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导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5篇我和我的导师征文1我和我的导师征文1光阴似箭,研一的生活恍若白驹过隙,匆匆谢幕。
在这一年,我充分意识到,现在的学习和生活都不再与本科相同,自己一定要有一颗医学的心,要有明确的课题与目标,要有自主学习的态度,要学会掌握上下而求索的方法。
但是还好,在医学的道路上,我不是独行,我有同学,有学长,更重要的是,我有着时刻为我指点迷津的导师。
在我的眼中,我的导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理想崇高的人。
身为影像科学术带头人的他总是先人后己,处处为别的老师和同学着想,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为我们能好好学习,丰富业余生活,他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临床科研工作和人才的培养工作。
陈老师的一言一行非常符合我心目中一个优秀导师的形象,堪称导师的楷模。
导师是一个在医学中有着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精神的人,每次都能指出我们的不足之处,并将我们提出的问题迎刃而解。
不仅如此,导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显得平易近人,说话也不古板,称得上是“性情中人”。
记得第一次的学术会议后的聚餐活动中,导师亲自背诵了一首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为大家助兴,语气激昂澎湃,真正抒发出了一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我想这可能就是导师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重要心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导师会组织我们学生及科室人员去春游,让我们放松心情;也会在国庆节时,请我们研究生去他家一起包饺子吃,其乐融融,温馨的就像是一家人。
导师不光教我书本上和医学上的相关知识,还在教我如何做人和做事。
其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说话做事有时候真的是没把脑袋带出来,所以也没少得罪人。
记得最清的一次,就是上学期,我顶撞了一个老师,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俩在一件小事上意见不一致,我就当场翻脸了。
事情过去之后我就后悔了,但是我还是拉不下脸,不愿意服软。
这时我就去找了导师,本想导师肯定会批评我的,但是他没有。
他给我讲了很多道理,他告诉我说:“出了社会,像你今天碰到的这种事很多,那时候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办。
关于我和我的导师的作文
哎呀,我得说,我的导师简直就是学术界的超级大佬!每次我
迷茫得像个无头苍蝇时,他总能像雷达一样精准地找到我,然后给
我指条明路。
他那严谨的态度,真的让我对学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敢有半点马虎。
说起我导师啊,他真的是个“学术狂魔”!他老说学术不仅仅
是书本上的东西,得真心去追求真理。
我每次听他这么说,都觉得
好有道理啊,感觉自己都被点醒了。
他那种对学术的热情,真的让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话说回来,他要求也太高了!每次做项目都像是在打仗,
每个细节都得抠得死死的。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压力山大啊,但他总
是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好吧,我承认,虽然过程很煎熬,但每次项目成功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真的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又上了
一个台阶。
除了学术上,我导师在生活上也是个超级暖男!他总是关心我
身体怎么样,让我别熬夜、多锻炼。
每次我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是
第一个站出来帮我打气的人。
有他在身边,我感觉自己好像有了个超级大靠山,啥都不怕了!。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2)2017年我和我的导师征文3篇第三篇:我和我的导师每一名研究生都有一位导师。
研究生初期,曾经惧怕导师,曾经担心受罚,我仿佛看到我内心的困兽,隐约知道那是一头老虎,将会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盘踞于此,制造困难麻烦,带来恐惧不安。
我们成长在不停的离开中,离开故土,离开亲人,离开爱人,然后我们遇到狂风浪叠,生活岌岌可危。
迫于社会的压力,不同于大多数人的集体乘船平庸工作,你选择了孤帆远航读研深造,却未曾想到这是场和老虎的学术漂流,它害得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坚持下去。
起初,内心惶惶不安,试图通过种种方法把它害死让她出丑,私下抱怨补助钱少,背地里说她坏话,甚至恨悔自己的悲惨命运,羡慕他人的高薪福利。
终于,在她迫于人手不足将一次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时,我觉得机会来了,可以用任务拖延来完成一次华丽的袭击,那一夜我似乎梦见了它的落水挣扎。
然而,在任务截止日那天,它扒在船舷、命悬一线时,我犹豫了,我选择了救它上船,把已经完成的任务交给她,无论如何,我选择了主动的接受,让它活着。
接受了老虎的存在,在长期的学术漂流中,我退居到自制的小筏子,将小船留给了它,除了学术上的交流,任务的交付,满足它的食欲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再无任何与她的沟通。
只是在漂流之余,后悔孤帆读研的情绪一直在弥漫,看到广阔无垠的大海,我时常会幻想自己假如去工作一年后与父母家人除夕夜的团圆饭,幻想与爱人朋友节日欢歌笑语的场景。
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和老虎虽然保持着距离,但却暴露在同一片大海之上和天空之下,命运相连,安危共系,我必须尽我所能给予它基本的保障,完成她基本的要求。
没等多久,我的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到了,我们遇到了一座孤岛。
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必经环节,这座孤岛也许肯定会遇到,但如果没有这座孤岛,我可能不会改变自己长久以来的消极想法和盲目抱怨,我可能真的活不下去。
开题报告关乎自身利益,我却没有认真的准备,不怎么开心的啃食着岛上的食物,当我收到她的批改意见时,我的心灵触动了,文档中满是每句一红的批注和密密麻麻的标记,本以为她不会上心的我心里着实感到说不出的滋味,转头一看,原来它还一直待在船里。
三一文库()〔2017年我和我的导师征文3篇〕每一名研究生都有一位导师。
小编收集了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我和我的导师题记:古龙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更愿意把我的实验室比作一个小的江湖。
武功最高的非我的导师莫属,在此记录我与导师的二三事,作为这段人生里的一段最温暖温馨快乐的记忆。
希望以后回首这段时光的时候,嘴角会有一丝微笑。
我的导师,男,博士,程序员,36岁,微胖,经常笑嘻嘻的。
姓王,我们称其为老王。
他老人家的口头禅:那个还用学吗,简单。
实验室,我们的江湖。
初入江湖,是大四下学期来做毕业设计的时候。
那天,阳光明媚,敲开门后,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紧凑而精致,各位师兄师姐投来了亦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老师奇怪的笑了下,“你坐这里吧”,于是我找到了史上最差位置,老师的正对面。
这意味着,即使本人伸一下筋骨,老师那里也可感受到风吹草动。
现在想来,他老人家的安排是有道理的。
不想我们输在起跑线上,最开始读研的一段时间,与我们零距离,这样及时了解我们的状况。
刚刚进入实验室,老师给了我一个方向,让我去研究。
在知网上经过大约一个月大海捞针般搜索,只找到了几篇有用的文章,却发现几篇文章几乎都一样。
一大篇理论介绍后,多为本文采用某种方法,成功解决某一难题。
看完后,多是更加迷惑。
老王见我每天眉头紧皱,便趁一次吃饭的机会,问进度情况。
印象之中,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他严肃的说“中文看不懂的话,就去看英文的呀”。
当时听到后真是哭笑不得,现在看来,这句话确实有道理,很多中文文章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与其看各种版本中文还真不如去看英文原版,省时高效。
这几天在看实验室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看到最后一部分,洋洋洒洒几百字的致谢的时候,不禁感慨,老王的确是一个善于循循善诱的老师。
在给我们布置任务的时候,他很少会给太多的资料,也不会告诉太多具体的细节。
他只是告诉方向,其他的都要自己去查阅,当然,我们有不懂的去问老师的时候他还是会耐心的去给解答的。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800字江河把水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大地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小编收集了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我和我的导师这几个月以来,老师为了加强我们的阅读能力扩充我们的课外知识量,让我们统一阅读《草房子》,开头我还是草草地读几下,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已经爱到了不可离手的地步了。
这本树的主要人物有:既活泼又善良还有些鬼点子的桑桑;文弱恬静的纸月;爱学习的杜小康;特殊的陆鹤;有孝心的细马;调皮的阿恕;可怜的秦大奶奶……积极向上的桑乔一家,勤劳不幸的邱大爷一家,惨遭破产的杜雍和一家……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欢桑桑。
桑桑虽然很脏,学习也不名列前茅,但是他还是有许多优点的。
比如,他见到纸月,便一改以前的不干净,说明他知错就改;他帮蒋一轮和白雀传信,说明他乐于助人;他在病危时带妹妹去城里玩,说明他说话算话和关爱妹妹。
令我不由地开始敬佩起他。
以前,我表弟来我家时,我不是跟他抢巧克力,就是和他争饼干。
国庆长假,外婆带着表弟来我家玩。
我中午要出去上课,好不容易熬过了两个小时,回来正想尝尝新加坡带来的棒棒糖,冲到房间里,傻了。
上课得到的奖品——棒棒糖,被贪吃的表弟扫荡一空。
心情就像《草房子》中,桑乔奖到的本子被儿子桑桑夺去一般。
我怒气冲天,举起手来就要教训他。
幸好外婆及时阻止,不然我那拳早就下去了。
而读过《草房子》后,我深感羞愧。
表弟还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
何况哥哥还应该谦让嘛!其次,我还喜欢杜小康。
他虽然身在豪门,却一点也不傲气。
成绩好,人品也不错。
特别是在红门愈渐冷清时,他对学习深深的热爱,令我感动不已。
但最令我敬佩的是他那敢作敢当的个性。
记得在红门那一章里他们在烤红薯时不小心烧了一大片草坪,在大会上杜小康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肃然起敬,也不禁由生了几分惭愧。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 4篇我和我的导师征文 1师者,伟哉!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使心通其意。
——题记生而为人,必有师者。
师也,教人而为学,育人而为才,以学授之,以德传之,以仁容之,以心待之,此乃师之道也。
人生在世,没有谁天生就学富五车、博古通今,都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接受普适性的学问和严格的教育之后,才会有所启发,有所顿悟,有所领悟。
为人之师的意义也就在于此,老师也好,导师也罢,都是教授他人学识,传授他人才智的智者。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者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或者那么几个人,授予你学问,教育你成长,赐予你鼓舞,为你指明方向,他们就是所谓的“师”者。
韩愈的《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语道尽老师的内涵与真谛,也从侧面反映出为师之路的艰辛与漫长。
身为人师,以学识为根,以宽容为源,以育人为本,师为师的上乘之道;身为同学,以自强为根,以勤奋为源,以学习为本,乃同学为学之道。
师生之关系,就好比树枝与树叶,树枝健壮,则树叶繁茂,反之,树枝枯萎,长出的树叶也必枯黄无力。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就我们这个时代来看,的确含有肯定的这里在里边,如今大多数同学,在学习的道路上缺乏一种坚决的信仰和坦然的心态,总在仰视大师们的辉煌成就,商量社会对我们的不公,世俗心理偏激,简单产生一种懈怠和惰性思想。
要求严格和看法严谨的老师在这一方面肯定程度上起到了主动的作用,当你懈怠时,他们会催发起你的爱好;当你惰性大发时,他们会激起你的斗志。
导师就像我们人生中的一个支点,关心我们找到内心的平衡点,指引着我们找到人生的奋斗方向,带着着我们栖息于心灵的一方净土之上。
为人之师的艰辛,堪比在飞沙走石的荒漠之中行走,留下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一个个承载着很多苦痛的脚印,他们以一己之力,靠着坚决的信仰,为我们踏出一条条宽广而煜煜生辉的康庄大道,指引着我们走向辉煌的殿堂,承接每一份彩虹般灿烂刺眼的人性之美。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篇一: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时间在走,我们在成长,转眼间现在已经是我在科大学习的第二年了。
仿佛昨天我还是那个对新学校、新老师、新环境抱有强烈的好奇和期待的研一新生,而今天就已经要开始为毕业做准备。
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有一位好的引路人,我的导师谢奇勇教授。
初次见到谢老师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时候,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学院的老师。
当时我懵懵懂懂,因为面试而紧张不已,原本熟记于心的知识点在那一刻全部消失不见。
在进教室面试之前,我反反复复地背着自己准备好的英文的自我介绍并且在脑袋里梳理面试问题的答案。
一进考场,看见坐在第一排的非常严肃地看着我的老师们,只能够机械地背出自我介绍,到了回答问题时则讲得乱七八糟。
谢老师第一时间就指出了答题的错误之处,并且言简意赅地讲出了答题点,我当时还不知道坐在台下的这位老师是谁,心中就已经对他满是敬意。
通过了面试以后,我们有机会进行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选,我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谢老师。
这一年跟着谢老师学习,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
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去年刚开始跟着谢老师学习的时候,他还是我们人文学院的院长,学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操心。
每一次去办公室找他,总会碰到学院其他老师有文件找他签字,有时这个老师走了,另外一个老师马上又来了,我只好默默地待在一旁等待。
虽然是院长,学院工作很多,但他对待上课非常认真。
我们第一学期总共三门专业课,其中两门课他都参与教学。
他上课用的全是他自己编辑的课件,收集了很多著作上的讲解,每一个章节后面会举优秀的论文作例子,让我们学到知识也学到方法,他的课件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编成一本教材。
我从未见到上课像他这么用心的老师,他上的每一节课都凝聚了他的智慧与心血。
对待学生,他更是非常负责。
从学校复试结束以后,他常常会用邮件联系我,跟我分享一些学习上的经验,向我推荐专业书籍,帮助我利用暑假的时间补习了专业课的知识。
他也给我很多机会,带我出去学习交流。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学习的过程中您的那些精彩的(故事)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中,给了我力量和勇气,又像那甘泉滋润着我们,让我回味无穷。
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导师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篇【一】人的一生需要许多许多位老师,你瞧,这刚和小学老师道离别,初中又认识了那么多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是惹人喜爱,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地理老师了。
我们的地理老师啊,您可是位老教师,要论辈分那我可要叫您声"爷爷'了。
在这一个学期里,您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总是穿着一身地地道道的中山装,一双皮鞋又黑又亮。
再加上您那好几百度的老花镜。
真可谓是经典。
不过我们就喜欢您这样,每每上课总是一手抱书,一手拿个地球仪。
一看便知道您是博时多才,令人倾佩。
我和蔼可亲的地理老师啊,您的话语总能滋润到我心田。
您那一声声经典的口头禅也是让同学们学了又学。
在课上,您一边做板书还不忘同学们。
一节课,您就像是我们年迈的老父亲一样,不时的问我们"这个字,你们会写吗?'当我们齐声声说了声"会!'时,您又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哎呦,咱五班的孩子就是好呀!'然后又情不自禁的反问道:"真会?不会可要说呀!'当我们再次齐声声说了声"会!'时,您会心的笑了,我们也笑了,您可不知道,刚开始,我们还真搞不懂:这么简单的字,我们都上初一了难道还不会写吗?可后来我们才明白您这不是让我们专心听讲、好好做(笔记)吗?在您眼中,我们可都是小孩子呀。
我敬爱的地理老师啊,您的言行总能令人敬佩。
您知道一些地理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讲起来总是让我们昏昏欲睡,您看到一些同学快睡着了,从来不批评他们而是凑近前去,"我的宝贝呦!别睡着了,'然后再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这部分听着有点难,可得用心听,咱五班可是最棒的,是这个。
我和我的导师作文900字(通用范文8篇)关于我和我的导师作文,精选5篇通用范文,字数为900字。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老师,她的教学方法十分特殊。
她的教学方法也十分特别,她就是——何老师。
何老师虽然不怎么教我们,但她对同学们的态度十分认真。
她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何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不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溺爱,更不要说我们的学习成绩了。
我们有一些做的不好的事时,何老师总会鼓励我们,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
何老师的严厉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知何老师为什么这么认真地做,可能是怕我们的考试成绩会下降吧。
关于我和我的导师作文,精选5篇通用范文,字数为900字。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老师,她的教学方法十分特殊。
她的教学方法也十分特别,她就是——何老师。
何老师虽然不怎么教我们,但她对同学们的态度十分认真。
她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何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不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溺爱,更不要说我们的学习成绩了。
我们有一些做的不好的事时,何老师总会鼓励我们,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
何老师的严厉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知何老师为什么这么认真地做,可能是怕我们的考试成绩会下降吧。
我和我的导师作文(通用范文):1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老师,她的教学方法十分特殊。
她的教学方法也十分特别,她就是——何老师。
何老师虽然不怎么教我们,但她对同学们的态度十分认真。
她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何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不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溺爱,更不要说我们的学习成绩了。
我们有一些做的不好的事时,何老师总会鼓励我们,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
何老师的严厉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知何老师为什么这么认真地做,可能是怕我们的考试成绩会下降吧。
何老师的性格十分温和,她不会批评我们,她也不会骂我们,她会和我们谈心。
何老师有时候很幽默,她不但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而且是我们的益友。
她对我们的关怀也十分严格,她总会让我们自己先做好,自己再做别人。
我和导师的故事在我大学求学的日子里,导师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还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而我的导师却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在困惑中看到了希望。
导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了我指导,更在人生道路上给予了我启迪。
他总是鼓励我要有远大的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不懈的努力。
他告诉我,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学术研究上,导师更是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
他总是耐心地听取我的想法,给予我宝贵的建议,让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他教会我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让我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除此之外,导师还给予了我很多人生道理和处世之道。
他告诉我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告诉我要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要关心他人,要帮助他人,要传播正能量。
他告诉我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在的诱惑所动摇。
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导师总是给予我鼓励和支持。
他告诉我,困难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
他告诉我,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风雨,只要心中有阳光,就一定能够看到彩虹。
我和导师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感激和敬意的故事。
导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会铭记导师的教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得起导师、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自己的人。
愿我和导师的故事,能够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永远的动力和力量。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比赛通知
一、活动背景
导师是联结学生通向科学世界和未来人生的桥梁,他们的品德情操和科学态度无不是学生跨越幽谷攀向高峰的桥梁,言行点滴无不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为进一步推动导师育人工作,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树立师生相长的典范,营造尊师重教、实干创新的良好氛围,中科院上海分院将组织开展“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活动,讲述你眼中的中科院好导师,讲述那些发生在你身边的名师故事,翻阅你内心深处那段难忘的记忆。
二、征文主题
身边的感动谆谆的教诲
三、征文内容
主要围绕我们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展开,可以是亲身所见所闻的老师的感人一幕:老师的一堂课、一句话、一些事等,内容要求反映导师教学风采、育人理念、育人经验,突出导师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讲述导师和学生之间打动人心的生活点滴,全面讲述与任选其一均可。
四、参赛作品要求
1.以“我和我的导师”为创作主题
2.每位参赛选手只能报送一件作品,要求必须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评选资格,文体不限。
3.内容及形式:投稿一律以word文档提交,命名为“所名_作者名_”。
内容应包括200字以内的导师简介、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2000字左右的正文。
排版设为A4纸,导师、作者简介为黑体小四,分列于正文前,题目黑体小二,正文宋体小四,行距24磅,正文中标题加粗。
五、活动步骤
1、宣传:由各所研究生会在本所通过海报和通知进行宣传。
2、征集:各所研究生会出一个代表,可以是文艺部长(或其他人),协助收集本所参赛作品,于7月20日前打包发送到下面邮箱:qibinchuan@,最后由他统一汇总发给分院。
原则上每所征稿不少于7篇,但对于人数较少的个别所可酌情减少,重点对知名导师的弟子、具有典型意义的师生关系采取约稿的形式。
注:写明“征文比赛”投稿字样,7月20日以后收到的作品将不再作为参赛作品。
3、评比:稿件复审人员的确定,由分院老师和各研究所学生会推荐而定,由评审团的审核评选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4.本次比赛将视各所研究生会的组织情况设立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六、活动时间
征集:3月14日——7月20日
评比:7月21日——8月10日
七、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教育处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
八、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500元现金)
一等奖:2名(300元现金)
二等奖:5名(200元现金)
三等奖:10名(100元奖品)
优胜奖:若干名(50元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