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九年级化学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知识梳理(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2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二)—原子和离子(第1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初三化学科粤版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基本组成,并能够描述原子结构的主要特征;2.掌握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3.了解离子的产生和性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难点:离子的产生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入今天的新课:什么是原子?为什么离子会有正负之分?等等。
2.简单的调查问卷:举手回答下列问题,但不需要说出自己的名字。
(1)您认为什么东西能被分解成微小的粒子?(2)您听说过原子吗?您对原子有什么了解?(3)你知道元素周期表吗?你了解里面的符号、组、周期吗?3.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原子、元素、离子的相关概念,并预告今天的课程设计。
二、概念阐述1.原子的概念(1)原子是所有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介绍原子的结构、原子半径、原子量等基本概念,以及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概念。
(3)发布原子模型的图示,易于学生理解。
2.元素的概念(1)元素是由只含有一种原子的物质组成的。
(2)介绍元素符号的来源及组成。
(3)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特点。
3.离子的概念(1)了解离子的概念及性质。
(2)介绍离子的分类,即阳离子、阴离子的区别。
(3)了解离子的重要应用领域。
4.解决问题(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半径和原子量有什么特点?(2)元素周期表是什么?它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3)离子是如何形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有什么区别?三、课堂小结1.原子的基本组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2.元素是由只含有一种原子的物质组成的,其符号来源于拉丁语或其它源。
3.离子是有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集合体,它的形成主要有离子化和化合机制两种途径。
【课后作业】1.掌握好以下概念:原子、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离子。
2.了解各种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局限性。
3.做好以下练习:P46 1-5。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原子: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 磷硫氯氩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原子核 上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三、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一、教学内容:1、知道原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的结构。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3、初步学习通过“模型”来认识物质结构。
4、建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知道原子、原子的结构,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是重点。
原子结构的空间想象,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学程序(一)分子很小,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还能不能分割呢?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探究实验】加热氧化汞氧化汞的分解现象:管壁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在试管口试验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理:氧化汞−−→−加热汞 + 氧气 HgO Hg O 2结论: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而汞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它们只是重新组合。
(二)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金属、稀有气体(氦气He 等)、金刚石、硅等是由原子构成的 2、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很小,使用很不方便,如氢原子:×2710-kg氧原子:kg 2610657.2-⨯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实际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12/1(用以上方法,代入具体数据,就可算出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 的相对原子质量=110993.1)12/1(10674.12627=⨯⨯⨯--kg kg(近似值)O 的相对原子质量=kgkg262610993.1)121(10657.2--⨯⨯⨯=16其它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结果见课本P89表中(近似值)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3、原子的构成⎪⎩⎪⎨⎧⎩⎨⎧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子核外电子不显电性中子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质子原子核原子:::4、原子内部的特点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5、原子结构示意图(三)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微粒离子的形成:化学变化中,中性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微粒就是离子。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知识梳理粤教版
一、原子的概念与特性
1.原子的定义:。
丹砂受热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和汞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结论】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
②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而原子本
身,只是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
2.原子的特性:小、动、间、同
二、原子与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根本区别:在中,分子,而原子却。
②分子一定保持物质的性质,而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分子只能用于构成,而原子既可构成,也可直接构成。
2.联系:①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的微粒,分子又是由构成的。
②分子和原子的特性相似:。
【注意】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
【化学常识】分子-原子论---道尔顿、阿伏加德罗
三、原子的构成(揭示原子内部秘密的科学家、)
1.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运动的带负电的构成。
2.原子核由一定数目的和构成。
3.每个质子带,每个电子带,中子。
4.原子不显电性,其原因是。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
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7.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8.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存在。
9.原子并非实心球体,是电子高速动笼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