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64 KB
- 文档页数:5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生命是由无数瞬间构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
因此,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使学生懂得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
一言以蔽之,要使学生意识到生命意义与内涵的创造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今天做起。
生命的宝贵,在于生与死给生命规定的界限是那样的短暂。
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有生的基本权利。
作为有意识的特别是有独特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人要时时做出如何生的重大抉择。
正是通过这种抉择和行动,人的有限生命释放出了它应有的光和热,树立起了生命的丰碑。
在等级社会中,通常以出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体的社会地位来划分生命的贵贱,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把维护每一个生命体的天赋平等作为基本原则。
因此,要教会学生善待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把不自杀和滥杀作为一种关于对待生命的限制性的“善”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善待生命还包括在人生的实践中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
因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过程和不断提升的完善过程,这正是人的生命的高贵所在。
但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崇高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认识“今日之我”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如同古人一样闭门思过、静心养性,而是在积极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重构、再实践;追求自我完善,也并不是洁身自好、远离社会,而是用发展性的生命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
尤其在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无论生产、工作和生活,对人的体力付出、生活艰苦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使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保持人生精神上的奋发向上的追求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活出生命的精彩【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2.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3.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学习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习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一、自主预习1.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
2.生命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就会不断增强。
3.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设身处地地。
4.让我们用、、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的社会。
5.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运用自身的、和。
创造出比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6.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贫乏与充盈探究一: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1 / 3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知识模块二:冷漠与关切探究二: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1.和同学交流:如何让生命充盈?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本小组“让生命充盈的方法”在全班交流分享。
探究三: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1.请你对事件中的肇事逃逸司机、路人和拾荒阿姨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
2.为什么这事件会引起全国网友对“要做温暖中国人”的讨论?探究四: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知识模块三:平凡与伟大探究五: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想想他为什么这样理解生命。
探究六:阅读课文图片“名人成就”及“探究与分享”1.分享图片名人及其成就,从这些图片中你认识到了什么?2.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2.通过前面的探究,你认识到了什么?2 / 3【达标检测】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2.能力目标(1)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知识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贫乏与充盈。
难点:平凡与伟大。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材料: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
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学情分析】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中学生比小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获得的信息量较大。
但他们的分辨能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较低,对生命的价值缺乏深度的思考。
要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绽放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教学重点】贫乏与充盈。
【教学难点】平凡和伟大。
【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印成卷子下发。
七年级上册教案2. 生命需要关切:关注自身;善待他人;构建和谐社会【教学故事二】——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三、平凡与伟大时光机:平凡英雄观看视频《平凡英雄》,思考:你是如何看待平凡与伟大的?归纳总结:1.如何看对生命的平凡与伟大?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③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①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②充盈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让生命得到滋养。
③关切他人的生命。
生命拒绝冷漠,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善待他人。
④正确认识平凡与伟大。
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知识梳理】——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1.歌德说:“你若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说明( C )A. 人应当喜欢自己的价值B.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C. 通过创造,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D. 肯定生命的重要性2. 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帐户。
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
钱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他们的事迹说明( B )①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②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热爱祖国,支持教育事业;④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能够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识逐渐加深,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独特性2.生命的价值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案例: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题: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独特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活出生命的精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的。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3.操练(10分钟)小组内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明确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途径。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主备霍恩才审核张巧英【学习目标】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2、如何让生命充盈?3、为什么说生命拒绝冷漠?4、生命怎样相互关切?5、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6、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7. 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习重难点: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情景导入】名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得死去。
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巴金让生命开花,也就是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自主学习】1.人们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1)有的人把自己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了生命的生长。
(2)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怎样充盈生命?(1)热爱学习,,在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敞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就会一点点充盈起来。
(3)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等。
3.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这要求我们怎么做?(怎样传递生命的温暖?)(1)人与人在和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2)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
(3)让我们用真诚、、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4.怎样正确看待伟人的生命价值?伟大在于。
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是因为他们能够运用自身的,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5.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活出生命的精彩”,内容主要围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热情,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惑和压力。
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2.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3.提高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是什么?2.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3.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的时间,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5分钟)用PPT展示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的。
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吸收。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或者进行小组讨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提醒学生要珍惜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节《活出生命的精彩》是本册的一个重点章节。
这一章节的核心理念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价值,都值得尊重。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从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价值、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从生理到心理逐渐成熟,对自我认知开始深入,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始产生疑问。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对人生的目标和方法也会有很多的迷茫。
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明确生命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方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理论中理解并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相关案例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对生命和人生的问题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呈现生命的独特性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并分享各自的看法。
XX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10.2活出生
命的精彩学案
第四单元第十
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有的人把自己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生命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
.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
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
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让我们用真诚、、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和谐的社会。
.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伟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才智和,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的。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时,就是在用认真、、善良、、责任、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集体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贫乏与充盈
【关键词】18岁不同
岁,意味着同学们要作别青涩的自己,迈向成熟人生。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不同的18岁的生命:18岁,湖南邵东高三学生小龙残忍杀害了自己的班主任,起因只是嫌班主任不
让他用手机看网络小说;l8岁,山东泰安的小小发明家刘小袜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l8岁,湖南的谭艳芳早已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一边上学,一边照顾重病的爸爸妈妈;l8岁,消防官兵袁海为扑救天津滨海大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些道理?
你打算怎样度过自己的l8岁?
.平凡与伟大
【关键词】感动中国
XX年2月14日,屠呦呦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XX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奖。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屠呦呦为什么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日常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向她学习?参考答案
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封闭生活目标
丰富热爱学习阅历
道德体验感受力
.彼此关切冷漠
.设身处地温暖他人
热情冷漠友善
.品德劳动社会价值默默无闻不放弃力量勤劳坚持勇敢.他人的民族的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点拨:①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出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②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自我封闭,漠视生命,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③有的人热爱学习,乐于创新,主动承担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我要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不断丰富生命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
让生命得到滋养,一点点充盈起来。
.点拨:因为她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已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让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并且为了给更多人带来福音而继续努力,她的贡献和精神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个人。
为生活而努力,认真学习;面对环境和生活的艰难考验,
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感悟提升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别,但只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应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