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安市交通发展状况 38页PPT文档共3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38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苏晓杰【摘要】近年来,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其中,尤其以小寨十字最为突出。
就小寨目前的道路网格局、等级、城市交通效率、城市居民出行总量、公共交通体系及停车等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经行分析,针对城市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建议通过建立与现代交通相协调的城市布局,加强路网建设,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西安快速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技术与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关键字】小寨十字;城市交通;现状;措施一、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日益繁忙,虽然我国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城市交通面临着空前压力,特别是大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日益尖锐。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人口密集、活动频繁、设施集中、用地紧张等特点,其中又以小寨十字最为突出,长安中路与小寨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相交于此,车流与人流混杂,造成了极大的交通压力。
因此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求”大于“供”的基本矛盾则显得尤为突出。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出行带来一定的困扰,进而给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另一方面,交通拥堵也破坏了机动车提高人与物的空间位移的便捷性和可达性的初衷,降低了城市效率和质量。
二、小寨十字现状2.1整体评价小寨十字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主干道长安中路与小寨路相交于此。
东至雁塔路,西至含光路,北依南二环,是一个集大型商贸、餐饮、娱乐、文化、旅游、医疗、教育、职业培训、创意产业等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能城市核心区。
2.2交通现状(1)城市道路网格局、等级与功能小寨路网继承了唐代“棋盘”式的路网布局结构,路网结构较为明确,但快速路和主、次干路明显不足,导致小寨路网的整体性能及通达能力降低。
(2)公共交通体系小寨公共交通体系共有两种,分别为公共汽车及地下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分别去向火车站、植物园、大唐芙蓉园等地。
西安市交通技术发展的尖端走向【内容摘要】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西安走过了一段飞速发展的路程,截止目前,西安市共有公交线路186条,公交车辆5175部,日客运量最高达到400万。
在这条路程中,西安公交的发展让每一个市民深深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为自己带来了出行的快捷和方便。
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西安城市交通技术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提升,智能交通技术落户西安是西安人民共同的期待。
【关键词】西安智能交通交通一、智能交通技术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ce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最初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从80年代开始,智能交通开始在美国、日本和欧洲推行。
我国ITS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试验研究,但真正迅速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交通部门开始研究ITS发展战略和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在交通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与传统交通运输融合的集成和应用,是集高新技术的开发、集成、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是使人、车、路以及环境密切配合,和谐统一,极大地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为此,国家科学技术部已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
二、西安市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
西安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桥头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其潜在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1、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与交通运输效率低下并存基础设施不足是西安市各种交通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发展最迅速的公路来说,尽管这些年来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截止到2005年末,西安市路网密度3.2km/km2,仅为国标规定值的一半左右。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针对西安城区交通现状,分析了西安一系列交通问题的存在根源,从多视角和多方位探讨了解决困扰西安交通的各个方面,提出解决交通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建和工程问题,它将涉及到观念意识、人文经济、道德准则、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西安城区;交通结构;交通问题;对策;现代化交通一、西安城市交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为古都,西安的城市格局具有明显的历史烙印。
翻开地图可以发现:西安的空间格局平缓开阔,中心市区基本呈方正型。
传统风貌的街区、棋盘格式的道路网仍是西安的特色。
西安城市道路继承了唐长安城的棋盘式道路风格,采取棋盘、环状加放射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东西五路、南北大街为两轴;以围绕明城墙的一环路、二环路和建设中的三环路为三个环;以太白路、太乙路、咸宁路、华清路、太华路、朱宏路、大兴路、昆明路为辐射线的“两轴、三环、八辐射”的城市道路网主骨架,如图所示。
总体来看,主干道上贯通性较强,但干道间的间距较大,使城市交通过度集中于这些交通干道上,不利于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的分离。
传统的生活习惯使得城墙内的次干路和支路的街道普遍较窄,道路通行能力不足,而房屋的沿街建设加大了道路拓宽改造的难度。
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西安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2001年国家建设部、公安部对全国省会城市的畅通工程从万人公交车拥有率、道路结构、车速延误、交通秩序遵章率、交警满意率等56个指标分四个等级进行了评比,西安均被评为第四等。
目前,西安市的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布局不合理,道路建设滞后,拥堵严重目前,西安城区交通堵塞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车路之间的矛盾。
西安市总人口约为675万,其中市区人口为383万,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
相比于迅速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西安城区道路建设发展缓慢。
道路年增长率仅为2%——3%,远远落后于各种车辆10%~15%的年增长速度。
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更加依赖于交通系统。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地制约了城市交通运作效率,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需亟待解决。
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建立高效、便捷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问题。
不失为另一途径。
依据实时的公交流量与需求信息,采用先进的高新科技手段,合理进行城市公交流量预测,以达到最优的城市公交指挥调度及控制,不但能有效地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挤及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公交的整体运输水平和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2. 西安市公共交通现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道路客运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城市公共交通经过近二十年的较快发展,为西安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目前仅基本形成以大公交为主,出租车为辅,小公共汽车为补充的城市交通发展格局,现有的公交系统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影响了其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随着西安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交通基础设施呈现严重不足,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已经不能满足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的需要。
所以,西安市公共交通在总体发展上仍然相对滞后。
西安市二环路已于2003年10月全线贯通,三环路的建设也将展开,加上城区各条道路拓宽改建工程的加快进行,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行环境将随之产生较大改善。
但是,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单纯依靠修建道路设施和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解决交通问题,不仅成本昂贵,而且其缓解交通拥挤等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现代电子、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我们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发达国家在采用高新技术解决交通问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功实践使人们深受启发。
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解决交通问题不仅仅应该修建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更应该重视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因修建基础设施而浪费的资源和投资,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已有道路系统的效率,降低因拆迁修路对历史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西安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Research on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Xi 'an City学院:工学院专业班级:交通运输0901班姓名:刘苗学号: 0901********指导教师:马丽娟讲师完成时间:2013年04月15日二〇一三年四月论文题目:西安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专业:交通运输学生:刘苗签名:指导教师:马丽娟签名:摘要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之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都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对于私人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耗能少、污染小、人均占道面积少等优点,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交通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和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性。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大力投入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并成立了专项的研究规划团队,从路网建设、线路规划、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设备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等问题都作出了巨大的改善,实现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发展战略。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共交通的定义及作用,并简单介绍了自己国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
其次以西安市的公共交通为重点,叙述了西安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通过调研分析,运用评价分析指标具体分析了其现状,指出了公共交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找出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案。
最后,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公共交通发展案例,为未来西安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设想,希望通过发展快速公交,尽快实现智能交通,通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紧密衔接,最终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西安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将与时俱进,将带动西安市未来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交通现状;发展策略;一体化Title: Research on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Xi 'an cityMajor: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Name: Liu Miao Signature:Supervisor: Ma Lijuan Signature:ABSTRACT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s of the city, people's production, life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ity public traffic.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relative to the private transportation has a large capacity, high effici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small pollution, less roadway taking-up area per capita, at the same time embodies the "people" as the thoughts, reflects the transport services on social equi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recent years, many cities of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are efforts o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ut into a lot of money and set up a special research and planning team, from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route planning, and public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staff treatment has made great improvement, achieved to develop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Firstly,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and role of public transport, 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Secondly, focused on public transport in xi 'an, xi '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using evaluation index analysis of detailed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basic solution. Finally, by case stud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xi 'an cit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ideas, hope tha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bus rapid transit, to realiz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by other closely with public transportation, finally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xi 'an will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will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xi 'an future better and faster.Key words:Public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corporate目录前言 (1)1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2)1.1城市公共交通简述 (2)1.1.1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及分类 (2)1.1.2 城市公共交通的特征 (3)1.1.3 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和作用 (4)1.2自己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4)1.2.1世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 (4)1.2.2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5)2西安市公共交通分析 (7)2.1西安市公共交通发展 (7)2.1.1西安市公交车发展历程 (7)2.1.2 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8)2.2西安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8)2.2.1西安市公共交通指标分析 (8)2.2.2西安市公共交通规划分析 (11)2.2.3西安市公交基础设施分析 (12)2.2.4西安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分析 (13)2.3西安市公共交通规划改善措施 (13)2.3.1近期规划 (13)2.3.1中长期规划 (15)3未来西安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 (17)3.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17)3.1.1优先发展公交 (17)3.1.2适度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18)3.2发展智能交通 (19)3.3公共交通一体化 (21)结语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言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它同时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民生工程,与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等事业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西安市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原因及对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长,机动化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交通状况日益恶化。
虽然城市道路面积以较大速度增长,但仍远远落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
随着同时外来游客的增加,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旅游景点的道路设施不完善,存在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也给西安市的城市交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西安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比较严重,呈现出以下特点:1、地点固定性。
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
交通要道、道路改造周边路段、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
2、时间规律性。
很多城市市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间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二、造成城市市区交通拥堵主要原因1、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
西安市近些年来,很多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
今年,西安市民购车的热情持续高涨,目前西安私家车已占到全市汽车保有量的80%。
目前西安机动车保有量132万辆。
2、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
(1)一些交通道路功能不清,路网结构欠合理。
不少道路都被用来搞商业街、步行街。
导致不少道路成为断头路,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车辆分流。
一些交通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
(2)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
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
(3)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3、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
(1)很多机动车违章现象突出。
随意抢道、占道、掉头和停车,在没有交警管理、红绿灯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部分司机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占用停车道,阻挡了整个公交车车道,影响了整个道路交通;还有一些司机驾车时候随意左转、掉头;更有司机为了节省通行时间,本来是直行的却在红绿灯处占用左传或者右转车辆路线试图并线。
现行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状况调查(西安)西安交通现状1.公交车又慢又挤司机脾气还不好有数据显示,西安市公交车占出行方式的64.19%,出租车占5.41%,步行占23.65%,可以看出,公共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安的公交系统承载的客流量大,在整个城市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其意见也较大。
有调查显示,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公交车运力不够,导致车上十分拥挤,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在运行方面,25.78%的受访者对于“急起急停”意见较大,认为“司机态度不好”、“线路不合理”的人也不在少数。
公交车的运力问题、运行规则问题亟待解决。
整体来说,占用道路空间资源较高的私人交通趋于增加,而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少、运输能力大的公共交通运量增长缓慢。
效率低的交通方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效运输方式所占的比重趋于萎缩。
2.私家车太“肉”出租车太“疯”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都是感触颇深,无论是公交车、私家车还是出租车在路上随意变道、逆行、停车的现象时有发生。
市民在街上时常可以看到,一辆数米长的公交车停在马路上上下乘客而非靠在道岩边,而技术过硬的出租车在车队里来回穿梭,私家车主在绿灯都亮了五六秒了车还纹丝未动。
出租车嫌私家车“肉”,私家车嫌出租车“疯”,在这几个不同的车辆群体之间,也有着如此的抱怨。
有调查显示,接近三成的市民对于车辆抢道、急停等现象表示极大不满。
记者也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其交通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其交通压力虽然更大,信号灯等候时间更长,但是机动车行车却很“规矩”,简单地说,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几个不同车道上的车成线形排列,但是在西安的很多街道上,有时候会发现几个车道上的车是混排的。
3.绿灯短红灯长向左向右不科学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基本的交通准则。
但是随着人流和车流增大,各方面对于交通信号灯的要求不断细化。
通过调查,30.60%的受访者认为西安市信号灯数量少且不明显,由此带来了诸多不便。
西安的交通网络形态西安的交通网络布局形态1.地理环境西安,古为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优越。
正因如此,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万,其中城镇人口635.68万,城镇化率72.61%。
人口密度861 人/平方公里。
这足以证明这座千年古城巨大的吸引力。
2.城市职能自古至今,西安一直是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古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而今又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部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全国的公路、铁路、航空也都交汇于此。
3发展目标突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4.西安城市发展布局形态:中央组团式西安当前区域空间格局可概括为:一个主核心,一个副核心,以主要交通线为放射轴的“放射状多圈层”空间结构。
一个主核心为西安,一个副核心为咸阳;多罔层包括核心区、紧密区、辐射区、影响区,各圈层之间以三条主轴、五条副轴为发展纽带,共同带动西安地区的发展。
在2008年到2020年的第四次城市规划中,西安提出了“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空间格局规划;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
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其中:“一城”为主城区;“一轴”为以陇海线为主轴的城镇经济发展轴;“一环”为以关中环线为纽带的城镇经济发展集群带;“多中心”为主城区外围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县城,其中:四个组团指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三个新城指临潼、阎良、泾渭;四个县城指户县、高陵、周至、蓝田。
西安第四次城市规划图5.西安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态:方格网式西安市以老城棋盘式路网为核心,分别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仍基本保持了方格式道路网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