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笔记总结.doc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二)计数单位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三)数位顺序表1、数位(1)概念: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2)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相应数位上计数单位的个数。
2、数级(1)概念: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2)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级”(表示几个一)。
(3)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表示几个万)。
(4)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属于“亿级”(表示几个亿)。
3、数位顺序表:把数位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制成数位顺序表。
(四)自然数1、概念: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都是自然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范围: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含有两个数级)(一)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整亿数可以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
(二)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三)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三、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2、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加一个“位”字。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都是(数位)。
4、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
每(4个)数位是一级。
5、大数的读法:①从(高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和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12读作:十二,不能读作一十二。
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不能读作一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
6、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 )占位。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7、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 ≈)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 1 )。
9、算盘:算盘的是(中国人)发明的。
算盘有上下两档,一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
10、计算器:AC是(清除键)。
ON/C是(开关及清除屏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表示正数和负数,用于计算和比较大小。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数轴比较整数的大小,掌握“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的概念。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轴上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整数运算的性质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整数运算的性质。
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比值,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分数比较的技巧和规律。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6.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三、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命名和规则。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用数轴和大小比较符号判断小数大小。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技巧。
5.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和比较大小。
四、图形1. 平行线和垂直线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多边形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多边形。
3. 直角、钝角、锐角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4. 对称图形学习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完成图形的对称。
第一单元笔记1、在数位顺序表中,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含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10)个亿是十亿。
4、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都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6、计算器上ON/C键能(清屏),而AC键能清除(所有计算结果)。
第二单元笔记1、公顷和平方千米都是计量(面积)的单位,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还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除“1公顷=(10000)平方米”外,其余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例如: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注:1千米=1000米),面积是1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用字母(km2)。
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1100平方千米,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72公顷,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有639公顷,一座园林占地面积2公顷。
5、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到的单位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6、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测量操场、教室、宅基地的地面大小,常用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例如:我们教室的面积是48平方米、教室门的面积是2平方米、学校学生宿舍的占地面积是175平方米。
7、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测量如橡皮擦大小的东西,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笔记.doc第一单元笔记1、在数位顺序表中,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含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10)个亿是十亿。
4、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都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6、计算器上ON/C键能(清屏),而AC键能清除(所有计算结果)。
第二单元笔记1、公顷和平方千米都是计量(面积)的单位,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还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除“1公顷=(10000)平方米”外,其余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例如: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注:1千米=1000米),面积是1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用字母(km2)。
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1100平方千米,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72公顷,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有639公顷,一座园林占地面积2公顷。
5、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到的单位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6、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测量操场、教室、宅基地的地面大小,常用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例如:我们教室的面积是48平方米、教室门的面积是2平方米、学校学生宿舍的占地面积是175平方米。
四年级上册笔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笔记。
一、大数的认识。
1. 计数单位。
-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 数位。
- 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 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3. 数的读法。
-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 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 数的写法。
-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5. 比较数的大小。
-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 数的改写。
- 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的4个0,同时加上“万”字。
-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和万级的8个0,同时加上“亿”字。
7. 求近似数。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向万位进1,同时加上“万”字。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向亿位进1,同时加上“亿”字。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公顷。
-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平方千米。
-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 1平方千米=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
三、角的度量。
1. 线段、直线、射线。
-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可以测量长度。
-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
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02. 整数的比较大小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是四年级上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要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位置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是四年级上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要能够将小数与整数进行比较大小,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三、约数和倍数1. 约数的概念: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称b为a的约数2. 倍数的概念:整数b是整数a的倍数,意味着a能被b整除约数和倍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要能够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四、图形1. 四边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2. 三角形的认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 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图形是四年级上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要能够认识和辨别各种图形,正确描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够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五、时间1. 时、分、秒的概念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认识3.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4. 时间的加法和减法时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学生要能够正确地读写时间,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准时到校、规划作息时间等。
六、长度1. 厘米、分米、米的概念2. 长度的读法和写法3. 长度的加法和减法4. 长度的换算长度是四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识别长度单位,进行长度的加减运算,并能够进行长度的换算。
以上知识点是四年级上数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许多有趣且实用的数学知识。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8、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
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13、常见的计算工具有:算盘、计算尺、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电脑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笔记
一、大数的认识
生活中比一千更大的数有哪些?
答: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比一千更大的数,例如:人口数、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等。
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答:读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2)当中间或末尾有0时,只读一个0;
(3)每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
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答:写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当中间或末尾有0时,0不写出;
(3)每级末尾的0不写出。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1平方千米=100公顷。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什么单位?
答: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单位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三、角的度量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夹角的大小有关。
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答:可以通过度量比较角的大小,或者通过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大数的单位换算规律: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以亿级为例,千、百、十、个分别对应位位位和万千百十个,亿级以上的数位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
4.数位和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
6.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补足。
8.改写和省略: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个,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注意使用“四舍五入”法,如果去掉部分的最高位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3.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
4.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1公顷=0.0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为: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类的计数方式和数位顺序表人类的计数方式是从最早的手指计数到现在的数字计数,数字计数是以10为基数的十进制计数法。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亿级数级,万级个级千百十千百十位位位位位位位,亿万千百十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万以内数的写法是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是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同样,“亿”作单位的数也是一样的处理方法,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自然数和计数单位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等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1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在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亿以上数的读法是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都不读。
亿以上数的写法是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常见的计算工具常见的计算工具有算盘、计算尺、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电脑等。
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它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有利于快速计算。
计算尺是一种利用滑尺上的刻度进行计算的工具。
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序次表数⋯万个数千 百 十 千 百 十位⋯千万千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一 数⋯千 百 十千 百 十〔个 位千万千万千百十〕1、依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比方: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 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 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地址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 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 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 个一亿是十亿; 10 个十亿是一百亿; 10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 5 位是万位;第 9 位是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2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比方:〔2496|0000〕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依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边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尾端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依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边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依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边加一个“万〞字。
3、每级尾端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三、写数的方法〔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必然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占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归纳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1. 数位及数的读写:
- 了解数位的概念及其位置价值;
- 能正确读写四位数及其以下的整数。
2. 数的比较与大小:
- 掌握比较运算符的含义;
- 能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确定它们的关系。
3. 数的顺序比较:
- 掌握比较三个以上数的大小;
- 能够按照顺序比较多个数。
4. 数的组成与拆分:
- 了解数的拆分与组成的概念;
- 能够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将两位数根据十位数和个位数合成。
5. 数的相等关系:
- 掌握相等的概念;
- 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6. 数量与长度:
- 了解数量的概念和长度的测量;
- 能够表示和读写长度。
7. 图形的分辨:
- 掌握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 能够分辨不同形状的图形。
8. 图形的绘制和填色:
- 能够准确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填色。
9. 物体的重量比较:
- 了解重量的概念和轻重的比较;
- 能够比较物体的重量大小。
10. 货币的使用:
-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 能够正确识别各类硬币和纸币。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2.亿以内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 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再加上一个“万”字。
6. 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然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7.“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8.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都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十进制计数法:个(一)、十、百……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二、亿以上数的认识1.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定义:正整数、负整数、0。
2. 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 整数的比较。
二、数的 read as1. 数的编码:一个数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表示。
2. 数的读法: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3. 数的写法: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三、算数运算1. 加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加。
2. 减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减。
3. 乘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乘。
4. 除法:正整数和0的相除。
5. 运算律: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四、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概念及其用途。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和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3. 小数的定义:分数的运算和小数的定义及其运算。
4.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5. 小数的写法:小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五、长度、质量、容积的认识1. 长度:长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2. 质量: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3. 容积:容积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六、几何图形1. 视图: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视图。
2.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4.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5.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七、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来源及其收集方法。
2. 数据的呈现:条形图、饼图、折线图及数据表的呈现方法。
3. 数据的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布特征,以及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掌握基础知识,幸运的是,四年级数学内容并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学习,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
下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一步总结:一、整数的认识整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
1.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2.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3.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式叫十进制计数法4.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5.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6.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海洋面积特别大用平方千米; 广场.校园等面积用"公顷" ;操场、教室等较小用"平方米"一张卓子"1平方米" 一本书"1平方分米" 一颗硬币"1平方厘米"7.长方形面积=长x宽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8、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一部分9.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得越大.角越大,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1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11.速度x时间=路程速度二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常用速度单位:千米/时米/分米/秒1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平行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1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特点是容易变形。
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1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1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变了.周长没变.17.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O.商不变18.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1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除数x商十+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一余数)÷商=除数。
第一单元笔记
1、在数位顺序表中,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含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10)个亿是十亿。
4、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都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6、计算器上ON/C键能(清屏),而AC键能清除(所有计算结果)。
第二单元笔记
1、公顷和平方千米都是计量(面积)的单位,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还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除“1公顷=(10000)平方米”外,其余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例如: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注:1千米=1000米),面积是1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用字母(km2)。
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1100平方千米,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72公顷,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有639公顷,一座园林占地面积2公顷。
5、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到的单位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6、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测量操场、教室、宅基地的地面大小,常用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例如:我们教室的面积是48平方米、教室门的面积是2平方米、学校学生宿舍的占地面积是175平方米。
7、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测量如橡皮擦大小的东西,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例如:一块橡皮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
8、面积单位转换关系图
小学
精品策划书。