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地理复习试卷123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0
高一地理第一至第三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完成第1~2题。
1.“超级地球”应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图A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A.甲B.乙C.丙D.丁5.图A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6~7题。
6.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河流堆积C.岩层挤压D.火山喷发7.“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8.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 )①大气中的氮,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大部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③大气通过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④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凉爽些。
A.①②B.②③B.①③D.②④9.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10.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11.大气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始终垂直,且由气压高的地方指向气压低的地方B.近地面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始终是垂直关系C.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始终是垂直关系D.若不考虑摩擦力,当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1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二单元时量分钟总分:分一.单项选择题(共题,每题分.共分,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月球.金星.水星. 地球.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色球层的是.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地热.核能.煤、石油. 潮汐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池塘里有窟窿时池水会成什么样的方向流进窟窿.直接流进去.按顺时针方向.按逆时针方向.不确定.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下列日期中,湖南白昼最长的是.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三个月、、三个月、、三个月、、三个月°比东经°的地方.区时早.地方时早.一定晚日出.地方时晚.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南北温带.南北寒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热带和南温带.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增大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原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月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在南半球,并向北移.一般说来,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原因是.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图中、、、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了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必修一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C3. 以下哪个是热带气候的典型特征?A. 四季分明B. 终年炎热C. 寒冷干燥D. 湿润多雨答案:B4.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A. 4万公里B. 2万公里C. 6万公里D. 8万公里5. 以下哪个是海洋的组成部分?A. 大陆B. 海峡C. 河流D. 湖泊答案:B6.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7.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内部圈层?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8.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外部圈层?A. 岩石圈B. 大气圈C. 水圈D. 地壳答案:B9. 以下哪种地形是火山喷发形成的?B. 盆地C. 火山D. 丘陵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然带?A. 热带雨林带B. 温带草原带C. 寒带苔原带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63782. 地球的极半径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63573.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________度。
答案:23.54.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5.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地球公转的意义。
答案:地球公转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2. 描述地球内部圈层的构成。
答案:地球内部圈层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构成;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判断下图中坡度最陡的是()该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2.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890米、400米B.950米、310米C.860米、499米D.920米、500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250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冲积扇4.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岩石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
5.右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景观“南天一柱”照片,按地貌类型划分,该景观属于()A.流水地貌 B.海蚀地貌C.海积地貌 D.喀斯特地貌6.右上图是发生低强度喷发的墨西哥城东南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组成该山体的岩石具有()A.层理构造 B.含有不同时期的化石C.片理构造 D.晶体颗粒细小,岩石表面多气孔7.冰川在前进过程中会塑造出的地表形态有A.V型谷、瀑布B.冲积扇、河漫滩C.U型谷、角峰D.溶洞、喀斯特地貌8.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产生 B.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读“北半球某河流部分横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9.该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10.下列关于该河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位于河流上游B.该河段西侧可形成河漫滩平原C.建港口应选在西岸D.该处河段以下蚀作用为主读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题。
1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C>A>B B.A>B>D>C C.C>D>A>B D.C>D>B>A12.此图若表示某一天的气压分布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白天B.阴示夜晚C.CD间吹陆风D.气流从B吹向A13.此图若表示北半球的气压分布状况,则图示季节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A.向高纬凸出B.向低纬凸出C.向东凸出D.向西凸出读气候资料图,回答题。
2023年全国卷(123)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地球上,以下不属于南半球的是()A. 智利B. 巴西C. 澳大利亚D. 南非2. 人口结构分析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下列关于人口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以进行年龄层次划分为主要依据的分析人口保健事业的方法B. 是以社会性别比例为主要依据的分析城市人口流动的方法C. 是以区划内各级行政单位人口数的比例与关系为主要依据的分析人口分布的方法D. 是以各职业人口的职业类型和职务等级为主要依据的分析人口职业分布的方法3. 较典型的地中海农业国是()A. 西班牙B. 巴西C. 巴拿马D. 新加坡4.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壳位于地球半径的最中心部位B. 较厚的地壳主要分布在洋中脊上C. 地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构成D. 地幔具有比较均匀的物质组成5. 以下属于中国地理区位优势的是()A. “海纳百川”形成强大的物流和分销网络B. 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可直接进入南亚次大陆C. 背靠内蒙古高原可发展煤田D. 毗邻老挝和越南以及南海,有利于开展跨国贸易6.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主要包括()A. 从自然积累量评估水资源量B. 将跨界河流建立流域管理机构C. 使用绿色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益D. 以社会公正、环境可持续为原则进行水资源规划与利用7. 以下不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典型地区的是()A. 辽河流域石化工业带B. 哈尔滨市以南地区C. 沈阳市及以北地区D. 鞍山市以南地区8. 下列关于气候和气象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暴风雨、雷暴和龙卷风都有显著降水量B. 秋季台风最为活跃,也是我国中东部降水的主要季节C. 结霜不在气象学中讨论D. 气象学不与环境科学有交叉9. 以下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成渝地区又称“中国第三极”B.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后盾C. 两广三桂地区是西南地区工业较为集中的区域D. 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区位优势而成为全球重要的高科技集聚区10. 以下不属于当前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是()A.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可循环利用技术B. 建立严格的自然保护区C. 厉行节约用水、用电、用能D. 增加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节11. 利用专业知识,说明“南水北调”,并简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与测试(三)一、单选题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0°和180°B.90°E和90°WC.20°W和160°E D.20°E和160°W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途经新西兰基督城后到达恩科斯堡岛,开始罗斯海新站的筹备建设,如图所示。
2018年2月,罗斯海新站在恩科斯堡岛正式开工建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罗斯海新站筹备到开工建设的时段内,与基督城相比,恩科斯堡岛()A.白昼时间较长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气温较高D.风力较小3.受大气环流影响,罗斯海新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飘向()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地球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4.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大陆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
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A.在②圈层B.在③圈层C.在④圈层D.在⑤圈层5.10月28日1时56分,甘肃甘南州夏河县(35.10°N,102.69°E)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可能在①圈层B.可能在②圈层C.可能在③圈层D.可能在⑤圈层6.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B.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7.位于广东湛江市的湖光岩玛珥湖火山爆炸后冷却塌陷,积水形成的火山口湖。
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主要来源于图中的()A.地面B.莫霍面C.软流层D.无正确答案2019年7月5日,某旅行团队驾驶帆船从上海出发环球航行,历时一年半,探访24个国家、五大洲(如图)。
地理高一必修一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地球的自然卫星?A. 月球B. 火星C. 木星D. 土星3. 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是如何划分的?A. 经度从0°到180°,纬度从0°到90°B. 经度从0°到360°,纬度从0°到180°C. 经度从-180°到180°,纬度从-90°到90°D. 经度从1°到360°,纬度从1°到90°4.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半球?A. 中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俄罗斯5. 以下哪个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A. 日食B. 月食C. 昼夜交替D. 四季更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千米。
7.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称为________。
8.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________。
9.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________%。
10. 地球上的洋流主要分为暖流和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12. 地球上的海拔高度通常以海平面为基准。
()13. 地球上的经度线是半圆形。
()14.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
()15. 地球上的纬度线是平行于赤道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17. 解释什么是经纬度系统,并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18. 描述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19. 阐述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对地质活动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造成“赤道无风带”现象的原因。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高一地理必修1有哪些内容呢?试题可以练习一下。
据说,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2.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D.春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值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4.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5.北京时间2023年8月8日20时将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__届奥运会,这时上届奥运会举办地雅典(东二区)是( )A.8月8日2时B. 8月8日8时C. 8月8日12时D.8月8日14时6.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C.光球、色球、日冕D.日冕、色球、光球7.冬半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旱灾D.暴雨8. 大量使用冰箱、空调会造成( )A.酸雨B.臭氧层破坏C.海平面上升D.空气污染9.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B.过境后天气转晴C.过境后气压升高D.过境后温度上升10.地球上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海洋水1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河流水12.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C.陆地形状D.摩擦力13.秘鲁渔场形成的条件是( )A.水温高B. 有上升流C. 寒、暖流交汇D.淡水河流注入14.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是( )A.使温差变小B. 使温差变大C. 使气温升高D.使降水减少15.我国华山的成因是( )A.向斜山B. 背斜山C. 断块山D.火山16.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A.断层上升B. 褶皱隆起C. 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1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南北两极B. 极圈内C. 赤道D.回归线附近18.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9.北半球夏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惠州昼长夜短B.长江进入枯水期C.地中海多雨D.日本盛行偏北风20.2023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A.海底火山爆发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诺现象2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搬运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2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 )A.风力B.流水C.冰川D.太阳辐射23.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A.岩层向上拱起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24.自然带上,惠州所在地区属于(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常落叶阔叶林带25.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26.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D.地形27.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28.下面水循环的环节中,人类活动能影响的是( )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降水29.三角洲一般形成于( )A.山麓地带B.滨海地带C.河源地带D.河流的入海口30.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环流的是( )A B C D31.有关右图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暖流B. 南半球寒流C.北半球暖流D. 南半球寒流32.夏天使,城市比农村更加酷热,原因是( )A.集聚效应B.阳伞效应C.热岛效应D.雨岛效应33.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A.气旋B.反气旋C. 冷锋D.暖锋34.台风一般会带来天气。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地理现象属于地球的内部结构特征?A. 磁层B. 气旋C. 海底地形D. 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层2、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观测和绘图技巧?A. 数值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野外考察法D. 位序法3、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B.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C.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鼓的球体D. 地球的形状是完全规则的椭球体4、下列哪一项不是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证据?A. 大陆边缘的匹配性B. 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C. 海底扩张中心的存在D. 地壳中矿物的分布5、题干:我国四大高原中,地势最高、气候最寒冷的是:A. 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四川盆地6、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B.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C. 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四川盆地,注入南海D. 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云贵高原,注入南海7、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全球地质现象的重要理论,下列哪项不是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A、地球表面由多个大的岩石板块组成B、板块在软流层上移动C、板块内部无任何活动D、板块边缘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8、在地球表面,板块边界处常常出现特定的自然地理现象。
请问在下列哪个区域最有可能观察到背斜和向斜的地质结构?A、板块扩张边界B、板块碰撞边界C、板块转换边界D、板块内部稳定地区9、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地理区域特征的南北差异?A、气候类型B、植被类型C、水资源分布D、人口分布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1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海陆分布C. 经济发展水平D. 大气环流12、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表面由多个刚性板块组成B. 板块在地幔上的软流圈上移动C. 板块相互碰撞可形成山脉D. 板块内部地质活动频繁13、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三大经济圈?A. 环渤海经济圈B.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C. 成渝经济圈D. 京津冀经济圈14、题目:以下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B. 地形以高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大C.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大D. 地形以盆地为主,高原面积较小15、地球内部根据其物理性质和组成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其中最外层称为()。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复习试卷一、单项选择(注释)1、图中,小行星带的轨道基本位于哪两个数字序号之间( )A.1和2 B.2和3 C.3和4 D.4和5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C.日地距离适中 D.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日珥现象B.黑子和极光现象C.日珥和极光现象D.黑子和耀斑现象4、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气燃烧 B.太阳风 C.核聚变 D.核裂变5、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关联不大的是()A.生物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爆发 D.煤和石油的形成6、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时,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A.广州B.上海C.济南D.北京7、为“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图”,其发电量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北大西洋暖流的强弱 D.风向的季节变化8、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图1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①~④为二分二至),图2是该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1中,当地球公转位置()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由④到③时,南京昼长夜短C.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由②到①时,西风带总体南移2.图2中B点的区时是()A.l1月1日0时20分 B.10月31日23时40分C.11月1日12时20分 D.l0月31日12时40分9、下图中表示北半球春、秋分日的是()10、读“某地区图”,回答1--2题。
1.图中东11区与东12区的分界线是()A.165°EB.170°EC.172.5°ED.172.5°W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自转线速度最小,该地位于()A.①B.②C.③D.④11、地球的四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图5是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地球的圈层依次是()A.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大气层、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2.下列对岩石圈的表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就是地壳B.软流层属于岩石圈C.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构成D.整个岩石圈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间1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答1~2题。
1.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2.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13、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的现象。
入冬以来,沈阳随着供暖开始和天气系统的影响,严重的雾霾笼罩成为人们吐槽的焦点。
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2.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比无雾霾时增强C.日较差比无雾霾时大 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14、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15、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16、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中,能正确反映此时沿乌兰巴托—北京一线天气状况的是()①B.②C.③D.④17、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读下面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此时控制①②③④地的气团正确的是()A.①暖气团、②冷气团 B.②冷气团、③暖气团C.③暖气团、④冷气团 D.①冷气团、④暖气团2.图乙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图乙中③处最为接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19、读下图,回答1~2题。
1.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来看,它属于()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2.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的天气为()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20、读我国近5000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信息表明()A.该图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B.从总体上讲,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C.公元前,我国有一次寒冷期,一次温暖期D.近5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范围在4℃以内2.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可能出现()A.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B.西北地区因蒸发加剧导致降水增加C.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将向南移 D.1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21、下面某区域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温线为七月份等温线 B.P河谷横断面岩层中间老、两侧新C.河流、湖泊位于北半球 D.湖泊一定为咸水湖2.据图示信息所示时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湖泊蓄水范围为a B.云南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C.我国华北地区小麦开始返青 D.R地盛行东北风22、图3为四种区域等值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3中属于南半球的区域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山脉位于北美东海岸 B.②处寒流仅分布在大陆西岸C.③地雨区主要出现在M侧 D.④地三条等值线数值相同23、读下图,完成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24、英国某男子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由于上下班路上交通拥堵,故其夏季采用在海面上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
据此回答1-2题。
1.该男子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2.在该风带和与其相邻的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25、图8、图9分别是1998~2010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A .秦皇岛B .保定C .衡水D .邯郸2.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 )①生长期内降水量少 ②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④锋面雨带停留在东北地区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26、读我国某城市供水结构图,回答1~2题。
1. 该市处于的地形区最可能是( )A. 珠江三角洲B. 华北平原C. 东北平原D. 四川盆地2. 根据该市的供水结构,推测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地面沉降B. 水土流失C. 土地荒漠化D.石质荒漠化27、Niijima 意思是“新岛”,属于火山岛,位于东京以南大约600英里的海面上,截至目前这个小岛的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结合下图,完成题。
1.形成“Niijima ”火山岛的物质最可能来自左图中的( ) A.M B .N C .P D .Q 2.右图中与“Niijima"的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28、读图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a 、b 、c 、d 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29、读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③表示石灰岩,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岩石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②属于变质岩B .③属于侵入岩C .④属于变质岩D .⑤属于沉积岩2.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③①②④⑤C .⑤①②③④D .③⑤①②④30、图为某地区的地质构造示意图。
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本地区进行了一次地理野外考察,请回答有关这次活动的题。
1. C 处河谷的形成主要是的______作用。
A .风化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搬运 D. 流水堆积2. B 处地质构造是( )A .地堑 B. 背斜 C. 向斜 D. 地垒31、图中甲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水系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方框范围内的“地形演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 .aB .BC .cD .d2.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化作用B .风力侵蚀C .流水侵蚀D .流水堆积32、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堆积而不断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相连的岸是(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图 7A B C二、非选择题33、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是_ _________,是__________。
(填晨线或昏线)(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__(东或西)侧。
(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时,A点的夜长为__________(6)此刻,A点的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C.自西向东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34、下两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