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3-4章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3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共包括农村社会学(50分)、农业政策学(50分)和农业经济学(50分)三部分,这三部分的考试大纲分述如下:一、农村社会学(部分)(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村社会学》是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占《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李守经主编的《农村社会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1、乡村建设运动。
2、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
3、农村家庭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农村邻里关系及其特点。
5、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6、农村社区的类型与特点。
7、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分化。
8、农村社会流动。
9、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及现状。
10、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与机制。
(四)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五)试卷结构(农村社会学考试内容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基础课试卷内容的三分之一,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村社会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名词解释 10分简答题 25分论述题 15分(六)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七)主要参考书[1]《农村社会学》,李守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二、农业政策学(部分)(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政策学》是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农业知识综合课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何忠伟主编的《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第4章血液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物质交换B.维持血容量C.促进散热D.保持体温【答案】A【解析】BCD三项,维持血容量、促进散热和保持体温是微循环辅助其他器官发挥的作用。
A项,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通过面积很大的迂回曲折通路不断进行地物质交换,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
2.下列物质中升压作用最强的是()。
A.肾上腺素B.肾素C.血管紧张素ⅡD.血管紧张素Ⅰ【答案】C【解析】A项,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可与β和α受体结合。
与心脏的β受体结合为主,使心输出量增大,间接使血压增高;可与血管中β和α受体结合,或者升压效应,或者减压效应,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主要与血管的α受体结合,促使血压升高。
B项,肾素是由肾的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物质;在接受肾血流量降低的刺激后,肾素分泌增多,可使血管紧张素原水解成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等。
C项,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的血管紧张素受体,可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它还可以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缩血管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血压升高。
D项,血管紧张素Ⅰ对体内多数组织和细胞不具有活性。
3.在微循环中,能使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
A.组胺B.激肽C.血管加压素D.局部代谢产物【答案】D【解析】在微循环中,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本质是微循环的自身调节。
ABC三项,在微循环中,没有神经调节,组织胺、激肽、血管加压素都是活性物质,它们对毛细血管的舒缩有调节作用,但是不能满足毛细血管的交替开放,只有通过微循环的自身调节。
D项,当局部细胞代谢产物堆积(包括舒血管物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血流量↑→代谢产物(包括舒血管物质)被稀释或运走→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恢复→毛细血管关闭→血流量↓→又促使局部细胞代谢产物再堆积(包括舒血管物质),往后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毛细血管交替开放,因此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启动物质就是局部代谢产物。
农学类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作物遗传改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B. 通过杂交育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C.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目标基因D. 所有作物都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改良答案:D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氮气答案:C3. 下列哪个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A. 赤霉素B. 细胞分裂素C. 乙烯D. 硝酸钾答案:D4.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 使用化学农药B. 使用物理隔离C. 利用天敌控制害虫D. 利用化学信息素答案:C5.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鸡粪D. 过磷酸钙答案:C6. 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是: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颗粒大小D. 土壤水分答案:B7. 植物生长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对水分需求最大?A. 萌发期B. 开花期C. 结实期D. 休眠期答案:C8. 下列哪种植物属于C4植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马铃薯答案:B9.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A10.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包括:A. 化学防治B. 物理防治C. 生物防治D. 基因编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温度C. 土壤湿度D. 二氧化碳浓度答案:A, B, D2. 土壤改良的措施包括:A. 深翻土壤B. 施用有机肥C. 种植豆科作物D. 灌溉答案:A, B, C3. 植物病害的类型包括:A. 真菌性病害B. 细菌性病害C. 病毒性病害D. 寄生性病害答案:A, B, C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包括:A. 促进生长B. 抑制生长C. 促进开花D. 促进结实答案:A, C, D5. 土壤肥力的测定指标包括: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盐分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作物轮作的优点。
《农学概论》作业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简述农学(广义、中义、狭义)的含义。
答:广义: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
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简述农学的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3.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答: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试析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出路。
(7)答:1.提高作物单产2.减少生产中消耗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简答题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分为哪些类别?答: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科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2、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答: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3、例举出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域。
答: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试述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生产概况答:其与作物的起源中心及其传播的区域密切相关,也与作物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同一作物在相对一致的自然生态范围的不同地域的栽培历史的长短和种植规模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变化。
3.知识点:0403(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后产生的文件的扩展名是(B)。
程序汇编汇编汇编语言源程序经A)MAP选项B)OBJ选项C)ASM选项D)EXE选项4.知识点:0403(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语言的什么文件经链接(汇编LINK)后产生可执行文件?(D)A)EXE选项B)OBJ选项C)MAP选项D)LST选项7. 知识点:0401(汇编程序功能)*汇编语言源程序是(A)程序。
A)不可直接执行的选项行的连接后就可直接执选项B)经编后就可执行的程序汇汇编C)经选项行的D)可直接执选项14 知识点:0302(程序占有的空间和执行时间) **(C)标0,则如果指令的运算结果为志位为1。
A)SF选项选项B)CFC)ZF选项D)OF选项15 知识点:0302(程序占有的空间和执行时间) **果中有奇数个1,则(如果指令的运算结C)标志位为0。
A)OF选项B)CF选项C)PF选项D)SF选项16. 知识点:0301(80x86 的寻址方式) *D)是编址的。
IBM PC机的内存是按(A)位选项B)双字选项C)字选项D)字节选项23 知识点:0301(80x86 的寻址方式80x86 的寻址方式) **辑地址为(C):0345H。
它的逻元的物理地址为12345H。
则如果内存的某一单A)0120H选项B)12000H选项C)1200H选项D)0012H选项24 知识点:0301(80x86 的寻址方式80x86 的寻址方式) ***如果一个字变量中存放16 个字,该字量数据变字变量的起始地址为1000H:2000H,则该区中的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为(D)。
A)12020H选项B)12000H选项C)1201FH选项D)1201EH选项25 知识点:0301(80x86 的寻址方式80x86 的寻址方式) **取22000H 字单12H、34H,若要读元中的数据,设22000H、22001H单存放的数据为元分别读出的数据是(A)。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课-农学类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经营者赔偿种子使用者后,属于种子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
A.只有权向其他经营者追偿B.只能自己承担赔偿责任C.只有权向生产者追偿D.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追偿2.国家实行占用耕地()A.许可制度B.审批制度C.补偿制度D.征用制度3.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实行()A.国务院负责制B.省级政府负责制C.市级政府负责制D.县级政府负责制4.依据《刑法》,违法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最高可判处()A.5年有期徒刑B.7年有期徒刑C.3年有期徒刑D.10年有期徒刑5.根据《渔业法》,当事人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作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为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B.15日内C.30日内D.60日内6.农业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的总称。
A.农业行政法规B.法律文件C.规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条文7.劣种子之一是()A.以非种子冒充种子B.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C.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种子D.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8.对商品种子生产和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其实质是()A.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B.维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C.确定种子市场的准入资格D.维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9.承包人将承包合同转包或转让给第三者的,其条件之一是()A.必须经发包人同意B.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C.必须进行鉴证D.必须进行公证10.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摆在首位的是()A.提高农产品品质B.合理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结构C.使农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布局D.保证粮食总量平衡11.农业政策实施的方法一般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思想教育方法。
A.科技方法B.法律方法C.管理方法D.责任方法12.凡涉及向农民集资()B.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决定C.实行自愿原则D.由村集体组织报方案,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13.《农业法》中的农业是指()A.种植业B.种植业、养殖业C.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D.农村第一产业、农村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14.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农用地,其农用地转用审批权限属于()A.省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D.国务院15.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除《农业技术推广法》另有规定以外,实行()A.有偿服务B.无偿服务C.根据特殊情况,采取有偿服务D.以有偿为主,对特殊劳动者无偿16.农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增加农业发展后劲,(A)的关键问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完全版)绪论⼀、名词解释农业:是指⼈类通过农业技术措施,充分利⽤⾃然和经济条件,调整农业⽣物的⽣命活动过程,以取得⼈类⽣活所需产品的⽣产活动以及附属于这种⽣产的各个部门的统称。
农业⽣态系统:农业⽣态系统即是指⼈类在⼀定的时空范围内,利⽤农业⽣物与⾮⽣物环境之间,以及⽣物种群间相互作⽤建⽴起来的,并在⼈为和⾃然共同⽀配下进⾏农副产品⽣产的综合体。
农学:⼴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业⽣产理论和实践的⼀类科学,包括农业基本科学、农业⼯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
狭义的农学指研究农作物⽣产的⼀类科学,它涉及到作物学、园艺学、⼟壤学、植物学和植物保护学等学科。
⼆、问答题1、农学概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农业的组成农业是由农业⽣物、农业⽣物赖以⽣长发育、繁殖以及发⽣遗传变异的⾃然环境和⼈类的⽣产劳动三部分组成。
3、农业⽣产的实质是什么?农业⽣产的实质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传递的过程,包括初级⽣产(第⼀性⽣产)和次级⽣产(第⼆性⽣产)。
初级⽣产的实质是利⽤植物的光合作⽤,这是⼀个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及⽣物化学反应。
(光合反应)次级⽣产是通过动物⽣产实现物质的转化,植物性蛋⽩到动物性蛋⽩。
4、农业⽣产的特点是什么?农业⽣产受⽣物学规律⽀配。
农业⽣产具有地域性与季节性。
农业⽣产具要连续性。
农业⽣产是综合性⽣产。
5、农业⽣态系统的特点农业⽣态系统是被⼈类驯化了的⾃然⽣态系统,因此它既保留了⾃然⽣态系统的⼀般特点,⼜具备很多⼈类改造、控制、调节、⼲扰甚⾄破坏所带来的新特点。
主要表现在:1.系统受⼈类的调控;2.系统⾃⾝稳定性差;3.系统净⽣产⼒较⾼;4.系统的开放性更强;5.系统受双规律⽀配。
6、农业的发展农业作为古⽼的产业,有上万年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的⾓度,根据⽣产⼒的发展⽔平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
7、农学的特点1. 系统的复杂性2. 技术的实⽤性3. ⽣产的连续性4. 作物⽣长的规律性5. 明显的季节性6. 严格的地域性第⼀章⼀、名词解释⼟壤⼟壤肥⼒⾃然肥⼒与⼈为肥⼒潜在肥⼒与有效肥⼒⼟壤⽣产⼒⼟壤质地(⼟壤的颗粒组成)原⽣矿物次⽣矿物⼟壤质地分类(⼟壤颗粒组成分类)原⽣矿物:直接由熔岩凝结核结晶⽽形成的原始矿物,是岩⽯组成中原来含有的矿物。
农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A. 蛋白质B. 氨基酸衍生物C. 核酸D. 脂类物质答案:B2. 以下哪种植物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烟草花叶病毒病B. 棉花枯萎病C. 马铃薯晚疫病D. 玉米瘤黑粉病答案:C3.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C4植物?A. 玉米B. 菠菜C. 豌豆D. 苜蓿答案:A5.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6.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磷酸二铵C. 硫酸钾D. 堆肥答案:D7.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C. 叶D. 所有活细胞答案:D8. 以下哪种害虫属于咀嚼式口器?A. 蚜虫B. 蚧虫C. 粉虱D. 菜青虫答案:D9.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答案:C10.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豆科植物?A. 玉米B. 棉花C. 大豆D. 高粱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温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土壤湿度答案:ABC1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合理轮作B. 增施有机肥C. 深翻土壤D. 过度耕作答案:ABC13. 以下哪些病害属于细菌性病害?A. 软腐病B. 溃疡病C. 炭疽病D. 锈病答案:A14. 以下哪些害虫属于刺吸式口器?A. 蚜虫B. 蚧虫C. 粉虱D. 菜青虫答案:ABC1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A. 温度B. 氧气浓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光照强度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对/错)答案:错17. 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对/错)答案:对18.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
农业学考研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2. 土壤中的氮、磷、钾被称为:A. 有机肥B. 无机肥C. 三大元素D. 微量元素3. 下列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根腐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4. 农业生物技术中,基因编辑技术主要用于:A. 改良作物的抗病性B. 提高作物的产量C. 增加作物的营养价值D. 所有以上选项5.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产者?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藻类...(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
2.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______和______。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土壤肥力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______和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几种肥料及其作用。
2. 描述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3. 阐述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如何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2. 分析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地区农业生产中发现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请分析土壤盐碱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其他选择题答案省略)二、填空题1. 叶绿体2. 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3. 经济合理性,生态平衡性,社会可持续性4. 有机质,矿物质,水分5. 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三、简答题1. 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化肥等。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化肥则可以快速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促进作物生长。
考场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得分 天长市职教中心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农学班农学期中考试试卷(3-4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2小题,共88分)
1.生产实际中常将粒径在( )mm 的土粒称为物理性沙粒。
A 0.001-0.05 B 1-0.01 C 1-0.5 D 1-10
2.土色为黄色,手感为湿润,可捏成团,落地散碎,手感有湿印和凉爽感觉的土 壤墒情为黄墒 时相对含水量为( )%。
A.100-70
B.70-45
C.45-30
D.<30 3.测土配方施肥以施用 为基础。
A.氮肥 B.磷肥 C.复合肥 D.有机肥 4.下列关于土壤结构体说法错误的是( )。
A.团粒结构俗称蚂蚁蛋、米糁子
B.块状结构俗称坷垃
C.核状结构俗称立土
D.片状结构俗称卧土
5.土壤颗粒之间由于黏结力作用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能称为土壤的( )。
A.黏着性 B.黏结性 C.可塑性 D.胀缩性
6.下列植物营养临界期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麦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
B.油菜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五叶期
C.水稻氮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
D.棉花氮素营养临界期在现蕾初期 7.不属于土壤施肥的是 。
A.根外追肥
B.条施
C.分层施肥
D.撒施 8.下列肥料可作种肥施用的是 。
A.碳酸氢铵
B.过磷酸钙
C.尿素
D.氯化钾 9.氯化铵适于施用到 作物上。
A.烟草 B.西瓜 C.葡萄 D.亚麻 10.下列肥料属于枸溶性磷肥的是 。
A.钙镁磷肥
B.磷矿粉
C.骨肥
D.过磷酸钙 11.复合肥料的养分表达式为15-20-18,表示含磷 %。
A.15
B.18
C.5
D.20
12.在种植生育期较长的植物或多年生植物时,可选择 的厩肥。
A.腐熟程度较差 B.半腐熟 C.腐熟程度较高 D.完全腐熟
13.堆肥在腐熟过程表现出如下特征,腐殖化过程超过矿质化过程占据优势,可判断大约处于腐熟的 阶段。
A.发热
B.高温
C.降温
D.腐熟
14.以下关于绿肥的翻压时期,说法错误的是 。
A.紫云英在盛花期 B.田箐在初花期至盛花期 C.苕子在现蕾至初花期 D.豌豆在初花期 15.下列适宜黏土种植的作物是 。
A.花生
B. 小麦
C.芝麻
D.薯类 16.下列氮肥可作种肥的是( )。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氯化铵
17.果树、西瓜等经济植物,以追求品质为主,施用( )可降低果品酸度,提高甜度。
A.氮磷复混肥料 B.磷钾为主的复混肥料 C.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 D.不含氯的三元复混肥料 18.关于固氮菌肥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氮菌属中温好气性细菌,最适温度为25~30℃ B.要求土壤通气良好,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
C.在碱性土壤中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因此,施用前需调节土壤酸度
D.过酸、过碱的肥料或有杀菌作用的农药都不宜与固氮菌肥混施 19.腐熟过劲的厩肥,其特征可概括为( )。
A.棕、软、霉
B.棕、烂、臭
C.灰、粉、土
D.黑、烂、臭 20. 大气中有凝结核的存在,水汽( ),才能促进水汽凝结。
A.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B.成分发生很大改变 C.对水汽分子具有吸引力 D.使温度不断提高
21.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 ,导致植物吸水困难。
A.较高 B.等于 C.较低 D.不一定
22.( )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A.根压
B.蒸腾拉力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20分)。
23、下列属于砂质土的性质的有()。
A.有机质含量低 B .通气性好 C.保水性高 D.有机质降解速度快
24.下列肥料属于微量元素肥料的有()。
A. 硫酸锌B碳酸氢铵 C.硝酸钾 D.钼酸铵
25.下列水分环境调控措施中,属于保墒技术的是()
A. 中耕松土
B.创造团粒土壤结构体
C.植树种草
D.表土镇压
26.下列关于生物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肥料
B.通过肥料中的微生物活动,改善植物营养条件
C.通过分泌激素刺激植物生长和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
D.本身含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27.是判断旱地土壤是否需要灌水和确定的重要依据。
28.某土壤容重为1.6g/cm3,土粒密度2.65 g/cm3,该土壤孔隙度为____________。
29.注射施肥多用于林木、果树,常有 ____和_____ 两种。
30..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是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
31.植物蒸腾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32.在大陆内部,日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___气温最低的时候,最小值出现在气温最高的
______________时。
四、分析说明题(共28分)
33.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常发生哪两个方面的转化?并说明土壤有机质有何作用?
34.产生降水的条件是什么?降水可分为哪些类型?五.计算题(10分)
35.某田块的田间持水量为40%,从该田块取土样100克,烘干后其质量为80克,求该田块的质量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
六、实践题(共28分)
36.在生产实践中对旱地土壤怎样培肥管理?
37.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作用?
七、综合题(18分)
38当地常采取哪些地面覆盖技术?其关键技术是什么?
考场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得分 天长市职教中心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农学班农学期中考试答题卷(3-4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2小题,共88分)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20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27. _____ ___________28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0.. __ 31_____________3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四、分析说明题(共28分)
33.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常发生哪两个方面的转化?并说明土壤有机质有何作用?(14分)
34.产生降水的条件是什么?降水可分为哪些类型?(14分)
五.计算题(10分)
35.某田块的田间持水量为40%,从该田块取土样100克,烘干后其质量为80克,求该田块的质量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
六、实践题(共28分)
36.在生产实践中对旱地土壤怎样培肥管理?(14分)
37.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作用?(14分)
七、综合题(18分)
38当地常采取哪些地面覆盖技术?其关键技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