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与噪声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5
§3.2 乐音与噪声【学习目标】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三个特性,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环节。
【课前知多少】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
2.闭上眼睛听几位同学分别读一段课文,你能准确说出是哪一位同学读的吗?3.小明喜欢边听收音机,边干家务,他发现当离收音机近时,听到的声音,当离收音机远时,听到的声音(选填“大”或“小”)·【合作探究问题解决】一、乐音1、乐音与噪声: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噪声。
[乐音与噪声理解]听觉感受物理学角度定义乐音优美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难听刺耳的声音噪声声源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源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二、乐音的特性(一)响度1、响度:在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发声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3、影响响度的因素:(1)响度与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2)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4、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来表示。
如下表列出了一些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声音声音的强弱(dB)听觉效果声音声音的强弱(dB)听觉效果树叶微动10 极静汽车喇叭90 很响轻声交谈20—30 安静载重汽车100—110 震耳正常说话40—50 正常飞机发动机120—130 疼痛难忍大声呼喊70—80 较吵例1、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同学听到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太尖细了C、老师发出的声音太低沉了D、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二)音调1、探究声音的现象与特点对比组声音的现象特点1组男低音歌唱家的声音低沉、粗壮、声音低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尖细、声音高2组狮子的吼声低沉、粗壮、声音低羊羔的叫声尖细、声音高3组成年男人的说话声低沉、粗壮、声音低女同学的说话声尖细、声音高探究归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有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有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乐音与噪声引入:半夜12点,你打开阳台的门,把家庭音响开到最大,跟着MUSIC一起高唱《青藏高原》,唱完后立即关门关音响睡觉,不一会,你有可能听到警车声,也有可能听到喝彩声,这是为什么呢?一.乐音与噪声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注意:乐音和噪声的分类有时并不是按照是否悦耳来判断的。
物理学中:物体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叫乐音,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叫噪音。
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音;反之就是乐音。
例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中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的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流例2.下列声音中属于乐音的是()A.半夜邻居在家高唱《青藏高原》B.上班会课时老师让学生讨论班级公约内容,小明大声的讨论C.中考时,考场附近有人结婚放鞭炮D.夜晚,路上的摩托车一边开一边大声播放着摇滚乐二.乐音的特点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1.声音的强弱------响度定义: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a.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用符号“A”来表示。
b.声音的强弱的单位是分贝,记做“dB”(2)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注意:声音是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人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就越小,反之就越大;此外,响度同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例3.“响鼓需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声源__,声音的响度越大。
例4.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__大,某同学的声音洪亮,是指他的__大。
例5.一般人的理想的声音环境是()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环境中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的环境中C.喜欢在80~90dB的热闹的环境中D.就是100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2.声音的高低------音调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乐音与噪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乐音与噪声》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乐音与噪声,区分乐音与噪声,了解乐音与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听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与噪声的概念,学会区分乐音与噪声。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乐音与噪声,了解乐音与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乐音与噪声的概念,培养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各种乐器、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感受乐音的美妙。
随后,教师突然播放一段嘈杂的噪声,让幼儿感受到噪声的不适。
2. 讲解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讲解乐音与噪声的概念,让幼儿理解两者的区别。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乐音与噪声场景,让幼儿进行区分。
例如:小鸟的叫声、汽车的喇叭声、琴声、电视机的嘈杂声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一些乐音与噪声,让幼儿进行现场辨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5. 分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乐音与噪声,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7. 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课后寻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声,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声的概念2. 乐音与噪声的区分方法3. 乐音与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声。
作业内容:请幼儿记录下在生活中遇到的乐音与噪声,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1)乐音:小鸟的叫声,清脆悦耳,让人心情愉悦。
(2)噪声:汽车的喇叭声,刺耳嘈杂,影响人们的休息。
2. 课后拓展:了解如何保护听力,预防噪声污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乐音与噪声的概念,学会了区分乐音与噪声,并认识到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乐音和噪声的含义;2、能够准确区分乐音和噪声,并举例说明;3、能够尝试模仿乐音,并作出简单的判断。
二、教学重点:1、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简单的判断乐音和噪声。
三、教学难点:1、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听觉能力的培养;2、帮助学生准确区分乐音和噪声。
四、教学方法:1、板书教学法;2、演示教学法;3、分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内容:1、引入:教师将一段旋律播放,帮助学生分辨乐音和噪声并简单解释,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乐音是指悦耳的声音,它具有规律性和美感,让人们感到舒服愉悦;噪声则是指让人们感到不适或烦躁的声音,没有规律性,不是乐音。
3、演示:教师播放几种常见的乐器声音,让学生尝试模仿,并让学生准确辨别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声。
并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声音是最悦耳的。
4、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听力判断或者模仿等方式来区分乐音和噪声,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乐音的特点,具体体现美感的涵义。
5、总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音和噪声的区别,教师再次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和总结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反馈,以便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整改不足之处。
七、教学评价:本次教学采取了板书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且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区分乐音和噪声。
同时,反馈和评价环节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持续进步。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乐音与噪声》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影响乐音的三要素;了解噪音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知道分贝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声音的奇妙;增强环保意识.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乐音(musical sound)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乐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pitch)声音的高低叫音调.(1)频率(frequency):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其单位为赫兹(Hz).图4.3-1是甲乙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如图4.3-1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频率不同.在同样时间内,甲振动次数少,频率小,音调低;乙振动次数多,频率大,音调高;图4.3-1(2)音调是由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的声音音调就高,听起来就尖细;频率低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如图 4.3-2,用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用皮带带动它们一起转动,用硬纸片分别接触它们,可听见接触A时声音高,接触B时声音低;图4.3-2(3)音调的高低跟发声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大弦小声,小弦大声”的记载.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弦乐器和管乐器就是通过改变振动弦或空气柱的长度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4)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儿童和妇女的声带短而薄,所以成年男子的音调比儿童和妇女的低.男低音频率约为65赫兹,女高音频率约为1100赫兹.我国战国时期铸造的编钟由65个大小不同的青铜钟组成,大的钟音调低沉,小的钟音调高亢;(5)如图4.3-3所示,狮子吼叫声的声调比鸟鸣声的音调低.图4.3.3【例1】当你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或放开不同的孔就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奏出动听的音曲.笛子是靠发声,如图4.3-4所示,若将笛孔全堵上,其发音的音调,若将笛孔全打开,发音的音调.图4.3-4思路与技巧如图4.3-4,竹笛M是吹孔,N为贴笛膜孔,ABCDEF为6个音孔.吹笛时将嘴唇放在吹口上,用一股又扁又窄气流去吹动笛子里的空气柱时,竹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显然,振动空气柱为吹孔到被堵住孔长度.把笛子的6个孔全堵上,笛子里的空气柱最长,发出最低的一个音.如果你把离吹口最远的一个孔放开,空气柱就减短了一截,笛子的音调就高一些.吹笛子的人不断地堵住或者放开笛子上的气孔,改变里边空气柱的长短,就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答案竹笛内空气柱振动低高.【例2】如图4.3-5所示,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图4.3-5思路与技巧向暖水壶中灌水时,能引起水壶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水未满时,空气柱较长,振动频率低,声音低沉.随着水面的升高,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频率逐渐变高,音调逐渐变高.答案通过听灌水时发出的声音可判断水是否灌满,若声音音调较低,则表示振动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水还未灌满;若音调很高,则表示水将灌满.3.响度(loudness)声音的强弱叫响度.(1)振幅(amplitude):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如图 4.3-6,将钢锯条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拨动一下,使它振动;图4.3-6(2)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①振幅的大小;②人到声源的距离,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能量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轻.4.音调与响度的区别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程度.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而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说明(1)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惟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2)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例3】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思路与技巧音调和响度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由生活经验知:牛叫的声音低沉,其频率低,音调低,但其响度大.而蚊子叫的声音尖细,其频率高(即翅膀扇得快),音调高.但牛叫比蚊子叫响度要大些.答案 D.5.音色(musical quality)声音的音质(特色).说明(1)音调和响度相同的不同声音,音色不同其波形不同.如图4.3-7所示;图4.3-7(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手法等因素决定的.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根据音色不同就能够分辨出用的是什么乐器;(3)电子琴模拟不同乐器的原理:先将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及其对应的电流储存在电子琴的芯片上,再用电子电路合成跟每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特有的波形相同的电流,然后将这个电流通入扬声器,就发出了该种乐器的声音.【例4】有人在房间里讲话,我们往往不用进房间就能辨别出房间里是谁在讲话,这是由于不同的人,他们讲话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思路与技巧由于不同人的声速的特点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对于物体,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 C.6.噪声(noise)听起来杂乱刺耳的声音称为噪声.(1)产生: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2)波形:如图4.3-8所示;图4.3-8(3)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人刚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为0dB;(4)危害:青少年长期在吵闹的环境中生活,其智力发育可能降低20%;在90dB环境中工作,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发生耳聋、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在150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5)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除掉杂草,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探测病灶,利用水下自然噪声显示海底情况等.说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在某种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老师的声音也成了噪声.7.嗓声防治【例5】无声手枪为什么会“无声”?思路与技巧所谓无声手枪是在手枪中安装上一个装置,把火药爆炸声控制在这一装置内,让它在这一装置内进行减弱,使人们听不到枪声.答案因为无声手枪把声音在声源处减弱了,这是噪声减弱的一种途径.【例6】噪声控制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工作,一般降低噪声常用吸声处理,即在声传播途径上使用吸声隔音材料,以减少工厂、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当然在设计时要考虑经济、技术等诸多问题.现有一厂房,内部面积为800m2,未经处理时,平均吸声系数为0.05(即噪声每反射一次被吸收的能2测得该厂房的噪声等级为100dB.如果对这间厂房进行吸声处理,情况如上表.(1)这间厂房的噪声是否超过了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什么结论?对这间厂房的噪声控制计划,你可提供哪些原则性意见?(3)图4.3-9甲是一种凹形公路的设计,图4.3-9乙是这种公路降噪效果图,其中实线给出了路旁不同距离实际测得的噪声降低分贝数,虚线是理论计算值,公路下凹产生了怎样的效果?(4)从图4.3-9乙可见,在距离15m处,实际测得的噪声等级比理论的还高.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4.3-9思路与技巧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表中有效信息有:吸声面积从40m2增大到160 m2,噪声降低6dB;从160 m2增大到280 m2,噪声降低2.5 dB;从280 m2增大到400 m2,噪声降低1.5dB.从纯物理角度,宜选吸声面积400 m2,但从经济角度考虑,选吸声系数为0.2的材料即可.题中背景材料新颖,“平均吸声系数”、“吸声面积”、“噪声等级”等新颖名词术语,是问题的次要方面,不影响解题.答案(1)已超标(2)由表可知:增加吸收有利于降低噪声,但继续增加吸声材料,每增加120 m2吸声降低的分贝数越来越少,即收益低,要有效应用声吸收降低噪声时,材料的吸声系数至少要0.2,总降噪量不超过10dB,否则不经济(3)图乙中阴影部分反映了公路下凹产生的效果,降噪可达10dB左右,可见公路下凹是降低公路交通噪声的简单有效的措施(4)因为在凹下公路两侧有反射的缘故.探究体验提出问题音调高低跟振动快慢(频率)有何关系?探究器材钢锯片、桌子、硬纸片、自行车等探究过程①如图4.3-10所示,将一把薄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使其伸出桌边少许;图4.3-10②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③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一样);④将硬纸片接触自行车车轮的辐条,先慢慢转再快快转,听一听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何变化?探究评析①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②自行车辐条转得越快,频率,音调.聊天室话题:以声消声胖胖:我拿一个音叉敲响的音叉在耳边慢慢转动,奇怪,它发出的声音时强时弱,这是什么道理?老师:看来,音叉的两个叉股就是两个声源,它们都发出疏密相间的声波.假如甲声源传来的“密部”和乙声源传来的“疏部”恰好同时到达某点,它们就会互相抵消.乐乐:看来,这一原理也可用来减小噪声.老师:是的,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正在用“以声消声”的方法开发一种新的反噪声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话筒将噪声收集起来传送到专门的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新的噪声,它恰好能将原来噪声的振动抵消,从而达到消除和降低噪声的目的.这种“以声消声”的方法称做“有源消声技术”.目前,人们已利用这一技术消除空调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车发动机等所产生的噪声.快乐套餐1.(贵阳市中考题)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2.如图4.3-11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答案都不对图 4.3-113.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A.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的高B.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的低C.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不带花蜜时的大D.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不带花蜜时的小4.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结论如下,则其中正确的是()A.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越远C.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声速不受影响5.码头边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这是因为()A.汽笛声音调高B.汽笛声音色好C.汽笛声响度大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大6.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图4.3-12几个按钮(图标),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图4.3-127.“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A.音调提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D.没有区别8.“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机关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10.图4.3-13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变曲,行车注意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图4.3-1311.如图4.3-14是我国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分别敲击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音色图4.3-141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1)图4.3-15中小红说“乱弹吉他的声音就是噪声”,她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图4.3-15(2)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弱.()(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发射的特性制成的可探测潜艇等位置的仪器.()(4)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双耳有完全失去听力的可能.()13.初中阶段的男生都要经历“变声期”,此后,男、女同学的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生,由此可认为男生的“变声期”是声音的发生了改变.14.(哈尔滨市中考题)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1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1)震耳欲聋,是指(2)闻其声便知其人,是应用了;(3)瓮声瓮气,是指;(4)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未改是指.16.如图4.3-16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4.3-1617.比较老黄牛的“哞哞”叫声和小老鼠的“吱吱”叫声;老黄牛叫的音调,响度;小老鼠叫的音调,响度.18.图4.3-17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形可知:甲是的波形,理由是;乙是的波形,理由是.图4.3-1719.噪声在真空中能否传播?为什么?20.你一定见过风铃吧.如图4.3-18,在微风中,叮叮口当口当的铃声美妙极了.用实验探究一下风铃发声的音调高低与金属管长度的关系.哪一类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此一致?图4.3-1821.人们在选用瓷器和陶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定它的好坏,这是利用乐音的哪些特征进行分辨的?22.先将一根吸管的一端压扁后,按图4.3-19示方法剪去两角,再将这端放入口中,吹出声音来.用剪刀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仔细分辨吹出的音调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哪种乐器的演奏原理与它相似?图4.3-1923.制作鸟笛,找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管,按如图4.3-20方法,便做成了一根鸟笛.试一试:在活塞上蘸些水,把拉杆活塞插入塑料管,用嘴吹上端,上下拉动活塞,能发出小鸟叫声.简述:拉杆拉出越长,吹出的音调如何变化?图4.3-2024.假设你是学校环境监测小组成员,现在要准备一份学校环境噪声情况的报告,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列出学校噪声来源的清单;(2)利用噪声测试仪测出这些噪声的响度(分贝);(3)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一次调查,请将他们对每一种噪声的感觉程度作出评定.感觉程度可分为四级:A级觉察不到;B级能觉察到;C级令人心烦;D级难以忍受.(4)把调查、测试结果填入表格;(5)分析校园受噪声污染的程度,并提出控制噪声的可行方案.25.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26.一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到体育馆去玩,细心的小明发现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有许多如图 4.3-21所示的楔形物体,简述它们有什么作用?请你实际参观一下,并请教工作人员或查阅资料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图4.3-2127.小明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4.3-22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小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明的发现及示意图,填空:图4.3-22(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2)图4.3-22中的Ⅰ区是音区,Ⅱ区是音区,Ⅲ区是音区(填“高”、“中”或“低”);(3)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发生变化的是.28.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写出两条:(1);(2).29.在安静的环境中测量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不改变其他条件,开大收音机或电视机音量到吵人的程度,再测量脉搏跳动次数,看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0.图4.3-23在杯内装入适量的水,再用筷子轻轻敲击玻璃杯外沿.仔细听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杯内水面发生的现象.等声音停止,再观察水面的情况.(1)玻璃杯乐器是靠什么发声?(2)瓶中水的多少与发出声音的高低有何关系?图4.3-2331.阅读材料叩诊术300多年前,一个饭店老板的儿子叫奥恩布鲁格,卖酒时,奥恩布鲁格发现,聪明的酒商用手指敲一敲酒桶,就能探听到桶内的秘密:空桶被敲以后能发出清脆的声响,满桶被敲之后总是闷声闷气的.小奥恩布鲁格很快就学会了这个技巧,掌握了这种“声撞击”探测方法.图4.3-24 图4.3-25奥恩布鲁格后来成了一名医生.这一天,有位病人找他看病,说胸口不舒服,喘气很费力.是什么病呢?那时既没有X光,也没有听诊器,奥恩布鲁格查来问去也弄不清病人得了什么病.忽然,他想到了童年时敲酒桶的方法.他想:人的胸腔不是很像酒桶吗?敲一敲胸腔不就能听出里边有没有脓水吗?奥恩布鲁格做了反复的实验和观察、解剖,探索胸腔疾病和叩击音之间的关系,终于写出了医学论文,发明了叩诊的方法.叩诊时,医生将左手的中指或食指第二节紧贴在患者胸部或其他部位,再用右手中指叩打左手中指第二节,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相同的.这样就根据听到的叩诊音是否相同来判断病人是否有疾病.请回答:(1)酒桶被敲后,发出声音闷声闷气,表明酒多还是酒少?(2)叩诊主要根据声音的什么发声变化判断是否有病?(3)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医生除了用叩诊术进行初步判断外,还借助一些什么仪器?32.结合以前学过的声学知识,看图4.3-26,请以“夜深人不静”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普作文.图4.3-26参考答案[探究体验]越慢;越低越高;越高[快乐套餐] 1.A 2.C 3.B 4.D 5.C 6.B 7.A 8.B 9.B 10.C 11.D 12.(1)×(2)×(3)√(4)√13.低;频率14.物体发声;空气可以传声;利用音色辨别发声体是钟;音叉每秒振动386次15.(1)响度(2)音色(3)音调(4)音色16.响度;音调17.低;大;高;小18.乐音;波形是有规则变化的;噪音;波形是无规则的19.不能,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20.打击乐器21.利用音色这一特性,如果振动破了,它的音色就会改变22.越短音调越高;管乐器,如笛子、箫和萨克斯23.越低24.略25.(1)D、E (2)③①②④(3)研究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26.有吸声和消声作用27.(1)慢(2)低;中;高(3)响度28.(1)音阶越高,声音频率越大(2)音阶越低,音调越低29.脉搏跳动次数加快,因为这时的声音已变为噪音,噪音会影响人体正常活动,对人体产生危害30.(1)玻璃杯振动(2)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31.(1)酒多(2)音调(3)X光机、B超、CT等现代化仪器3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