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激励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及策略人资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浅谈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及策略人资论文浅谈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及策略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力量,企业知识型员工能力的发挥是关系一个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问题。
而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金钱等物质以外,更重要的是其成长、自主和成就。
因此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激励因素出发,提出了应从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方面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激励策略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当今社会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为其最重要资本,虽然还没有达到知识雇佣资本的程度,但是,其重要性为大家共睹。
并且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人力的竞争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竞争。
正如葛优在《天下无贼》里所言:“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企业效率高低、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力量,这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而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更是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是德鲁克提出来的,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他们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工作特点、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企业管理者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难度增大。
他们的特点不同于一般员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业技能强、个人素质高知识型员工绝大多数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着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借此会对上级、同级和下属产生一定影响,使得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他们尊重知识,崇拜真理,信奉科学,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会趋炎附势,惧怕权势或权威。
知识型员⼯的激励⽅式研究毕业论⽂毕业论⽂知识型员⼯的激励⽅式研究吉林⼤学珠海学院本科毕业论⽂开题报告知识型员⼯的激励⽅式研究摘要知识型员⼯是新型的⼯作群体,他们拥有先进的知识技术,并通过⾃⼰的能⼒把知识转化为财富,他们控制了财富的创造⽔平,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影响⼒。
他们的⼯作与个性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
⼀些传统激励⽅法往往存在缺陷,达不到好的激励效果,易使企业陷⼊困境。
因此,有必要探讨更加适合的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的⽅式。
本⽂开篇分析了激励知识型员⼯常易出现的缺陷如:(1)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双重不⾜;(2)激励⽅式单⼀不灵活;(3)忽视企业⽂化、环境的激励作⽤;(4)重视激励的短期作⽤忽视激励的长期作⽤等。
并分析了其产⽣原因主要有:⾸先,旧⽂化观念的影响;其次,企业体制和资本市场的缺陷;再次,企业所有者、决策层思想观念上的缺陷;再次,员⼯职业素质的缺陷;最后,企业管理者与员⼯双⽅缺乏沟通。
从⽽笔者结合知识型员⼯的概念、特点以及知识型员⼯的特殊⼼理需求,进⼀步研究了知识型员⼯激励的⽅式,提出了⼋种激励⽅式:(1)⾸先是公平、合理的薪酬⽅式。
(2)通过对⼯作进⾏再设计的⽅式达到对知识型员⼯激励的效果。
(3)以授权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4)参与管理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5)通过培训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6)以加强沟通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7)健全晋升机制激励知识型员⼯。
(8)以创新成熟的企业⽂化激励知识型员⼯。
关键词:缺陷、原因、特点、⼼理需求;Discussion of the way to Motivation ofKnowledge WorkersAbstractKnowledge works is the new-style work-group. They own advanced knowledge skill, and change the knowledge into worth through themselves ability, they have controlled the created level of the worth, they are the important force for the success of the enterprise. Their work and personality have rather bright character. Some traditional encourage methods often exist defects, can’t reach the perfect effects, and easy to make the enterprise in a mes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effective incentive knowledge-workers wa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esis, I have analyzed the defects which appears easily on the incentive knowledge workers, just like:1)Material encouragement and spiritualencouragement.2)Incentive methods are single, not flexible.3)Ignore the incentive a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4)Pay attention to the short urn action of the encourage, ignore the long-period action. etc. Simultaneously, I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 of the production: first, the influence of the old culture notion; secondly, the defects of the enterprise system and capital market; then, the defects in the idea notion of the enterprise owners and the decision-making level; one more, the defects of the work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last, communication liking between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the workers. Thereby, I have researched the incentive ways of the knowledge workers more on combining the concept, the character and the special psychological need of the incentive workers, then put forward eight kinds of incentive methods:1)Fair and reasonable salary way.2)Reach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the knowledge workers pass by the way of reengineering for the work.3)Encourage the knowledge workers by the authorized way.4)Encourage the knowledge workers by the way of participating manage.5) Encourage the knowledge workers passing the training way.6) Encourage the knowledge workers pass by the way of reinforcing communication.7) Encourage the knowledge workers through stringing the promotion mechanism.8) Encourage the knowledge workers by the creative mellow enterprise culture.Key word: defect, reason, character, psychological need.⽬录摘要.......................................................................... I 前⾔.. (1)1 传统的企业激励制度存在的缺陷 (2)2 产⽣企业激励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4)3 知识型员⼯的特点 (6)3.1 知识型员⼯的⼯作特点 (6)3.2 知识型员⼯的个性特点 (6)4 知识型员⼯的⼼理需求层次 (8)5 更有效的知识型员⼯的激励⽅式 (10)5.1 公平、合理的薪酬⽅式 (11)5.2 对⼯作进⾏再设计 (11)5.3 以授权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12)5.4 参与管理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12)5.5 通过培训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12)5.6 以加强沟通的⽅式激励知识型员⼯ (13)5.7 健全晋升机制激励知识型员⼯ (13)5.8 以创新成熟的企业⽂化激励知识型员⼯ (14)结束语 (15)参考⽂献 (16)致谢 (17)前⾔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的重要性⽇益得到社会的承认。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员工激励机制 (1)2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 (2)3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 (3)4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 (4)5研究评述 (4)参考文献 (5)1员工激励机制激励制度对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就当前来讲,国外关于对激励理论研究时间相对于我国还是比较早的,利用对激励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于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目前在研究进展上,主要有三种较为成熟的激励理论有三种:第一种,是基于内容的激励理论。
Adhiatma(2021)认为这一理论是以激励为重点,主要包括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第二种,是基于过程的动机理论。
Leta(2020)指出,该研究方向侧重于从动机到行动的心理过程。
通过找出一些在行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第三种,是行为矫正的动机理论。
Kuriakose(2019)认为该重点在于动机的目的,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本次对其综述如下:在基于内容的激励理论方面,Ressi(2020)在货币激励内容方面认为,在激励机制中,自律和尊重社会影响的动机是不同的。
根据销售比率目标收集的绩效数据,可以替换货币激励和认可,并且提供的反馈相对独立。
因此该文得出,货币激励和认可之间存在负面互动。
它们是有形利益和社会尊重动机之间的分界线[1]。
张占武(2013)对某大型制造企业的员工以问卷调查形式得到结果显示,激励企业研发型人才主要使用的方式为:为其提供工作中的人际关系(8%)、工作的自由(8%)、工作中所获的成就(19%)、物质的奖励(20%)、个人成长空间45%[2]。
赵曼(2015)依据我国报业建立了激励制度,认为要想促进企业发展,一定要讲明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员工岗位,并同时注意行为方式按照个人习性进行[3]。
员工激励机制论文范文参考(老师推荐6篇)论文第一篇题目:传统国企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对公司高管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实现经理与股东利益一致,降低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的主要途径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契约也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目前转型时期,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在政府管制的背景下还存在许多问题。
以下是一篇激励机制论文,供你参考借鉴。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保障,而高素质职工队伍又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形态的日益转变,人才超过金融资本成为新的稀缺资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深受企业的关注。
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从而更忠诚于企业。
关键词:传统国企;员工激励人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潜力,从而焕发整个企业的活力,最终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我国大型传统国企员工数量庞大,用工形式多样,培养和激励手段匮乏,分配制度不科学不合理,造成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企业运营低效缓慢。
1传统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现状与问题。
(1)管理意识落后,思维模式需转变。
管理意识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管理效率低下,市场竞争意识差。
受"铁饭碗";、"平均主义";等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很多国企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员工的激励也往往是停留在口头上,虽制定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但没有很好的贯彻,激励制度形同摆设。
(2)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
激励机制科学性首先是对员工有一定的针对性,应当根据员工的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个体差异很大,需求也不同,而许多国企中对员工的激励措施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知识型经济成为国际经济的关键。
以知识为本的经济体系,称之为知识型经济。
在知识经济中,人才是关键,知识型员工掌握丰富信息、技能和知识,创造主要的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关键词:知识性员工激励机制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把技术创新看的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知识型员工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也被专家学者关注,致使针对知识型员工能力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也不断的深入。
“知识型员工”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发明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其实当时他指的是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
现在,知识型员工所指的范围已经变得很大了。
笔者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对自身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从事生产、创造知识性的劳动,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职业人。
一、什么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都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全面的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掌握专业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知识型员工既掌握现在需要的知识,又能积极学习新东西。
知识性员工的劳动不同于体力劳动者的劳动,知识性员工利用知识和技术创造的劳动具有高价值的特性。
知识性员工不是具体地去做一些劳作性的工作,他们从事知识和技术的整合。
因此,没有必要拿出物力人力对他们的劳动过程进行监控。
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完成的,知识技术的应用需要组织团队的协作,难以把劳动的成果细化为某个员工的工作结果。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加入WTO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然而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企业面临的困境不断增多,发展压力也日益增大。
为了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科技人才,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同时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变得重要。
但是,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够重视。
二、从“软”“硬”两方面来构建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1.“硬机制”主要指为员工提供的工资薪酬的激励机制(1)工资协调激励。
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制度构建第一篇: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制度构建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制度构建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员工与智力资本不仅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增值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稀缺性资源,如何有效激励掌握着智力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提高这种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效率,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本文从最基本的激励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分析知识型员工的行为特征和需求,和西方先进国家的人力激励模式相比较,得出不同之处,最终按照我国知识型员工在薪酬,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激励制度一、引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方向。
人既是知识存储的载体,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那么知识管理就不仅仅是管理信息和信息技术,而且也是管理人。
也就说,知识管理最终需要落实到对人的管理上,尤其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由于激励活动是由激励主体、激励对象和激励手段三个主要要素构成,当激励对象发生变化,激励的具体内容及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近年来,我国企业员工队伍学历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高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加盟企业,使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效能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当重要和急迫的问题。
本文将从个体的各种需要分析出发,结合国内外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理论的研究,找出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先进模式,针对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具体特征和需要特点,构建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改善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状况,使其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最终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激励理论概述1、激励的概念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激励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即主体通过特定的手段刺激客体,使客体处于心理兴奋和紧张状态,产生主体需要的行为方向和强度,实现主体设定的目标。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第一篇: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摘要】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的范畴。
调查显示,美国知识型员工己占美国人才市场的59%。
在中国,这个数字也在逐年增长。
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干劲,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管理者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激励、引导员工,使员工了解并认同企业的价值取向,如何创造一种对大集体的归属,对组织的认同感,保持其对组织的忠诚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如何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认真研究用什么来激励知识型员工,以及如何激励,这是新时期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员工激励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一、知识型员工的含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就是财富。
员工队伍的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知识型员工的比例不断提高。
知识型员工具有丰富的知识,独立的观点,并且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财富。
达尔?尼夫在《知识经济》导言中所写“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企业己不能通过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增长。
今天,企业的发展依靠创新,创新依靠知识。
……最能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或组织)将会增大其产品在整个产业中的份额。
企业要成为知识型企业,必须拥有知识型员工。
根据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从这个概念出发,当前的很多中层经理、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
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己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
知识型员工应该是这样一群人:1、他们从倾向和职业上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而不是从事物质生产;2、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或有创造性;3、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文章或公开讲出来。
概括的讲,他们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
论文题目:H公司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姓名:李观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班级:人力资源管理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己经成为关键的资源。
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载体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是企业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能否根据知识型员工特性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以企业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文献参考、对比、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现状。
系统地建立有效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模型等。
最后,对H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给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提供一些参考。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以及文献综述进行阐述。
第二章介绍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特点及其激励现状。
其中包括知识型员工的界定及特点,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和问题分析。
第三章为企业知识性员工激励模式构建,主要包括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流程,以及激励机制的构建。
第四章介绍H企业的概况以及分析H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根据分析得到的启示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对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最后是结论。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激励激励机制With the adven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ge, knowledge has become a key economic resource. As creators and carriers of knowledgeworkers in knowledge, has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ow to motivate knowledge workers to mobilize their enthusiasm, and tap their potential, is the urgent problem ofcorporate managers. Whether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based on a knowledge-based staffcharacteristics,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ir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 knowledgeworkers, domestic and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based, literaturereference, comparison, case studies and other method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enterprise knowledge-based employee motivation. Systematically establish effective model of knowledge-based employee incentives. Finally, the H company, case studies, some useful insight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and hope to provide some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knowledge workers the incentive.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is 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d t here 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framework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workers and their incentive status quo of China's enterprise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workers, the incentive status quo of China's enterprise knowledge workers and problem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build staff motivation model for enterprise knowledge, including knowledge workers incentives to build the principles, processes,and build incentives.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H corporate overviewand analysis of H enterprise knowledge workers motivate the status quo,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analysis of revelation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knowledgeworkers in China. Finally, conclusions.目录第一章绪论 (7)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7)1.2 文献综述 (8)1.2.1激励理论基础 (8)1.2.2知识型员工定义的相关研究 (8)1.2.3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 (9)1.3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1)第二章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特点及其激励现状分析 (11)2.1 知识型员工相关的概念 (11)2.1.1知识型员工的定义 (12)2.1.2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2)2.2 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施现状 (13)2.2.1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影响因素 (13)2.2.2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 (13)2.3 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4)2.3.1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出现的问题 (14)2.3.2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出现问题的原因 (17)第三章企业知识性员工激励模式构建 (18)3.1 企业知识型员工机制构建的基础 (18)3.1.1知识型员工机制构建的原则 (18)3.1.2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作用 (19)3.2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构建 (20)3.2.1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结构模型 (20)3.2.2薪酬层面激励 (22)3.2.3工作层面激励 (24)3.2.4成长层面激励 (25)3.2.5文化层面激励 (26)3.3 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 (27)3.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7)第四章 H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 (28)4.1 H企业基本情况 (28)4.2 H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分析 (29)4.2.1薪酬激励 (29)4.2.2 工作激励 (30)4.2.3 成长激励 (30)4.2.4 文化激励 (31)4.3 H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32)4.3.1基于合理薪酬体系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32)4.3.2加强教育和培训。
浅谈知识型员⼯激励问题及策略论⽂相关推荐浅谈知识型员⼯激励问题及策略论⽂(精选10篇) ⽆论在学习或是⼯作中,说到论⽂,⼤家肯定都不陌⽣吧,论⽂是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
相信写论⽂是⼀个让许多⼈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浅谈知识型员⼯激励问题及策略论⽂,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浅谈知识型员⼯激励问题及策略论⽂篇1 摘要:当今已是知识经济时代,鉴于知识型员⼯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作⽤,本⽂通过分析知识型员⼯的特点以及当前企业对知识型员⼯激励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如何对知识型组织员⼯进⾏恰当的激励从⽽使其发挥出最⼤潜⼒,创造更⼤的价值。
关键词:知识型员⼯;需求因素;激励策略 随着知识与技术全球化创新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正⾯临着⼀种新的竞争环境———持续的变⾰和⾼度的不确定。
在⼈⼒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和增值,最终都要靠知识型员⼯来实现。
作为知识承载者、所有者的知识型员⼯是组织发展真正永不枯竭的源泉。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如何更好的激励知识型员⼯。
1知识型员⼯的特点及企业激励现状 进⼊“知识经济”时代后,具有创新能⼒的知识型员⼯是企业⽣存、发展的核⼼要素,成为企业效率⾼低、发展快慢的决定性⼒量,这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美国哈佛⼤学⼼理学家威廉·詹姆⼠在对员⼯的激励研究中发现,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其能⼒的发挥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
因此未来企业⼈⼒资源的重⼼是对知识型员⼯的激励。
重视对知识型员⼯的研究,结合知识型员⼯的特点及激励模型,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既使知识型员⼯⼯作⼒和创造⼒充分发挥,实现其⾃⾝价值和成就需求,⼜能提⾼⼯作效率,使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知识型员⼯独有的⼯作特征和个性特点对传统激励理论和⽅法提出了挑战,企业要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必须对此予以重视。
⾸先,知识型员⼯拥有知识资本,劳动成果富有创造性,因⽽其有很强的独⽴性和⾃主性;其次,知识型员⼯有较⾼的流动性,他们更看重终⾝就业能⼒;再次,知识型员⼯⼯作过程难以监控,⼯作成果难以准确衡量,因⽽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困难;最后,知识型员⼯其混合交替的需求模式、需求要素及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
浅谈激励理论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讨论激励机制的应用时,我们更多是研究如何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这些需要总是离不开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精神需求。
从而激发出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本文基于需求特征这一视角,探讨了激励理论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激励理论激励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激励完全可以通过对人性的了解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就是一种间接的人际交往的艺术。
在讨论激励机制的应用时,我们更多是研究如何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这些需要总是离不开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精神需求。
从而激发出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本文基于需求特征这一视角,探讨了激励理论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
古人曾说:“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
如何调动每个成员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组织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强大的活力,使组织既达到最佳的活动水平,又要使置身组织之中的成员产生满意感受,是成功的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管理学的行为学派认为,要搞好一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
一些调查表明,人的资源潜力是很大的,而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目前我国激励知识型员工存在的问题1.1引进人才和薪酬策略的具体措施不力有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尤其是其中的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并已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员工,希望他们能为企业创造较高的价值。
然而,在引进人才的具体措施上,企业大都是采用高额现金收入的办法,很容易造成员工的一种攀比心理,如果这些员工是因为高额现金报酬而为企业服务,那么一旦有其他企业给出更高的现金报酬,他们必将离去。
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激励是一个新的课题。
本文介绍了知识型员工的相关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工作知识型员工激励制度
彼得·德鲁克认为21世纪管理的挑战之一来自于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和激励。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知识工作者(know ledgeworker)的概念。
根据彼得·德鲁克的理论,他认为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虽然不是唯一的资源,但肯定是一种最主要的资源。
作为知识资源的载体,有其特定含义,知识型员工具有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条件下的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
即知识型员工不再是象泰罗制工业流水线作业的工人那样,在工作中每天被迫从事简单的重复操作,而是更注重在工作中的自主开发和自我引导,强调工作中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型员工,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则是要求知识型员工本身需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在全新的经济形态中,要求知识型员工具备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
此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适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而,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
1知识型员工激励方式的选择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知识以及知识的创新能力,只有解决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才能够使组织实现顺利发展。
1.1 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励一切对于知识型员工所进行的所谓精神方面的、道德方面的、价值方面的、观念方面的激励,都是建立在对现代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的认同基础之上的。
在构成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同层次中,企业或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牌最高的地位,它对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防止外部其他组织的模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只有在共同认同组织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将个人的价值取向自动的向组织共同目标靠近并最终趋向一致,把个人价值和目标的实现、个人精神道德的升华建立在组织目标的实现基础上。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他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激励知识型员工。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的较高的需求层次,自我激励成为一种真正产生激励作用的、持久的、最有效的激励。
在现实中,知识型员工都有自我的追求,有保持有关个人意义和个人价值的需要。
一旦知识型员工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产生认同,员工就能通过实现组织目标达到个人需要的满足,并能够实施有效的自我监督、自我鞭策、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从而提高知识创新的绩效。
1.2 知识资本化激励作为代理人的知识型员工与企业所有者
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这是在信息极不对称条件下确立起来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主要是思维型创新工作,企业所有者实际上不可能根据员工的行为识别科研人员所付出的努力,甚至也找不到一种满足充足统计量的参数,对员工的行为实行较低成本的有效监督。
因此,分享型激励如股票期权等方式应运而生。
这种方式通过把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给所有者和知识型员工,可有效地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减少道德风险,降低监督成本。
因此,企业中物力资本的所有者固然具有企业产权,那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特别是那些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也
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知识也是一项资产,当知识作为资本投资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时,就已经完成了知识资本化的转变。
在企业或组织建立知识资本化激励制度,有条件的以股权形式分配给员工不同比例的股票,对于拥有核心知识能力的员工,则可以技术入股的
方式给以技术价值的承认。
对知识型管理方面的员工,则可用管理入股的形式鼓励其工作积极性。
知识型员工的股权激励可以利用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方式进行,其具体做法是公司将一部分股份,
或者把一部分银行贷款转交给esop信托基金,该基金购进公司股票,并按照贡献大小将一定量股票记入每位职工名下。
这一计划的实质是用利润的一部分为职工购买股票,使其拥有公司的股权。
1.3 培训教育激励知识型员工不仅关心现有人力资本的回报,还关注人力资本的增值,并通过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来达到自我实现。
通过培训教育激励,提高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也可以对
知识型员工产生激励效应。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员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未来价值。
2 知识员工激励中应注意的问题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知识型员工激励与一般员工激励、知识型员工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与基本生活需要满足、知识资源的共享与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2.1 要注意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平衡由于知识员工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和环境等与众不同,使得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需求。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员工的需求正向着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层次变得日益无序。
现代激励理论充分肯定了知识员工的激励因素主要是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因此,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必须注意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平衡。
首先,科学合理地满足知识型员工物质方面的需要,是保持知识型员工队伍稳定、吸引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因素。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重要资源取代了传统社会被认为是紧缺资源的资本的地位,反映知识就业的员工就业呈现出较高的流动性特征。
因此,怎样稳定员工、吸引员工成为首要的问题,只有在稳定员工队伍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采取相应激励方式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效率。
其次,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精神激励,是发挥其创造性的关键。
知识性员工与一般员工相比,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为丰富,必须利用更多的精神激励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2 注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本的所
有者,人力资本收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知识产权来实现。
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员工的知识产权会损坏知识创新的进步,降低知识型员工创新知识的积极性。
知识型员工激励刺激了其工作的积极性,积极产权保护则从另一方面保证了其个人创新价值的实现,能够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回报预期,从而增加员工的积极性。
2.3 注意处理好与组织其他成员激励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中心的组织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特征,组织的核心成员无疑是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
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必须考虑普通员工的情绪与感受,防止产生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型员工的对立,
减轻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蒋春燕,赵曙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别、原因与对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6.
[2]姚廷财,谭燕.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探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
[3]李华军,张光.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
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8月.
[4]吴文华,赵行斌.领导风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