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0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24.11 MB
- 文档页数:8
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等相关标准制定。
1.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
1.3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地布置、设备安装等,并报请监理单位验收。
1.4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经有关方面批准后方可施工。
1.5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前准备2.1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并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
2.2 施工前应清理施工现场,对工地进行平整和清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和安全。
2.3 施工前应确定施工设备和工具的购置和安装,并对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试验。
2.4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知识。
2.5 施工前应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分类和存放,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有保障。
2.6 施工前应将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三、地基工程施工3.1 地基工程施工包括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地基加固、基础制作等过程。
3.2 基坑开挖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3.3 地基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土石混合桩、灌注桩等,保证地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3.4 地基加固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如加固土石体或加固软基等,确保地基的稳定和安全。
3.5 基础制作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包括基础底部、基础墙体、基础柱等的施工。
3.6 在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土方支护、排水设施、防水措施等的设置,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3.7 在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如地陷、滑坡等)的防范和预防措施。
四、基础工程施工4.1 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基础实体、地下管道、构造物等的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1 总则1.0.1 为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
1.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应保证安全与质量,且应做到因地制宜、节约资源。
1.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地基subsoil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0.2 基础foundation将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外来荷载及上部结构自重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0.3 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2.0.4 桩基础pile foundation由置入地基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
2.0.5 强夯法dynamic consolidation反复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2.0.6 强夯置换法dynamic replacement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在地面形成夯坑,反复交替夯击填入夯坑内的砂石、钢渣等粒料,使其形成密实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2.0.7 注浆法grouting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把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体空隙中,将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的处理方法.2.0.8 预压法preloading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加速地基土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
2.0.9 振冲法vibroflotation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后回填碎石形成桩柱,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0.10 桩端后注浆灌注桩post base-grouting bored-pile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管和桩端注浆器对成桩后的桩端进行高压注浆的灌注桩。
建筑物地基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建筑物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建筑物地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物地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做一详细介绍。
首先,在进行地基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
勘察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地基的土质特征、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等信息,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开挖,开挖的深度和宽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要做好边坡支护工作,防止坍塌导致事故发生。
其次,在地基工程的填土工程中,应严格控制填土的质量和厚度。
填土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土方,并采取适当的填筑方式和方法,保证填土均匀、密实。
填土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分层填土、浇水、夯实,以确保填土坚实牢固。
再次,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承台基础、板基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基础的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的尺寸、位置准确无误。
同时在基础浇筑之前,应对基础的支座及基础表面进行清扫,确保基础表面光洁无杂质。
最后,在地基工程的验收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验收人员要对地基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验收时应检测地基的承载力、沉降情况等指标,以保证地基工程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建筑物地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才能有效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建筑物地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1篇一、规范概述《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是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国家标准,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旨在指导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二、规范内容1. 总则规范总则明确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执行原则等。
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2. 术语规范对地基基础工程中常用的术语进行了定义,如地基、基础、复合地基、桩基础、强夯法、注浆法、预压法等,以便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和使用。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部分对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培训、施工设备检查等。
4. 地基施工地基施工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地基施工方法,如素土、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加固地基、预压地基、振冲地基等,并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5.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部分介绍了各种基础施工方法,如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等,并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6. 基坑支护施工基坑支护施工部分介绍了灌注桩排桩围护墙、板桩围护墙、咬合桩围护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地下连续墙、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土钉墙、内支撑、锚杆(索)等支护方法,并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7. 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控制部分介绍了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回灌等地下水控制方法,并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8. 土方施工土方施工部分介绍了基坑开挖、岩石基坑开挖、土方堆放与运输、基坑回填等施工工艺,并对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9. 边坡施工边坡施工部分介绍了边坡开挖、边坡支护、边坡防护等施工工艺,并对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地基与基础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1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
第d^一条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危大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二条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专家应当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符合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5名。
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管理措施:1、项目部应按公司建立的《危大工程识别清单》进行书面识别,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程序报审;编制超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按规范程序完成报审并组织专家论证;2、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3、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计算书和附图应详细;4、方案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方案技术交底。
应急处置:立即制止施工作业。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筑工程规范1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本规范的规定。
1.0.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基本规定3.0.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
施工勘察要点详见附录A。
3.0.2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3.0.3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3.0.4地基基础工程是分部工程,如有必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规定,可再划分若干个子分部工程。
3.0.5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4地基4.1一般规定4.1.1建筑物地基的施工应具备下述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分类、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
3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及需达到的标准,检验手段。
4.1.砂、石子、水泥、钢材、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1.3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
4.14地基加固工程,应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论证设定的施工参数及加固效果。
±0.000以下工程划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错误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划分,首先明确设计图纸的基础形式(注意一定要看图纸上注明的基础形式),如果是筏板基础,那么墙柱等应划为主体结构分部,如果是箱型基础,那么墙柱等都划为基础分部(即筏型与箱型)。
一、±0.000以下工程划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无依据±0.000以下工程划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是按照习惯做法划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无此规定。
二、基础子分部工程只包含各类基础,而不全部包含梁板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附录B的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基础有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基础的概念,二是筏形与箱形基础的概念。
基础的概念,《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第2.0.2条给出的定义:将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外来荷载及上部结构自重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筏形与箱形基础的概念,《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第2.0.27条给出的定义:筏形基础为柱下或墙下连续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箱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及内外纵横墙体构成的整体浇注的单层或多层钢筋混凝土基础。
筏形基础上的柱或墙混凝土结构特征与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类似,与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明显不同,应划入主体结构分部工程。
如果为箱形基础则应划入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
三、按±0.000划分墙柱,将完整构件一分为二,多次检验墙、柱是一个完整的构件,按±0.000为界划分是将一个完整构件拆分为两个构件,重复验收、检测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检验,同一构件下半部作为基础分部检验一次,上半部作为主体结构分部再检验一次,势必造成混乱、浪费。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规范》标准全文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建筑地基基础施工。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1.2 基本规定1.2.1 基础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并经过专业设计人员的审查和批准。
1.2.2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1.2.3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工艺、材料和设备等要求,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
1.2.4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地基基础施工要求2.1 地基处理2.1.1 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和基础形式等因素进行设计,并经专业技术人员审查和批准。
2.1.2 地基处理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工艺,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2 基础施工2.2.1 基础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2.2.2 基础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基础尺寸、位置和形状的准确性。
2.2.3 基础施工应采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3 地基基础验收2.3.1 地基基础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验收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并邀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参加。
2.3.2 验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进行,确保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施工安全要求3.1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措施,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3.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3.3 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3.4 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质量管理4.1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4.2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符合要求,施工工艺符合规范。
1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说明:1.0.4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对各个规范的编制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具体执行本规范时,应同GB50300标准结合起来使用。
1.0.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说明:1.0.5 地基基础工程内容涉及到砌体、混凝土、钢结构、地下防水工程以及桩基检测等有关内容,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有: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15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术语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geosynthetics 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一套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术语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一般为浅层地基。
2.0.2 重锤夯实地基: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
强夯的锤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3 强夯地基: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4 注浆地基:通过注浆方法将水泥浆、沥青浆等材料注入土层中,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基本规定3.1 施工准备3.1.1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
3.1.2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
3.1.3 施工前应进行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
3.2 施工过程控制3.2.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2.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2.3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总则1。
0。
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
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
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
0。
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
0。
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
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geosynthetics 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一般为浅层地基.2。
0.2 重锤夯实地基heavy tamping foundation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
强夯的锤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3 强夯地基dynamic consolidation foundation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
0.4 注浆地基grouting foundation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2。
0.5 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预先固结,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按加载方法的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法的预压地基。
2。
0.6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jet grouting foundation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预定位置或先钻孔后将注浆管放至预定位置,以高压使浆液或水从喷嘴中射出,边旋转边喷射的浆液,使土体与浆液搅拌混合形成一固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