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押题卷(新课标)理综01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8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K39Ti48Fe56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2017年高考全品原创押题卷(一)理综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衰变现象说明原子核外存在电子B. 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C. 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D. 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答案】C【解析】衰变时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发出来的,不是由原子核外的电子释放出来的,A错误;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即入射光的波长小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时,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错误;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电子与氢原子核的距离增大,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线速度减小,动能减小,C正确;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错误。
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两端均接有两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变压器初级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电压是电源电压的2倍B. 流过R1的电流是副线圈上电流的2倍C. R1上的电功率是R2上电功率的2倍D. R1上的电功率是R2上电功率的9倍【答案】D【解析】因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所以原线圈输出电压,即两端电压为副线圈两端电压的一半,即,但由于的存在所以不是小于电源电压,两端电压与R3两端电压相等,故其电流相等,根据原副线圈电流比反比与原副线圈匝数比,所以原线圈与并联部分的电流为副线圈的2倍,而的电流等于的电流与并联部分导线电流之和,所以R1上的电流是副线圈电流的3倍,AB错误;根据可得上的电功率是上电功率的9倍,C错误D正确.3. 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有一颗质量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正在围绕地球匀速转动,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 关于这颗同步卫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 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D. 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答案】D【解析】设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为h,则,A 错误;由得,B错误;由,得,C错误D正确.4. 木板固定在墙角处,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上开有一个孔洞,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软绳置于木板上,其上端刚好进入孔洞,用细线将质量为m的物块与软绳连接,如图所示。
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卷(一)理综时间:150分钟分值: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AT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这两个高能磷酸键的稳定性相同B.植物细胞线粒体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C.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ATP的生成D.肌细胞内ATP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因此肌细胞可以持续获得较多能量参与运动2.图1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是通过图示①进行的B.Na+内流进入膜内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是通过图示②进行的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通过图示③进行的D.④过程可表示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兴奋的过程3.寨卡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RNA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病毒蛋白。
寨卡病毒的增殖过程可用图12表示。
下列关于寨卡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指导病毒蛋白的合成B.病毒基因组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C.感染寨卡病毒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寨卡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乙烯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合成,具有促使果实成熟的作用C.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各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自变量B.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做预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传递和散失过程B.动物都是消费者,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高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理科综合本试题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更高B.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生物膜仅缺少了核膜这一组成成分C.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线粒体的数目会增多D.光合作用是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反应的场所都在叶绿体【解析】真核细胞较原核细胞大,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A错误;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生物膜不仅少了核膜,还少了细胞器膜,B错误;浆细胞也称为效应B细胞,由B 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故而细胞内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增多,C正确;生态系统能量输入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叶绿体,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在细胞膜上,D错误。
【答案】C2.下面4幅是植物激素的相关示意图,表示错误的是()【解析】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A正确;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B错误;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所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增加,脱落酸减少,C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促进生长,D正确。
【答案】B3.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是个典型的激素调节过程,没有涉及到神经调节B.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拮抗作用C.只有在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才会分泌胰岛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遍布于全身【解析】血糖的平衡即受激素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A错误;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说明血糖浓度较高,这时机体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错误;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量增加,血糖浓度正常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量减少,但也处于一定的水平,C错误;内分泌腺因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随着血液流到全身,但只在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D正确。
理科综合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的是()14.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A.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1H+31H→42He+中,表示电子B.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解析】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表示中子,选项A错误;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选项B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E m=hν-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紫光的频率较高,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选项C正确;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发生跃迁到较高的n= 3能级后,可能发射1种或2种频率的光子,选项D正确。
【答案】A1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 s末,甲、乙两车相遇B.甲车在0~4s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4~8s内的位移C.4 s末,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D .在0~8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解析】由于两车的初位置关系不明,无法判断8 s 末甲、乙两车是否相遇,选项A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及对称性可知,甲车在0~4s 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4~8s 内的位移,选项B 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4s 末,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选项C 错误;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8s 内,两车的位移s 大小相等,由υ = s t知,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 错误。
【答案】B16.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最后进入预定圆形轨道运动。
精心整理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31A C 2A B C D 3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A )、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 削弱C .可推测ABA 组叶绿体中NADPH 合成速率大于CTK 组D .可推测施用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ABCD6.(b)1/8AB.F1CD7A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0.实验室用H 2还原WO 3制备金属W 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 4溶液、浓H 2SO 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 ,再停止加热D .装置Q (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2017高考理综预测密卷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l-35.5 S-32 N-14 K-39 Al-27 Na-23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细胞内呼吸作用与ATP的合成反应相关联C.并非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在人体中,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2.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萨顿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 政策放开了生不生,二孩难题怎么解?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了,一些家庭对生育二孩却有顾虑,说“好生不好养”。
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病的“二宝”。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实践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避免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C.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也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B.赤霉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促进细胞分裂C.高等植物的赤霉素能促进成熟细胞纵向伸长和节间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D.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与脱落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2015届同心圆梦新课标押题01理科综合测试范围:学科内综合。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Cl -35.5、Ag -108、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脑的海马及相邻区域有位置细胞、头部方向细胞和网格细胞。
它们共同的作用在于定位人在空间的位置。
下列对某痴呆症患者的这3种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3种细胞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说明其细胞中没有核糖体B .该患者的上述3种细胞中所含的核酸不完全相同C .该患者在努力寻找回家的路时,上述3种细胞中ATP 的含量急剧上升,以满足大脑思考的需要D .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释放至上述3种细胞所处的外界环境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现紫色B .色素的分离实验中,位于色素带最下方的是叶绿素b ,原因是叶绿素b 随提取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慢C .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分析D .某些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也可采用样方法3.下图是玉米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 )数目、核DNA 分子(B )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 .Ⅰ时期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同时中心体也完成了复制B .用高倍镜观察处于Ⅰ时期的细胞,可看到染色体和赤道板C .玉米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可用Ⅱ表示D .Ⅲ时期染色体数目只有Ⅱ时期的一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所致4.如图表示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DNA 中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个B .把仅含14N 的DNA 放在含15N 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 的DNA 占100%C .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D .健康的猕猴细胞中不会发生④⑤过程5.由海峡两岸研究人员组成的恐龙研究团队在“恐龙之乡”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发现了世界最古老的恐龙胚胎化石。
下列有关恐龙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进化的重要依据B .种群是恐龙进化的基本单位C .某恐龙种群进化的实质是该恐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恐龙突变和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它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B .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琼脂块C .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生长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D .2,4-D 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激素7.在有机化合物所含官能团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A .丁烯B .丁醛C .丁醇D .丁酸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常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OH -使细菌蛋白质变性B 常温下,用铝质容器盛放浓硝酸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C 配制FeCl 3溶液时,将固体FeCl 3溶解在少量稀盐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稀盐酸抑制FeCl 3发生水解反应D 将FeS 投入到含有Cu 2+、Hg 2+、Pb 2+等重金属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FeS 溶解度小于CuS 、HgS 、PbS 的溶解度92222-22量FeCl 2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2Fe 3++H 2O 2=2Fe 2++O 2↑+2H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H 2O 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下降B .Fe 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2H 2O(l)+O 2(g)=2H 2O 2(aq)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D .v (H 2O 2)=2v (O 2)10.W 、X 、Y 、Z 均是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X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 原子的质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W B .原子半径大小为:Z>X>Y C .单质沸点:X>Y>ZD .W 的单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化学反应中只作氧化剂11.在t ℃时,AgCl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假设AgCl 饱和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近似相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t ℃时,AgCl 的K sp 为4×10-10B .在t ℃时,c 点溶液中一定有AgCl 沉淀析出C .在t ℃时,AgCl 的溶解度约为2.9×10-4gD .d 点溶液,温度升高后c (Ag +)、c (Cl -)均会增大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带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玻璃瓶盛放少量氯水B .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用途将水银球插在不同部位C .由CuSO 4溶液制得CuSO 4·5H 2O 时的操作是将溶液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D .配制0.2mol·L -1的NaCl 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为保持所配浓度的正确性,再加适量蒸馏水至刻度线13.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分离乙醇和乙酸混合物蒸馏烧瓶、冷凝管、酒精灯、温度计、锥形瓶乙醇和乙酸混合物B鉴别NH 4Cl 中的阳离子试管、酒精灯NH 4Cl 、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C实验室制取CO 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大理石、稀H 2SO 4D 测定FeSO 4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FeSO 4溶液,0.1000mol/LKMnO 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愣次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判断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与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B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与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C .不管哪个磁极在下,只要磁铁向下插入线圈,线圈中就会产生如图所示的感应电流D .只有N 极在下,插入线圈或S 极在下,拔出线圈,线圈中才产生如图所示的感应电流15.关于电荷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电荷放在电场强度不为零的地方就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B .只要电荷放在磁感应强度不为零的地方就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C .电荷在电场中受力一定与电场线方向相同D .电荷在磁场中受力一定与磁感线方向相同16.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B .前10s ,质点受到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 .质点所受的合力是先增加后减小的D .10s 末质点所受的合力的功率最大17.“嫦五”飞行试验器于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五”飞行试验器的发射,为“嫦五”发射积累珍贵的数据和经验。
“嫦五”飞行试验器发射后可大体看成先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变轨飞行后,最后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试验器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 1和T 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根据题给条件不可以求出()A .地球质量和月球质量之比B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C .地球密度和月球密度之比D .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月球自转角速度之比18.有两个物体,A 物体质量为1kg ,从倾角θ=37°的斜面上某点以初速度v 0=4m/s 水平抛出,B 物体从同一点以相同的初速度v 0沿斜面滑下,已知斜面足够长,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当A 物体落到斜面上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 Y Z WA .A 物体落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0.6sB .A 物体落到斜面上时的合位移为3mC .A 物体落到斜面上时的动能为8JD .落到斜面上时,A 物体与B 物体之间的距离是0.24m19.A 、B 、C 、D 是圆上的四个顶点,其中AD ⊥BC ,四个顶点上分别放着两对等量的异种电荷(如图所示),M 、N 两点关于O 点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N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M 、N 两点的电势相同C .一个电子沿直线从M 点移动N 点,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D .一个电子沿直线从M 点移动N 点,电势能一直减小20.弹弓是80后童年生活最喜爱的打击类玩具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 、B 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ABC 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在C 处(AB 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手,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 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迅速发射出去,打击目标。
为了完成某项物理小实验,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E 是CD 中点,橡皮条被拉伸时一直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则()A .从D 到C ,弹丸的机械能守恒B .从D 到C ,弹丸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 .从D 到C ,弹丸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 .从D 到E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大于从E 到C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21.如图所示两半径为r 的圆弧形光滑金属导轨置于沿圆弧径向的磁场中,磁场所在的平面与轨道平面垂直。
导轨间距为L ,一端接有电阻R ,导轨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将一质量为m 的金属导体棒PQ 从图示位置(导轨的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静止释放,导轨及金属棒电阻均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导体棒PQ 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通过R 的电荷量B rL R θB .导体棒PQ 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C .导体棒PQ 能回到初始位置D .导体棒PQ 从静止到最终达到稳定状态,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1cos )mgr 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择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图甲图乙A .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
B .现使木板紧靠槽口末端O 点,其上表面与槽口在同一水平面上。
C .使铁块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铁块最终停在木板上的B 点,测出OB 间的距离L 。
D .去掉木板再使铁块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测出铁块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和槽口离地面的高度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