运送各类不同的货物。
⑥运输成本(特别是可交成本)较低。
⑦能耗低其缺点是:①设备和站台等限制使得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高,建设周期较长,占地也多。
②由于设计能力是一定的,当市场运量在某一阶段急增时难以及时得到运输机会。
③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很高,但变动成本相对较低,使得近距离的运费较高。
14.3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选择国际物流运输是指将进出口货物从进(出)口国(地区)运送到出(进)口国(地区)的国际物流活动。
我国常用的国际物流运输方式有国际海洋货物运输、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国际陆桥运输等多种方式。
一、国际海洋货物运输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是利用天然海洋航道进行的国际物流运输方式,简称海洋运输。
它是国际物流运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
国际物流运输总量的80%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量的90%左右,都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
1.海洋运输的基本要素海洋运输包括:船舶、航线及港口三要素。
(1)船舶。
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有三大类:货船、客船和客货船。
货船又有杂货船、散装船、冷藏船、油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等。
(2)航线。
海上船舶航行路线按时间和港口是否固定划分,有定期航线和不定期航线;按航行水域范围划分,有沿海航线、近海航线和远洋航线。
其中中国主要远洋航线分布如图14-2所示。
中国主要远洋航线分布(3)港口。
港口是提供水陆联系的节点,作为国家运输通道或门户,通过海洋运输进行对外贸易。
港口类别很多,按港口用途划分,有商港、军港和避风港(又称中途港)等;按货物性质划分,有普通港、专业港;按地理位置划分,有海(湾)港、内河港、河口港;按国家政策划分,有国内港、国际港、自由港;按建设难度划分,有天然港、人工港;按港口和腹地交通联系划分,有以内河航道沟通为主的港口、以铁路集散货物为主的港口、以管道集散为主的港口和以公路或其他交通线集散货物为主的港口。
2.港口衡量标准港口衡量标准如下:(1)一年内进入港口的船舶数。
(2)一年内进入港口的船舶总吨位。
(3)一年内由港口处理的商品总吨位,即进出口商品的数量。
(4)由港口经营处理的商品价值。
(5)港口的收入。
3.海上货物运输运作流程货物先集中到出口港口,按积载图装上已订船舱位,按航线支至进口港,按港口的高度指令将货物至指定位置,完成货物海上运输流程。
集装箱在进出口货物运输中应用广泛,下面是一些有关集装箱货运方面常识:一. 集装箱(container)所谓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
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
按所装货物种类分,有杂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等;按制造材料分,有木集装箱、钢集装箱、铝合金集装箱、玻璃钢集装箱、不锈钢集装箱等;按结构分,有折叠式集装箱、固定式集装箱等,在固定式集装箱中还可分密闭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板架集装箱等;按总重分,有30吨集装箱、20吨集装箱、10吨集装箱、5吨集装箱、2.5吨集装箱等。
二. 集装箱外尺寸(container's overall external dimensions)包括集装箱永久性附件在内的集装箱外部最大的长、宽、高尺寸。
它是确定集装箱能否在船舶、底盘车、货车、铁路车辆之间进行换装的主要参数。
是各运输部门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资料。
三. 集装箱内尺寸(container's internal dimensions)集装箱内部的最大长、宽、高尺寸。
高度为箱底板面至箱顶板最下面的距离,宽度为两内侧衬板之间的距离,长度为箱门内侧板量至端壁内衬板之间的距离。
它决定集装箱内容积和箱内货物的最大尺寸。
四. 集装箱内容积(container's unobstructed capacity)按集装箱内尺寸计算的装货容积。
同一规格的集装箱,由于结构和制造材料的不同,其内容积略有差异。
集装箱内容积是物资部门或其他装箱人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资料。
五. 集装箱计算单位(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s 简称:TEU)又称20英尺换算单位,是计算集装箱箱数的换算单位。
目前各国大部分集装箱运输,都采用20英尺和40英尺长的两种集装箱。
国际海运知识国际海运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海上运输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日益繁荣,海运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在国际商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国际海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海运能够承载大量货物。
海洋拥有广阔的运载能力,可以容纳大型货船和集装箱船,可以同时运输大批量的货物。
第二,海运的成本较低。
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如航空运输或铁路运输,海运的成本更低廉,可以提供较为经济的物流解决方案。
第三,海运的覆盖范围广。
由于地球上有许多港口和航线,海洋运输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货物运输,连接各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海运涉及到多个主体,包括货主、船东、航运代理和港口等。
货主是指委托运输的货物的所有者,他们可以通过与船东或航运代理签订合同来进行海运的安排。
船东是拥有船只的企业或个人,他们提供海运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运费。
航运代理是指专门从事海运代理业务的公司或个人,他们负责安排货物的运输,并与相关的港口和船东进行配合。
港口是海运的重要环节,承担货物装卸、仓储和运输等任务,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服务。
在进行国际海运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货物的类型和特性。
不同种类的货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例如易腐烂的食品需要冷藏船舶进行运输,危险品需要符合特定的安全标准等。
其次是运输距离和时间。
国际海运通常需要经过较长距离的航行,而且航行时间较长,需要考虑到货物的贮存和保鲜问题。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运输成本、海上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国际海运的运输方式主要有散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两种。
散货运输是将货物直接装船,在船舶的货舱中进行散装运输。
这种运输方式适用于大宗货物和散装货物。
集装箱运输是将货物装入标准化的集装箱中,然后用集装箱船进行运输。
这种运输方式具有高效、安全、便捷的优点,适用于各类货物。
国际海运的安全问题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海上运输中存在一些风险,如船舶碰撞、货物丢失或损坏、海盗袭击等。
为了保障货物的安全和运输的可靠性,国际海运需要建立相关的保险机制,同时加强巡逻和监控,提高船舶和港口的安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1990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号发布根据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责任,适应国家对外贸易的需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及与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与外国港口之间的海上集装箱运输,包括按照合同约定全程运输为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区段。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事业。
第四条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必须贯彻安全、准确、迅速、经济和文明服务的方针,积极发展门到门运输。
第二章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的设立和班轮航线的审批第五条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是指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运企业、港口装卸企业及其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
第六条设立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运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外国企业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集装箱班轮运输。
第七条设立港口国际集装箱装卸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本规定发布后新设立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应当经设立该企业的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对外经济贸易系统新设立的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的审批办法,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须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审批。
教材《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参考书《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第三章集装箱船舶与航线第一节集装箱船舶及配积载一、集装箱船舶的类型1.全集装箱船(Full Container Ship)所有货舱专门为装运集装箱设计,不能装载其他货物,作业采取吊进、吊出,利用岸上专用的集装箱装卸设施。
也称专用型船。
2.半集装箱船(Semi-Container Ship)一部分货舱装载集装箱,另一部分可装载一般件杂货。
专用集装箱舱一般在船体中央,这种船也称分载型船。
3.兼用集装箱船(Convertible Container Ship)又称可变换的集装箱船,舱内备有简易可拆装设备。
装运一般货物时,可拆下。
散/集两用船(Bulk/Container Carrier)或多用途船(Multipurpose Carrier)均属于。
4.滚装集装箱船(Roll On/ Roll Off Container Ship)码头装卸不需要码头装卸设备,利用船舷、船首或船尾开口跳板,将集装箱连同底盘车一起拖进(出)船舱。
通用性强,可装集装箱、车辆、其他超大货物,装卸流水作业、效率高,不受码头装卸设备限制。
但——舱容利用率低,船舶造价高。
多用于近洋或沿海,航线短运输,特别水陆联运。
5.载驳船(Barge Carrier)又称子母船。
驳船装入母船体内,集装箱装在驳船上,海上运输由母船完成。
可以加快母船的周转,简化对码头设施要求。
适合于江海联运。
二、集装箱船舶结构特点吊装式集装箱船采取吊入、吊出方式,船上无起重设备,利用岸上专用集装箱装卸桥进行装卸。
(参P49图)1.集装箱船机舱基本设置在艉部或偏艉部。
这样布置使货舱尽可能方整,多装。
2.集装箱船船体线形尖瘦,外形狭长,船宽及甲板面积较大,保证高航速和合理甲板装载。
3.单甲板,上甲板无舷弧和梁拱,不设置起货设备,甲板上可堆放2~5层集装箱,直接堆装在舱口盖上,有专用加固件或捆扎装置,利于固定货箱。
4.船体由水密横舱壁分隔为若干货舱,舱口大,舱口宽度等于货舱宽度,为船宽70%~90%,便于装卸和利用舱容。
5.货舱内装有固定隔栅结构,便于装箱和防止船舶摇摆时箱子移动。
6.船体为双层结构,具有两重侧壁和双层底。
三、集装箱船舶箱位容量和箱位编号1.集装箱船舶箱位容量(1)标准箱容量:集装箱船舶所能承载最大标准集装箱(20ft)的数量。
(2)20ft集装箱容量:最多装载20ft集装箱数量。
一般与标准箱容量相同(有专门装载40ft集装箱箱位的船舶不同)(4)40ft集装箱容量:最多装载40ft集装箱数量。
(不等于20ft容量一半,船舶有些地方只能装20ft集装箱。
)(5)特殊箱容量:船舶承运危险货箱、冷藏箱等的最大限额。
(6)巴拿马运河箱容量:巴拿马运河当局对通过运河船舶盲区有特殊要求,许多船舶舱面前部许多箱位上不能承载集装箱,因此集装箱船舶除有一般箱数量外,还有一个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标准箱容量。
2.集装箱的箱位编号方法为准确地表示每一集装箱在船上的装箱位置,以便于计算机管理和有关人员正确辨认,集装箱船每一装箱位置应按国际统一的代码编号方法表示。
目前集装箱船箱位代码编号是采用ISO/TC104委员会规定的方法。
以集装箱在船上呈纵向布置为前提,每一箱位坐标以6位数字表示。
前两位表示行号(Bay No.,自船首向船尾,装20ft箱的箱位上依次以01、03、05……奇数表示,40ft箱用占两个20ft箱位中间的偶数表示),中间两位表示列号(Row No. or Slot No.,以船舶纵中剖面为基准,自船中向右舷以01、03、……奇数表示,向左舷以02、04……偶数表示,若中剖面上存放一列,以00表示)最后两位表示层号(Tier No.,从舱内最底层开始,自下而上以02、04、……偶数表示,舱面也以全船舱面最低层开始,自下而上以82、84、86……表示)。
四、集装箱船舶配积载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集装箱船舶的箱位容量(1)预配时,当箱源数量接近标准箱容量时,20ft、40ft箱数量与船舶20ft箱容量和40ft箱容量相适应,提高箱位利用率。
(2)为提高中途港承载后续卸港的承载能力,减少或避免倒箱,尽量保持不同卸港装箱垂向选配箱位和卸箱通道各自独立。
(3)箱源充足时,在选配特殊箱位时,尽量减少承运这类货箱引起箱位损失。
例如:条件许可时,可以将原安排舱内占用两个箱位的超高集装箱选配于舱面顶层,减少舱内箱位损失。
2.保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配积载时,应把重箱装载舱底,轻箱及结构强的集装箱装在甲板上,保证船舶稳性及集装箱的稳固。
3.保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船舶不允许有艏倾也不宜有过大的艉倾,配积载时应注意集装箱重量在船舶纵向上的分配。
预配船舶进出吃水受限港口时,更应注意纵向分布,减少使用压载水调整吃水差,减少船舶总排水量和平均吃水,顺利进出港口。
4.保证集装箱船舶的纵向强度集装箱船舶大多为艉机型,油舱、淡水舱一般也集中艉部,开航满载时容易出现中拱,而且船为大舱口,纵向强度本来就弱,因此配载时要适当地在船中多配重箱。
5.保证集装箱船舶的局部强度配载应注意堆积负荷,即舱底、甲板和舱盖上所允许堆积集装箱的最大重量。
6.尽量满足装卸要求,避免中途港倒箱箱位配置应满足卸箱的先后顺序;还应考虑便于装卸作业,避免同一卸港的集装箱过分集中。
7.满足特殊集装箱的积载要求8.装卸作业中要保持船舶左右平衡9.注意平衡舱时,消灭重点舱对于箱量特别多的港口的集装箱,应分舱装载,不要集中载一个舱内,一面造成重点舱,延长船舶在港装卸时间。
在分舱配载时还要注意到几台装卸桥同时作业的可能性。
五、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过程1.预配过程预配图是由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编制,依据船舶积载能力和航行条件等,按不同卸货港顺序以及集装箱装货清单上拟配的集装箱数量,编制而成的全船行箱位总图,将集装箱船上每一装20ft箱的行箱位横剖面图自船首到船尾按顺序排列而成的总剖面图。
预配图绘制后,应认真审核每个卸港的箱量与订舱单是否相符、每个卸港的箱区分布是否合理、特殊箱的配位是否符合要求等内容。
审核无误后,可将预配图送交码头集装箱装卸公司,或发送给船舶代理,再由船代交码头集装箱装卸公司。
2.实配过程集装箱装卸公司收到预配图后,按照预配图要求,根据码头上集装箱的实际进箱量及在码头上的堆放情况,着手编制集装箱实配图。
集装箱实配图是由全船行箱位总图(封面图Master Plan,表明装箱纵向积载情况)和每行一张的行箱位图(Bay Plan)船舶某一装20ft箱的行箱位横剖面图,表明集装箱横向积载情况,是对集装箱船行箱位总图上某一行箱位横剖面图的放大,图上可标注和查取某一特定行所装每一集装箱的详细数据)组成,(1)封面图,与预配图不同,只标注集装箱卸货港和特殊箱标记。
卸港标注方法两种:一是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二是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卸港。
(2)行箱位图:每行位一张,每一个行箱位的方格内,标注(i)装港、卸港英文代码(ii)集装箱箱号(iii)集装箱总重(iv)特殊箱标注(v)集装箱箱位号3.审核过程装船前集装箱装卸公司将实配图送给船长或大副审核,确认后按实配图装船。
审核内容:(1)集装箱每个卸港的数量是否正确(2)核对每列集装箱的堆积负荷是否超过船舶允许的负荷,否则调整(3)核对特殊箱的配位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调整(4)审核各卸港的箱位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便于中途挂靠港加载或卸箱,否则调整。
(5)校核实配后的稳性、吃水差及纵向强度,确保航行安全及货物质量。
4.编制最终配积载图集装箱船实配积载计划在装箱过程中会因某些原因需要作一些修改。
集装箱船现场理货员对每一装船集装箱箱号、所配箱位等均作记录。
在集装箱装船结束后,由船舶理货员根据船舶实际装箱情况及每只集装箱在船上的箱位,编制最终配积载图(Final Bay Plan),大副负责进行实际装载条件下船舶稳性、船体受力、吃水和吃水差的核算。
集装箱船最终配积载文件通常包括集装箱最终封面图、最终行箱位图、稳性及吃水差计算表及集装箱装船统计表等内容。
第二节集装箱船舶运输航线一、集装箱运输航线发展概况自1956年4月美国海陆公司开辟纽约——休斯顿航线至今,海上集装箱船舶运输航线已有50年的历史了。
世界上主要航线已达40多条,既有干线运输,如著名的三大航线:远东——北美航线;远东——欧洲、地中海航线;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也有形成网络化的支线运输航线,还有环球航线,此外还有与之相关的陆桥运输等。
1966年前的集装箱运输航线均为国内沿海航线,开展地区为美国和澳大利亚沿岸,运量较少。
1966年海陆联运公司最先使用改装的全集装箱船费尔兰德(Fairland)在北大西洋开辟了国际集装箱航线,该船载箱量220TEU,航行于北美、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航线,通常称为“北——北航线”到1970年底,日本——加利福尼亚航线(1967年开辟)、日本——澳大利亚航线(1969年开辟)、日本——西雅图、温哥华航线(1970年开辟)等几条航线的集装箱运输体制已准备就绪。
此外,欧洲——澳大利亚航线,1969年开辟;北美——欧洲航线的集装箱运输也走上正轨;部分美国船公司利用半集装箱船在远东、北美和欧洲之间开展了集装箱运输。
1971年开始,特别是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主要开辟了许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集装箱航线,例如美国、日本、西欧到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南美、东非、西非、东欧等地区的国家间的航线,通称为“北——南航线”。
与此同时,出现集装箱支线运输和陆桥运输。
20世纪80年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大发展后,新兴的各国国营轮船公司相继投入集装箱航运市场,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燃料费高涨等原因,使航运成本急剧提高,加重了航运公司负担。
1984年台湾长荣公司开辟环球集装箱运输航线,取得巨大成功,85年利润比84年增长了150%,促使大船公司相继开辟环球航线。
这一阶段航线发展的另一个特征是支线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网络化、系统化。
二、集装箱航线类型按航线作用分为:干线运输、支线运输、陆桥运输和环球运输。
1.干线运输(Main Line)指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各设有集装箱码头的枢纽港之间载运集装箱的远距离运输。
(参)P64图3-12。
目前世界上主要集装箱运输干线:远东——北美、远东——地中海和欧洲、北美——欧洲和地中海三大航线。
(1)远东——北美:可分为两条,即到北美西海岸和东海岸及海湾航线。
是战后集装箱货运量增长最快和货运量最大的航线之一,也是太平洋集装箱运量最大的航线。
(2)远东——地中海和欧洲:经马六甲海峡向西,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西北欧,可分为远东——欧洲和远东——地中海两条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