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条机切刀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切丝机设计开题报告切丝机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切丝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将物体切割成细长的条状。
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加工、纺织工业和制药工业等。
本文将探讨切丝机的设计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二、问题陈述目前市场上的切丝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切割效率低、切割精度不高、易于堵塞等。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切丝机,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设计目标基于上述问题,我们的设计目标如下:1. 提高切割效率:通过优化切割刀具和传动系统,提高切割速度,从而提高切割效率。
2. 提高切割精度: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切割过程中的位置和压力,以确保切割精度。
3. 防止堵塞:设计合理的物料进料和排料系统,以避免切丝机堵塞。
四、设计方案1. 切割刀具优化:通过对不同物料的切割特性进行研究,设计出适合不同物料的切割刀具。
刀具的材料选择、形状设计和刃口处理等方面需要考虑。
2. 传动系统优化:采用高效的传动系统,例如电机驱动和精确的传动装置,以提高切割速度和稳定性。
3. 传感器技术应用:在切割过程中,通过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切割位置和压力,以调整切割参数,提高切割精度。
4. 进料和排料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物料进料和排料系统,以确保物料顺利进入和离开切丝机,避免堵塞。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切割效率:切割速度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2. 提高切割精度:切割误差减小,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3. 防止堵塞:物料进料和排料系统的改进使得切丝机运行更加稳定,减少堵塞问题的发生。
六、实施计划1. 调研和分析:对市场上已有的切丝机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设计和运行原理,找出问题所在。
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问题分析和设计目标,制定切丝机的新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技术评估。
3. 模型制作和测试: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切丝机的模型,并进行实际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目次1引言 (1)2设计思路 (2)2.1设计思想 (2)2.2设备概述 (2)3设计计算过程 (4)3.1传动系统设计 (4)3.1.1电动机的选择 (4)3.1.2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4)3.2支架的设计 (8)3.3张紧装置设计 (9)3.3.1连接架设计 (10)3.3.2张紧轴的校核 (11)3.4切割装置设计 (15)3.4.1装置工作原理 (15)3.4.2主动轴的选择和校核 (15)3.4.3耐磨套的选择及安装 (20)3.4.4刀具的选择及安装 (21)4轴承的选择 (23)5汽缸的计算和选择 (23)6润滑和密封 (24)7分条机的操作方法 (24)结论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1. 引言提起裁断机的工作效率,许多人都觉得裁断机的工作效率只和裁断机的速度有关,其实不然,我认为裁断机的工作效率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裁断速度、成品率、非运行占用时间、稳定性等。
裁断速度固然是裁断机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如果成品率低下,不但会造成整机的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会造成成本的上升。
同样,如果非运行占用时间长,如:调机、对刀、换刀、换料、处理问题等耗用时间长,单纯的提高裁断机的速度,也就没有意义了。
裁断机的稳定性就更不用说了,不但会影响裁断机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到产品质量,更会给下道工序造成麻烦和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裁断机的工作效率是一个综合概念。
为实现裁断机高速、平稳运行,必须进行精密的机械设计,其主要的关键在于主动轴的设计。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转动惯量小、高速动态平衡好、主动轴外表面性能优良、造价低是主动轴设计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这几个因素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主动轴设计的关键。
2.设计思路2.1.设计思想裁断机切割砂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对砂带宽度的要求。
设备应操作方便、省力、容易掌握和不易发生故障和操作错误。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工人的疲劳、保证工人和机床的安全,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数控刀具开题报告第一篇:数控刀具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刀具是机械制造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机械工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金属切削加工。
其中要采用各类标准与非标准刀具,其共性是规格多、品种杂、数量大、精度高,在实际加工中刀具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加工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影响到加工工艺,影响到产品的精度;而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地将调度或修磨好的刀具顺利地提供给生产线又将直接影响到生产能否正常持续地进行下去,特别是在实施高精益生产的CAM中,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整个生产线的核心环节。
因此,一把关键的刀具特别是非标准刀具如不能按时提供到位,将会造成整个生产线的停产作业,此时如没有完善的应急措施或迅速反应,可能会造成最后的装配线的停产作业,这将给整个企业带来大的经济损失。
由此看来,刀具的管理无疑是影响其效率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刀具管理是否合理、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AM系统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的高低。
刀具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及时、准确地为指定的机床提供所需的刀具。
一个合理有效的全面刀具管理系统必然会对整个系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投资费用的减少起重要作用。
在开发数据库应用的软件项目中, 建立有效管理生产车间的刀具, 在利用刀具开发的系统中能否实现利用最小的刀具资源来达到企业的生产要求, 尽可能减少对刀具资源的占有, 使刀具的存取更便利, 刀具交换次数少, 准备时间短, 利用率更高, 为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奠定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自第一个切削数据库诞生以来,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大都开发了各自的金属切削数据库。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德国、美国、瑞典、英国、日本、挪威、比利时和匈牙利等12个国家建立了30多个金属切削数据库,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对世界各国切削数据库所作的调查情况,目前切削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于实验室、生产车间及文献,主要应用于车削、铣削、钻削及磨削。
在已建立的切削数据库中,当属CUTDATA与INFOS最为著名。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分条机调整装置的设计课题来源教师拟订课题类型AX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一、调研资料的准备1、初步了解分条机调整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多次到工程机械厂、印刷厂和轧钢厂实地参观并收集资料;2、查阅并参阅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手册和AutoCAD等各种书籍、资料;3、通过实习、查阅和收集资料,具备了设计分条机调整装置的思路。
二、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分条机调整装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发展动态;2、综合所学的基础知识,设计一种砂带分条机的调整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和执行装置等;3、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大学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强机械设计技能,并且所设计的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设计的思路与预期成果1、通过实地参观、资料搜集和信息整合,进行砂带分条机调整装置的设计;2、培养独立设计和创新设计的能力;3、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翻译和设计说明书各一份,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4、所设计的砂带分条机调整装置经济合理、工作可靠、检修方便,符合生产实际条件。
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1、1—2周:考察调研,实习参观,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3—4周:完成文献翻译,文献综述,初步拟定总体设计方案;3、5—9周:完成设计说明书初稿,基本完成图纸绘制等工作;4、10—11周:完成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整理完成所有设计文件;5、第12周:做好答辩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五、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1、通过有关的资料搜索、文献检索和相关信息整合,初步掌握了分条机调整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实地的参观更深入了解了分条机调整装置的工艺要求,熟悉了本课题所面对的客观现实条件;3、扎实的理论知识,多次做课程设计的经验,收集的相关资料;4、良好的设计环境和指导老师的指导。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课题来源:(1)教师拟订;(2)学生建议;(3)企业和社会征集;(4)科研单位提供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艺术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要求(1)、(2)均要填,如AY、BX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系(部)
专业
学生
学号
班号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哈工大华德学院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通过学生对文献论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2.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3.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4.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如学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
三、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填写意见、签字后,统一交所在系(部)保存,以备检查。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日期:。
圆钢切断机开题报告圆钢切断机开题报告一、引言圆钢切断机是一种用于切割圆钢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制造等领域。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圆钢切断机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其切割效率和精度。
二、问题陈述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圆钢切断机,但它们在切割效率和精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切割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切割精度不高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圆钢切断机,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高效、精确的圆钢切断机。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来实现目标:1. 提高切割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2. 提高切割精度,以确保产品质量;3. 减少切割过程中的能耗,以降低生产成本。
四、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分析现有圆钢切断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找出其不足之处;2. 设计新型的圆钢切断机结构,以提高切割效率和精度;3.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评估新型圆钢切断机的性能;4.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切割效率和精度。
五、预期结果我们预计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圆钢切断机,其切割效率和精度优于现有的切断机;2.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证明新型圆钢切断机的性能优越;3. 提出一些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切割效率和精度。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圆钢切断机的切割效率和精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对于建筑、桥梁、机械制造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减少能耗,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七、研究计划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完成以下工作:1. 对现有圆钢切断机进行分析,找出其不足之处;2. 设计新型的圆钢切断机结构,并进行初步的数值模拟;3. 制作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4.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并进一步提高切割效率和精度;5.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八、结论本开题报告提出了设计和优化圆钢切断机的研究目标、方法和预期结果。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精选3篇)机械设计篇1课题名称:hc轧机主体设计一、课题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题目的研究和设计,使该学生得到——市场调查、资料检索、机械设计、cad软件应用、技术文件撰写等系统的工程师技能的综合训练。
要求按照学院下发的“学生毕业设计手册”中的规定,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参数(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最大轧制力:XX0kn轧制力矩:150mpa轧件:q195q215q235工作辊直径:400mm来料规格:1.2-4/700-1250轧机辊数:6要求轧机能自动要自动咬入轧件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具体工作1.根据工艺要求完成本课题所有力能参数的计算2.根据所得的数据完成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以及相应的选材,热处理的选择3.根据计算以及工艺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4.按毕业设计要求完成所有的计算以及说明,应配以必要的插图5.完成毕业设计四、查阅文献要求及主要的参考文献:黄华清《轧钢机械》冶金工业出版社邹家祥《轧钢机械》冶金工业出版社王邦文《新型轧机》冶金工业出版社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邓文英《金属工艺学》高教出版社五、进度计划:2.25~3.8:毕业实习、调研,收集资料,查阅中外文文献,完成开题报告等工作。
3.11~3.22:比较方案,确定方案,完成,外文翻译。
3.22~6.14:完成计算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部内容,完成所有图纸的绘制工作。
6.14~6.21:计算说明书整理、打印,图纸打印、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等,学生准备毕业设计答辩,交光盘。
6.21~6.28:准备答辩机械设计开题报告篇2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的火爆,带动了运输业的繁荣。
同时也对运输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往的人工装卸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
更高效省力的汽车自卸系统越来越普遍被使用。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分条机切刀装置设计
课题来源教师拟订课题类型AX 指导教师穆国华学生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一、资料准备
1、通过到相关机械厂实习,初步了解了分条机切刀装置的结构;
2、查阅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书籍和《国产分切机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铝箔制品分条机生产问题》、《输送带的自动控制液压张紧装置》等相关资料;
3、通过实习和资料、资源整合,具备了分条机切刀装置设计的思路。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1、设计分条机的切刀装置,使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所设计系统应符合生产实际,工作可靠,维修、调整、拆卸方便;
3、尽量选用通用件以降低制造成本,并选1—2个典型零件进行校核;
4、在设计中应发扬团队精神,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设计思路与预期成果
1、通过实地参观、资料收集和信息整合,进行分条机切刀装置的设计;
2、培养独立设计思路、增强创新能力;
3、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翻译、设计说明书各一份,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四、设计任务完成的阶段及时间安排
1、1---2周考察调研,实习参观,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3---4周完成文献翻译,文献综述,初步拟定总体设计方案;
3、5---9周完成设计说明书初稿,基本完成整体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
4、10---11周完成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整理完成所有设计文件;
5、12 周做好答辩前准备工作。
五、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1、实习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消化、整合;
2、在以前的学习中进行多次的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毕业设计的
进行打下了基础;
3、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为设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良好的设计环境和指导老师的指导。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课题来源:(1)教师拟订;(2)学生建议;(3)企业和社会征集;(4)科研单位提供
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艺术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要求(1)、(2)均要填,如AY、B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