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7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网络的传输介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的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有线传输介质(铜缆、光缆、同轴电缆)的特点和用途;3.了解无线传输介质的特点和用途;4.能够进行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的选择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网络的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2.有线传输介质(铜缆、光缆、同轴电缆)的特点和用途;3.无线传输介质的特点和用途;4.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的选择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举例,引发学生对网络的传输介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介绍网络的传输介质的概念和分类,讲解有线传输介质(铜缆、光缆、同轴电缆)和无线传输介质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传输介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3.实例分析(2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传输介质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的使用场景,例如家庭网络、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等。
4.小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的选择和应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
5.总结概括(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概括网络的传输介质的特点和用途,对比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的优缺点,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通过提供一些资料和资源,让学生继续了解新兴的传输介质和技术,如光纤到户(FTTH)和5G等,让学生对网络的传输介质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评价: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的质量,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2.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评价环节,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3.可以出一些概念性问题和应用题,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的资料和资源。
六、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注重针对性和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传输介质;2.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能够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3.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新技术和发展动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是指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和信息的媒介,通常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种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传输介质的特点和应用。
一、有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利用电缆、光纤等物理链路来传输数据和信息的媒介。
它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中。
1. 电缆电缆是一种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它可以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电缆等几种类型。
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中,它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UTP常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网络,而STP适用于需要较高抗干扰能力的环境。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电视有线网络和宽带接入,光纤电缆则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的通信传输,其传输速度和带宽较高。
2. 光纤光纤是一种采用光信号传输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介质,它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
光纤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的通信传输、局域网和广域网等网络中。
光纤可以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类型,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而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和海底光缆等特殊环境。
二、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是指利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技术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的媒介。
它具有灵活性高、移动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物联网和无线局域网等领域。
1. 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一种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它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数据和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无线电波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如2G、3G、4G和5G等移动网络。
它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传输,但受限于频段资源和传输速率等因素。
2. 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利用红外光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的无线传输介质。
它通常应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信,如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数据传输等。
红外线传输速率较低,受限于传输距离和遮挡物等因素。
结论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是实现数据和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线传输介质如电缆和光纤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无线传输介质如无线电波和红外线具有灵活性高、移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则是网络建设的基础,它决定了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本文将探究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的类型、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一、传输介质的分类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三种:双绞线、光纤和同轴电缆。
1. 双绞线双绞线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双绞线是由两股细铜丝(或多股铜线)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种传输媒介。
它可以分为一类、二类和五类三种类型。
一类双绞线主要用于传输10Mbps以下的信号,主要用于LAN 网络的建设;二类双绞线支持100Mbps的传输速度,广泛应用于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网络建设;五类双绞线则支持1000Mbps的传输速度,被称为千兆双绞线,目前在数据中心等高速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光纤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它是一根纤细的玻璃或塑料芯子,外面有一层光学纤维包覆。
光纤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最高可达数十Gbps,而且它能够抵御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较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速网络建设和数据中心等场合。
不过,光纤传输方式采用全息成像技术,设备昂贵,安装维护复杂,数据传输范围有限,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由内部由一个铜质或铝质的中心导体、一个绝缘体以及一个绝缘外层组成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的传输速度较慢,同时电磁干扰比较大,已经逐渐淘汰。
二、传输介质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1. 双绞线双绞线的主要特点在于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使用范围广泛。
同时,它还具有抗干扰能力较强、传输稳定等优点。
但是,双绞线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需要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同时,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易受到干扰,因此对维护和保养也有一定要求。
2. 光纤光纤的主要特点在于传输速度快、传输范围大、误码率低、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点。
但是,光纤设备的价格高昂、安装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同时由于光缆本身具有易折损性、输送介质透明性等特点,也易受到破环损坏和竞争干扰等问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网络传输介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传输介质,作为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就像是一条条无形的高速公路,承载着海量的信息在网络世界中穿梭。
网络传输介质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传输介质则有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先来说说双绞线,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输介质。
它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而成。
双绞线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易于安装和维护。
我们家庭中常用的网线,很多就是双绞线。
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等。
同轴电缆,它由中心导体、绝缘材料层、网状织物构成的屏蔽层以及外部的保护套组成。
由于其良好的屏蔽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外界干扰,因此在早期的网络中应用广泛。
不过,同轴电缆的成本相对较高,安装也比较复杂,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被其他传输介质所替代。
光纤是一种非常先进的传输介质,它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组成。
光纤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输信号,具有极高的带宽、极低的损耗和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这使得它能够传输大量的数据,并且传输距离很远。
在长距离的通信和高速网络中,光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我们的骨干网络、海底光缆等,大多采用的是光纤传输。
接下来谈谈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线传输方式,它的频率范围很广,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
我们的手机通信、广播电台等都依赖于无线电波。
但无线电波的传输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信号稳定性相对较差。
微波则通常用于远距离的通信,比如卫星通信。
它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大的带宽,能够传输大量的数据。
但微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使得它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地形和建筑物的阻挡。
红外线传输则在一些短距离、点对点的通信中有所应用,比如遥控器。
它的优点是无需申请频段许可,保密性较好,但传输距离短,且容易受到障碍物的阻挡。
教案三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来传输数据的媒体。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本教案将逐一介绍这些传输介质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
一、有线传输介质1. 双绞线(Twisted Pair)双绞线是一种由四对导线绞合而成的传输介质,是目前最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之一、双绞线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
双绞线的特点如下:-优点:成本低,易于安装和维护;适用于多种网络应用场景。
-缺点:传输距离较短,易受到干扰,传输速率有限。
-应用场景:家庭网络、办公网络等。
2.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同轴电缆是由内部导体、绝缘层、外部导体和保护层组成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的特点如下:-优点:传输速率较高,可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
-缺点: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应用场景:电视有线传输、宽带接入等。
3. 光纤(Fiber Optic)光纤是由光学材料制成的传输介质,利用光的传输来实现数据传输。
光纤的特点如下:-优点:传输速率极高,传输距离远,信号不受干扰。
-缺点: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应用场景:长距离数据传输、高速网络等。
二、无线传输介质1.Wi-FiWi-Fi是指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Wi-Fi的特点如下:-优点:无需布线,便于移动设备接入;覆盖范围广。
-缺点:传输速率相对有线传输介质较低,信号强度受距离和障碍物影响。
-应用场景:家庭网络、办公室、公共场所等。
2.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蓝牙的特点如下:-优点:低功耗,成本低,适用于个人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缺点: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
-应用场景:手机、耳机、键鼠等无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3. 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蜂窝网络是通过基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数据,是移动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蜂窝网络的特点如下:-优点:广覆盖,适用于大范围的无线通信。
精品网络课程评选教学设计
真软件对无线虚拟局域网的搭建进行仿真,
然后再进行上机,便能少出很多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分组 提出需求
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5-10人一组。
分组,组内选出本组组长 复习上节课内容,对上节课的问题五、问题八进行个别提问,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了解本节的任务
知识探究 组内合作 互助学习 微课导学 教师引导 学生主导 解决问题
利用上节课所学双绞线引出传输介质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常用的传输介质。
回顾本项目之前所学习的内容,理解信息传输需要媒介。
了解常用的传输介质。
播放:“网络传输介质”微课
依据微课设定问题: 问题一:信号的传输需要什么做为媒介 问题二:双绞线内部用哪种金属作为传输的介质 问题三:光纤的传输介质是什么
问题四:同轴电缆可以分为哪两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和总结,重点对在微课中的同轴电缆又分为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进行解释。
学生反复观看微课
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微课并根据教材回答问题
小组间对问题的回答做出评价
同学们听取老师对问题的解释
学生归纳和总结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 利用本节课本节课课件,加深学生对传输介质的理解: 问题四:双绞线T568A 两端线序是什么 问题五:光纤是利用光的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课件、教材并先独立完成对问题答案的总结 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对问题答案进行完善 分小组进行反馈,对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老师进。
计算机基础知识认识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计算机基础知识:认识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具有数据传输、实时交互等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这些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的支持。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进行介绍和解析。
一、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数据时所使用的物理媒介。
常见的传输介质有以下几种:1. 有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物理线路进行数据传输的介质。
其中,电缆分为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两种主要类型。
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中,可细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输高频信号,与电视信号和宽带接入相关。
此外,还有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缆,其具有高速传输、抗干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中。
2.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的介质。
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有以下几种:a. Wi-Fi:Wi-Fi是全球无线局域网的一种技术标准,它使用IEEE 802.11协议族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
Wi-Fi技术可实现无线上网,而不用通过物理线缆连接。
b. 蓝牙: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在个人设备之间实现数据传输。
它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键盘等设备的无线连接。
c.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指通过移动通信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
常见的蜂窝网络有2G、3G、4G和5G等多种通信技术,用户通过SIM卡获得连接。
二、传输方式传输方式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将数据从发送端传递至接收端的方式。
常见的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1. 点对点传输点对点传输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从一个计算机到另一个计算机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通路,进行数据传输。
该方式的特点是传输效率高、稳定性强,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和保密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1)路由器:AR1220、AR2220、AR2240等。
(2)交换机:S3700、S5700等。
(3)终端设备:PC、Server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的设备。
2.使用eNSP模拟器创建网络拓扑结构图步骤 1 打开eNSP模拟器,进入模拟器初始界面,如图3-24所示。
图3-24 模拟器初始界面步骤2在左边的设备栏里找到路由器、交换机和终端PC,找到后将其拖入右边绘图区域中并排列好,排列完成的效果如图3-25所示,这样方便我们进行后续的设备连接。
图3-25 网络设备排列图步骤3将排列好的所有设备启动,由于设备较多,启动时需耗费一些时间,如图3-26所示。
图3-26 启动设备步骤4设备在启动成功后,会由原本的暗色变为亮色,如图3-27所示。
若设备均为亮色,则说明所有设备启动成功;若遇到设备启动不成功,多试几次就可以了。
图3-27 设备启动成功步骤5设备启动成功后,我们需要选择连线进行连接,左边设备栏中有很多连线供我们选择,但不可选择自动连线,如图3-28所示。
我们需要根据设备来判断连线类型,这样在连接时才不会错乱,而且方便记忆。
图3-28 选择连线步骤6现在将设备进行连接,路由器用Serial 0/0/1端口进行连接,如图3-29所示。
因为设备已经启动,所以若每个路由器相连的端口显示为绿色,表明线路畅通;若为红色,说明线路故障,数据不可通过该线路。
图3-29 两个路由器相连步骤7开始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使用GE0/0/1端口进行连接,两端端口为绿色表明线路畅通,如图3-30所示。
GE端口指的是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端口,带有GE标记的端口就是1000MB 以太网网络端口。
图3-30 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步骤8开始进行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该连接使用的是GE0/0/2端口,如图3-31所示。
两端交换机的端口都是GE0/0/2端口,拓扑结构图不仅美观还好记,做任务时使用方便。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案教学目的了解各种传输介质的特性重点难点掌握双绞线的种类掌握双绞线的制作了解同轴电缆的基本知识了解光纤的基本知识知识精讲网络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数据通信和信息传递。
如何要将这些数据、信息从这台电脑传递到那台电脑呢?它需要通过一些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介质如微波、红外线、激光。
一、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1.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就形成了双绞线电缆.2.分类根据是否采用屏蔽技术,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nshilded Twisted Pair,UTP)和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
UTP与STP的特性比较表UTP的优点: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成本低;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将串扰减至最小或加以消除;具有阻燃性;既可以传输模拟数据也可以传输数字数据。
根据其性能,双绞线又可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超5类、6类双绞线。
表2各类双绞线的主要特性常见的10BASE—T及100BASE—T局域网均是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10BASE-T中采用3类或4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基带传输,速率可达10Mb/s , 100BASE-T中采用5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基带传输,速率可达100Mb/s 。
3.制作1)剥线2)理线3)切线4)插线5)压线6)测试二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芯(导体),外包一层绝缘材料(绝缘层),这层绝缘材料再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构成屏蔽,其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